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教好中小學美術——淺談中小學美術教學與教師發展

如何教好中小學美術——淺談中小學美術教學與教師發展

2065438年8月10日至2015日,我有幸參加了在湖北省武漢市米糧長江大酒店舉辦的“天祝縣2019‘兩州壹縣’教育扶貧項目美術兼職教師培訓班”。經過五天的學習,我提高了中小學美術教學和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

壹.藝術和文化

文化是某個群體以價值觀為核心的生活方式。藝術來源於生活,反映社會生活,所以人文性是其本質屬性。文化差異導致不同的社會生活方式,包括審美標準和藝術創作的差異。至此,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麽西方藝術追求精確,而中國的中國畫講究含蓄了。追根溯源,藝術是文化的載體,文化是藝術的靈魂,兩者相互依存,相輔相成。中小學藝術教育是引導學生參與文化傳承與交流,促進學生創新精神和技術意識的形成。為了更好地了解、挖掘、繼承、弘揚和發展不同地區、不同民族、不同種類的傳統文化和地方文化,實現文化繁榮和文化復興。表現文化是藝術的終極目標,文化承載是藝術的根本意義。

第二,素養和目標

《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指出了美術學科的五項核心素質,即形象認知、藝術表達、創作實踐、審美判斷和文化理解。基於“視覺圖像”的圖像閱讀和藝術表達是美術學科的“標準”核心素養,是美術學科獨有的,其他學科不會也不可能將其視為核心素養。相比之下,審美判斷、創作實踐、文化理解並不是美術的特長,而是其他學科所享有的,比如音樂、語文,甚至體育、數學等學科。如下圖所示:

美術學科的核心素養是通過“視覺形象”而誕生的。“視覺形象”是美術學科的基礎,是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邏輯起點。所謂“視覺形象”,是指直接可見的物體外部特征,包括視覺元素的各個部分,如形狀、大小、顏色等。欣賞、理解和解釋視覺圖像的圖像識別素養和運用傳統和現代媒體和技術創造視覺圖像的藝術表達素養是美術的兩個基本素養。學生在培養基礎素養的過程中,逐漸形成審美判斷素養、創作實踐素養和文化理解素養,稱為衍生素養。兩個基本素質和三個派生素質的同構性成為美術的核心素質。

以上素養雖然是針對普通高中美術教學提出的,但對於作為基礎的中小學美術教育也具有深遠的指導意義。兩者只是要求不同,能力不同,範圍不同,側重點不同。如上圖所示,中小學美術教育要以“視覺形象”為主。讓學生“看”,培養觀察能力,讓學生多看,開闊視野,提升人文素養。在“視覺形象”的基礎上,激發和維持學生動手實踐的興趣和熱情,鼓勵學生用線條和色彩表現所見所感和豐富的想象力。在引導和實踐的過程中,引導學生發現美、感受美,形成健康向上的審美觀和基本的藝術表現力和創造力,並對相關文化有壹定的了解。

第三,教材和教學

專業匹配既是教師的夙願,學生的幸運,也是課程實施的基本要求。然而,由於諸多客觀因素的影響,中小學音樂、體育、美育教學中專業不對口的現象普遍存在,尤其是小學階段。讓不專業的老師來處理專業的教材,掌控音樂、體育、美容專業的課堂教學,必然導致教材解讀的膚淺,知識體系的碎片化,甚至是謬誤。這就需要我們認真思考以下問題:教材重要還是教學目標重要?選擇合適的教材好還是指定教材好?對於第壹個問題,答案顯而易見。當然,教育目標更重要,教材也是為實現教育目標服務的。至於第二個問題,會因個人能力、專業、興趣不同而因人而異。筆者認為,非專業教師根據當地文化或個人特長選擇或開發自己能駕馭的教材是首選,有利於最大限度地減少不專業給美術教學帶來的“傷害”。對於自己確實控制不了的教學內容,寧願“留白”也不願填空。

課堂教學是藝術教育的主陣地。根據《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版)指出的美術學習方式,美術課堂教學可分為“造型?性能”、“設計?應用》、《升值?評論》、《綜合?探索四種形式。這四種課堂教學形式各有側重,而且相互聯系緊密。教師要根據各種課堂教學形式的側重點以及與其他課堂形式的連接點來設計教學活動。在註重課堂教學的整體性和流暢性的同時,美術課堂教學應該“從興趣到文化”。“興趣是學生學習美術的最初動力,在課堂教學中,應以欣賞和鼓勵為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創新美術學習方法,豐富教學內容,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舉措,如利用壹次性的盤子和杯子、雞蛋殼、樹葉、花朵、石頭等材料進行美術創作,帶領學生剪紙、制作版畫、泥塑,進行綜合設計。需要註意的是,美術課堂教學要註重文化的滲透、啟發、傳承和引導,不要把美術課變成勞動課。

四。能力與發展

2005年9月,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全面改進和加強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這是美育首次作為教育政策進入國家法律法規層面,對美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標。對於中小學美術教師來說,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我們要以此為契機,加強學習和實踐,促進自身發展和學生成長。兼職美術教師要加強理論學習,練好基本功,了解和掌握水粉、水彩、素描、版畫、剪紙、書法等常見美術創作形式的基本知識和能力,為學生呈現更豐富的“視覺形象”,培養更深厚的文化底蘊。此外,根據知識本身的內在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進行美術教學也顯得尤為重要。

就像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壹樣,每個學生都是獨壹無二的。在發展的過程中,他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阻礙和問題,但同時,他們每個人都有向善的天性和欲望。心理健康教育專家耿喜玲老師指出,每個人的成長都不可磨滅地打上了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的烙印。這些成長印記,尤其是家庭印記,遲早會促進人的發展,有的會阻礙人的發展。所以,孩子持續的“壞習慣”,其實是成長遇到阻力時的求救信號。我們應該科學地解讀隱藏在不良行為背後的成長密碼,並提供合理的解決方案,而不是簡單地總結表面現象,給孩子貼上“粗心”和“態度惡劣”的標簽,用懲罰性的語言和行為通過羞辱來糾正孩子的行為。短期來看,這或許有用,但從其長期效果來看,不僅不能解決問題,還會進壹步加劇孩子的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做遵循兒童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需要深入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認真科學地解讀兒童的行為守則,然後提供合理的解決方案。在幫助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我們寧願做路人,也要假裝理解,給孩子的成長添加負能量。“我們不壹定要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但壹定要堅決防止自己成為孩子生命中的罪人。”正如王金濤所說,“德、法、道”,按照教育規律進行教育,也是新時代師德的重要內容。

新形勢下,無論是專職美術教師還是兼職美術教師,都要努力做壹名“獨特的人格魅力、多元的美術知識技能、基礎的教育知識技能、全面的文化理解”的美術教師,不忘自己的首創之心,通過紮實的學習和實踐,以育人為本!

  • 上一篇:中國瓷器的歷史
  • 下一篇:中國和西方的習俗有什麽不同?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