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身患絕癥的病人有壹種即將死亡的預感。無論誰告訴他自己得了癌癥,病人都承受著巨大的身體痛苦、精神折磨和對死亡的恐懼。當然,這不包括那些能從容應對癌癥的人。
臨終關懷醫院不僅要幫助遭受身體痛苦和精神折磨、對死亡充滿恐懼的患者,還應包括遭受折磨的患者家屬。
臨終關懷醫院的功能
臨終關懷醫院是壹類以減輕患者身體痛苦為主要目的的醫院。由於其患者大多在普通醫院接受過最先進的治療,因此臨終關懷醫院不需要大型醫療設備和專業治療部門進行大規模手術。除了設置內科和外科,還需要像麻醉科壹樣設置能夠解除患者痛苦的相關科室。癌癥晚期患者常受疼痛困擾,因此止痛門診在安寧療護醫院中扮演重要角色。
臨終關懷團隊對臨終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幫助患者接納自己,理解生老病死是生命的自然規律,正確認識自身生命的價值,適應角色的轉變,滿足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需求,使患者在有限的日子裏,在生命的最後幾年裏,能夠平靜、安靜、無痛苦、舒適、有尊嚴地死去,實現更加理性、從容的接受。目的是減輕臨終病人的心理負擔,特別是減輕病人對疼痛和死亡的恐懼和焦慮。同時,醫護人員引導家屬積極配合醫生,在生理、心理、社會需求等各方面給予患者幫助和關懷,達到逝者不搖,生者問心無愧的目的。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1999 65438+10月12是世界人口日,全球人口60億,60歲以上人口約5.9億。到2025年,幾乎14%的人口將是老年人,80歲以上的老年人將是壹個增長非常快的群體。快速增長的老齡化人口對社會經濟、生活和政策產生了巨大影響,使世界各國政府、社區和家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人口老化
人口老齡化的深遠影響之壹是醫療保健。醫療保健行業應該為這些老齡化人口提供必要的資源。以中國老齡化人口最高的上海為例,60歲以上的老人中有3%的人身患重病,預計有6.3% (654.38+0.2萬人)需要護理,其中部分是臨終病人。80%左右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依靠家庭,家庭面臨很大困難。許多垂死的老人要求臨終關懷。與此同時,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對於垂危的老人來說,傳統和制度化的醫療保健形式可能不是幫助他們和提供關愛的最有效方式。對於壹些瀕臨死亡的人來說,盡管醫療保健系統不斷進行技術創新,但並沒有強調減輕病人的痛苦和提供尊嚴。每個社會對死亡的習慣和態度都不壹樣。然而,人們壹致認為,垂死的人應該舒適而有尊嚴地度過最後的日子。臨終關懷是在人口和文化的變遷中產生的。
追蹤
“臨終關懷”壹詞可以追溯到幾百年前,當時它被用來描述為虛弱或生病的旅行者提供庇護。這個詞第壹次用在當代意義上,意思是盡可能地給垂危的老年患者以親切的安慰、良好的照顧和幫助,讓他們平安地死去。最早對絕癥患者進行護理的是桑德斯於1967年在英國倫敦發起的聖克裏斯托弗臨終關懷醫院。到目前為止,臨終關懷機構已經在許多國家得到發展和普及。支持度縮減
在許多國家,包括壹些有臨終關懷計劃的國家,或多或少都存在壹些阻礙臨終關懷發揮最大效益的障礙。例如,在許多發展中國家,包括壹些發達國家,大家庭支持的減少使許多在家接受護理的個人更難獲得臨終關懷。
道德障礙
在美國,壹個長期存在的障礙是談論死亡的困難。許多個體不願意承認醫生的診斷,即他們已經到了晚期,他們堅持接受通常證明無效的多余治療。許多家庭成員也在猶豫要不要討論死亡。美國國家臨終關懷組織在1999年4月發現,1/4的45歲以上美國人表示,他們不願意詢問關於父母死亡的問題,即使父母患有不治之癥,活不過6個月。雖然社會上有些人害怕討論死亡的問題,但研究發現,美國人在面臨不治之癥時,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麽。美國人的主要傾向是:(1)有選擇地獲得服務;(2)對患者及其家屬的情感和精神支持;(3)根據患者意願控制疼痛;(4)患者選擇在自己家中或其壹名家屬家中死亡。
醫院評估
在美國,因為臨終關懷的條件是包含在醫療保險中的,所以醫院需要評估壹個病人對臨終關懷的需求,並告知病人接受臨終關懷。很多醫生在需要向晚期患者告知病情時也很猶豫,因為他們不想讓患者打消繼續治療的念頭。此外,準確預測病人的剩余壽命並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