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國近代史上的風俗習慣是如何變化的?

中國近代史上的風俗習慣是如何變化的?

社會文化史是壹個龐大而不確定的概念。在意見不壹的情況下,我們選擇了這個題目,花了五年時間,通過四個人的集體努力,寫了這本書。它的目的是用史實說話,比概念之爭更具體、更細致,所以可能更有說服力。

我們要講的社會文化這個概念,並沒有把重點放在如何解釋社會文化上。社會文化是壹個新的知識體系,歷史短,跨學科,領域不清,發展不成熟。社會文化的定義眾說紛紜。無論是外國的還是中國的學者,都可以效仿前人,或者發揮自己的創造力,進行長時間的討論。然而,在歷史的當代發展中,迫切需要從社會文化的角度開辟自己的新領域。

記得上世紀80年代初,文化史在中斷了30年後又復活了。1982,1982年2月,首屆中國文化史研究學者座談會在上海召開。面對這種古老而年輕的知識,參與者被文化的模糊性所迷惑,無法認同。史學界的前輩周古城先生做了壹個很精彩的比喻:“草鞋不壹樣,但是玩的時候像。”這壹句話打消了疑慮,釋放了各自的能量。隨著文化熱的興起,文化史著作層出不窮,成為20世紀末中國的顯學。

社會文化史是文化史的壹個分支,有著相似的命運,不同的背景和出發點。中國的文化元素以其浩如煙海的文學、經典和不間斷的傳統聞名於世。無論是先秦儒家、漢代經學、魏晉玄學,還是宋明理學,都是各領風騷,是中國文化的主力軍和精髓。這些學者提煉出來的思想或體系是系統的、主導的、穩定的,被稱為主流文化或大傳統。豐富的文物和燦爛的文化精英為現代人的文化史研究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取之不盡的源泉。而民眾在生活方式、情感行為、文化心理、風俗習慣中的各種形態和文化意識,因其自發性、多樣性和多變性,成為非主流文化或小傳統。由於資料零散,研究薄弱,留下了許多未開墾的處女地。社會文化史是以流行文化、生活方式、社會時尚的變遷為基礎的,就是從這個單薄的基礎開始的。文化史被忽視的時候,當然是被人們遺忘的,但是文化史繁榮起來之後,還是慢了。

這種情況在中國近現代社會文化史領域尤為突出,不僅有許多空缺,而且也沒有前人的成果可供借鑒。近代中國社會的急劇變化和西方文化的湧入,猛烈地沖擊著傳統的社會生活,導致了幾千年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變革。這種劇變絕不僅限於社會形態的轉變和重大變革。在世界現代化的潮流中,中國是壹個被迫後現代化的國家。隨著小農社會奮力發展工業,中國從壹個獨立的封建國家變成了壹個不完全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這種雙重轉變所帶來的震撼和痛苦是壹種整體性的變化,觸及社會的各個層面。多年來,現代文化史研究關註的是上層階級、精英階層、意識形態和制度,而下層民眾是如何生活、流動、感受快樂和不快樂的,上層與下層是如何相互滲透、相互剎車的,很少進入研究者的視野。因此,探討百年來劇烈的社會變遷中,民眾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關註點、價值觀的演變與時尚,就成了我們這本書的目的。

選擇這個薄弱領域作為主攻方向,是因為經過多年的學科考察,我們深信,歷史的發展和當代大眾文化的興起,社會文化史研究必將成為21世紀歷史研究的熱點,令人耳目壹新。

壹是20世紀初“歷史饑餓”留下的空缺

80年前,梁啟超是這樣說的:“當今中國學術界已陷入‘歷史饑餓’的狀態,我們不能不尋求解脫。歷史的每壹部分真相都是未知的,所以永遠看不到全部真相。想要知道每壹部分的真相,就必須用分工的方法去深入。這絕不是壹般歷史學家能做到的,而必須由各學科的專家共享。”⑴

“歷史饑餓”壹詞,在二十年代初的中國學術界是觸目驚心的。

中國的史學是傳統文化中最早、最成熟的知識。古希臘的荷馬史詩,巴比倫的創世紀詩篇,都是從口口相傳的神話傳說開始的,可信但不完整。然而,中國以真實的文字記錄開始了他的史學。《尚書·盤庚篇》成書於3000多年前,是商朝帝王的法器,其可靠的歷史在世界古代文明中是罕見的。甲骨文中的“史”字,是掌管文獻的官員,說明有文字記載歷史的人,從文字開始就把真實存在的人和事寫了下來,後人從地下挖掘出來的文物,往往能證實最初的文字記載,很少被推翻。這樣,中華民族以清醒的頭腦和真誠的態度認識自己的歷程,表現出了歷史上其他國家難以企及的理性的早期啟蒙。

然而,成熟並不完全。中國古代的歷史以輩分和官制為特征,這使得正史記載的內容大多是統治者對政績、武藝、禮儀、災害、生產經濟、邊疆事務等國家和皇室的大事。史書的編輯是最高統治者執行政令的得力助手。這樣的史家實際上是國家的職能機構,並不因為朝代的更替而興衰。只要國家體制延續,史家的編制就不變,文獻檔案就會積累幾千年。但是,也正因為如此,高層管理成為了治理歷史的第壹要義。司馬光和他的《資治通鑒》把這種意圖發揮得最透徹,做出了典範。他強調澄清歷史的目的是“窮探治亂之跡,助聖賢。”這壹思想實際上已經成為正史書籍的總綱領,貫穿二十四史。因此,梁啟超憤怒地指責說,這不是人民的歷史,而是“帝國的家譜”。同時,他還提出要努力“讓人們意識到現代生活與過去和未來的生活息息相關。”⑵

說二十四史是帝王宗譜雖然偏激,但歷史與國民生活息息相關,這是壹句至理名言。然而,這是中國史學最薄弱的壹點。人們要想了解法律法規體系的演變、社會經濟的演變、國家的興衰,可以在文獻典籍中找到充分的信息,要想了解當時民眾的感情、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可以在正史中看到遼遼。野史筆記和小說為後世保存了大量的社會文化信息,但由於正統史學的偏見和良莠不齊的作品,至今沒有得到系統的整理和充分的利用。那些商人、農民、村婦、小販、仆人、小吏是如何在中國的土地上生活並創造出輝煌的文明的?妳從哪裏窺見他們的生活方式,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缺乏各種專門的歷史留下了巨大的空白。梁啟超發出“歷史饑餓”的聲音,正是為了探尋歷史的全部真相。

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人和事,是壹個已經消失,永遠不會再出現的人類世界。由於時代的局限和對歷史研究的偏頗,古人留下的史料遠不能反映社會的全息圖和事態的全貌。歷史研究就是充分發掘和利用現有材料,還原其本來面貌,探究其來龍去脈和發展規律。梁啟超呼籲建立各種專史,就是為了從各個方面探究歷史的真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考古發掘填補了這壹巨大空白。楚文化和良渚文化田野考古的成果表明,中華文明的源頭並不局限於黃河流域,長江流域也是重要發源地,這是不爭的事實。齊魯、巴蜀、江浙、西北等地區的文化新發現,也在改變以往史書的刻板印象。因此,學術界有前輩提出重寫中國歷史,得到了很多同行的認可。

引起歷史重寫的不僅僅是文物的新發現,壹些觀念的改變和視角的下移也會引起對全部或部分歷史的重新審視。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史學改變了以封建統治者的立場闡述歷史的舊史學,恢復了勞動人民的歷史地位,為被顛倒的歷史翻案。這是歷史著述的壹大變革,各種專業史的出版豐富了“歷史的饑渴”。但由於極左思潮的幹擾和階級鬥爭的絕對化,壹部豐富多彩的歷史變成了人與人之間的鬥爭史。我翻開史書,只能看到風雲變幻,體制沈浮,政權更叠。人民以什麽樣的方式生活、生活,他們的衣食住行、婚喪嫁娶、應酬應酬、追求時尚是什麽?他們是怎麽看待各種大事和大人物的?很多貼近人們生活和社會文化的話題變得無足輕重或視而不見,往往模糊不清或語焉不詳。在這樣的歷史著述中,來回穿梭的歷史過客,沒有生命,沒有世俗的欲望,沒有人格,千篇壹律的模式,充其量是政治形態或經濟規律的人格化。還有有名有姓的歷史人物,在匿名的群眾團體中沒有他們的蹤跡,這是歷史上最大的差距。有些人沈迷於古人不為人知的記載,也許會留下永遠的謎團。從古至今,讀正史和野史都搞不清楚先秦時期的庶人能不能有肉吃。雖然這與禮儀制度和庶人的地位有關,但也是無奈之舉,只能含糊其辭。古人留下的資料是不完整的,後人不可能苛求。在近代,當報紙和出版媒體發達時,報紙、雜誌和出版書籍的相當壹部分內容是面向新興的公民社會的。這樣的記載並不多,但近代史上有多少作品反映了他們的生態和願望?所以不是不可知,不可知,只是沒有這種尋找,挖掘,思考,觀念的轉變很重要。

古典作家對社會生活有許多精辟的見解。馬克思指出:“現代歷史寫作的壹切真正進步,都是在歷史學家從政治形式的表象深入到社會生活的時候取得的。”(4)馬克思對深入社會生活的歷史著作的價值給予如此高的評價,是因為他始終強調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的變化,而生產方式和生產關系的變化,歸根結底表現為生活方式的變化,而生活方式的變化又反過來促進社會關系的變化。因此,生活方式的改變是生產力發展的最終目的,是推動社會關系變革的不可替代的物質力量。5.李大釗說得好:“歷史之類的東西,是人的生命的旅程,是人的生命的延續,是人的生命的傳遞,是活的東西,是活的東西,是進步的東西,是發展的東西,是變化的東西。”⑹

按照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歷史不僅不能淡化對社會生活的研究,還表現為對歷史著作的深化。但建國後,直到上世紀80年代末,《社會生活史》的出版才延遲了40年。隨著這些作品的出版,令人欣慰的是看到了歷史作品的親民,讓人們看到了歷史的價值在於讓人類認識自己的過去,現代社會和國民性與過去和未來息息相關。

社會生活是壹種社會現象,也是壹種文化現象。人類來到這個世界,首先要吃飽穿暖,這是民族生存的基本方式,也是唯物史觀的基本出發點。只有在吃什麽、穿什麽、用什麽、怎麽吃、怎麽穿、怎麽用中,才能發展自己的智慧,從而創造出獨特的文化形態和民族傳統。還原前人生活的原貌是社會生活史的基本要求,但社會生活的研究不能止步於此步。社會文化史要求把生活放在壹定的社會文化現象中考察,通過生活方式的變化來了解民族文化心理和社會意識的發展過程。

比如穿鞋帽,這是壹個純粹的個人行為,卻在近代中國引起軒然大波,成為壹代先人思想啟蒙的先行者,生活方式國際化的起源。

鴉片戰爭後,人們覺得國弱是因為民智。要想啟迪民智,首先要擺脫陋習和習俗對人民的禁錮,尤其是抽鴉片和纏足這兩大危害人民健康、屈辱國民性的公害。先進知識分子對此無可奈何,只能批判。如果說禁煙是糾正少數人的陋習,那麽反對纏足將改變幾千年的刻板印象,影響千家萬戶。19年底,男子編發風潮興起,成為維新運動和國民革命的動員號召。

反對女纏足,男紮辮子,必然推動鞋帽服裝改革。早在戊戌變法期間,康有為就寫過《請禁止婦女纏足折》、《請破發換衣歸元折》,認為婦女因纏足而不能勞動;編發長且下垂,不利於機器生產;在壹個脫去外衣知識豐富,步伐優雅的時代,不方便各國競爭,所以必須放下,剪掉頭發,換上衣服,才能“符合歐美的習俗”。這使得更衣成為學習西方文明的重要內容,具有啟迪民智的意義。辮剪和辮編從上到下分為兩組。上層當然有死忠,但下層尤其是封閉的農村更有力量。辮子雖然不是漢族的服飾,但是已經流行了幾百年,長期生活積累形成的心理習慣已經積重難返。有人哭,有人罵媽媽,有人罵媽媽丟了辮子,有人自發組織辮子抗議,甚至罷工。主筆將這壹行動視為支持革命的號召,在辛亥革命前夕達到高潮。人們興高采烈地選擇吉日,祭祖,放鞭炮,剪辮子。在壹些地方,“辮子”成了罵人的話。妳應該說:“妳真的是辮子!”就像被人罵“不是東西”。對辮子的態度是對與錯的兩極對立和快速轉換,敏感地反映了革命潮流中社會風尚的起伏。

破發換衣是在反封建思想指導下的習俗改良。與歷代的換衣不同。歷史上的更衣造型是有倫理和等級的。民國初年頒布的服役制度規定,官員無論等級高低,都要穿西式大禮服和燕尾服,這是對封建服役等級制度的徹底否定。孫中山也提出“宜生,宜動,宜濟,宜壯。”曾經,作為改良服裝的指導思想,這種符合現代文明的服裝理念在中國的推行,使人人念念不忘的服裝徹底擺脫了封建禮教的規範,向著實用、經濟、衛生、美觀的方向發展,這是服裝史上的壹個重要轉折點。

在服裝的變化中,穿洋裝是大時尚,不能簡單歸結為崇洋媚外的傾向。民主的建立激發了人們對西方民主社會的向往。人們著迷於自由、平等和自然人權的理念。他們認為這種觀念所建立的生活方式代表了社會的方向,服飾是文明的象征,受到人們的喜愛。作為社會實踐的結果,外國服飾在中國的流行並沒有取代中國的服飾,反而促進了中國服飾的改良。中山裝的出現是中西結合的產物。它以西裝為樣板,把大翻領改成立領,四個口袋,五個扣子,去掉腰帶。女裝從寬大、挺拔、飽滿的連衣裙變成了根據西方人體曲線美的剪裁,演變成了今天的旗袍。這些都是遵循西式服裝的審美和價值觀,結合中國的壹些傳統形式而創造出來的新的服裝風格,可謂是中國運用西式最成功的作品。穿什麽不穿什麽是個人行為。壹些先進的思想家把個人安排自己生活的自由看作是個人自由不可分割的壹部分,是神聖的個人權利。個性解放的呼聲和商品經濟的發展,激發了人們對生活的渴望,對服飾的求新、求異,合理與不合理的浪潮洶湧而來。西裝領帶,禮服外套,光胸光背,長期依靠短打,新舊異域,各種奇奇怪怪的東西,真正開始了服裝免費的時代。在劇烈的社會變遷中,服飾的變化走在潮流的前面,敏感地表現出文化氣候的走向。

從社會、思想、文化變遷的角度看服裝的變化,服裝成為審視社會文化變遷的壹個窗口。因此,壹部優秀的社會生活史必然是壹部社會文化史;壹部優秀的社會文化史,必然會對社會生活做出具體細致的文化社會解讀。這是從不同方向對同壹主題的描述和分析,也是社會文化史和社會生活史的聯系和區別。

社會文化史的內容不限於社會生活,流行文化和社會時尚是研究的大頭。90年代大眾文化興起後,題材主題越來越清晰。

二、20世紀末大眾文化興起的呼喚

20世紀80年代中國學術界最引人註目的現象是持續的文化熱,它始於文化反思,包含了文化史、文化理論、文化建設和前景等壹系列重大文化課題。它的發展已經超越了傳統的文史領域,滲透到各個學科,成為社會變革思潮的壹部分。毫無疑問,文化歷史的繁榮和時代的需要是決定性因素。更確切地說,80年代初的文化反思,是從深刻反思十年浩劫和建國以來的“左傾”錯誤開始的。80年代中期,隨著經濟改革的全面推進,觀念轉變問題凸顯,文化討論與社會改革意識的融合推動了社會史的復興。從社會史領域探索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發展和轉化,觸及觀念變遷的深層結構,也是文化史進壹步深化的趨勢。人們從對傳統文化的反省、中西文化的比較、民族文化心理的分析中,發掘有益於現代化的因素,摒棄舊觀念,吸收新思想,從而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相適應的文化觀念和心態,貫穿文化熱。強烈的意識形態和強烈的功利主義使得80年代文化熱的思想解放意義大於學術意義。

90年代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大發展和市場經濟的導向,使人們的社會心理從關心意識形態轉變為關心經濟生活,文化熱潮降溫,知識分子被邊緣化。其實這種降溫只是來自於政治色彩的淡化和文化視角的多元化。特別是大眾文化的興起,這種借助現代傳媒技術為大眾消費而制造的文化產品,改變了傳統的說教面貌,走向商業化和娛樂化,對精英文化產生了巨大的沖擊。本來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的傳統,有雅俗文化,有主亞文化。大眾文化是小傳統、大眾文化,並不是始於現代。但大眾文化確實顯示了其重要的社會價值,令人印象深刻,但它是現代工業文明的產物,在中國學術界有壹個適應和調整的過程。這是因為,長期以來,對幾千年文明史的研究被分割為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各自領域,缺乏對它們相互影響、制約和滲透的綜合研究。精神文化以少數精英的思想尤其是思想家的思想為研究對象,是支配大傳統的精神資源,壹部文化史實際上就是壹部思想文化學術源流史。思想家的思想是壹代文化的精華,但往往高於人民,不壹定被人民理解,甚至流傳到後世,這在文化史上並不少見。自古以來,雅俗文化的劃分,使得文化人有壹種看不起大眾文化的傾向。文人崇尚高雅脫俗,與世俗生活有些疏離。有識之士往往會屈尊教育普通人,以脫俗的態度對待流行文化。思想家的智慧發言和精煉的思想主張,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卻是拋棄了大量鮮活的具體現象後的抽象思維結果。人們常說理論是灰色的,生命是常青的,意思是高度濃縮的理論形態有壹個相當簡單的程序。僅僅通過理論上的演繹和表達,很難全面反映豐富多彩的現實生活。對於普通大眾來說,只能仰視,伸手可及。大傳統與小傳統的差距,上層文化與下層文化的距離,是以精英文化為主流的文化結構中常見的、不可避免的現象。社會主義文化面向勞動人民,大大縮小了上層文化與下層文化的差距。但無論封建傳統還是傳統社會主義,雖然指導思想根本不同,但以精英文化為主流的集權結構並沒有太大變化,這大約就是前現代社會文化的基本格局。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新壹代文化市場的發展。20世紀90年代,大眾文化興起,以不可阻擋的趨勢改變了傳統的高雅文化和大眾文化的定勢。壹個以高科技信息為生產和傳播手段的新型文化產業,用大量的電影、電視、音頻、多媒體和電子書充斥著市場。與此同時,學術成果的大眾化成為壹種趨勢,把少數人享有的專業知識變成了大眾享有的書籍。文化消費不再是精英們的特權,也是普通人的生活需求。現代工業和城市文明造就了大量的市民消費階層,他們的選擇決定了文化市場的導向。面對這種變化,現代學者的評價很高。有人說:“90年代興起的流行文化,完全不同於以前的俗文化或鄉村風俗文化,而是壹種與城市生活直接相關的流行文化。.....不管我們願不願意接受,只要現代化進程不逆轉,大眾文化的主流地位很可能在相當壹段時間內是不可動搖的。”⑻有人認為:“大眾文化反映了普通人的精神要求,代表了大多數人的利益,是現實中國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9)有人強調:“大眾文化和流行文化的發展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們的文化需求和權利。在文化領域,形成多元化、多層次的局面,從而為人們提供了選擇的條件。”⑽.

大眾文化從小傳統、亞文化成為中國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史學也失去了它的神聖光環。它已經從用資源幫助世界的架子上,走向普通人的辦公桌,甚至變成了茶余飯後的休閑讀物。歷史研究者從充當聖賢和“帝王之師”變成了人民的壹支筆。這是對研究朝代興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以大誌向、大變革、大作為管理歷史的傳統的挑戰。歷史著作從研究治國到認識世界的轉變,不僅開辟了前人未曾涉足的歷史荒原,也改變了研究課題的方向。眾生的穿衣、吃飯、婚喪、休閑、娛樂都成了高雅的殿堂,有的還成了國家社科基金的重點項目。從文化史與社會史交叉的邊緣中脫穎而出的社會文化史,因其視角下移至大眾,為歷史學的建構開辟了新的領域,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文化史和社會史是現代新史學的兩翼,建國後被打斷,造成史學建設的失衡。他們是由命運和繁榮聯系在壹起的,這是這兩個學科發展的相同趨勢。這主要表現在社會史的繁榮往往是由文化論爭引導的,文化史的深化需要從社會史領域展開。二十世紀初社會學的引入和社會史研究的發展,得益於十九世紀末中學與西學、新學與舊學之爭;30年代社會史的繁榮源於20年代的文化論爭;80年代末社會史的復興,直接得益於文化熱的推動。中國現代化的歷史進程壹再表明,對現實社會的反思離不開對傳統文化的反思,中國社會的轉型必然從文化轉型開始。社會問題和文化問題交織、重疊、相伴,是壹種普遍現象。⑾

但是,文化史和社會史是相鄰的、交叉的、獨立的學科。文化史研究涵蓋物質、精神、制度各個層面,外延可以跨越哲學、經典、文學、歷史各個部門,但不是百科全書。從各個側面探索傳統文化特征的形成、發展和演變是中心內容。因此,為了把握文化發展的脈絡,強調上層階級文化和精英文化也是很自然的。由於忽視下層文化,精英文化與大眾文化的相互影響和制約,以及精英文化的社會化進程,成為壹大缺失。這種文化史只能是壹部上升的文化史,而不是整個中國文化史。社會史以社會生活、社會結構、社會問題的發展為研究對象,通過具體細致的研究,還原消失的社會形態,實事求是,求真描述,是基本要求。上升的需求下移,從社會史領域考察中國文化;描述有待完善,從思想文化史角度解釋社會史內容。這片接壤的土地是孕育新學科的沃土。大眾文化進入文化結構的趨勢呼喚創建自己的理論和學術體系,盡管國外在文化社會學、社會文化史、公共史學等方面已有成果。然而,中國的社會和文化歷史將開辟壹個具有自己特點和傳統的新世界。

這是中國又壹座待開采的富礦。這不僅是因為浩如煙海的史書和不計其數的文物提供了取之不盡的史料,還因為中國人的歷史意識很強,註重問題的源頭,先講故事,使人們註重歷史經驗的吸收,留下了大量的野史和筆記。這些留存在正史之外的資料最為豐富和生動,需要人們去整理和挖掘。富含大眾文化的現代報刊,百年來積累了驚人的信息量,薄弱的研究與豐富的資源形成巨大反差。這個寶庫壹旦打開,就會讓人大開眼界,甚至可能引起某種歷史改寫。因此,中國的社會文化歷史是最有發展潛力的陣地。

第三,世俗理性與精英文化的社會化

我們在設計題目的時候,是向下看的,是著眼於小傳統的,但是大傳統作為壹種精英文化是如何影響和制約小傳統發展的,這是理解上層文化和下層文化互動關系的壹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沿著文化傳統的線索來揭示精英文化社會化的過程和特征是我們的思路。

中國古代社會的偉大傳統表現在禮儀的思想體系和社會制度上,禮儀是最早、最完備的社會規範,是古人修身、齊家、治國的準則。無論哪個學派在這個領域都不同程度的被認可,都是精英文化的主流。在古代,小傳統表現為“俗”,所謂俗者“學”。鄭玄在《李周》註中說:“地生,學也。”這是壹種由生活經驗自發形成的習俗,具有地方性和多樣性。有生命才會有規範生命的禮,所以俗先於禮,禮建立在俗之上。習俗壹旦形成為壹種儀式,上升為壹種法規制度,就具有了規範的功能,需要對習俗進行教育和整合。從《李周》壹書就強調“風俗習慣要以之治民”。化俗為禮,是治國安民的治國方略,是人民生活的調整。禮儀作為壹種意識形態形式,以占據主導地位的優勢滲透到世俗生活中,讓分散的小傳統得到同壹大傳統最大程度的認同。古人雲:“夫禮於世,壹日不可離,而禮為道義。”道德和習俗是壹樣的。”[14]精英文化的價值觀滲透到世俗生活中,從而使世俗生活合理化,這就是世俗理性。精英文化通過教化的過程被推向下層,所以是精英文化社會化的結果。

世俗理性導致的中國社會文化的顯著特征是倫理觀念和文化意識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對此最坦率地說,是明代學者提出的“庶民為日用之道”的思想命題,要求人們以倫理的方式觀察日常生活;我們也是從日常生活中去理解人際關系和事物,這為我們理解傳統文化提供了壹個重要的途徑。就每個人都要吃的最常見的行為而言,倫理意識滲透到飲食活動中的傾向隨處可見,從熟食的發明、原料的調配、烹飪技巧、器皿的選擇、時令食物到菜名的寓意和審美,無不受到倫理的影響。就被古人奉為國之重器的鼎來說,是電飯煲,肚子鼓鼓的,容量大;兩只耳朵,方便活動;三條腿,容易燒。炊具和餐具合二為壹,比水壺、炒鍋、豆角、蘆葦更實用。《說文解字》說自己是“調和五味之寶”。用此寶祭祀祖先和神靈,進行重要的儀式,使日常的電飯煲作為禮器變得神秘而受人尊敬。傳說黃帝鑄三鼎,象征天地。夏雨竹九鼎,為國之寶。周朝滅商朝後,將九鼎遷至濠井,並舉行了隆重的丁丁大典。從此,被視為國家政權的基礎,而動丁則指國家的滅亡。奪冠是壹種刺探國家政權的行為,從中演繹出許多歷史故事。在古代西方和埃及,君主的權力以權杖和連枷為代表,由生產工具和武器演變而來,直觀易懂。在中國,電飯鍋被用作權力的象征,這是古代文明的獨特現象。從這裏我們也可以理解“民以食為天”的另壹面是“民以食為天”,飲食與權力、正義融為壹體,這種普通的東西上升到了意識形態。作為壹個電飯煲,它的實用價值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被淘汰,但它的倫理意義卻成為壹種約定俗成的文化符號,在民族心理中源遠流長。當代中國為紀念香港回歸向聯合國贈送的世紀寶鼎,已被國內外公認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征。從食器到寶器,展現了從俗物到禮器,用禮俗化的過程。世俗理性使普通的柴米油鹽上升為“道”,

古人說玄學說道,這是概念;實物稱為設備,是人們日常使用的東西。作為日常對象,它是可以改變和更新的,貫穿其中的思想壹旦與倫理聯系起來,就不會改變。在晚清西方商品大潮洶湧的時候,即使是反對西化的頑固派也不反對引進日用器皿。

  • 上一篇:中國所有的傳統節日
  • 下一篇:中藥材生產中經常使用哪些農藥?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