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山最美古村落和古鎮有哪些

中山最美古村落和古鎮有哪些

中山市是壹座歷史文化名城,也是嶺南文化比較核心的地方,這裏的早茶文化也是非常盛行,中山的輕工業非常發達,各種工廠遍地都是,經濟發達,確實是不錯的旅遊目的地。

1、古鶴村

三鄉鎮古鶴村,是中山市保存最為完好的古村落之壹,中國最大古舊家私交易基地。青龍山宛如壹條出海的巨龍,自東北向西南,把大半個古村抱在懷中。亞熱帶原始森林保存完好,山間林木清幽、溪水潺潺。村落西部原為金鬥灣的壹部分,400多年前還是大海,後來鄉民多次圍墾,逐漸填造出這片富庶的土地。

始建於同治二年、貫穿整個村落的青石路,保留了相當多的古建築和珍稀古樹:鄭氏祠堂、樂善好施牌坊、舉人旗桿夾、土沈香樹、古榕樹等等。借助於古鶴村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東風,村內形成了華財、古鶴、明清三家大型古舊家私市場,內有古玩店500多家,各自陳列和交易著名貴的古玩、家具。古鶴村已是全中國最大的古舊家具市場,世界馳名。

據說這裏是“西餅皇後”李曾超群的故居,她是香港超群西餅的創始人,在事業上也是歷經商海浮沈終獲成功,堪稱“勵誌姐”。

古鶴村最適合遊覽的時間是午後和傍晚,慵懶陽光斜掛於民宅屋檐,石板街倒映著斑駁的樹影。在青山綠水間,古舊的石墻、門樓、牌坊,沈寂的古井、古樹、古民居組成壹幅寧靜古樸的畫面,時間仿佛在這裏停下了腳步。

2、三社村

中山黃圃鎮,有這樣壹個古村,這裏既有遠離塵囂的青山古樹,又有古老街巷的石板蜿蜒,是大隱於市的嶺南建築活化石。

三社始建村於宋代,距今已逾800年歷史。由靈會、鼓樓和三社坊三坊組成,因此古時又稱為三坊。在宋時黃圃之地皆為海,古代三坊人背山面海,圍田建廬,四邊輻射擴展建村,形成傳統嶺南村落的梳式布局,聚宅成巷,聚巷成街,院落間面面相對,背背相依,巷道縱橫,宛如迷宮。

村中現存有始建於宋代的古石板路,路分36級,故名三十六級古徑,這古徑連通著宋代碼頭,古時的黃圃人便是從這裏開始,馬上駝鈴北上去內陸,南下下海洋,串起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直到今天,三社依然保存著馬馱貨物的傳統。

盡管經歷了現代文明的洗禮,但長久商貿文化的繁榮還是給三社留下了鮮明的印記。這裏古建築繁多,幾乎到了三五步即邂垢壹古宅的地步。

至今現存有3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4處鎮級文物保護單位,***有古祠堂25座,現保存完好的祠堂還有5座。走在三社上街,這裏依然遺存著清代的古石板路的古圍墻,古時由蠔殼、糯米、砂等夯成的土壘屋尚有遺存。

3、翠亨村

翠亨村,壹個原本十分普通的小山村,卻因為誕生於此的世紀偉人孫中山而聞名於世,走進村中,壹種“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詩情畫意油然而生,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將帶您走進偉人孫中山的出生和成長初期的社會歷史環境······

翠享村在中山市區東南方17.6千米處,廣(州)珠(海)公路主幹道旁,北距廣州約100千米,南距澳門約30千米,隔珠江口水域與深圳、香港相望,陸地與珠海市毗鄰。

東望珠江口伶仃洋讓翠亨村有了生氣,而西靠五桂山則讓她有了靈性。據傳,在清朝康熙年間,蔡姓人在此建村,因地處山坑邊,山林青翠,坑水潺潺,風景優美,且方言“蔡”與“翠“坑”與“亨”諧音,又寓意萬事亨通,於是在道光初年改稱“翠亨”。

中山翠亨村

在這個樹木蔥郁、環境優美的小村莊裏,保存至今的名勝有楊殷故居、陸_東故居、帥傅遺居、陸皓東墓、孫昌墓、翠亨賓館和中山紀念中學及完整的古民居群等,這些古建築的裝飾藝術極為豐富,其結構、雕刻、書畫均展示了中國建築文化的較高水平,極有研究價值。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是以孫中山故居為主體的紀念性博物館,開放的主要景點有孫中山故居、孫中山紀念館、孫中山聽太平天國反清故事的雕塑、孫中山試驗炸藥處—瑞接長庚牌坊、翠亨民居展示區、翠亨農業展示區、中山鼎、警世鐘等,逐步形成以“孫中山和他成長初期的社會環境”為主題,兼具歷史紀念性和民俗性、立體而多元化的陳列展覽體系,充分地展現了孫中山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思想體系和革命實踐,再現出孫中山出生和成長初期的社會歷史環境,使人們更加深刻的了解孫中山這壹偉大人物。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

傳統的中山民居,大廳不開窗,而孫中山親自設計的房子,不單是二層的回形建築,還在大廳中開設了四個窗口,用以采光和使室內空氣流通,打破了當時中山民居的傳統擺設。孫中山故居是座獨具特色的赭色磚兩層樓房,由孫中山親自設計,壹1885和1892年分兩期建成。樓房紅墻白紋,既有廣東磚瓦房的建築風格,又融匯了西方民居的建築風格,可以說是壹件典型的中西建築藝術品。樓房外有壹小院圍住,圍墻正門外右側有宋慶齡手書的“孫中山故居”石刻牌匾。二樓南邊的房子是孫中山的書房,1893年冬,孫中山在此書房草擬《上李鴻章書》,發出了“救國救民”的信號。

1956年在孫中山故居前開辟了公園。1966年為紀念孫中山誕辰100周年,在故居旁興建輔助陳列館,館名由宋慶齡親筆題寫,每年國內外大批遊客前往參觀遊覽。

4、南塘村

南塘村是中山市南朗鎮豐阜湖畔東北面的壹小村莊,面積僅二平方公裏。背靠青山,前臨農田。南塘的先民大約於南宋年間,從南雄珠璣巷搬遷而來,迄今歷時八百五十年上下。

中山的《東鄉民歌》中,有這麽壹句:“簡姓南塘,老幼勤耕種,歷代出科舉”。南塘村中百份之八十以上是姓簡,若幹戶姓肖。

簡氏大宗祠,始建於清雍正元年,(1723年),重建於光緒丙申年(1896年),1982年小修,基本恢復原貌,為首次修繕。宗祠祠體為土木結構,坐北向南,分二進二間,中間天井,通風透光,四水歸堂之局。是難得的南越古建。

以青磚砌墻、花崗巖石柱支撐,又有花鳥木雕裝飾,這樣精致的裝飾,似乎只能用匠心獨具來形容。

北帝廟舊址是在現址附近不遠處,舊廟址四面墻壁是用蠔殼砌成,也有人稱之為蠔殼廟。北帝廟重建好之後,香火鼎盛,到90年代,村民將廟宇修復原貌,重塑神像十余尊,恢復香火。眼見所有壹切,北帝廟在半個世紀的風風雨雨中,飽歷滄桑歲月,嘆哉——數度變遷的北帝廟,幸喜今天新顏煥。

仁和社亭,始建於清光緒十年(1884年)。該亭結構幽雅,更有詩酒琴棋,福祿壽三星圖壁畫各壹幅,容貌美觀。仁和社亭上蓋是用現今最新穎的琉璃保留原有石柱楹聯,重繪壁畫,內設石臺石凳,集古今建築工藝融於壹體,使亭貌煥然壹新,誠村民聚首聊天,納涼休憩之勝地也。

5、左步村

位於中山市南朗鎮的左步村是歷史文化名村,建於明永樂年間。600多年來,歐、孫、阮、方等姓氏在此聚居。村莊雖然面積不大,卻走出了不少歷史名人。左步孫氏的始祖孫締兒,後人尊稱他為“樂川公”,樂川公壹脈擇左步而居,1912年5月,辭去臨時大總統職務的孫中山回香山省親時,曾專程回左步的孫氏宗祠祭祖。

左步人方舉贊與孫英德合辦的發昌機器廠為中國第壹家民族資本企業;左步人參與了中國大陸最早落成的唐山煤礦、鐵路乃至粵漢鐵路的興建,左步人歐庚祥曾任粵漢鐵路總監。蜚聲中外的電影藝術家阮玲玉、著名漫畫家方成、革命家歐初等也是祖籍左步。

6、鰲山村

鰲山村是黃圃鎮歷史最古老的村落,有眾多不可移動文物,古廟宇有3座,包括石嶺仙廟、北約觀音大廟、南約北帝廟,而古祠堂則有13家之多。

還有不可移動古文物,如古石徑、古碼頭、古樹、古墓等,村內有傳統龍舟7艘,,其中石嶺坊2艘、北約坊2艘、南約坊2艘、村委會1艘。

7、龍瑞村

龍瑞村約於南宋末年始建,南雄刺史劉少雄次子劉汝賢由珠璣巷遷來香山東鎮土瓜嶺,至南宋末年,其第六傳孫劉子忠,劉子平兄弟壹齊分支於此,現已30傳,建村之初,因村內邊海角有壹礁石,上部雕似公雞,故最初村名生雞角,後以近音字改名為山溪角。

龍瑞村有規模超大的劉氏宗祠,觀音廟,文廟,探花牌坊等歷史文物。

8、安堂村

湧安堂村開村至今已有七百多年,村內祠堂林立、石路蜿蜒,素淡的嶺南民居夾道分列。九龍門牌坊位於安堂社區的九龍門大道上,從這個牌坊進入村內,就可參觀古香古色的村落和系列古祠堂。

安堂牌坊又稱百歲流芳牌坊、升平人瑞坊。始建於清代同治五年(1866年),位於大湧鎮安堂村,於2009年被評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該牌坊為四柱三間通天式牌坊,以花崗石雕鑿構築,高7米。牌坊上“安堂”二字原為“聖旨”後改為“安堂”,正面主間橫匾刻:“_平人瑞”,左右橫刻:“山高”、“水長”。牌坊柱下鑲嵌抱鼓石,石板上有人物花卉雕刻。

安堂村內祠堂數量多,規模大,經歷動蕩年代的洗禮後,現存約十四家。其中“雙桂堂”最為訪古探幽者所津津樂道,也就是“林氏宗祠”,還有曾多次被報道提及的“十德圖”,記載著晚唐年間林氏披公九子加女婿皆中舉,被譽“九子十登科”的千古佳話。

  • 上一篇:中國先秦時期的紡織文物
  • 下一篇:中秋節的日記200字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