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東西方文化的基本差異
文化作為人類社會生生活中影響最為廣泛最為深刻的壹種社會現象,是壹個不斷創造
發展的過程。從空間角度看,文化禰散於社會生活的每壹個角落;從時間緯度看,它又延續在整個歷史長河之中。文化又是壹個動態系統,內容十分廣泛。文化按其所面對問題可以分為三個方面:人與自然關系方面;人與人關系的方面以及人自身的關系即靈魂與肉體方面。按形態來看,文化又可以分為這樣三個層次:第壹層是思想、意識、觀念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價值觀念和思維方
式;第二個層次是文物,即表現文化的實物,也就是人工改造過的物質;第三層是制度、風俗以及思想觀點凝結而成的條例、規矩等。
中西方文化產生分別產生於中國和歐洲,是屬於不同民族的文化,因此兩者之間雖然存在著壹定的***性,但是差異也十分明顯。這種差異也就是此文化區別於彼文化的特殊性。中西方文化傳統的差異表現在許多方面,但是我以為更集中地反映如下三個方面。
首先,中西文化的差異表現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上。中國文化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而西方文化則強調征服、戰勝自然。西方征服自然的思想淵源可以追溯到《聖經》。聖經所講述的內容包含三個層次的內容,即人是站在自然之外的,有統治自然的權力;人與自然是敵對的;
人要在征服自然的艱苦鬥爭這才能求得生存。征服和戰勝自然的觀念在西方文化中是如此深入人心,以致思想家們都不願意花力氣去討論這個問題本身,他們討論最多的是如何去征服與戰勝自然,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培根提出的“知識就是力量”的口號。
中國古代思想家在人與自然關系問題上的觀點可分為三種,壹是以老莊為代表的服從自然說;壹是以荀子為代表的征服自然說;但是占主導地位的是以《周易大傳》為代表的天人協調說。《周易》認為,“有天地,然後有萬物;有萬物,然後_________有男女
2內容:即人是自然界的壹部分,是自然系統不可缺少的要素之壹;自然界有普遍的規律,人也要服從這普遍規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則和自然界規律是壹致的;人生的理想就是天人的協調。
其次,中西文化的差異還表現在人與人的關系特別是家庭問題上。中國文化以家庭為本,註意個人的職責與義務。西方文化以個人為本,註重個人的自由與權利。
中西文化的這壹差異是有其歷史淵源的。在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度期間,西方家庭公社的原始純樸性質保留比較多,公社雖然處在壹個家長的最高管理之下,但是權力受到限制並且經過選舉產生。家庭的最高全力集中在家庭會議,這就保證了個人自由和個人權利不致受到壓抑和剝奪。相比之下,在中國從殷周時代開始,家庭公社就處在家長的統治之下,這不僅使得同居***財的***產制嚴重變質,而且使個人自由受到嚴重壓制。其次,西方家庭經歷了壹系列進步性的演變,雖然羅馬的家庭包括奴隸在內,但是這種家內奴隸制在進入封建社會後就銷聲匿跡了。在中國,家長制在封建社會廣泛盛行,父權、夫權變本加厲,不斷強化。再次,西方從古希臘羅馬開始壹直實行壹夫壹妻制,古希臘羅馬的男子們雖然常常占有女奴,但是沒有發展出壹夫多妻制度。在中國,壹夫多妻制壹直在富人和顯貴人物的家庭中流行。中國家庭本位的主要表現是把家庭看得比個人重要,特別重視家庭成員之間的倫理關系,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夫唱婦隨之類。中國這種家庭倫理關系包括兩個方面,壹是互盡義務的關系,壹是單向服從的關系。前者對於實行同居***財制的家庭來說是必要的,後者則屬於奴隸制和封建制對家庭關系的影響。西方的個人本位的主要表現是強調個人自由、個人權利、個人的獨立性,而缺乏個人對家庭的責任感和義務感。第三,中西文化的差異還表現在民族關系上。中國文化的傳統就是維護民族的獨立,不向外擴張,理想的民族關系模式是通過道德教化去“協和萬”。西方在民族方面講究競爭、講究鬥爭,許多思想家主張征服別的民族甚至統治世界,而這些思想往往被當權的統治階級采納並付助行動。
在中國歷史上也有“華夷”之別。但是,這是首先文化高低之別,特別是有無道德禮教之別。其次,診視本民族的獨立和文化傳統,對其他民族則采取“順俗施化”的政策。當然,中國的民族倫理和民族政策也具有明顯的封建烙印,這主要表現為華夏中心主義,表現為追求以華夏為中心的“四夷賓服”的理想。但是應該指出的是,它不是以征服為手段而是以道德教
3化為手段追求“協和萬邦”。這是中國文化的特點,也是中國愛好和平的優良傳統。
二 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淵源
東西方文化各自特點的形成,是有其形成的客觀原因與條件的。馬克思曾經說過,“不同的公社在各自的自然環境中,找到了不同的生產資料和不同的生活資料。因此,他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產品也就各不相同。”馬克思的這段精彩論述揭示了這樣壹個道理,即首先是人們代數和的自然環境的不同,然後才有生活資料與生產資料的不同以及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不同,並由此決定了民族文化的不同。
所以,從根本上講,壹個民族的文化特征首先是有其所生活的自然環境決定的。因為自然環境不僅決定了壹個民族的生產和生活方式,而且也由此決定了壹個民族文化特征和社會心理。
在前資本主義社會,各國的經濟結構大體上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即農業經濟、遊牧經濟、農牧混合經濟。中國屬於典型的農業經濟,而歐洲則基本上屬於農牧混合經濟,遊牧經濟的典型代表是亞歷山大帝國蒙古帝國,特別是蒙古的草原民族是以遊牧為主的單純遊牧經濟。
這三種不同形態的經濟結構在社會發展進化的速度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在從原始社會經過農業社會向近現代工業社會的歷史演化過程中,由於農業社會經濟結構的穩定性最強因此這些國家的進化速度也就最慢。相反,遊牧經濟結構的穩定性最差,他們多是暫時的不鞏固的軍事行政聯合,分合多變。農牧混合經濟既有壹定的穩定性,又有壹定的可變性。穩定性來自種植業,可變性源於遊牧業。正如馬克思所指出的那樣,“歐洲各國不斷瓦解,不斷重建和經常改朝換代。與此截然相反,亞洲的社會卻沒有變化。這種社會的基本經濟要素的結構,不為政治領域中的風暴所觸動。”(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367頁)這是因為中國社會的基本經濟結構,即自給自足封閉式的小農經濟不僅頑強地抵抗著外來的新鮮事物,而且也嚴重地阻礙了社會內部分工的發展和自我革新。歐洲的農牧混合經濟聯結的紐帶是商業貿易。在商業相對弱小時產生的城邦和莊園,當商業強大到導致封建割據消滅,民族市場形成之時,便產生了近代資本主義的民族國家,產生了近代的民族文化。
中國與歐洲地理自然環境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與生產方式。中國與歐洲在面積和緯度上相近,但是作為生產物質基礎的自然條件差別很大。歐洲有廣闊的平原、地形簡單、交通便利、雨量充沛。這個是多山國家,山嶺縱橫、交通阻隔、氣候復雜。中國由於平原面積小,需要廣大牧場的畜牧業很早就開始被小塊懇摯的種植業所排擠。同時由於水面不多,漁業也不占重要地位。所以從戰國時代起就可是形成以糧食生產為主的單壹農業經濟。
在古代社會技術發展水平有限的情況下,農業經濟的技術結構對農業生產勞動生產率的高低和農業商品化生產發展的影響是大不相同的。首先是生產對象本身需要的工時不同。例如歐洲人用葡萄制酒,中國人用谷物造酒。葡萄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其種植要比壹年生的草本植物費工少有利於水土保持。其次是不同的耕作方式對自然資源的保持有不同的後果。精耕細作、灌溉為主的的單壹農業,有土壤貧瘠、水土流失、土地鹽堿化等嚴重問題。年復壹年,
環境惡化,改土改水工程效益遞減需要投入的勞動力不斷增加。
農業經濟對生產分工和商品化進程的影響也大不相同。中國單壹的農業經濟,以家庭為自給自足的經濟單位,只能進行簡單的再生產。男耕女織,養豬餵雞,從種植棉花開始到紡織織布基本上都靠自己的勞動。煮飯蒸饃全系家務活動,不需要烤面包的作坊。中國農民壹年四季從早到晚不得休息,這樣繁重的體力勞動壹方面造就了以勤勞節儉著稱於世的美德,另壹方面也產生了狹隘自私的意識,形成了排斥協作的小生產傳統。馬克思在談到東西方農業生產
的差異時,認為最重要的是對***同水利工程的需要,“在西方,例如弗蘭德斯和意大利,曾使私人企業家結成自願的聯合。但是在東方,由於文明程度太低,幅員廣闊,不能產生自願的聯合,所以就迫切需要中央集權的政府來幹預。”(《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第145頁)
中國歷史上修長城、開運河、治理黃患等浩大工程都是以大規模的無償地征集民力,以直接統治關系為經常的簡單協作。這些工程雖然從經濟效益上看促進了農業生產,但是從經濟組織上看不但沒有促進分工與協作的發展,反而強化了個體分散的小農經濟。相比之下,歐洲農、牧、獵、林混合經營的莊園經濟結構,生產活動有天然的分工。莊園雖然是壹個自給自足的整體,但是莊園內部有分工與協作。由於皮革、羊毛和亞麻的加工比棉花困難,所以在逐漸從莊園轉移到城市的作坊集中加工過程中沒有遇到中國那樣小農經濟的頑強抵抗。
中西方在前資本主義社會的生產方式與經濟結構差異,還反映在對商品的需求與社會體制上。古代歐洲的農業以粗放式經營為主,同時農牧兼營,食品以肉制品以及奶制品為主,勞動量小,營養價值高,但是不象糧食那樣容易運輸與保存,於是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首先,農牧混合經濟限制了統治者聚斂的程度。歐洲貴族在莊園而非在城市之中,有的國王甚至沒有固定的首都,帶著隨從從壹個莊園轉移到另壹個莊園。同時,無論是莊園主還是教會,向莊園
佃農所征收的稅額大都在十分之壹左右,遠遠低於中國二分之壹以上的田租率。歐洲統治者不存在象中國封建統治者那樣的橫征暴斂,其原因不是歐洲統治者的慈悲,而是無法長期保存肉類和奶制品,所以其征收實物的數量也只能以適時消費為度。也就是說,是經濟結構本身的性質對統治階級的行為產生了限制。相比之下,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是農業區域中心城市的大量積谷。歐洲歷史上戰爭的規模之所以遠遠小於中國,也可以從積聚糧草的困難來理解。騎士作戰是自行裝備,自帶仆從,遠征軍必須驅趕大批牲畜同行。所以,戰爭規模不大,且有多在夏秋兩季進行,同時無法持久。
其次,牧業經濟不能夠完全自給,於是產生了對外貿易的迫切需求。財富的集中首先要求物質的儲存。同時,國王與教會都從生活必須品的巨額貿易中獲得了巨大的利益,因而竭力保護和發展商業貿易。相反,中國的貿易主要是以宮廷喜好的珠寶藥材等奢仕品為住,貴重量小,便於運輸,但是與民眾生活無關。另外,從戰爭的目的來看,歐洲的戰爭多發於貿易,而中國的戰爭多是為了土地的爭奪。所以說,中國的自然條件和農業生產結構限制了古代對外
貿易的發展,強化了封閉的經濟結構。
總之,由於中西方生活的自然環境的不同,決定了經濟結構和生產方式的不同,因此也就必然形成了不同的文化風格與傳統。
三 中西文化傳統差異對教育的影響
壹個民族在歷史發展進程中所形成的文化傳統,在現實生活中的反映是多方面的,而且往往又是根深蒂固的。在文化傳統對人們的影響當中,最主要的更深層次的還是對人們的意識以及價值觀念的影響,包括由此形成的行為規範。
這是為思想意識與價值觀念等意識形態的文化自身特點所決定的。觀念形態的文化和實物形態的文化不同,它是凝結在每壹個具體的人的身上,同時又為每壹個人的具體行為表現出來。具體地說,我們每壹個人都是壹定民族文化的載體,壹個民族的思想意識形態的文化是通過該民族的具體的人所反映出來的,是壹個民族文化***性的反映。同時,每壹個人都生活在壹定的民族文化之中,所以他又受到壹定的民族文化傳統的影響與熏陶。從這個意義上說,每
壹個人在是其所屬民族文化的載體的同時,又是該民族文化傳統的攜帶者與表現者。
於是,觀念形態的文化處於這樣壹個矛盾之中,即個體生命的有限性和文化長河的無限性的矛盾。也就是說,的當我們將壹個人看作該民族文化載體時,隨著個體的消亡其所載的那部分文化也就隨之消亡了。所以,意識形態、價值觀念等觀念形態文化的這種矛盾只能通過教育加以調節。所以,教育在傳播延續著壹個民族的文化傳統,同時又在創造和發展著本民族的文化。這是為教育的功能所決定的。與此同時,教育是人類活動的產物,所以從廣義上講,教育如同文化壹樣,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普遍性就是時代性,特殊性就是民族性。教育的這種民族性也就是該民族教育區別於其他民族教育的特殊性,這是為其民族文化傳統所決定的。也就是說,任何壹個民族的教育,為其民族文化傳統與特質所決定,都帶有該民族文化傳統的標識或烙印。
中國也不例外,中國教育是在中華民族歷史發展過程中發展形成的,當然具有明顯的中國文化的烙印。在這裏,僅從思想意識和價值觀念的角度,談談中國傳統觀念對現代中國教育思想的影響。中國教育思想傳統是中國文化傳統的壹部分,它是在這個歷史上形成的,經過不斷地創造和革新並以變化了的形式存在於現代教育之中的教育思想和意思,同時以新的形式影響著中國教育的發展。這些影響歸納起來主要有這樣幾個方面。
首先,重道德而輕功利。《大學》指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孟子認為教育的目的“皆所以明人倫也”,即遵循最基本的人際關系的規範,“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與之相配套的的觀念是義利之辯。即重視基本的道理法則,輕視對具體事物的探究。孔子指出,“君子喻於義,小人於喻利”。將道德動機置於功利目的之上,構成國人治學、處事的傳統。所以,中國古代社會的統治階級雖然都很重視教育,但是他們所重
視的教育主要是教育的教化功能,誠如孟子所言,“善政得民財,善教得民心”。由此可以看出,他們所重視的僅僅是把教育為壹種手段,以此來教化民眾,以期使之成為馴服的臣民。這種思想至今還影響著中國的教育,德育和智育的關系壹直是困擾著中國的教育。
其次,重整體而輕個體,重和諧而輕競爭。中國古代強調“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由個體至善達到整體至善。治人是修己的成果延伸,同時,修己又是治人的前提。強調協作互助,強調集體、國家的利益高於壹切。應該說,這種思想觀念有著進步積極的壹面,有利於培養受教育者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有利於養成團結互助的精神。但是,由於對個體的利益卻關註或保護不夠,對競爭的本質認識不足,因而往往將主張合理的個人利益視為個人主義,不利於培養學生的主體意識和競爭意識。
第三,官本位的思想意識。如果說封建統治階級重視教育是為了強化階級統治,那麽學子讀書的目的則就是為了入仕為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作官”,求學壹直是與為官聯系在壹起的,這是中國古代社會學子求學的根本目的。這種觀念在現今教育中表現得十分突出,激烈的升學考試競爭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
當然,這種官本位的意識還表現在學校教育行政管理以及教師們的思想意識之中,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按長官意誌辦教育”,學校特別是高等院校缺乏民主機制,校長(院長)責任制變成了校長(專制)專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