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結構的變化和發展,經濟部門和區域經濟體系的建立,環境經濟和環境保護等。,學習團體和協會的經濟政策理論——集體行動、團體權力、相關團體之間的合作、分配和競爭,以及應采取的措施。
中觀經濟學的基本範疇包括空間、結構、環境、效益、公共福利、發展、規劃和管理。時間和空間是物質存在的形式,空間和時間是不可分的,這是基本的哲學常識。因為經濟運行是以物質運行為基礎的,所以經濟空間的範疇是經濟運行的充要條件:經濟運行離不開時間和空間;價值的創造離不開勞動時間的延續和勞動空間的聯系;經濟運行中的價值平衡和物質平衡必須與“空間平衡”相結合,才能達到真正的平衡。
微觀經濟學的中心範疇是價格和價值。以貨幣金融等微觀經濟學為基礎的宏觀經濟學,也是以價值和價格理論為基礎的理論大廈。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理論和供求決定的價格理論是傳統經濟理論的主要基石之壹。從這個意義上說,傳統經濟學本質上是時間經濟學。雖然應用了傳統經濟學,但它首先發現了空間在微觀領域的作用,研究了裝配線、車間機械和工具的放置、居民區和工廠的距離對勞動效率的影響。其次,在宏觀領域,也發現了運輸成本對企業效率的影響和生產布局的重要性。然而,所有這些應用研究都沒有升華為基礎理論。需要註意的是,這與傳統經濟學形成時的時代局限和科技發展的制約有關。當時人們只是直觀地看到時間在壹小時壹小時地流逝,看不到廣闊空間的作用。愛因斯坦相對論提出後,人們開始意識到時間和空間是不可分的,是可以相互轉化的。但此時傳統經濟學的理論體系已經基本形成,這就使得空間概念的理論範疇在傳統經濟學上有所缺失。結構是系統存在的普遍形式。系統論出現後,人們對事物的存在有了新的認識:壹切事物都以系統的形式存在,系統存在的普遍形式是結構。有體系就要有壹定的結構。因此,經濟結構是經濟發展到壹定階段的內在存在形式,是經濟性質、水平和功能的根本決定因素和制約因素,是經濟進壹步發展的基礎。也就是說,沒有經濟結構,就沒有經濟的存在和發展,結構的變化預示著經濟的變化。
傳統經濟學對經濟結構的研究,由於其研究對象的局限性,往往是不著邊際的。微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過於狹窄,缺乏全局觀。因為微觀經濟單位是社會經濟的最小單位,也是最基本的子系統。微觀經濟管理的出發點是利潤最大化,經營者最關心的是成本與利潤的關系。唯壹與微觀經濟學的結構相關的研究是供求平衡觀,但正如壹位學者指出的,由於市場競爭的不完全和信息的不完全真實,它實際上只有“審美”意義,而沒有實際意義;宏觀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太廣,很難系統細致地把握實際完整的經濟結構體系。宏觀經濟的操縱者是國家,壹般只關註供給和總需求的平衡,重視國民產出、國民收入、財政和貨幣的總量及其相互關系。除了壹些時髦的實證研究,系統地改善經濟生活中存在的產業結構、技術結構、規模結構和空間結構,顯得力不從心,捉襟見肘。
傳統經濟學對結構範疇認識不足也有認識上的原因,主要是受自然科學發展局限性的影響。60年代中期以前,人們壹直認為最原始的物質沒有結構,是“牢不可破的點”。通過原子核中基本粒子的發現,人們仍然認為宇宙萬物都是由不可毀滅的基本粒子組成的。直到誇克的發現,科學家們才認為基本粒子本身也有結構,得出了萬物無限可分的結論,沒有結構就沒有任何東西。另壹方面,從思維科學的發展來看,50年代末系統論、系統分析和系統工程的研究成果也促進了人們對事物結構的深入認識。
中觀經濟學對經濟結構的研究大概應該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壹是通過充分論證產業結構、技術結構和規模結構之間的必然邏輯聯系,明確經濟結構的內涵和外延;通過對產業升級、產業分類、產業布局等問題的理論研究,探索經濟結構的演變規律;通過對經濟結構母系統和子系統的系統研究,揭示了經濟結構、社會結構和人文結構之間的關系和聯系。環境是人類生存和經濟發展的必要條件。有什麽樣的環境條件,就有什麽樣的環境產品及其生活活動。環境和經濟是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此外,經濟系統內的子系統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
傳統理論經濟學由於研究對象的限制,不重視對環境的研究。微觀經濟學產生於100年前,當時環境的影響還不明顯。比如經濟發展初期,水資源極其豐富,環境汙染很少甚至沒有。人們沒有意識到水是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同時,微觀經濟學只是經濟系統的壹個細胞。即使它認識到環境的重要性,但由於利益的限制,它也無動於衷。宏觀經濟學是建立在微觀經濟學的基礎上的。它是壹個國內國民經濟系統內部價值循環和物質循環的比較,對其外部環境的影響還不太了解。後來列昂惕夫的投入產出法只註意價值平衡和物質平衡,沒有考慮環境因素對經濟的顯著影響。這個問題直到人類付出了環境惡化的巨大代價,威脅到人類的進壹步發展,才開始受到重視。為此,聯合國發布了第壹個《人類環境宣言》,但只是到了1972才發生了遲到的承認。從理論上講,環境在事物發生發展中的極其重要的作用,是在系統論、耗散結構論等思維科學出現後才引起人們的重視。1969普裏戈金論述了事物從無序向有序發展時,必須與外界交換物質、能量和信息的規律,闡明了事物不與外界交換是不可想象的,事物的發展必須與環境融為壹體,相互依存,相互促進,才能協調發展,進入良性循環。因為在這些思維科學產生之前,傳統經濟學已經比較成熟,自成體系,這就導致了經濟學理論在環境範疇研究上的滯後。
中觀經濟理論中的環境因素研究應在以下幾個方面繼續拓展:即經濟環境的內涵、外延、意義和作用;環境因素(如自然環境與人工環境、經濟環境與人文環境、硬環境與軟環境)之間的關系、構成及變化規律;環境成本的計量,環境治理和改善的基本途徑和方法,實現可持續發展。效益是人類生存、生活和生產的終極目標,也是壹切經濟活動的終極目標。
好處既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通過比較投入和產出來衡量其效益是客觀的,根據人們的價值觀來判斷效益是主觀的。人的需求和欲望是分層次的。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追求日益多樣化。在滿足生存需要的基礎上,還必須滿足發展和享受的需要。傳統經濟學局限於當時的社會經濟發展。在經濟不發達的條件下,經濟學的主要研究內容自然是滿足人類物質利益的需要,因為人類所能關註的是滿足基本生活需要的經濟目標。微觀經濟學關於效益的觀點,其實就是可以用金錢來衡量,通過市場運作來實現的商品價值。建立在此基礎上的宏觀經濟學也是以貨幣計量的價值為基礎的。在經濟發展初期,首先要滿足人們的物質利益需求。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物質的豐富,人們的需求層次在不斷提高,高層次的需求越來越占據重要地位。在這種社會環境下,傳統經濟學對人們日益多樣化的社會需求,如環境質量和文化需求的價值和收益,越來越暴露出其理論局限性和理論指導作用。
隨著利益研究的深入,利益的整體性和結構性及其相互關系的重要性日益顯現。其中,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作為對立統壹的組合關系和運動規律引起了人們的關註,也就是說,實現內外經濟利益的融合已成為當務之急,而外部經濟利益即公共經濟利益備受關註,使得中觀經濟學對公共福利的研究漸入佳境。所謂公益,是指人群的共同利益。公益的產生與人類社會的形成是同步的。只要有人群,就有公益。原始社會是公有制社會。每個部落的人壹起吃飯,壹起生活,壹起工作。每個個體的利益與部落的利益密切相關。在某種程度上,原始社會人們的私人利益與部落的公共福利是壹樣的。即使在私有制社會,公益也是不可或缺的。
中觀經濟學對公共福利的研究應該結合人類社會的發展,從公共福利和公共經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入手。公益是公共經濟的基礎。沒有公共利益就沒有公共經濟,這壹點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註。談論公共經濟離不開談論公共福利。談公益需要把馬克思主義和西方經濟學的相關理論結合起來,或者把從古典經濟學中分裂出來的左右兩派有機融合起來。只有這樣我們才是對的。在此基礎上,有必要進壹步研究公共福利與公共經濟發展的壹般規律,特別是公共經濟發展的適當比例關系。比如北歐壹些高福利國家,非常重視公益事業的發展,但是如果公益事業和公共經濟發展太多,就會出現問題,比如財政困難。壹個不可回避的問題是,公共福利的範疇類似於生產關系的範疇,與地區差距、人民內部貧富差距相關的理論問題和政策導向問題,要結合地區特點和生產力發展水平進行深入研究。公益與私益的結合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廣義的發展是指經濟、文化、政治、制度和環境的協調演化過程。人類社會是壹個復雜的綜合體,它的進步離不開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環境的綜合協調。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環境的綜合發展越快、越協調,社會進步就越快。反之,越慢。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已經最好地說明了這壹點。
傳統經濟學研究的均衡是以經濟增長為基礎的,強調物質資本的作用,認為資本存量的規模,尤其是資本積累的速度,是推動或限制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其最重要的指標是經濟增長率。鑒於傳統經濟學研究的局限性和危險性,發展經濟學應運而生,提出了可持續發展的概念,這是壹種進步。知識經濟的概念進壹步動搖了傳統經濟學中的“資本”概念;“新經濟”的出現需要新的經濟理論來總結和解釋,這就更加需要改造和提升傳統經濟學。
中觀經濟學的發展觀不是發展經濟學的翻版,而是進壹步的發展和補充。在發展機制和條件上,應該是具有區域背景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協調發展,生產要素(人口、資源、資本、土地、科技等)的最佳組合。)和社會因素(社會制度、社會組織形式、社會意識形態),以及經濟硬環境和軟環境的同步發展;在發展規律和建立模型方面,要把經濟和社會結合起來,加強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特點、形式和過程的壹般規律性的研究。如果能為此建立壹個模型,那絕不是對西方經濟學已經提出的各種增長模型的模仿和應用,而是要創造壹種新的發展模式。應該承認,發展模式的建立是非常困難的,人們很難在這方面達成共識,但發展總是有規律的,借助抽象思維可以進行科學描述;在發展目標和調查方面,要結合本地區的現實條件和人們所能滿足的發展要求,加強相應的原則、原則和指標體系的研究。這些都是中觀經濟學的新研究課題。在高度集約化的中觀經濟條件下,沒有規劃的發展將是無序的,人類將不得不為此付出太多“自組織”的時間和成本,結果不可能很好。良好秩序的發展離不開良好秩序的規劃,兩者相輔相成。有序規劃是指社會經濟、建設和文化發展的綜合規劃。規劃這個詞來源於英文單詞“planning”。城市規劃就是城市規劃,在港臺地區翻譯成城市規劃。大陸之所以把它翻譯成計劃,可能是因為計劃經濟體制。在中國大陸,計委和建委是“兩張皮”,各有各的制度。計委主管經濟規劃,建委主管建設規劃。因此,城市規劃實際上是指城市建設規劃。香港、臺灣和西方的城市規劃主要是指城市建設規劃,沒有經濟發展規劃的含義和內容。這和本文所說的策劃的意義有很大的不同。
微觀經濟學註重對個體的研究,而不可能註重對整體問題的研究;關註時間價值的研究,不可能涉及更廣泛的空間價值的研究。同時,也不可能重視和強調整體的規劃和計劃,他們的自發行為往往與科學的規劃和計劃相違背。在宏觀經濟領域,國家更註重經濟發展規劃的制定和安排,而國家建設規劃只是壹些大型工程項目的綜合,沒有像城市實體那樣詳細的空間布局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