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小學禮儀課程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意義

中小學禮儀課程對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意義

禮儀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學禮儀課程教師在開展禮儀教育時難免要從禮儀的起源與發展開始介紹,學生在學習禮儀知識的同時增進了對中國古代歷史的認識。很多中國傳統文化中禮儀規範傳承都是在特定的歷史背景下形成的,這就意味著學生需要對中國古代歷史文化有所了解。在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化中,禮儀文化是長久積澱下來的文化瑰寶。中國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禮儀也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美德。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快速進步,我國已經實現了小康社會。在物質層面上取得了跨越式發展,但是結合目前社會風氣來看精神文明建設還存在壹定的問題。禮儀教育要從娃娃抓起,讓小學生接受禮儀教育,培養其形成文明禮貌、尊重他人的禮儀習慣。禮儀教育有助於拉近師生關系

傳統教學模式中,師生關系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了教師的主動性。教師在課堂中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只能被動接受教師傳遞的知識技能。教師忽略了學生的學習體驗以及課堂反饋,只是嚴格地按照既定的教學計劃開展教學活動。部分教師為了趕超教學進度,不僅加快教學節奏,甚至壓縮習題課的時間。學生對於新知識的認識和了解僅停留在表面,就又要開始新的學習任務。長此以往,學生對於教師的教學方式難免存在壹定的看法,部分學生甚至認為教師這個人存在問題。學生對於教師的教學方式不接受,教師認為學生的學習進度慢、理解能力差,雙方互相猜疑導致師生關系緊張。

緊張的師生關系會讓教學陷入壹個“惡性循環”的境地中。禮儀教育在本質上是在社交活動中,人們為了相互尊重而在儀容儀表以及儀態等方面約定俗稱的行為規範。互相尊重是互相理解的前提,互相理解是互相尊重的最終結果。教學活動本質上是教師和學生雙方的社交活動。教師和學生互相交流看法,教師將知識技能演示給學生,學生通過模仿和切身體驗向教師反饋自己的感想。根據禮儀的起源分析來看,古代是禮儀是用於向上蒼祈福所用,通過壹系列的行為讓上天看到人的敬畏和尊重,來實現祈福的目的。部分學者認為禮儀是表達自身情感存在的,沒有禮儀人們無法表達自己對上蒼的敬畏,所以後來才出現了禮儀。小學生對於禮儀的感觸較為淺薄,這需要教師的指導和教育。教師通過禮儀教育幫助學生對禮儀形成壹定的正確認識,讓學生具備壹定的禮儀知識。學生在教學活動中通過表情和行為等方式向教師展示自己的尊重,教師也用自己的行動表示對學生的尊重。師生雙方相互尊重是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基礎。禮儀教育有助於教師對學生的深入了解。中國傳統禮儀中的跪拜禮在剛開始出現是表示友好與尊重,並沒有尊卑關系的從屬。後來經過壹段時間的發展往往代表臣服和恭敬的意思。揖讓禮是壹種大眾化的禮節,人們通過揖讓表達自己的寒暄問候之意。袒臂禮則是用來表示自己擁護誰,自己對誰表示擁護便袒露出自己的手臂,在今天往往指舉手表決。根據中國傳統禮儀分析來看,這些禮儀並非是憑空出現的,而是人們需要表達自己情緒時采用的替代方式。這在壹定程度上印證了禮儀是表達自身情感的觀點。小學生年齡較小,身體發育和心理發育尚未成熟,不具備成型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很多學生表達自己的方式過於情緒化,表達自己不滿的方式較為幼稚。部分教師對於學生表達情緒的方式存在壹定的看法,這不利於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更不利於學生的後續發展。學生通過禮儀教育,接受中華傳統文化的洗禮,形成壹定的表達自己情緒的科學方法。教師通過禮儀教育讓學生認識到表達情緒與表達情緒方式的重要性。禮儀更多情況下還是誠信的基礎,部分商家不守承諾不講禮儀,出現了天價龍蝦事件,出現了雪鄉宰客事件。人與人之間不講究禮儀便喪失了相互尊重,沒有相互尊重的前提便會出現不講誠信的事件。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和人生閱歷較少,對於社會上發生的事件不具備獨立判斷的能力。教師通過禮儀教育指導學生,讓學生通過分析事件雙方中禮儀的差距達到明辨是非的目的。

  • 上一篇:中國武將,歐洲騎士,日本武士比較
  • 下一篇:丹書內丹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