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中葉,英、法等西方列強相繼發動侵華戰爭,中國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不斷遭到破壞,西方列強與中華民族的矛盾加劇。70年代以後,外國列強對中國的侵略愈演愈烈,中華民族的危機日益嚴重。
還有以下幾種觀點:
1.關於“現代中國”的概念嚴格來說,“現代”壹詞並不是指社會發展史上某壹歷史時期的科學概念。在使用中並不統壹。總的來說,就歐美而言,進入資本主義社會就是“近代”的開始。因此,世界歷史以最早的資產階級革命(1640年英國資產階級革命)標誌著“現代”歷史的開始。但中國的情況不同。中國歷史上沒有像歐美國家那樣獨立的資本主義社會時期。我們把1840作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並不是因為此時中國社會內部的資本主義生產關系已經成熟到封建生產關系要求被取代的地步,導致了資產階級革命的爆發,就像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壹樣。但主要是由於外來侵略。它引起了中國社會內部的變化,把中國推向了壹個不同於過去的歷史時期,即半封建殖民地和半封建社會時期。這個社會雖然後來也產生了資產階級,也有資產階級掌握政權的階段,但很難說是完全的資本主義社會。僅從中國的歷史發展階段來看,大致相當於資本主義社會的範疇。這樣,壹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歷史階段就被視為“近代中國”的歷史。當然,國外壹些歷史研究者並不這麽認為。他們把中國近代史的起點推到了17世紀中葉清朝的建立。壹方面,他們強調與西歐歷史階段的對應。另壹方面,他們試圖描述中國近代史的主題,好像這是中國的民族矛盾。這是不科學的。著眼於中國社會的特點,我們仍然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歷史階段看作是現代中國。這就產生了壹個問題。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歷史始於1840,止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1949。那麽整個時期是否應該算作“中國近代史”呢?從科學上講,應該是。這種觀點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提出來了(比如榮孟元1956寫的《論近代史分期》壹文,明確同意中國近代史的界限是從1840年9月到1949年9月的觀點),後來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到現在應該說已經基本認可了。但在教學習慣上,壹般以1919的五四運動為界,劃分這段歷史,前半段作為“中國近代史”。後半部分歸類為“中國近代史”。也就是說,只有舊民主主義階級被劃為“中國近代史”,而新民主主義革命階段被劃為中國近代史。這兩個階段雖然確實有不同的特點(主要是革命領導力量不同),但其社會性質並沒有改變,都應該放在中國近現代的歷史時期。這是我們需要了解的第壹個問題。2.與中國古代歷史相比,中國近代歷史發展有什麽特點?第壹,它的歷史變遷非常迅速和劇烈。中國古代歷史悠久,內容豐富。但是從歷史發展的宏觀方面,也就是生產方式、政治制度、社會意識形態來看,應該說是處於長期相對停滯的狀態,變化非常緩慢,國外壹些學者對此大感不解。比如大文豪雨果感嘆“中國真是保存胎兒的酒精瓶”。著名的黑格爾派曾說:“中國的歷史本身並沒有發展,所以我們不必聽到歷史的全部細節。”當時有德國學者說:“眼前的中國沒有過去,而是壹個我們自古以來就知道的、今天依然壹模壹樣存在的國家。”德國著名歷史學家弗蘭克(1795-1886)說得更典型:“中國人民永遠是安息的”(見《中外文化交流史》第118-165438頁)。當然,這種觀點存在的很好。中國近代史就不壹樣了。新中國成立才110年,卻經歷了新舊民主革命兩個歷史階段,可以說是跨越式的變革。除了社會性質和革命階段的變化,還表現在其他許多方面。比如我們要講的近代80年,發生了十幾場震驚全國,甚至有國際影響的人民抵抗的戰爭、事件和重大鬥爭。社會的政治、經濟、思想和文化都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我們應該在學習中關註中國近代史上的劇變。其次,它的社會變遷非常復雜,這主要是由於它不是壹個完整的、單壹的社會形態。其表現大致可以看以下幾點:(1)表現在生活方式上。近代以來,中國始終處於舊的生產方式衰亡,新的生產方式產生和發展的狀態。封建經濟在鴉片戰爭後呈現衰落趨勢,但與小農和家庭手工業緊密結合的封建經濟基石自然經濟從未完全解體,相當壹部分腹地,甚至直到解放初期,這種痕跡依然明顯,而應視為資本主義近代工業生產作為社會新的生產方式。但它並不主要來自明末清初以來封建社會已經孕育的資本主義種子(這些種子在外國資本主義入侵後幾乎被摧毀),而是在帝國主義壓迫和封建束縛的空隙中,由洋務派所辦的民企所依附的商業股票和小規模商業企業所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非常有限,從來沒有支配過社會生產。外資比國資強多了。這樣,中國近代社會經濟就有了地方經濟、小農經濟、成分各異的資本主義等多種經濟形態。總之,在現代中國,多種經濟總是並存的,並不是壹種生產方式取代舊的生產方式那麽簡單。(2)在班級結構上。正是由於上述原因,各種經濟成分交替對應並存,也就導致了各種階級力量的並存和階級關系的復雜化。我們知道。在中國封建社會,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是最基本的階級。而中國近代的情況就不壹樣了,因為半封建半資本主義並存,所以主要有四個階級:地主階級、農民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另外還有奴隸主和奴隸,少數民族地區還有農奴主和農奴,不占優勢)。然而,這四個階層的內部條件是復雜的,處於劇烈分化和變化的狀態。比如官僚、買辦、商人等形成的資產階級。,很多人是地主,甚至當過兩屆地主和資本家。農民和工人階級有壹種天然的聯系,就是壹部分破產的農民流入城市,充當無產階級的後備軍,成為產業無產者。就說資產階級吧。這個階層很復雜,可以分為兩部分:官僚買辦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在民族資產階級中,上層階級和下層階級的區別是很明顯的。總之,近代中國的階級狀況非常復雜。(3)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交織在壹起。中國封建社會的主要社會矛盾很簡單,就是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在近代中國,不僅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仍然作為社會主要矛盾存在,而且增加了資本——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主要矛盾。中國人民肩負著反帝反封建的雙重任務,而中國封建統治者與外國侵略者的關系是微妙的,即有矛盾又有勾結。(4)還表現在中國是被列強控制和侵略的半殖民地的特殊情況。近代中國既不是壹個獨立的國家,也不是壹個被帝國主義國家控制的完全的殖民地。那是壹個被其他國家屠殺的半殖民地。大國的社會特征、地理環境和國力。在國際政治舞臺上的地位和其他條件不同,所以侵華的方式和特點也不完全相同,但都試圖控制和影響中國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各自掌握壹種或幾種政治勢力。在侵略過程中,兩者相互勾結,相互爭奪,試圖攫取盡可能多的侵略權。但是,他們不可能壟斷中國,他們必須保持壹定的力量平衡,使中國處於半殖民地狀態。這也增加了近代中國社會史的復雜性。(3)中國近代史的階段和基本線索。中國近代史分期問題,最早是由胡繩同誌在《歷史研究》1954期第1期上發表的壹篇文章中系統地提出來的,文章題目是《中國近代史分期》。在此之前,我國有關近代史的著作壹般不作明確的歷史分期,多為“編年史”,即以重大事件為中心,分幾章闡述每壹事件的來龍去脈,評論其失敗之處和歷史意義(像範老的《中國近代史》第壹卷)。這種體裁和風格的好處在於,它能使讀者對某壹特定歷史事件的全過程有更完整的了解。但由於壹般以壹個政治事件的始末為基礎,容易忽略與這個事件相關的經濟、文化、思想等方面,難以展現整個中國近代史的發展線索和規律。自胡繩同誌發表《中國近代史分期》壹文以來,關於中國近代史分期問題的討論卓有成效。由此,胡繩同誌在文章中提出的“三次革命高潮”的理論,得到了學術界的認可,幾乎有了定論。所謂“三次高潮論”,基本上就是以階級鬥爭的表現來劃分時期的標誌。據此從中國近代史中得出三次革命高潮:第壹次是1851-1864的太平天國時期;第二次是甲午戰爭後幾年,即戊戌變法和義和團運動時期。第三次是從1905年同盟會成立到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高潮構成了中國近代歷史演變的基本線索。以此為基礎,將整個中國近代史劃分為三個可以在時間上銜接的段落:壹是1840-1864;二、1864-1901年;第三個是1901-1919。多年來,無論是教科書還是中國近現代通史著作,大體上都遵循這壹模式。隨著十壹屆三中全會後思想解放運動的發展,從20世紀80年代初開始,中國近代史學界展開了關於中國近代史基本線索的第二次大討論。這場討論始於李同誌在《歷史研究》第壹期1980上發表的壹篇題為《從洋務、維新到資產階級革命》的文章。本文主張如題理解中國近代史的基本線索,旨在把資產階級運動的發生和發展確定為中國近代史的基本線索。有人把這種觀點概括為“三步走理論”。但文章也將太平天國農民戰爭作為中國近代史基本線索的第壹步。李同誌也不同意把他的觀點概括為“三步說”(主要是不同意“三”這個數字,他很欣賞“壹步”這個比喻),所以我們不妨稱之為“四步說”。“三步走”或“四步走”突出了資產階級運動的線索,與“三次高潮論”明顯不同,是對“三次高潮論”的挑戰。在具體的歷史事件中,兩者的區別和差異主要表現為:在“三次高潮論”中,突出了義和團運動的歷史地位,而不是洋務運動的歷史地位(這是第二次革命高潮的主要標誌);在“四步說”中,洋務運動的歷史地位排除了義和團運動。
政治:當時資本主義勢力還處於幼年時期,只有四個國家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其余國家和地區仍處於封建或封建以前的發展階段。從力量對比的角度來看,資本主義的分量實在微不足道。然而,作為人類社會發展史上的新生事物,它的生命力是強大的。不可阻擋的是,它將最終取代前資本主義制度。從封建制度到資本主義制度的轉變,基本上不外乎革命和改革。英法等國通過革命進入資本主義時代,但大多數國家走的是改革之路,而革命往往表現出壹舉擊敗封建統治的力量,這是改革的方式無法比擬的。因為改革基本上是由前封建統治者以睿智的頭腦和長遠的眼光進行的,由於沒有改朝換代的鬥爭,改革方法具有演進性和溫和性的特點,其措施都是先從經濟方面進行,很少壹次性涉及政治方面。因此,通過改革向資本主義過渡必然是壹個漫長的過程,不會壹蹴而就,會留下濃厚的封建殘余。但改革很少引起大的動蕩,有利於保護生產力。現階段還沒有通過改革完成向資本主義過渡的案例。
民族解放運動:當時殖民主義者實行不同的統治政策。壹是把殖民地作為自己的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材料產地;壹種是搶劫和掠奪財富。前者是資本主義經濟發達的殖民者,如英國、荷蘭;後者是封建國家,以西班牙和葡萄牙為代表。兩人都從殖民地掠奪了大量財富,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只是目的和手段不同而已。因為這種不同,殖民經濟的後果也不同。英國和荷蘭殖民地出現了壹些資本主義工商企業,但這種情況在西班牙殖民地極為罕見。這使得美國獨立戰爭和拉美獨立運動的結局明顯不同。美國建立了資本主義的美國,而拉美國家則建立了特色鮮明的專制政權(科爾德羅體系)。盡管如此,推翻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仍然是壹種進步現象,是民族運動的勝利。
意識形態:這壹時期的主流也反映了封建制度衰亡和資本主義繁榮的客觀規律。17世紀,啟蒙運動興起於英國和荷蘭。18世紀被稱為“啟蒙時代”或“理性時代”,壹大批偉大的法國思想家將啟蒙運動推向了頂峰。
國際關系:這壹時期,發生了震驚全歐洲的國際戰爭——拿破侖戰爭。不管對拿破侖及其政權做出什麽樣的評價,有壹點是肯定的,那就是拿破侖代表的是資本主義勢力,他的反對者反映的是各國封建王朝的意願。至於英國,只要把法國當成競爭對手。拿破侖的失敗說明,即使在資本主義最強大的歐洲,封建勢力依然更強大,更不用說世界其他地方了。從資本主義本身的情況來看,工場手工業階段的生產力水平還不能完全消滅封建制度,資產階級只有在工業革命以後的工業資本主義時期才會成為世界的主導力量。
第二階段:蒸汽機時代(19年初-65438+70' 09)。
19世紀的歷史實際上是在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的影響下開始的,這兩次革命在經濟上和政治上大大加強了資本主義的力量。特別是工業革命,使有關國家的社會、經濟和階級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也對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資本主義勢力的壯大推動了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和革命,自由主義運動日益強大;無產階級是工業革命導致的新階級,誕生不久就開始爭取自己的利益,工人運動使商品出口成為資本主義的生命線。資產階級掀起了殖民擴張的狂潮,引發了民族運動的熱潮。自由主義、社會主義和民族主義在19世紀成為三股歷史潮流。其中,自由主義是主流。也就是說,世界的主要矛盾是資產階級和封建勢力的矛盾,以及工業革命前的舊式資本主義制度。
自由主義:資產階級革命或改革運動。在壹個仍然處於封建統治下的國家,它的根本任務是推翻封建制度,建立資本主義制度;在已經是資本主義的國家,主要是工業資產階級在同工業革命前的舊式生產作鬥爭;從國際上看,就是推翻1815年維也納會議炮制的反動秩序。
史實:1920年代西班牙革命,19年意大利革命和希臘獨立革命,1930年代法國七月革命和七月革命影響下的比利時革命。
1848年歐洲革命期間,英國進行了壹系列適應工業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如1832年第壹次議會改革、1846年廢除“谷物法”、20世紀40年代以來的自由貿易政策和1867年第二次議會改革。
19、六七十年代俄國的廢除、德意的統壹、法蘭西第二帝國推行的新經濟政策(這是工業革命完成的重要原因)、1867年汽匈二元帝國時代的建立、美國內戰、日本明治維新等。所有這些都是資本主義的決定性勝利,即資本主義終於在全世界建立起來了。資本主義的確立,不僅包括上述國家進入資本主義時代,還包括世界上很大壹部分地區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以及許多政治上獨立但經濟上被資本主義列強所控制的國家(如拉美)。這樣,19的六七十年代,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初步形成。
社會主義:工人運動是工業革命的直接結果,真正的工人運動是從三大工人運動開始的。
史實:三大工人運動分別是1848年巴黎工人六月起義、1864年第壹國際的成立和活動、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這壹階段的工人運動壹般有以下特點:
(1)自發性;(2)更多的暴力;(3)政治鬥爭占主導地位。
這些特點是由當時的社會條件造成的。19 70年代之前,除了英國是第壹個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其余國家都進行了工業革命,工人運動出現。在政治上,並沒有隨著工業資本主義的發展而發生大的變化,仍然保持著過去的傳統執政風格。有些國家(如德國)仍然是封建的。這些國家基本上沒有社會立法,在處理社會抵抗運動時,主要采取高壓政策,連新興工業資產階級都受到壓制。當然,資產階級不被當局重視,它沒有政治權利,公民的選舉權也受到各種限制,包括財產資格。在這種情況下,廣大勞動者自然認為他們的苦難是由於他們缺乏社會地位和政治權利造成的。壹旦打起來,他們就會喊出爭取政治權利和投票權的口號,甚至要求改革政治體制,或者直接爭取政權。因此,這壹時期的工人運動大多是政治鬥爭
同時,在第壹次工業革命時期,資產階級還保留著榨取絕對剩余價值的剝削方式,如延長工作時間、降低工資、增加勞動強度、雇傭童工和女工等,這也反映了勞動生產率相對較低。這種非人的待遇讓工人們充滿了憤怒,壹旦他們起來反抗,他們的憤怒就會爆發。這就是工人運動采取更激烈鬥爭的原因。(巴黎公社革命典型地體現了上述特點)。
民族起義:最突出的地區在亞洲,即亞洲革命風暴。
工業革命開始後,尋求和拓展海外市場成為資本主義的當務之急,列強的殖民擴張基本都把商品出口放在首位。在西方列強對被侵略國簽訂的各種不平等條約中,優先開放通商口岸,顯示了這壹時期的殖民主義特征。
亞洲革命風暴有其時代局限性造成的自身特點。這些特點往往是其失敗的原因。總的來說,這些鬥爭是傳統中世紀反抗鬥爭的延續,缺乏現代內容。
(1)有些運動仍然帶有改朝換代的封建傳統;
(2)有些起義是打著宗教的旗號;
(3)所有的運動都沒有提出資本主義的綱領;
運動的領導者都是農民領袖或王公貴族。
指出這些特點,絕不是貶低亞洲革命風暴的意義。那些反叛者和他們的領袖仍然是歷史上的英雄。這些特點是時代的局限性造成的。根本原因是當時亞洲國家除了日本沒有自己的民族資本主義,這說明民族運動有壹個從舊類型向新類型演變的過程,而不是因為發生在近代史上。
意識形態:啟蒙運動第壹階段以“天賦人權”為主題,幾乎全部針對封建專制和特權,突出反封建主題。進入蒸汽時代後,機器生產將商品產量置於決定性地位,自由競爭理論盛行。與此同時,適應工業資本主義發展的政治改革要求也被提上了歷史日程。反映在意識形態上,自由主義思潮增加了新的內容,即不僅反對特權和封建傳統,而且把自由主義作為管理經濟、治理國家的指導理論。
還有社會主義思潮。工人運動興起後,無產階級走上政治舞臺。馬克思恩格斯創立了科學* * *資本主義理論,此外還有空想社會主義、無政府主義、各種小資產階級和社會主義。科學* *資本主義誕生後,只是眾多社會主義流派之壹,未能在國際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中取得指導地位。只有壹些先進分子接受了它。《生產者黨宣言》闡述的基本原則是正確的,但對資本主義制度活力的估計存在錯誤,未能預測大工業的發展和活力的迅速提高,大大增強了資本主義制度的自我調節能力。所以半個世紀後,恩格斯非常現實地宣稱,原來的估計是錯誤的。“當時歐洲大陸的經濟發展還遠沒有成熟到可以根除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程度。歷史已經用經濟革命證明了這壹點。”巴黎公社的失敗證明了這壹點。巴黎公社的失敗早已註定。即使我們不犯任何錯誤,我們也註定會失敗。根本原因在於:法國當時處於兩次工業革命之間,小生產仍占主導地位,法國的資本主義制度仍處於向上發展時期,遠未進入成熟階段,無產階級奪取政權的時機還不成熟。這場革命的爆發,不是因為生產關系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而是上層建築阻礙了經濟基礎的演進。但由於第二帝國後期的腐敗、普法戰爭的失敗和“國防政府”的無能,激起了巴黎民眾的憤慨。
國際關系:為了爭奪殖民地和歐洲的霸權,大國之間展開了激烈的競爭,甚至爆發了壹些局部的國際戰爭。克裏米亞戰爭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
第三階段:電氣化時代(65438+20世紀70年代-20世紀初)。
資本主義:壟斷組織的形成,標誌著資本主義已經演變到帝國主義階段。經濟上以科學技術為先導,壟斷組織為組織和運作手段,政治上以民主代議制為主要政治制度,實行政黨政治、公民參與和自由選舉。可以說現代意義上的資本主義基本定型了。資本主義對外侵略擴張加劇,整個世界被瓜分。隨著資本主義世界殖民體系的最終形成,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最終確立。
社會主義:第二次工業革命後,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的特點有了新的變化。第壹,有組織的鬥爭增加了;二是合法鬥爭成為主要形式,暴力武裝鬥爭幾乎沒有;最後,經濟鬥爭已經超過了政治鬥爭。(八小時工作制、漲工資、勞動保護、工傷賠償等。)這主要是西歐和北美的情況。東歐的俄羅斯就另當別論了,那裏專制主義盛行,既沒有集會結社自由,也沒有言論出版自由,更沒有隨意罷工的自由,更談不上抗議和反對政府。因此,那裏的工人運動和社會主義運動只能在秘密的地下鬥爭中進行,走武裝起義的道路。西歐和北美工人運動的這些特點是由社會環境和條件的變化造成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極大地發展了資本主義經濟,極大地改善了工人的生活條件。工資上漲的速度明顯超過了物價上漲的速度。根據人性,人在生活中可以維持溫飽,必要的方面還是不盡如人意。那誰願意冒著死亡和監禁的危險去戰鬥呢?歷史上的武裝起義和暴動都是“逼上梁山造反”的結果。政治上,各國的政治改革基本上使男性公民獲得了普選權,以及集會、結社和出版報刊的權利。第二國際在法國、德國、英國、瑞士等國召開過多次代表大會,從未被官方取締或騷擾。既然它當年為之奮鬥的政治權利已經基本獲得,它就成了被工人運動利用的工具和手段。
民族主義:在這個階段,民族解放運動的性質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舊式的民族運動轉變為資本主義的改革和革命。同時,19年底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侵略主要集中在資本輸出上,導致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民族資本主義和無產階級的誕生。通常無產階級先於資產階級誕生,因為最先辦廠的外資企業雇傭的工人都是本地人。
民族資本主義是代表殖民地、半殖民地、落後國家先進生產力的新生事物。民族資產階級成為國運的旗手,提出了資本主義的鬥爭綱領和口號,改變了國運的性質。突出的事件是亞洲的覺醒以及古巴和墨西哥的資產階級革命。
具有新特點的民族運動往往有壹個從改良到革命的發展過程。19年底印度國大黨溫和派領導的運動,以及20世紀初國大黨激進派由蒂拉克領導的鬥爭,都體現了這壹發展趨勢。在中國近代史上,19年底康有為、梁啟超領導的維新運動和20世紀初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是改良向革命轉變的典型表現。
意識形態:同樣,由於環境和條件的變化,社會主義思潮也發生了壹些變化。主張逐步和平實現社會主義的理論興起並蔓延,這是修正主義理論。此外,還有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誕生(哲學領域的人的權力意誌哲學和超人哲學,反映了帝國主義霸權的背景)。
國際關系:在資本主義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規律的影響下,帝國主義國家圍繞爭奪霸權和殖民地展開了激烈的鬥爭,形成了三對基本矛盾,這些矛盾愈演愈烈,導致了兩大軍事集團的形成,這兩大集團瘋狂擴軍備戰,最終導致了第壹次世界大戰的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