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為什麽中國的古稱是“華夏”?「華夏」的寓意是什麽?

為什麽中國的古稱是“華夏”?「華夏」的寓意是什麽?

“華夏”和“中國”的由來和含義——這兩個概念反映了古代人的民族優越感。

(2015-03-15 13:05:18)

轉載▼

分類:文化、歷史和文學

“華夏”的本義和“大不列顛”差不多。這裏的“華”字是壹個形容詞,意為“光榮、文明、進步”,代表著我們的祖先對自己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後來“華”被縮寫為“華夏”,受到了由來已久的“中國”壹詞的類推影響。直到魏晉南北朝才出現“中國”的用法。認清這些重要的歷史文化概念,有助於了解中華民族的來龍去脈,有助於提高民族認同感和自信心。

我搜了各種權威工具書,發現它們對“華夏”、“中國”這樣重要的歷史文化概念的解釋,都是壹團亂麻。然而,這兩個概念不同於普通的詞語,了解它們的來源和含義不僅有助於提高民族認同感,還能增強民族凝聚力。壹個民族只有知道自己從哪裏來,才能明白自己能去哪裏。

《辭源》對“中國”的定義是,中國古代的華夏族崛起於黃河流域,居住四方,文化發達,歷史悠久。因為叫中國,所以也叫中原,叫中國。這就混淆了三個概念的時間關系。其實“中國”這個詞比“中國”早出現1000多年,這三個詞在表達上也有明確的分工:“中國”是政權的概念,指的是統治的領土;“中國”是國家概念,指的是民族;“中原”是壹個地理概念,指的是黃河中下遊。其他參考書的解釋大同小異,給讀者增添了困惑。我們先簡單梳理壹下這些概念之間的歷史淵源。

“華夏”壹詞最早見於《尚書·武成》:“華夏頗驕,順(順)而尊。”人指南方各民族;Xi指的是北方民族。有人把“華”和“夏”視為中原的兩個民族。這種解釋是錯誤的。其實這裏的“化”是壹個形容詞,用作定語修飾“下”。要理解這壹點,請看下面的分析。

就像“漢人”來源於漢朝壹樣,古代漢語中的“夏”字是用中國第壹個朝代來稱呼相關民族的。夏朝建立於公元前2200年左右,標誌著中國文明史的開始。最早的三個朝代,夏商周,是有文化傳承關系的,孔子說得很清楚:“殷得而失,因,故能知;周因的得失也是眾所周知的。"孔子向往這三個朝代:"去,占殷之利,侍奉周之勉,縱情歌舞。”(《論語·衛靈公》)特別值得註意的是,《論語》多次提到“夏”,卻從未提到“華”,這說明“華”並不是與“夏”平行的中原另壹個民族的名稱。同時,歷史上也不存在壹個叫“華”的朝代。

“華”的繁體字是“華”,上面有壹個草字頭,是“華”最早的寫法。《詩經》裏只有“華”字,沒有“華”字。有三層意思:①花:“桃飛,焚其花。”(《詩經·姚濤》)2開花抽穗:“我曾去,我是壹朵花。”(《詩經·出車》)③光華:“還是做瓊華胡爾好。”(《詩經》)

“花”從植物的“花”的意思發展成為壹個褒義詞,意味著輝煌、繁榮和文明進步。這就是“華夏”的“華”的意思。“華”也可以做動詞,意思是“增加榮耀和榮譽”。比如“我不穿衣帛,馬不吃粟,所以愛子,不關心中國?”(《國語·魯》)“的意思是“為國爭光”。

到了周代,“夏”已不再專指朝代,而常指居住在黃河中下遊的民族或國家。孔子把周朝諸侯國稱為“夏”,比如“易帝有君,不如夏亡。”(《論語·八股文》)“諸”意為“多元”,“華”意為“文明進步”,“華夏”代表先民的文化優越感,所以常用於與周邊少數民族的比較中。比如孟子說:“我聽說過夏變易的,沒聽說過夏變易的。”(《孟子·滕文公下》)顯然,孟子認為落後的蠻夷應該以文明的“夏”文化為先導,而不是相反。

“華夏”成詞後,出現了代替整個概念的“華”的用法。比如“我的飲食和衣服跟中國不壹樣,我的錢不合理,我的語言不達標。”(《左傳·相公十四年》)這種對“華”的單壹使用,為“中國”壹詞的出現創造了可能。

“中國”這個詞是魏晉南北朝才出現的。比如“妳在中國遊泳,欣賞它的龍光,怎麽會有多少人沈下去!”(《三國誌·諸葛亮傳》)再如:“其地東接中國,西接西域。”

(《舒威宕昌傳》)那麽“中國”是怎麽形成的呢?最合理的猜測是來自與“中國”的類比影響。“中國”在《詩經》中已經出現,最初指的是周朝的都城,最遲在公元前三世紀,指的是黃河和長江流域的諸侯國(詳見附件)。由於“化”的單用與“中國”的概念基本壹致,隨著漢語詞匯雙音化的發展,自然出現了雙音化詞“中華”。

由於“過”和“化”的來源不同,這兩個詞在今天的用法也有了明確的分工。“國”原指首都,強調疆域,如今主要用於國家政權尤其是疆域的概念,如“中國疆域”。“華”以前是指屬性,表示輝煌和文明進步,今天主要用來表示種族,所以可以說是“中國人”、“漢語言”、“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但這些地方的“華”不能用“國家”來代替。

順便解釋壹個語文知識。當“花(Hua)”表示“中華民族”或“中華民族”時,其與植物花卉相關的本義逐漸寫成“花”。這種現象在漢語史上很常見,是概念的分化造成的。

最後,我們來簡單總結壹下。“夏”是歷史上第壹個朝代,後來用於稱呼民族或諸侯國,與“漢”的用法相同。“花”本來是花的意思,後來是輝煌和文明進步的意思。“華夏”表示黃河、長江流域的諸侯國,是相對於周邊少數民族而言的,蘊含著古人的民族優越感。後來“華夏”簡稱“華”,並受已經出現的“中國”壹詞的類推影響,魏晉時期出現了“中國”的用法,並壹直沿用至今,作為我們民族的稱謂。

附錄:“中國”壹詞原意為“Xi安”或“洛陽”。

“中國”壹詞最早見於3000年前的《詩經》。當時的“國”意為“都城”、“都城”,特指西周的濠井和東周的洛邑,即今天的安、洛陽。《詩經》中的“中國”是“國”的逆序,意思是“都城之內”,用今天的話說就是“洛陽城”。後來“中國”擴展到周朝統治的整個世界,包括黃河、長江流域的諸侯國,再自然延伸到今天“中國”的含義。但字典壹般解釋“中國”是指位於中原的國家,這其實是壹種謬誤,歷史上也從來沒有只有這種用法的時期。

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知道“中國”這個詞是怎麽來的。但遺憾的是,目前連最權威的工具書都被曲解,導致誤傳,大多數中國孩子都不知道祖國名字的來源。以詞源學為例。它這樣解釋“中國”壹詞的由來:

古代中國的華夏民族在黃河流域建立了壹代,稱之為華夏,周圍其他地區稱為四方。後來成為中國的專有名詞。《中庸之禮》:“為中國而名。”

這是關於中國起源最流行的說法。字典中給出的最早的例子是《禮記》,成書於漢朝初年(約公元前壹世紀)。更重要的是,這個例子中的“中國”不壹定只指黃河流域的華夏國。

“中國”作為專有名詞,早在公元前十世紀就已經在《詩經》中廣泛使用。根據《說文解字》,“國”是形聲字,外面的方框表示“郭城”,而繁體字本來就是“或”,表示這個字的讀音。“國”最早的含義是都城和兩個都城,尤其是周代的都城。“中國”原來的詞序應該是“郭忠”,意思是“在首都”。例如:

人也夠辛苦的,應該會稍微健康壹點。去愛撫國王首都的人民,去安定四方所有的王國。——《石矛大雅民老》

咨詢!咨詢女殷商。女方在中國,自以為賢惠。——《石矛大雅桑柔》據:囕囕,傲慢。

古代的語序和今天的不完全壹樣。比如《左傳》中的“城濮之戰”,今天應該叫“蒲城之戰”。《詩經》中“中”的使用順序也與現代漢語相反,如《詩經·葛覃》:“格致施於中谷,葉生。”“谷中”的意思是“谷中”,即“谷內”。再如《詩經·白舟》:“盤白舟,在河中。”“在河裏”的意思是“在河裏”。

《詩經》中“中國”的所有用例,都是指“在國中”,也就是“在京師”。周朝先後以濠井(Xi安)和洛邑(洛陽)為都城,所以《詩經》中的“中國”壹詞自然是指“在安城內”或“洛邑之內”。

壹般認為,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有多個國家,所以位於黃河下遊的中原國家稱為“中國”,是相對於周邊諸侯國而言的。但歷史上並沒有這樣的時期,孟莊時代的“中國”可以指包括諸侯國在內的中華大地。例如:

虞書九條河,羅輯,還有註海;肯定是汝漢,排淮泗,並註河,然後中國可以得到和吃。——《孟子·滕文公》

數天地四海,不如大澤空。中國在海裏,不像倉庫裏的大米?——《莊子·秋水》

顯然,前面提到的孟子用例中的“中國”包括了黃河和長江流域的廣大地區,而莊子的例子則說明了“四海”都在“中國”的範圍之內。值得註意的是,在孟子和莊子之前並不存在這樣壹個時期,這壹時期的“中國”僅指位於中原的壹個國家。可見“中國”二字是從原來的周朝都城突然擴展到周朝統治的所有地區。

換句話說,《詩經》中的“中國”指的是周朝的都城,後來指的是周朝統治的整個“天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雖多,但都被周王分封,地位不平等。周朝是月,諸侯國是星,形成了眾星拱月的政治格局。各諸侯國都與周朝有血緣關系,每年都要向周朝進貢納稅。所以周朝的天下是壹家。

“中國”並不是相對於周邊所謂的“蠻族”少數民族而言的,因為在古代,這些周邊少數民族並不被認為是“國家”。所以詞源的解釋不靠譜。在古代,中原人不會以“四方”少數民族自稱“中國”。註意,《詩經》中提到的“四方”是指除了首都以外的所有地方。

“中國”的詞義引申過程也符合漢語的發展規律,即從局部引申到整體。比如“眼”最初是指黑色的眼睛,後來是指整個視覺器官。再比如,“臉”最初是指眼睛下面的那壹小塊,後來是指整張臉。所以也就不難理解“中國”最初指的是周朝的都城,後來擴展到周朝的整個統治區域。

作為壹個中國人,妳必須知道妳祖國名字的由來。

  • 上一篇:鬼節是7月14還是7月15?
  • 下一篇:買古琴什麽牌子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