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日在書房,興之所致,隨手拎起了壹本四書,翻到到第壹面,念了兩句:“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便發現自己意興闌珊,隨手又把它扔到了書櫥裏,拿起本日本漫畫,有滋有味地啃到最後。今天在網上看到壹篇文章,感嘆中國當代青少年(主要是指80年代和90年代)對於自己國家傳統文化知之甚少甚至壹無所知。反省自己前日所為,不禁感到慚愧,壹向標榜熱愛傳統文化的我自己不也正慢慢放、棄這些中國驕傲麽?
時逢國慶,單位邀請我們新行員寫壹篇關於愛國主義的文章。我便想,是用華麗的辭藻去堆砌壹篇空洞的文章來感嘆祖國多麽秀美多麽壯麗的河山,還是切實關註壹下我們正在慢慢遺失的民族驕傲呢?
臺灣忠信工商學校的校長高震東在內地演講時說,“什麽是愛國?哪裏是愛國?什麽都是愛國,哪裏都是愛國!”愛國是微小卻又具體的。我們身在中國,有時卻茫然不知自己國家有什麽,是什麽。是因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還是我們過於註意別人的東西?愛國其實很簡單,最基本的是要了解和愛我們的傳統文化。
什麽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歷經千年,在漫長歷史過程中逐步創造發展起來的。她幾經建構-解構-再建構,綿延不絕,生生不息,慢慢沈澱而成。她是千百年來國人對文化的希望,是國人對文化思想的反思。當我們今日面臨著隨資訊發達的電子時代而如洪水般湧來的西方文化時,還有多少人可以堅持那涓涓的細水長流?
我們的81年代後、90年代的孩子們心目中的傳統文化是什麽?我想不會是女子十二樂坊穿著性感的高叉旗袍在舞臺上鬧哄哄的演奏那所謂的傳統民樂吧?還是認為魯迅先生筆下那個滿嘴“之乎者也”的孔乙己就是代表中國的古代文人?
簡練的講,所謂中國傳統文化就是“詩、書、禮、易、春秋”。我用五經的名字來概括中國傳統文化,是因為它剛好總括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五個方面。“詩”,是指從最早的詩歌《詩經》開始到歷朝歷代的詩詞歌賦、古樂。“書”,是指歷代文人體現他們思想觀點的專著,包含了古代文人的人生觀,體現了古人的人文精神。“禮”,是指我國傳統的倫理道德、禮法制度、思想、以及教育體制。“易”,並不單純的是指《易經》,還包括了農業、醫學、天文、地理、數學。而“春秋”便是特指從《尚書》到《春秋》、《史記》、《資治通鑒》等壹系列的史學專著。中華傳統文化涵蓋範圍之廣,思想之博大精深,怎可以用現代那些偽民俗或是壹個酸朽的孔乙己可以概括、代表的!
如果80年代和90年代的孩子們是從周傑倫的《東風破》或是SHE的《長相思》裏才開始接觸體會到中國古典詩詞之美是不是太遲了?自《詩三百》到《漢樂府》再到《全唐詩》、《全宋詞》,還沒包括屈原、班固的楚辭、漢賦,更沒提到魏晉的“蓬萊文章建安骨”,這浩瀚如海般的詩詞國度,怎是壹首《東風破》所能表達的?現在我們是否只停留在小學課本裏教的“離離原上草”或是什麽“二月春風似剪刀”的階段,或是為了逗情人開心為她輕吟“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濃情蜜意?
我們現在是否能從那些靡靡之音中感受到古人的瀟灑不群、壯誌豪情呢?是否知道古龍金庸小說裏的“任俠之氣”是指“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義之所當,千金散盡不後悔;情之所鐘,世俗禮法如糞土;興之所致,與君痛飲三百杯”。而“俠之大者”是指“十步殺壹人,千裏不留行,事了拂身去,深藏功與名”呢?大概只會沈迷在江湖恩怨、打打殺殺中了吧。
沒有了“花間壹壺酒”、“***剪西窗燭”的爛漫情懷,沒有了“誓掃匈奴不顧身”、“醉裏挑燈看劍”的壯烈胸襟。沒有這些古韻的滋養,我們的80年代和90年代難道只能在歐美的HIP-HOP、日本動漫、韓式的多袋闊腳褲中顯示自己的瀟灑不羈麽?沒有了任俠的少年輕狂,沒有了溫文的少年情懷,我們的青春還完整嗎?
還有多少人知道“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來自孟子的“以天下興亡為己任”?天下的興亡,不是匹夫之責,而是我的責任。有多少年輕人還會以國家興亡為己任,大概只會裝作很酷的說“我就是我,我喜歡,我可以。”他們只是整日埋首在《蠟筆小新》和《機器貓》中拒絕長大。
還有多少人知道何為“仁義禮智信,忠孝悌忍勇”?看多了吳宗憲的《我猜》和《周日八點檔》,大概只會迷惘的說:哦,臺北忠孝路的小吃很出名。多少人會覺得“香九齡,能溫席”是壹種孝心的表現,大概會覺得他好傻,幹嘛用自己的身子暖席子呢,買臺空調不就得了嗎?還有誰會覺得“融七歲,能讓梨”是壹種中國式的謙遜禮讓?孩子們自小接受著“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達爾文式教育,被沈沈的課內科外功課壓得喘不過氣。哪還會有人說,第壹名我不要,給妳吧!再不知何謂“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了,更不用期望孩子們可以成為象曹子建、王摩詰那樣的翩翩濁世佳公子了。孩子們現在學習琴棋書畫的目的已大多為考試加分服務,哪還有“為君唱遍《紅豆吟》”的情懷了。
君不見上元燈節賞花燈,君不見端午賽舟掛香符,君不見盂蘭盆會驅鬼儺,君不見重陽登高插茱萸。我們開始相信基督,相信有聖誕老人。我不知道誰是阿福,也好久沒放過爺爺紙糊的風箏了。傳統的節日在我們看來除了意味著能看到無聊的文藝晚會,多幾天去哪裏都是人滿為患的假期以外,剩下的只有蒼白。傳統,從我們指縫滑過,輕輕流失。
西元壹九00年,梁啟超寫到“少年強則國強,少年富則國富”。今日,梁先生所期望的“希望、進取、日新、破格、好行樂、盛氣、造世界”的少年氣質在我們身上依稀可見,卻再嗅不到中華之氣息。純粹的行樂主義、盛氣,在沒有文化底蘊的支持下顯得那麽的蒼白和輕浮。我們應從何處尋覓正在遺失的傳統文化。難道是在鄰國日本的傳統活動上發現:“咦,這個東西是從我們中國唐朝傳過去的嘛!切~小日本~。”可是,為什麽我們不反省,我們為何只有在別人那裏欣賞到曾經的國粹。驀然回顧,國已不國。
常思將來,不忘過去。以千載文化積澱來充實自己而讓我們走的更遠,在座諸君難道不會心思神往?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