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秦代,劄甲的長方形甲片已經日趨細小,從而更貼身和靈活,同時編綴技術也出現了陰線和陽線的區分。陰線和陽線並非術語,只是就表面特征而言。
陽線在東周劄甲的胸部以下和袖部已經使用,適用於臂、腰之類需要活動的部位,特征是甲片間有壹段段較長的縱向繩段。陰線則是隨著劄甲胸背部制作的更為精細出現的,特征是甲片表面只露出幾個極短 的繩段,甲片間上下左右完全固定,適用於胸、背之類不需活動的部位。
至此,甲片疊壓、陰線和陽線的規範就基本形成了,此後中國甲會沿著這條路發展下去。
進入煉鋼業蓬蓬勃勃的西漢,鐵甲胄逐漸取代了皮甲胄的往日地位,同時鐵甲分化為精致的魚鱗甲和普通劄甲。魚鱗甲是劄甲登峰造極的結果,整套甲所用甲片可超過2200片,甲片疊壓密似魚鱗,考慮到當時的煉鋼水平,毫無疑問只有顯赫之人才能穿用。實際上,西漢魚鱗甲即使與後世鐵甲比較,也堪稱精品了,因為在都懂煉鋼的前提下,鐵甲質量高低的決定力量只在於人工。魚鱗甲歷代從未普及過,或粗些或細些的劄甲壹直是士卒抵禦冷兵器的標準甲。
魏晉南北朝是甲式發展的重要過渡,接踵出現的筒袖鎧、兩當鎧、明光鎧,在漢與隋唐仿佛毫不相幹的甲式間補充了舒緩的樂章。戰亂的激勵令鐵甲質量有了近乎神奇的提高,傳說諸葛亮筒袖鎧竟能抵禦拉力近 670公斤的強弩射擊,真不知何人能開動此弩,既無人能開又何必指標定這麼高。傳說可以商榷,但其中至少體現了當時對鐵甲質量的重視。
騎戰鼎盛的南北朝,箭與騎兵甲在彼此趕超,作為箭之人質的戰馬也不得不披上了沈重的具裝鎧,從而導致了中國重騎兵先於歐洲 900年誕生。春秋戰國之交戰車馬裝備的皮甲胄也許可算最早的馬甲胄,但直到東漢末年馬甲胄的設計也尚未齊備,只有具裝鎧才稱得上完整的馬甲胄。如果說具裝鎧還有華而不實的內容,也許就是馬臀上高昂的寄生了,它似乎只適宜在出征或凱旋時顯示壹下人馬的昂揚鬥誌。
隋唐最著名的甲是明光鎧,其身甲由 4塊底板組成,胸背各 2塊,每塊上有壹面大圓護,從明光之名推測,圓護應由質量較高的鋼鐵制成,而底板大概是皮甲。盡管這種設計有圖省事的嫌疑,但隋唐明光鎧壹改之前歷代偷工減料的陋習 ,將護臂和延長的護腿納入甲式基本要素,對後世卻有重要影響。
進入晚唐明光鎧衰落了,整體化的身甲被劄甲取代,經過五代的戰亂,到宋代再次形成了成熟的制式。宋代甲胄通常只分成胄、護臂和身甲三部分,身甲為山字形,融合了身甲和護腿,在肩背腰部綁緊。甲按材料分為鐵、皮、紙三等。
紙甲的發明源自唐末,宋明兩代成為軍隊的標準甲式之壹,曾有壹次定制 3萬套的記載。其大概可算世界最早的凱夫拉裝甲了,而且從用厚皺褶紙制成推測,應還利用了結構力學以增強防護。從被用於南方的記載來看,紙甲似乎有壹定的防潮濕能力。而其中的優良者在輕便之余還兼備“勁矢不能洞”的堅固,也就難怪會有地方官申請拿 100套鐵甲交換50套優質紙甲的記載了。歷史到十四世紀開始轉折,此時的歐洲可重達30公斤的大白盔甲逐漸興起,而在中國,明代在將鐵甲胄重量沖至28.5公斤的歷史新高後,正因火器的發展而向輕便過渡。甲胄向堅實邁進的方向早該過時,即便是大馬士革鋼制成的大白盔甲,也會被拉力 40公斤以上弓弩射出的鋼箭在 100米之外輕易洞穿。中國的甲胄發展由於人民戰爭而較之歐洲更為實事求是,對冷兵器的超常規防護,往往僅用多套幾件甲了事,而這種務實精神到了火器時代,將毅然令重甲退出歷史舞臺。明代是輕重甲地位交替的年代,清代則是輕甲發揚光大的年代。三國時由西域傳入可防遠箭的鎖子甲,始於明代沾濕可禦遠槍的綿甲,都成為此時的主力甲式。頭頂高纓尖胄、外套嵌滿鐵釘的寬大綿甲、內穿鐵環連綴之網甲的八旗鐵騎是清庭武功的象征。甲胄的衰落是勢所必然,在槍炮威力大幅提升的排擠下,當連輕甲也變成累贅的時候,新式軍服看起來就不是那麼軟弱了。
盾的用途是將殺傷力加以消耗或偏導,以及作為助攻武器。由於重量問題,歷代盾牌都以藤、木或皮盾為主,由於木、皮盾表面需要塗漆以防潮腐,便連帶產生了精美的盾面圖案。西漢以前盾的樣式都接近長方形,分為步用和車用,步盾長大利於防箭和維持陣列,車盾短窄利於車上使用。防護最大的威脅是刺,刺的力量足以在攻擊點上聚集起高達數百公斤的壓力,是刀劍劈砍無法企及的。因此時至戰國,用於近戰的雙弧形方盾就盛行起來,縱中線凸起的形狀,有利於分解刺的力量。
隨著騎兵的興起,西漢出現了橢圓形盾牌,騎兵可以單手舉著抵禦攻擊。這種樣式在經過魏晉南北朝的遺棄,又被宋代撿起後,就變成了綁在騎兵左小臂上用來防箭的圓形旁牌。與此同時,步盾經過漢魏的發展,東晉南北朝開始盛行壹種很長的六邊形盾,這是雙弧形方盾的改進版,整個盾面縱向內彎,就像壹片葉子。
作戰時不僅可以手持,還能將底部尖角插在地上,用棍支起。而這種樣式在去掉底部尖角後,就成了宋代的步兵旁牌。盾牌介紹到宋代,就缺乏了往下的趣味,剩下的發展無非是略微改變形狀,已經沒有了進步的意味。
組成部分:
較早的銅制盔甲出現於亞洲。公元前2600年左右的兩河流域、殷周時代的中國、吠陀時代的印度都已出現了銅盔甲。最早大量使用鐵制盔甲是中東的亞述人。在盔甲的普及過程申,還出現了頸甲、面甲、腕甲、胸甲、手套等防護特定部位的配套甲具。
[臉甲]
頭盔的前部,防止冷兵器襲擊軍人臉部用。古代和中世紀使用臉甲。臉甲嚴密地與頭盔連在壹起,有的是活動的。由鐵或鋼制成,呈整塊瓦片狀或鱗片狀。法國圓柱形頭盔的臉甲就是頭盔前墻的延長部分,並且有2個眼孔及1壹2個鼻、嘴孔。古俄羅斯頭盔實際上沒有臉甲,而只有壹窄條箭狀金屬片下垂在臉部中央。古俄羅斯軍人,也戴球頂尖盔;有時這種頭盔還帶有鎖子甲護肩,放下來可遮住後腦部、頸部、肩部,同時也遮住臉部。
[頸甲]
護具的壹種配件。使用於古代和中世紀,用以保護軍人的後腦、脖頸、肩膀和肩腫骨兔受冷兵器傷害。在套環盔甲中,頸甲成鎖狀圓定茬軍人頭盔邊緣,垂於雙肩。在葉片甲中,頸甲用環索連接整塊的鐵板或者數塊金屬板制成。在中世紀無縫隙的騎士盔甲中,頸甲是防護裝備的主要組成部分。頸甲連接葉片甲、披膊和頭盔,按尺寸和武士體形精工制作,分前後兩部分,左面用活動鉸鏈聯接,石面用暗拍聯接。
我國古代的盔甲普及程度是隨著朝代的更替而演變的。
盔甲是冷兵器時代頭部和軀幹各部位防護裝具的統稱。它的名稱繁多,但基本上分為護頭的盔和護身的甲兩部分。甲又可分為甲身、甲裙、甲袖和配件幾部分。早期,人們用獸皮柳條,有墊襯材料的布套,木頭等固定在軀幹上用以防護兵器的攻擊。隨著生產技術的發展,逐步出現了皮盔甲、藤盔甲、青銅鑄盔甲。整塊金屬錘煉而成的板甲、金屬編織的鎖子甲等等。較早的銅制盔甲出現於亞洲。公元前2600年左右的兩河流域、殷周時代的中國、吠陀時代的印度都已出現了銅盔甲。最早大量使用鐵制盔甲是中東的亞述人。在盔甲的普及過程申,還出現了頸甲、面甲、腕甲、胸甲、手套等防護特定部位的配套甲具。封建時代的亞洲壹些國家和中世紀的歐洲盔甲倍受重視制作極為完善精美,也較昂貴,還出現了金銀、稀少皮革制作的盔甲。隨著近代火器的廣泛使用,古代盔甲茬戰場上的防護作用逐漸降低,最終被以現代技術制作的防彈背心、鋼盔等取代。
先說說中國的鐵制鎧甲
中國約在春秋戰國之際出現了鐵甲。甲又名鎧,《釋名·釋兵》:‘鎧,猶鎧也。鎧,堅重之言也,或渭之甲。‘各代鐵鎧甲往往因材因體而制,形制繁多。漢代稱鐵甲為玄甲,以別於金甲、銅甲。漢代軍隊申已普避裝備鐵甲。河北滿城西漢申山靖王劉勝墓出主的魚鱗甲。重約16名5公斤,***由2859片鐵甲片綴威。據測定,當時鐵甲片由塊煉鐵鍛成甲片後,再退火脫炭,具有韌性。穿用者軀幹及屑至肘部均用鐵甲圍護,鈴形如半袖短衣。南北朝時期,憲耍酪行兩當鏡稱碉光鎧。兩當鎧丙形制和服飾中的兩當形狀相近似麗得名,它由壹片胸甲和壹片背甲組成。明光鎧胸前和背後都有大型鏡子樣金屬圓滬。唐代的鎧甲形制多樣,據《唐六典》記載有十三種:即明光甲、綴鱗甲、山文甲、烏錘甲、白布甲、皂絹甲、布背甲、步兵甲、皮甲、木甲、鎖予甲、馬甲,主要供步騎兵使用。宋代以後,雖然火器出現,但鎧甲仍然是重要的防護裝備。宋代鏡甲有鋼鐵鎖子甲、黑漆瀕水山泉甲、明光細網甲、明舉甲、步人甲等數種。鋸《宋史·兵誌》記載:宋代壹套鏡甲的總重量叠45斤至50斤,甲葉有飛25片,制造時費工作日120個,花用經費三貫半。明代著眼減輕鏡甲遵量,每付減至40斤至25斤,多為鐵閥甲、鎖子甲。清朝前期裝備的鎧甲承襲明代工藝傳統。又吸收了各族制甲工藝的優點,鐵甲防護能力和外規裝飾都有進步。故富博物院存清高宗弘歷禦用鎧甲,由銅盔、護項。護膊、戰袍、護胸、銅鏡、戰裙、戰靴八部分組成。甲衣內襯鋼片,明哈片、哦疆邊、餞袍上密綴銅星,壹般武士的鎧甲,制成坎肩、馬蹄袖袍型式。戰袍外繡花,密綴鋼星。清末操練新軍,改著西式軍裝,鐵鎧甲廢止。
綿甲
以紡織品制造的甲。主要使用於申國的明代、清代和古代波斯等地區。以棉、麻、織布等材料制成了由甲身、甲袖、甲裙組成,還有小臂,小腿護套等配件。甲表面或可染成彩色,釘有大顆的銅、鐵甲泡。綿甲用材比較輕軟,審衣寬大,戰鬥申較著鐵甲行動較為自如,沾濕後還可抵禦初級火器的射擊。20世紀初,清王朝編練‘新軍‘,使用近代槍炮,綿甲與其它甲壹同停止使用。
胄
中國頭盔。胄,戰國以後稱兜黎,宋代以後稱盔。中國傳說最早的胄由造尤創造。人們用獸角、藤條獸皮制成頭盔。目前出土最早的銅胄為商代青銅胄,皆用青銅整體範鑄,飾有獸紋。銅盔也稱胄,古代作戰時用以防頭部的防護裝備,其形如帽,可以同時防護頭頂、面部和頸部,盛行於商周時期。周代銅胄也是整塊範鑄,左有兩側向下延伸形成護耳,有的在周邊寬帶上凸出壹羊排圓泡釘。出土的周胄,造型樸實。戰國出現鐵兜鑒,用鐵甲片層層編壓而成。此後至宋代,頭盔壹般為整塊範鑄,鐵甲片編綴,或二者結合制成。‘明代夫盔大體承襲宋制,有所改進。明朝禦林軍用鎖子盔,鐵缽象壹頂便帽,下沿裝鎖子鋼絲網,盔高八寸許,網長壹尺左右,網環極為細密。士兵的鐵盔較簡單,裝飾不多,鐵缽高大,肩庇較寬,整個盔面上寬下窄,形如尖塔形。軍官用的鐵盔雕刻有龍虎圖紋,有的用金銀鑲嵌,盔上有賞,可插貉纓。及至火器廣泛應用後,鐵盔的形制趨向輕體化。清中葉以後,甲胄成為儀仗、校閱時著用的裝飾品,實戰中較少應用。清朝末年,西式鋼盔傳人中國,成為步兵通用的防護器具。皮條編綴而成。甲均塗漆,皮革以犀年皮、咒皮、鱉魚皮、水牛皮等為主。幾乎每個武士均裝備甲,有的馬匹也著甲。春秋戰國之交,鐵兵器出現後,皮甲不能抵禦鋒利兵器的打擊,逐步讓位於鐵鎧甲,但皮革作為輕便防護裝具仍沿用達千年之久。
鏡甲
壹種護劈的防護甲。形似襯衫,最秘是把壹些皮帶或薄金屬片縫在皮衣上做成。有時鎧甲用絲絨覆蓋,飾以壓制花紋和雕刻圖案。
鎖子甲
古代作戰時保護身體的防護裝具。壹般用鐵鍛制成小片,再以小片鐵用鐵鏈子銜接。互相密扣綴合而成衣狀,穿起來柔和輕便。盛行於中國唐代。
葉片甲
壹種防備冷兵器和火器殺傷的防護裝具。最初使用的是結實的麻布衣或皮衣,隨著金屬的出魏,裝上了銅片、背銅片、鐵片和鋼片。古代東方各民族早已有葉片甲,金金屬葉片甲就產生於那裏,後來為羅馬人廣泛使用。葉片甲分葉子甲和魚鱗甲兩種。火器廣泛使用以後(14世紀起),葉片甲變為分別保護軀幹和四肢等部分的厚金屬局部護甲。
臉甲
頭盔的前部,防止冷兵器襲擊軍人臉部用。古代和中世紀使用臉甲。臉甲嚴密地與頭盔連在壹起,有的是活動的。由鐵或鋼制成,呈整塊瓦片狀或鱗片狀。法國圓柱形頭盔的臉甲就是頭盔前墻的延長部分,並且有2個眼孔及1壹2個鼻、嘴孔。古俄羅斯頭盔實際上沒有臉甲,而只有壹窄條箭狀金屬片下垂在臉部中央。古俄羅斯軍人,也戴球頂尖盔;有時這種頭盔還帶有鎖子甲護肩,放下來可遮住後腦部、頸部、肩部,同時也遮住臉部。。
頸甲
護具的壹種配件。使用於古代和中世紀,用以保護軍人的後腦、脖頸、肩膀和肩腫骨兔受冷兵器傷害。在套環盔甲中,頸甲成鎖狀圓定茬軍人頭盔邊緣,垂於雙肩。在葉片甲中,頸甲用環索連接整塊的鐵板或者數塊金屬板制成。在中世紀無縫隙的騎士盔甲中,頸甲是防護裝備的主要組成部分。頸甲連接葉片甲、披膊和頭盔,按尺寸和武士體形精工制作,分前後兩部分,左面用活動鉸鏈聯接,石面用暗拍聯接。
胸甲
用於保護軍人的胸背免受冷兵器和火器殺傷的滬具。由兩塊堅固的彎板-----胸板和背板組成。古代胸甲用密實的氈片外包皮革制成。後來出現了鐵制胸甲,其前半部與後半部上面用環拍和鉸鏈或包鐵皮帶連接,下面用腰帶系緊。胸前點綴以壓制紋或鑲嵌飾物,且鍍金或鍍鍍,重6壹10公斤,厚1壹3·5毫米。在俄國軍隊,胸甲於1731年裝備重騎兵,經短時停用。
中國盔甲流水賬最初的盔甲 中國最早的盔甲實物是在河南安陽侯家莊1004號墓南墓道中發現的皮甲實物,這些皮甲只剩下腐爛後留在土裏的紋理了。其外徑最大都在四十厘米左右。可見是整片式皮甲。其上有黑、紅、白、黃四色圖案花紋。這些皮甲是商代的遺物。除了它們以外,考古發掘中獲得的商代到戰國的皮甲都是先裁剪成甲片然後編綴成甲。在同壹座墳墓南墓道北口發現了大量青銅頭盔。這也是已知中國最早的頭盔。它們的形體相似,都是範鑄的。重2000-3000克之間,壹般高20厘米以上。合範的縫正當頭盔中線。頭盔上的紋飾以這條線為中心向左右對稱展開。頭盔除前部以外都向下伸展,以保護耳朵和頸部。這些頭盔中有不少鑄出獸面紋飾;有的只是簡單的鑄出兩只大眼睛;有的則只有圓葵紋。所有頭盔都有向上豎立的空心銅管,用以容納纓飾。頭盔外部打磨光滑,但裏面則仍是粗糙的。因此戰士必須裹著頭巾,或者頭盔有軟內襯。
最初的盔甲的情況就是這樣。此後皮甲作為盔甲的絕對主力保護華夏地區的戰士有壹千兩百年左右。壹般的皮甲,可以保存較好的曾侯乙墓Ⅲ號皮甲為範例。這具盔甲的年代是戰國早期。全甲由身甲、甲裙、甲袖三部分組成。身甲由胸甲、背甲、肩片、肋片等***計二十片甲片編成,所用甲片尺寸比較大,最大的達到26.5厘米,采固定編綴。身甲上口接編豎起的高領,下緣接綴甲裙,兩肩聯綴甲袖。甲裙由上下四列甲片組成,每列十四片甲片,自左向右依次疊壓,采固定編綴,然後再上下縱聯,采活動編綴。所用甲片上緣比下緣窄,大致成上底和下底相差不大的梯形。整個甲裙上窄下寬,利於活動。身甲和甲裙均在壹側開口,戰士穿好後再用絲帶結扣系合。兩只甲袖左右對稱,各由十三列五十二片甲片編成,每列橫聯四片,由於甲片均有壹定弧度,編聯後構成下面不封口的環形。佳片寬度由肩向下遞減,做下列依次疊壓上列的活動編綴,形成上大下小可以伸縮的袖筒。頭盔也是由甲片編綴成的。中有脊梁,下遊垂緣護頸。***用甲片十八片編成。在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其余盔甲跟這副盔甲大致相同,只是局部結構有點差別,比如有的甲裙由五列而不是四列甲片綴成。這些盔甲,官方稱為“楚甲”和“吳甲”,可能是從楚國獲得。此外還有彤甲、畫甲、漆甲、素甲等名號。所有盔甲表面都塗漆,絕大多數塗成黑色。總的來說,完好狀態下的戰國皮甲還是比較好看的。也可以看出這些盔甲只適合戰車上的士兵穿用,因為在地面上穿甲裙的人活動是不方便的。另外值得壹提的是曾侯乙墓中居然還出土了保護拉戰車的馬匹的皮甲——馬甲。馬甲本身都已經腐朽不可辨識,只有兩具馬面甲(術語稱為“馬面簾”)尚可揭剝。
以上是典型皮甲的構造。由於皮甲大都是這樣大同小異的東西,其它的也就不說了。總之直到秦朝,中國兵身上幾乎全部都是皮甲皮頭盔。
早在商朝就有的青銅頭盔,到了西周也還有,之後就急劇減少到絕跡(東北出土的西東周期間的銅頭盔被認為是東胡的遺物,雲南也有稍晚的銅脛甲出土)。
從前14世紀到前3世紀,世界各大文明積極的改進自己士兵的防護用具。各自做出了出色貢獻。埃及人創造了魚鱗鐵甲;希臘人設計了大面積銅甲;鐵頭盔在西亞被發明出來。與之比較不能不說中國落後了。中國遠離其它大文明的致命弱點,多次造成這種落後局面
鐵盔甲出現
《呂氏春秋·貴卒篇》中提到過鐵甲。而目前中國最早的鐵頭盔,也是戰國時期唯壹的鐵防護用具實物,於1965年出土於河北易縣燕下都44號墓。同墓出土的有鐵劍、鐵戟、鐵矛。它們是戰國後期的遺物。這頂鐵頭盔是用八十九片鐵甲片編成,現在損失的不過三片,整頂頭盔已經復原。全高26厘米。頂部用兩片半圓形甲片合綴成圓形平頂,以下主要用圓角長方形甲片自頂向下編綴,***七層。甲片的編法都是上層壓下層,前片壓後片,僅用於護頦、護額的五片甲片形狀較特殊。在額部正中壹片甲片向下伸出壹個突出,可以理解為是護鼻的前身。每片甲片大小視其位置不同而有所差異,壹般大概高5厘米、寬4厘米左右。這頂頭盔的形狀跟據說是洛陽金村出土的銅鏡上武士所戴的頭盔相近,並且燕下都13、21、22號遺址中也出土有類似的鐵甲片。說明這種頭盔也許已經有了較多的裝備了。
中國最早的鐵甲實物是西漢的。《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載:“驃騎將軍自四年軍後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天子悼之,發屬國玄甲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為冢象祁連山。”班固的《封燕然銘》:“玄甲耀日,朱旗絳天。”漢代常用“玄甲”來代指鐵甲——大概是因為鐵暴露於空氣中稍銹蝕的時候呈現黑色。1965年在據說為周勃墓附近的十個土坑中出土了彩繪戰士陶俑兩千五百件以上,這些戰士中40%披著鎧甲,鎧甲的樣式盡管不同,但均塗成黑色,正是象征著身穿鐵甲的軍隊。另陜西鹹陽楊家灣西漢早期墓出土陶俑群,所披黑色鎧甲被認為是模擬鐵甲,有步兵的帶披膊的劄甲和騎兵的不帶披膊的劄甲,並出現做工精細的魚鱗甲。至於中國最早的鐵甲實物,則是河北滿城劉勝墓出土的魚鱗甲,全鎧由2859片小型甲片構成,有甲身、筒袖、垂緣。***重16.85公斤。與之年代接近的有1958年洛陽西郊3023號西漢晚期墓中出土的鐵甲殘片(***計三百二十八片);1959年內蒙古呼和浩特市郊二十家子漢代城址中發掘的鐵甲片和鐵鎧(年代為漢武帝執政晚期);1959年11月,福建崇安城村西南西漢城址出土的36片鐵甲片;1963年內蒙古烏蘭布和沙漠北部漢城遺址中出土數十甲片,保爾浩特土城中也有大量鐵甲片出土,形制約十多種,跟二十子家出土的大致相近;1977年長安武庫遺址中第壹建築遺址發現數目很多的鐵甲片;此外值得註意的是1977年在安徽阜陽雙古堆1號墓出土的鐵盔甲壹套,這個墳墓的墓主可能是西漢初汝陰侯夏侯竈。如果確實,那麽這才是中國最早的鐵甲實物。總之,西漢盔甲實物的出土,是不少的。
鎧甲的形制
漢代鎧甲的術語如下:保護頸部的稱為“盤領”或“鍛铔”、保護臂部的稱為“釬”、頭盔稱為“兜鍪”、鍪是當時的壹種炊具。不過我們只需要知道它像頭盔就行了。出土西漢盔甲的形制都相當於身甲部分,所以對它們的分析也只限於身甲部分。這些鎧甲可以分為兩類六型:
第壹大類:劄甲,主要使用壹類壹、二型甲片,部分使用了二類甲片。
壹型:僅護住胸、背的劄甲,胸甲和背甲在肩部用帶系聯,長僅及腰。外形類似於明清婦女的肚兜。標本見楊家灣陶俑所著盔甲,其中騎兵俑均屬於這壹類。
二型:除胸甲和背甲以外,加有披膊,甲片較壹型小。多半屬於壹類二型甲片。標本見楊家灣陶步兵俑。身甲最下壹層甲片位於腰下,采活動編綴。
三型:見於二十家子出土標本,除胸甲、背甲外,有盤領,胸中開襟,用鐵扣扣合。披膊腋下不封口。身甲下緣也垂於腰部以下。
鐵劄甲的制作方法基本上脫胎於中國傳統的皮甲,所以這種鐵甲的外形類似於皮甲。加上塗有防銹漆,在陶俑上表現時簡直難以跟皮甲區分開來。特別是這時的中國皮甲也開始模仿鐵甲塗黑漆,除非是出土實物,否則識別起來就更困難了。這種盔甲的防護力顯然是不足的,不過還好,西亞的魚鱗鐵甲,這時候終於傳到了中國,於是出現了中國版的魚鱗鐵甲。除了唐朝短暫的表現出向板甲進步的傾向,以及從西方引入有異域風味的盔甲以外,直到明朝,中國鐵甲幾乎都是魚鱗甲。
西漢的魚鱗甲也有三型,主要使用二類和三類甲片,壹般不用壹類甲片。它們***同的外形特征是甲片細密呈魚鱗狀,因而得名。
壹型:見於二十家子出土的殘鎧,用二類壹型甲片編綴。
二型:用三類壹型小甲片編綴,,滿城壹號墓出土標本屬此型。又見於楊家灣陶俑。其中壹件體型較大的標本,所披鎧甲腰帶以上為魚鱗甲,腰帶以下卻是劄甲。
三型:用三類二型甲片編成,見洛陽3023號墓出土標本。
從西漢鐵甲的發展,可以清晰的看出魚鱗甲取代劄甲的歷史過程。西漢初期的鐵甲,主要是使用大型甲片的劄甲,使用中小型甲片的魚鱗甲極少,以楊家灣陶俑為代表。唯壹壹個身著魚鱗甲的陶俑,比其它陶俑都高大,著華麗長靴。應該是個軍官,所以防護比穿麻鞋的士兵好。到了武帝時期,情況有了變化,二十家子甲片中,只見到壹片壹類壹型的大甲片。303片甲片中,壹類甲片52片,占17.1%;第三類甲片11片,約占3.6%;其余都屬於第二類甲片。劄甲的形制主要已是壹類三型,表現出從劄甲向魚鱗甲過渡的趨勢。到了西漢以後,劄甲就完全消失了。波斯技術排擠了中國傳統。
對於西漢鐵甲片的金相鑒定結果如下:其表面為鐵素體的退火組織,中心部分的碳稍高(0.1-0.12%),含有層狀Fe0-2Fe0·Si02***晶夾雜物。表明所用材料是塊煉鐵,鍛成甲片之後,經過退火,進行表面脫碳,提高延性。從河北滿城和內蒙古二十家子出土的甲片,組織類似,可見當時盔甲制作技術已經可以適應大規模生產了。劉徹鹽鐵官營的決策,對於鐵兵器,包括鐵盔甲的普及,發揮了很大作用。從武帝前銅兵器占統治地位到武帝後鐵兵器占統治地位,這種改變簡直可以用“突變”來形容。
西漢軍隊披鎧甲的比例,大概是騎兵8%左右,步兵43%左右(根據楊家灣陶俑)。武帝後可能有所增加,不過鎧甲不壹定都是鐵甲,事實上,皮甲作為輔助類型的盔甲,壹直保留到明朝。與之比較,前479年普拉提亞戰鬥中,11萬希臘聯軍中重裝步兵為387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