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山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民俗文化

中山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民俗文化

東鄉民歌

中山市以東的東鄉(現火炬區)濠頭、北頭、白廟、元山、萬奇、土巷、鰲溪、大嶺、淩鋼、張家邊等村,流行著壹種古老的民歌——東鄉民歌。壹般是村民下地幹活時唱的歌謠,男女傾吐感情,女子出嫁嫁娶,村民抒發對生活的感受。其主要內容是反映東鄉地區農民的生活狀況和感受,歌詞與東鄉的地理環境、人物風光、風土人情、生活經歷密切相關。民歌歌詞充滿了豐富的生活內容,具有濃郁的嶺南民間文學色彩。然而,隨著老壹輩民間藝人年齡漸長或相繼去世,年輕壹代缺乏傳承的熱情,東鄉族民歌處於瀕危狀態。

東鄉族民歌用地道的石岐話或東鄉族方言演唱,包括敘事歌、哀歌、山歌、送別歌、嫁妝歌、悲歌等。其中,敘事曲有《拆藤廖廖》《水仙》《傻人嘆五表》。嘆情歌有《望夫歸》《三爺孝》。民謠有《壹個花碗開十三面》《插秧之歌》等。伴唱歌曲有《婚禮歌》、《提夫歌》等。送別歌曲有《送軍歌》等。悼念曲有《百年燈》、《女人哭》、《買水歌》等。在不同的場合和環境下,東鄉族村民用自己的民歌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濠頭金龍

濠頭舞龍歷史悠久。從民國初年就開始流傳。濠頭人把舞龍叫做“戲龍”。濠頭“戲龍”的特點是體型大,屬於“重龍”。僅龍首就重達35公斤,總長41米。龍分為龍珠、龍頭、龍身、龍尾四部分,龍身周圍有龍爪。

按照習俗,濠頭金龍是在每年的丹佛節,也就是農歷四月初八晚上舉行的。首先是對金龍的點睛之筆。金龍跳舞時受龍珠帶動,導致水龍頭左右擺動。金龍壹進大門就向左點了三次頭,然後向右點了三次頭,最後向中間點了三次頭,然後開始做各種隊形。在每壹次藝術展上,都有70多個來自濠頭的小夥子同時舞龍。他們的重頭戲“雙龍爪珠”,總是給觀眾壹個又壹個驚喜。這是濠頭民間藝術團隊的重要標誌——濠頭金龍。

好頭飄色

在中山火炬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濠頭飄色作為其民間藝術的代表之壹,最早出現在宋代,與其他民間藝術並存。由於元明時期南海、番禺、順德、新會等地大量宗族的遷徙,濠頭人口不斷增加,其民間藝術也相互影響,形成自己的特色。以前《亂世佳人》叫《真子》《出會場》。根據現有的地方史料,濠頭的彩車遊行在清末最為興盛。過去彩漂遊行多出現在春秋兩季祭祀神社時,以及重大神生日舉行的社火活動中。到清朝光緒年間(1875至1908),每三年舉行壹次盛大的彩車巡遊。濠頭漂彩主要由色櫃(或色盤、色盒)、色芯、色腳、色莖、色條組成。傳統的浮色櫃,往往是人背。它以色彩鮮艷、色心細膩、講求力學、色梗精細、造型大方、裝置奇妙、內容含蓄、造型典雅、精致典雅而享譽海內外。

江尾頭村龍牧廟的彩槍

在農歷五月初八燃放五顏六色的鞭炮是江尾頭村的民間文化傳統。幾百年前,因為村民的農田水稻被蝗災和洪水侵襲。有個村民做生意,生意失敗了。他來到江尾頭村龍母廟祭拜。回國後,他的生意真的有了起色,也知道了龍母的神通廣大。村民很樂意幫助基金來回報上帝的仁慈。為了紀念五月初八龍母娘娘的生日,村裏的老人組織村裏的好男女買禮物(如金戒指、家具、布匹等物)來感謝上帝,燃放五顏六色的鞭炮。所有幸運地得到槍的村民將在壹年內壹切順利,他們所有的願望都會實現。幾百年來,江尾頭村五月初八龍母生日燃放煙花的傳統節日壹直流傳至今。

濠頭龍牧

濠頭龍牧有獨特的風格。龍分三部分,分公母。它的體型是所有龍牧中最大的。龍牧的身體是金色的,鰭是綠色的。鼻前兩須掛彩球,唇下朱砂須壹尺長。按照習俗,濠頭龍牧舞在每年的四月初七下午11左右舉行。在此之前,必須洗去汙垢,擦亮龍牧,這樣才能給村子帶來豐收。龍舞在北極廟前的平子上舉行。每年的四月初七晚上,無疑是濠頭村最忙碌的時候。濠頭村的所有村民將聚集在北極廟前的平子上,期待龍牧的出現,並包圍平子。來晚了的村民只好聽人墻外的鑼鼓聲。濠頭龍牧曾在2002年的慈善活動中作為亮點亮相,還角逐過“山花獎”等民間藝術獎項,可謂風光無限。

開發區民間藝術團

開發區民間藝術團由威風鑼鼓隊、民間武術隊、八龍獅隊、金龍隊、龍牧隊、太極功夫隊、東鄉民歌隊、曲藝隊、器樂樂隊、少兒體操隊、健身舞隊等隊伍組成,陣容強大,近700人。民間藝術團的隊伍平時訓練很刻苦,藝術造詣也在不斷提高。經常受邀參加中山市、開發區等地區的各種大大小小的活動,受到社會各界的贊賞。比如民間武術隊、龍獅隊參加國內外的比賽和演出;太極功夫隊參加全市萬人活動;威風鑼鼓隊參加了電展開幕式的歡迎演出。

  • 上一篇:中國的將軍甲胄有多少種材質?其防禦攻擊的韌度水平怎樣?
  • 下一篇:2020兒童節深圳景區活動總結深圳兒童節去哪裏玩?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