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原因

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原因

在全球疫情和經濟走勢趨於復雜的背景下,世界關註中國這艘經濟巨輪將駛向何方。2020年6月26日至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召開,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吹響了奮勇前進的號角。壹年來,黨中央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引領我國經濟取得新成效,高質量發展步伐穩健。綜合來看,維持在65438+10月65438+8月18: 45的回升趨勢。浙江湖州市吳興區織裏鎮90後小夥沈在朋友圈發了壹條消息:“送外賣的小,晚上靈芝發芽。”最近,沈每天都在夜以繼日地奔波,忙著接單,忙著給消費者送靈芝等產品。從浙江大學畢業後,沈回到家鄉種植靈芝等農作物,持續了三年。如今,他經營的生態農業已經“像模像樣”,訂單越來越多,生意也越來越好。在他的帶動下,周圍900多戶農民有了穩定的就業和收入。就業是經濟的晴雨表。得益於經濟回暖、直播和平臺經濟的蓬勃發展、就業優先政策的持續發力,我國就業形勢總體穩定。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45萬人,完成全年目標的95%,新增就業目標完成情況較好。記者近日在北京、浙江等地采訪發現,不少企業財務狀況改善,利潤快速增長,加大了創新投入。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新業態新模式持續活躍。中國經濟發展顯示出強大的韌性和潛力。最新的經濟成績單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823131億元,同比增長9.8%,兩年平均增長5.2%。其中,三季度同比增速為4.9%,兩年平均增速為4.9%。“我們看到,中國主要宏觀指標處於合理區間,供給側和需求側都呈現出穩步回升的態勢。”中國政策科學研究會經濟政策委員會副主任徐洪才說。發展勢頭穩步上升65438+10月20日20: 00,部分電商平臺推出“雙十壹”預售活動,不少消費者忍不住“在buy buy買”。今年以來,中國的消費有所回升。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8057億元,同比增長1.6%;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4.8%,比上半年提高3.1個百分點。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延生認為,消費的回暖表明我國穩定大宗和重點消費、促進新消費等政策效果初步顯現。徐洪才介紹,前三季度,第壹、二、三產業增加值和產量增幅均保持較高水平,高新技術產品產量大幅增長,反映出中國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發展質量進壹步提升。與此同時,投資實現了穩定增長。此外,中國經濟發展勢頭穩步增強。前三季度,制造業增加值占比27.4%,同比提高1.1個百分點,其中規模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1%;新能源汽車和工業機器人產量分別增長172.5%和57.8%。“新動能是支撐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回升的重要力量。中國加大創新投入,追趕世界領先國家,未來壹定會在相應的產業鏈上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研究部第二研究室副主任李說。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2021年全球經濟有望繼續復蘇,但勢頭正在放緩。預計全年增長5.9%,中國經濟增長8%。在全球疫情反復的背景下,中國外貿顯示出巨大的韌性。前三季度,貨物進出口同比增長22.7%。專家認為,中國經濟持續穩定復蘇,穩定性好、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仍是引領全球經濟復蘇的穩定力量。同時,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中國經濟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更加復雜嚴峻。比如,全球疫情依然充滿變數,主要經濟體通脹水平持續上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高位運行;國內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突出。“中國經濟在穩步回升的過程中,也存在基礎不穩等情況。比如從季度經濟增速來看,下滑比較明顯,經濟下行壓力比較大,需要關註。”徐洪才說。專家表示,今年四季度和明年初,要保持清醒頭腦,立足發展新階段,全面、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發展新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確保如期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 上一篇:中國古代哪位畫家擅長畫梅花?
  • 下一篇:為什麽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兩位科學家愛因斯坦和牛頓最後都入了教?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