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為什麽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如此緩慢?

為什麽中國的現代化進程如此緩慢?

所謂現代化,在歐美,就是資產階級通過與封建勢力的鬥爭,脫離了中世紀的封建形態,成為資本主義。中國的現代化沒有遵循歷史發展的規律。“中國的現代化,又稱‘現代化’,是指從1840-1949的資本主義現代化。無論是現代化,還是現代化,歸根結底,近代中國決定承擔現代化任務的主要載體是中國的資產階級,所以現代化實際上是資本主義。”[1]

第壹,洋務派領導的洋務運動成為中國現代化的開端。

洋務運動發生在20世紀60年代,與當時世界現代化運動的蓬勃發展密切相關。“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終於在此時付諸實施。

洋務運動的提倡者並不想過多接觸傳統觀念,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傳統觀念的信徒。當時保守派和洋務派的分歧不在根本的思想認識上,而在具體問題上的看法和做法上。比如對鐵路的不同態度。當然,洋務派與保守派相比,還是進步的。畢竟他們睜壹只眼閉壹只眼,提倡“師夷長技”,雖然這個“長”完全是技術上的。但洋務派並沒有從根本上擺脫封建傳統文化,這是洋務運動失敗和中國早期現代化進程極其緩慢的根本原因。

甲午戰爭對洋務運動進行了30年的總考,結果表明“自強”和“求富”的目標遠未達到。未來中國的現代化如何深化?戰爭剛壹結束,《馬關條約》上的墨跡未幹,光緒皇帝就向中外宣布:“此後,我將上下而行,但我將奮發圖強,革除積弊已久,盡力在練兵加薪兩端研究求索,詳擬推進改革之策。不要懶惰,不要虛榮,不要高瞻遠矚,不要因循舊習,凡事檢點以求自強我對中外大臣寄予厚望!”[2]洋務派後起之秀張之洞壹口氣提出九點建議:訓練陸軍,訓練海軍,修築鐵路,辦槍廠,開辦學校,快談生意,講實業政治...[3]從以上可以看出,戰後無論是君主還是大臣,都有將洋務運動進行下去的決心。甲午戰爭後,除了訓練,其他洋務活動的節奏突然慢了下來。總之,洋務活動雖然沒有完全停止,但已經不是“運動”了。正在緩慢發展的中國現代化突然受到沖擊,對中國的現代化進程產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戰後李鴻章壹蹶不振,洋務派分化對立,使中國的現代化失去了來自實權階層的推動力。李鴻章是洋務運動的實際組織者。雖然他在1894-1895年的中日戰爭中失敗了,但他並沒有受到指責,而是成為了眾矢之的。他被群起指責“中國人都會殺人”,他“壹生事業掃地”[4]。不久,朝廷為了削權,把他從直隸總督兼北洋大臣的位置上調到內閣處理事務。在這種情況下,李鴻章轉而自保。洋務派的另壹個關鍵人物,發起“自強”的恭親王?然後就變成了頑固派,變成了現代化深化的阻力。張之洞雖然野心勃勃,但也確實孤立無援。再加上他在平戰時反對割讓土地,驕橫寡居,已經和李鴻章成為水火不相容。可見,洋務派此時很難形成團結的政治力量,洋務派的衰落使中國現代化的發展面臨更大的阻力。

洋務運動的過早結束削弱了中國現代化進壹步發展的物質基礎。洋務運動時期,大規模艦隊的編制和訓練,大規模企業的建立,舉世矚目。尤其是亞洲最大的鋼鐵企業漢陽鐵廠建成時,西方稱之為比強兵精英更令人擔憂的“黃禍”[5],但甲午戰爭後,由於財政原因,這壹大規模建設停止了。

雖然洋務運動是片面的,目的是維護清朝的統治,但持續30多年的洋務運動為中國現代化的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顯示在:

(壹)洋務運動客觀上促進了中國人現代民族主義意識的成長,促進了中國人與現代社會的融合。

鴉片戰爭後,傳統的民族主義意識在新的環境下開始發生變化,人們逐漸認識到中國只是多元世界中的壹個有限的政治實體,由此誕生了現代意義上的民族主義,並且這種民族主義隨著民族危機的加深而不斷加強。第二次鴉片戰爭失敗後,中國受到外部世界生存的進壹步挑戰和現代文明示範的刺激,發生了洋務運動。洋務派高舉“中體西用”的大旗,興辦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試圖“以法自強”,是近代民族主義在這壹歷史階段的表現。李鴻章說:“師夷長技”是“自強之本”[6]。他創辦招商局輪船時說:此舉的目的是“使我在內江近海的利益不被外國人占有”[7]。張之洞在籌備廣州織造的布局時也說過:這是為了“擴大其工商利益,取得聚權”[8]。由此可見,洋務派“以法自強”的口號包含著捍衛國家利益、爭取社會進步的核心。

(二)洋務運動帶來了現代生產力和大工業生產方式,刺激和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發生和民族意識的成長。

隨著民族資本主義的發生和發展,中國社會進壹步出現了各種體現民族主義的思想和觀念。70年代以後,洋務派雖也創辦了壹些工商企業,但數量少,管理不力,發展緩慢,社會效益有限,難以與外資抗衡。許多洋務知識分子對這種情況越來越不滿。他們開始批評洋務運動規模太小,速度太慢,提出“必須破除舊習,大展宏圖”,以加快工商業的發展。鄭針對官辦工商業采用封建衙門式管理模式的弊端,主張“以商代官”[9],政府應鼓勵和扶持民族工商業。他認為:“商人之國的生命力也是好的,商人對自己的血液感到舒服。”他提出“商戰”口號,鼓勵人們擴大工商業:“西人爭商,士農工助商,使臣送商,領事立商,軍艦買商。”國家不惜花巨資保護商人們,不僅有利於民生,還能為國家開疆拓土。.....既然他因公來,我也應該因公去。”[10]因此,他斷言:“學軍事不如學商業”,“要想控制西方人來壯大自己,沒有比這更好的振興商業的辦法了”[11]。顯然,“商戰”的口號充滿了強烈的民族意識和愛國情懷。此外,洋務知識分子還譴責外國侵略者強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特別是不平等條約中規定的最惠國待遇、領事裁判權、協定關稅等條款,表示了極大的不滿。他們認為這些條款嚴重侵犯了中國的主權,給中國帶來了無盡的傷害,他們要求通過外交途徑取消這些不平等條約。於是,外交保護權也被提上日程。過去,封建統治者認為海外華人“自我放縱”,忽視了他們的悲慘處境。這時人們開始意識到外交保護權也屬於國家主權的壹項,於是主張保護處境困難的華僑,以“免於多欺”[12]。這些都表明了中國人現代民族主義意識的成長,這是中國人融入現代社會的思想動力。

(三)洋務運動為中國現代化的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和管理經驗。

洋務運動不是壹場完全成功的現代化運動,但在30多年的時間裏仍取得了壹定的成就,在中國現代化運動中長期發揮了重要作用。從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洋務派先後創辦了大約20家制造槍支彈藥和艦船的近代軍工企業,其中規模較大的有江南制造總局、金陵機器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機器局、湖北槍廠等。20世紀70-90年代,洋務派還創辦了40家近代民用工礦企業,其中比較重要的有中國海運局、開平礦務局、電報總局、上海機織布局等。此外,洋務學堂還修建了477公裏的神宮鐵路、關東鐵路和臺灣省鐵路,並設置了數十條電線與中國各主要省份進行通信,基本形成了全國性的電信網絡。這些成果不僅包括現代生產力和大工業生產方式的引入,而且促進了中國現代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成長,這是鴉片戰爭後半個世紀中國出現的新生事物。萬事開頭難。如果沒有洋務運動的開啟,這些現代的軍民企業、電信、交通都會出現在中國古代,不知道要延遲多少年。拖延的結果,很難保證不會出現像朝鮮那樣,外國侵略者篡位,“不變”,“強權控制壹切人”的悲慘局面。

洋務運動帶來的這些思想意識、生產方式、管理方式等方面的經驗,雖然很緩慢,但卻和後來的維新變法有著很深的聯系,可以說直接推動了維新變法的出臺。

第二,維新運動雖然生不逢時,但對中國的政治現代化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和洋務運動的結束壹樣,資產階級維新運動的興起也是甲午戰爭失敗的結果。在國將不國的形勢下,青年舉人和青年知識分子開始憑借自己的愛國熱情,向時政發起沖擊。在不斷接觸新事物的過程中,他們產生了新的思想,變法的思想由此產生。最後在1898年,他們掀起了戊戌變法。然而,百日之內,光緒皇帝在慈禧太後的命令下鋃鐺入獄,維新派遭到鎮壓,變法成果除了壹個名義上的大學堂,全部付諸東流。

從理論上講,戊戌變法無疑比洋務運動先進得多,是高水平的現代化活動,但為什麽其生命力遠不如洋務運動?是什麽原因導致它在百日內被擊中?在我看來,維新運動作為壹種比洋務運動層次更高的現代化活動,是從洋務運動中誕生的,但甲午戰爭的失敗使洋務運動逐漸消沈,導致了維新運動的早產。究其壽命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壹)思想理論的不成熟,使改良派走向孤立。

實際上,改革派是由轉化為資產階級的知識分子和壹些傾向於改革的官僚組成的。他們的思想理論無法擺脫封建思想的束縛,表現為形式陳舊、學術武斷、方法激進。其改革理論主要來源於康有為對新學偽經的考證和孔子的改革。前者以繁瑣的考證論證維護封建制度的儒家經典為“偽經”,後者將孔子塑造成“托古改制”的形象,作為變法維新的護身符,並將儒家經典的“三代論”與西方進化論相結合,解釋歷史的演變。這些思想在當時無疑是進步的。但陳舊繁瑣的形式不利於年輕人的接受,學術上的隨意性和錯誤導致人們不能全心全意地追隨對方,給了頑固派反對和禁止的理由。對於這兩部書,頑固派抨擊康有為“新學偽經,證明其只想篡奪君權,擴充民力,以加速其獨斷專行之野心”,“偽王之名,圖謀張角”,是破壞聖經,“混淆憲法”的叛逆行為,要求毀書處死康有為。很多人都勸這種激進的宣傳。如皇黨人沈勸康有為講話要“以中和開導”,也勸其他維新派“多作無謂的評論,多註意西方壹切禁忌,不要糾纏於細枝末節,以使他們按照不確定的新政把自己收拾幹凈”[13]。洋務人物張之洞也勸他放棄孔子變法論,停止使用孔子年表。但這些規勸招致了維新派的反感,於是維新派和洋務派徹底分裂。

(二)以中國民族資產階級為基礎,但基礎相當薄弱。

雖然從1895到1898出現了在中國設廠的熱潮,但總的來說,民族資本的發展還是非常有限的。從1872到1898,中國資本在壹萬元以上的企業只有152 [14]家,絕大多數企業的資本在100萬元以下,而且這些投資者大多來自買辦和政府官僚,他們的經營活動有壹些嘗試。簡而言之,“19年底,中國的民族資產階級還沒有形成獨立的社會階級”[15]。

(C)組織不成熟,使本已搖搖欲墜的改革運動加速走向失敗。

改革派雖有強大的社團、國民議會等組織,但組成復雜,從未形成強有力的領導核心。比如北京強學會從內部幫助翁同龢,從外部拉攏張之洞。此外,李鴻藻、王文韶、劉坤壹、宋慶、聶士誠、袁世凱等人也有牽連。這些官僚有不同的動機,互相引用,壟斷和控制他們,增加了組織的復雜性。領導這樣壹場全面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不僅需要壹個強有力的組織,還需要具有豐富政治鬥爭和實踐活動經驗的領導者。在這方面,維新派遠不如洋務派。為了擴大聲勢,他們吸引了各種勢力集團的人,但又難以控制。最後他們只能用“劃清界限”來保持組織的純潔。在這樣做的過程中,它實際上是在孤立自己。除了宣傳,幾乎沒做什麽工作。壹旦厄運降臨,就沒辦法了。吳汝綸曾經給李鴻章寫過壹封信:“他們都在新政之下。他們壹開始懷疑我的老師和計劃,看到擬定的章程,都是沒經驗的年輕人幹的”[16],可見當時的輿論是鄙視改革派的。

戊戌變法期間,維新派認為只從器物上學習西方,不采納其政治制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此,他們主張吸收西方資本主義制度文化的優點,以君主立憲制取代君主專制制。當然,戊戌變法的“新政”措施還包括經濟、文化、教育和軍事改革。在“百日維新”的聖旨中,設置農工局、保護和鼓勵工商業發展、設置路礦總局、設置路礦工業等措施有利於經濟現代化,而消除冗員、取消重疊機構、官民可寫可談、設置機構局的主張則促進了政治現代化。

維新派雖然沒有直接提出反對帝國主義的口號,但他們主張變法的首要目的是為了救亡圖存。在以前的書中,康有為不厭其煩地解釋,只有變法才能抵抗侵略,才能生存。光緒皇帝變法主要是因為外國列強的入侵。短暫的戊戌變法雖然沒有達到自強抗戰的目的,但仍具有重要的愛國救國意義,將救亡意識提高到了壹個新的高度。戊戌變法也是資產階級領導的政治改革運動。它不是洋務運動的簡單延續,而是質的飛躍。洋務運動是為了維護和加強封建制度,戊戌變法是為了把封建專制制度逐步變為資本主義民主制度,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是符合中國特別是世界近代社會發展的大趨勢的。戊戌變法也是壹場啟蒙思潮。維新派提倡新學,批判舊學,強調“提倡民權”,大大提高了整個社會的民主意識和政治參與意識。從此,民主成為壹股洶湧澎湃的社會思潮,極大地改變了中國思想文化界的面貌。正確地說,中國的資產階級新文化是在戊戌變法及其以後幾年初步建立起來的。哲學、歷史、經濟學、文學理論等新的資產階級學問已經萌芽,“詩的革命”、“文體的革命”、“小說的革命”、“戲劇的改良”層出不窮。新資產階級文化,無論在內容上還是在形式上,已經開始成為現代中國文化的主流。

可見,戊戌變法在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它與洋務運動聯系在壹起,發起了清末新政。那些站在時代前沿的領導人,他們的政治改革思想符合中國的歷史發展方向,推動了中國的現代化。

第三,清末“新政”的出臺,使得現代化程度涉及教育、政治等諸多方面。

5438+0901年6月清末“新政”拉開序幕時,八國聯軍已經占領北京五個多月了。此時的清政府正忙於與列強議和,圍繞當年九月締結的《辛醜條約》討價還價關於懲辦“罪魁禍首”和賠款,故並未救國在《憲前立法》中神諭說:“有千古經典,無不變之治”,“今人敬而仁者,有誌於振興。嚴禁用新舊名稱交融中外痕跡”、“在學校參加科舉考試、管理民生、改革軍政財政、省...並表達他們所知道和看到的”。看來,晚清“新政”雖然出現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之後,但其興起的原因並不是為了解決民族危機,而是為了在“禁新舊名”的前提下,尋找改革政治弊端的途徑。

清末“新政”強調“不易建立者,有三綱五常,明如日月星辰照人間。而變者制造訂單制造訂單制造訂單制造訂單制造訂單制造訂單制造訂單制造訂單制造訂單制造訂單制造訂單制造訂單制造訂單制造訂單。所以,“以四書五經為主,以歷代歷史教訓和中外政治藝術為輔”,是清末“新政”倡導者的壹貫論調。盡管如此,由於“新政”的實施,許多改革措施的結果與清朝統治者的主觀願望背道而馳。隨著新學校的建立和留學生的培養,出現了壹批新的知識分子;辦廠開礦的工業熱潮壯大了資產階級的力量,立憲運動和保權運動相互呼應;清政府希望通過預備立憲使皇位永久化,內亂不可能,進行了壹系列的改制,取得了壹定的實際效果。但清政府缺乏誠意,不僅讓立憲派失望,也助長了革命風潮的高漲。清末“新政”的改革力度相當大,成效顯著。隨著改革的深入,突破了推出時“像豎琴壹樣換弦”的初衷。單單廢除科舉制度,就會使其對被視為仕途珍寶的“四書五經”處於尷尬的境地。對此,我們不妨從教育和政治方面作進壹步的分析:

(壹)清末新政影響深遠的改革是廢除科舉,建立新的教育制度。

這次改革有三個特點:

1.逐步取代舊的教育制度。1901年,清政府開始改革科舉。除了立即廢除武外,還下令從明年起,省考和文科統考都要試行,不能使用八股方案。同時,下令派遣人員出國留學,重開史靜大學堂,將原來的書院分別改為大學和中學,並建立更多的寄養學校,以逐步取代舊的教育制度。1902制定了新的學制,次年修訂。雖然有種種不足,但仍是建立新教育體系的藍圖。這些措施促進了新學校的發展,實際上也使年輕壹代的教育逐漸轉入了新的軌道。廢除科舉,水到渠成。

2.果斷決定,廢除科舉。1904年,清政府決定按科目減少名額(每三年壹科),以在十年內完成新舊教育的交替。1905年9月,袁世凱與張之洞聯名上奏:“只要科舉不斷,諸子皆有僥幸之心,以分其誌行之,民以觀望”[18],要求立即廢除科舉。清政府批準了這壹建議,壹舉解決了這壹社會發展的重大障礙。

3.註意新舊之間的聯系。廢除壹個使用了1000多年,關系到整個知識階層的制度,壹旦做出決定,出乎意料的順利。除了新式教育逐漸壯大之外,還有三項重要舉措:1906年,頒布《進貢生出路規定》六條,廣開門路,盡可能安排原有進貢生,穩定了數萬名難以再進學堂的進士;從1905開始,每年舉行壹次遊學畢業生考試,合格者分別“獎勵”進士和舉人;新學校的畢業生也獲得了相應的榮譽。這些措施解決了新舊教育的銜接問題,改革進程非常平穩,沒有任何震蕩。

科舉是壹種選拔官員的制度。在古代社會,知識分子階層出路狹窄,科舉成為士人上升的主要渠道。在現代社會,這種制度的利弊被公務員考試制度所繼承;即使因政權頻繁更叠而導致考試畸形,但中國轉型為工商社會所帶來的機遇,遠非20世紀之前可比。到19世紀,文理考試每科有近20萬考生,爭奪約1439名考生,其中只有1/3的考生能在中考後獲得兼職。雖然進士壹般都能做官,但各科名額只有300個左右,與當時為推行新式教育而設立的速成師範、為改革官制而設立的速成政法只有天壤之別。問題是改革不夠徹底,不是傳統被忽視。作為現代教育不可或缺的靈魂的大學獨立和思想自由,從來沒有進入改革者的視野。國內外壹些學者認為,這次改革瓦解了原有的凝聚力,是未來紛爭的根源。事實上,當時的清政府為了培養和保持祖傳的“凝聚力”,也沒少花功夫:閱讀經典占課堂教學總課時的20%-40%;不接觸異端,不禁止幹涉政治等。堵報抓人的事也時有所聞。不幸的是,歷史進程需要基於自由和民主的制度凝聚力,而統治者仍然依賴意識形態控制和鎮壓。後來的波折還有其他原因,不能歸咎於改革。

(二)官僚體制改革是中國民主政治制度的開端。

晚清中央官制改革是以西方資產階級的三權分立原則為指導的,這壹點在奕劻、孫家鼐、瞿鴻6月7日給皇帝的《官制改革講義》中有明確的表述,1906+065438。舒舒指出:“這壹次官制的變革,既是為立憲做準備的基礎,也是官制與立憲相似的本質。按照憲政國家的官制,立法、行政、司法三權並存,各有其排他性和互補性的作為,其意為美,法為善。”接著,舒舒深刻地指出:中國“今天積累的弊端之所以難以清除,實際上是由於指示的不確定性。這個謎幾乎有三個結局。壹個權威難分,壹個立場不明,壹個名不副實”[19]。正是為了徹底改變中國官制的弊端,提出了三條對策,總的目的是“清理積弊,明確義務,逐步建立憲政”[20]。具體措施是:

1.為了改變“職權不分”的局面,首先權力劃分是有限的。“立法、行政和司法部門,除立法部門外,至今仍難以實施。計劃臨時設立高級顧問委員會進行籌備,行政事務由內閣大臣專屬...司法權是專屬法律部門,由大理法院審判,法律部門監督。他們都與管理員對抗,但不受約束。這個分權的輪廓也是“[21]。

2.為了改變“崗位不清”的情況,就“分全職崗位”。建議將政府部門分為外事司、吏部、民政司、司支司、禮儀司、學術司、兵部、法部、農、工商司、郵政司、後勤司。每個部門有壹個部長和兩個服務員。

3.為了改變“名不副實”的局面,是“正名查證”。將巡警劃歸民政部;戶部改名為學位科;兵部改名為陸軍部;司法部隸屬於司法部;商務部改為農工商部;元被改為系。慈禧和光緒對中央政府體制改革的其他措施表示支持,只是對軍務大臣改為政務大臣意見不同。光緒在詔書中再次強調,改革官制的目的是“為立憲做準備”[22]。晚清中央官制改革是中國政治史上的壹件大事。這次改革改變了隋朝以來沿襲了1000多年的三省六部制,將官、戶、禮、兵、刑、工六部改為現代國家機構。重要的是,這次改革體現了資產階級三權分立的進步原則,是對中國傳統政治制度的巨大沖擊,是對皇帝最高權力的巨大制約。清末中央官制改革代表了中國近代歷史發展的方向——資本主義現代化。

可以說,清末新政是中國近代史上壹次廣泛而深刻的帶有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清末推行新政的人“提供了比前人新的東西”。他們順應時代潮流,將近代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理論運用到中國的政治舞臺上,試圖演出君主立憲的政治大戲,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難能可貴的。同時,新政在晚清經濟、文化、軍事、教育等方面的作用也不可低估。總之,清末新政是戊戌變法和洋務運動的繼續、深化和發展。這是中國近代史上壹次廣泛而深刻的資本主義改革,成為中國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的波瀾早已消失。比謳歌或譴責更重要的是總結歷史的教訓。從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挫折和妥協可以看出,第壹,中國的現代化運動壹直缺乏壹個大多數人都能理解的長期目標和壹個能給大多數人帶來利益的短期目標。洋務派自強求富太籠統,少數人從中漁利,富了壹小撮,苦了大多數;改革派的目標太高,民眾要麽無知,要麽不了解,沒有激起社會罵聲;新政開始時目的的模糊性從壹開始就決定了它失敗的命運。雖然它仍然推動了現代化的進程,但現代化運動僅限於上層階級,沒有贏得全民族的支持,因此經不起挫折。其次,現代化壹直缺乏壹個強有力的領導核心。洋務運動缺乏團結和決心,維新派缺乏謀略和才能,“新政”領導人缺乏實幹和誠意,也使得現代化運動經不起挫折。最後,中國現代化的領導者缺乏務實精神和冷靜態度。他們忽視了中國的具體國情,希望通過短期的努力使中國的現代化有所突破,壹旦受挫就壹蹶不振。他們還缺乏求同存異的氣度和胸襟,僅僅因為達到目的的方式不同就互相攻擊,讓中國的現代化更加迷霧重重。

  • 上一篇:中秋節的來歷是什麽?有哪些傳統習俗?
  • 下一篇:為什麽長輩給晚輩壓歲錢時要用紅紙包?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