時間:狹義的農歷正月初壹,廣義的農歷正月初壹至十五。
起源:春節,農歷的第壹年,是春節的別稱,是中國最盛大、最熱鬧、最重要的古代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特有的節日。是中華文明最集中的體現。自西漢以來,春節的習俗壹直延續至今。春節壹般指除夕和正月初壹。然而,在民間,傳統的春節是指從臘祭在臘月初八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到正月十五的祭祀儀式,以除夕和正月初壹為例。
2.元宵節
時間:農歷正月十五。
由來:農歷正月十五是元宵節。又稱上元節、元宵節、燈節。據傳說,漢文帝(179-157)在正月十五慶祝周波調查朱祿叛亂。每天晚上,他都會去皇宮裏玩,和人們壹起玩。古時候夜和夜壹樣,正月也叫壹月。漢文帝把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這壹夜就叫元宵。司馬遷創立了《太初歷》,將元宵節列為重大節日。隨著社會和時代的變遷,元宵節的習俗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它仍然是中國傳統的民間節日。
3.清明節
時間:公歷4月5日左右。
起源:據說清明節的起源始於古代皇帝和將軍的“掃墓”儀式。後來民眾紛紛效仿,在這壹天祭祖掃墓成為中華民族的固定習俗。
4.端午節
時間:農歷五月初五
起源:端午節起源於中國。起初是為百越地區(長江中下遊及以南地區)崇拜龍圖騰的部落舉行的圖騰節。百越地區春秋以前,習慣在農歷五月初五以賽龍舟的形式舉行圖騰祭。後來因為戰國時期楚國(今湖北)的詩人屈原在那天用壹塊巨石投汨羅江自盡,統治者為了樹立忠君愛國的標簽,就把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在壹些地區,伍子胥和曹娥也被紀念。
5.七夕節
時間:農歷七月初七。
起源:始於漢代的七夕,是流行於中國及漢字文化圈其他國家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農歷七月初七或初六的夜晚,女子在庭院中向織女乞求機巧,故稱“乞機巧”。它起源於對自然的崇拜和婦女的針線活,後來被賦予了牛郎織女的傳說,使其成為象征愛情的節日。
6.中秋節
時間:農歷八月十五。
起源: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代。到了明清時期,它已經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壹。受中國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壹些國家的華僑,尤其是當地華人的傳統節日。自2008年以來,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假日。2006年5月20日,被國務院列入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重陽節
時間:農歷九月初九。
由來:重陽節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重陽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戰國時期,重陽受到人們的重視,但只是皇宮裏的壹項活動。
在漢代,慶祝重陽節的習俗逐漸流行起來。相傳漢高祖劉邦的妃子戚夫人被所殺,她前面的侍女賈氏被逐出宮外,嫁給了窮人。賈把重陽的活動帶給了百姓。賈對人說:在宮裏,每年九月初九,要戴山茱萸,吃帳蓬餌,喝菊花酒,以求長壽。從此,重陽的習俗在民間流傳開來。
8.臘八節
時間:臘月初八
起源:臘八自古以來就是祭祀祖先和神靈(包括門神、戶神、宅神、竈神、井神)祈求豐收和好運的祭祀儀式。據《禮記》記載,臘祭是“十二月之年,萬物匯聚,各有所求。”夏朝稱拉日為“甲平”,商朝稱“青絲”,周朝稱“大蠟”。因為它在十二月舉行,所以被稱為臘月,臘祭被稱為臘月。先秦時期的臘月是至日冬季後的第三天,後來佛教傳入。為了擴大在當地的影響,傳統文化將臘八節附加為佛歷開悟日。後來隨著佛教的盛行,佛陀的開悟日與十二日合並,在佛教界被稱為“法寶節”。南北朝開始固定在臘月初八。
9.除夕
時間:臘月(十二月)的最後壹個晚上
由來:除夕是指臘月最後壹天的晚上,與春節(正月初壹)相連。“除夕夜”中的“除”字是“去、變、交替”的意思,除夕是“月窮舊歲盡”的意思。人要辭舊迎新,這裏辭舊,明年換新年。這個時候,也是孩子們了解傳統春節,接受傳統教育的最好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