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方面,當壹些專家學者紛紛動起來,要把中國沿襲了幾千年的傳統節日改到2月4日,在社會上引起軒然大波的時候,另壹方面,中國民眾中也有不少現代、前衛、新潮的新新人類,正在追趕西方人的時尚,紛紛過洋節!面對這些光怪陸離、多姿多彩的社會人,壹些有識之士不禁提出這樣的問題:歷史悠久的中華民族到底怎麽了?善良智慧的中國人民怎麽了?中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怎麽了?應該如何看待中西文化交流?中國人應該熱愛西方節日嗎?西方人和我們壹樣崇拜中國節日嗎?
帶著這些問題,我利用半個月的寒假在圖書館和閱覽室翻資料,在網上搜索相關信息,走訪社會各界人士。現在我將主要觀點整理如下:
1.隨著社會的發展,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勢不可擋,作為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節日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也就順理成章、水到渠成了。
現代社會的發展日新月異,高新科技尤其是網絡通訊技術的發展讓“地球村”越來越小。隨著中國政治、經濟、外交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入世後,在香港、上海這樣東西方文化完美交融、激烈碰撞的國際大都市,西方的文化觀念和東方的傳統道德自然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融合擴大到了更廣泛的領域。受到西方文化觀念影響的人們正在享受各種各樣的外國節日,而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如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也很熱鬧。因此,中國人有更多的外國節日來表達他們的感情有什麽錯?難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在臨近聖誕節和情人節的同時,不也學會了在母親節和父親節給老人送上壹份祝福嗎?誰說現代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是互補的多元文化存在的結合?
二、對待西方壹系列節日的正確態度,應該是堅持魯迅先生的“拿來主義”原則:開動腦筋,放出眼睛,取其精華,棄其糟粕,自己取之!
在如何繼承民族文化遺產的問題上,毛澤東同誌早就指出,我們既不能全盤否定,也不能全盤接受,而是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歷史的、辯證的哲學眼光和態度來批判地吸收。關於西方如何借鑒外來文化的問題,早在20世紀30年代,魯迅先生就在其著名的政治論著《拿來主義》中明確指出:要開動腦筋,睜大眼睛,自己拿!綜上所述,我認為對待西方壹系列節日的正確態度應該是:不要盲目崇拜,不要迷失自我;既不全盤西化,全盤接受,也不全盤否定,無懈可擊;而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受歷史、宗教和文化的影響,西方節日大多帶有明顯的宗教色彩,如萬聖節、感恩節、聖誕節等。雖然宗教多是勸人行善,但畢竟我國提倡宗教信仰自由,對這些節日做什麽硬性規定也不好。對於那些帶有壹定西方生活味道的節日,比如情人節,愚人節,我們可以為所欲為。畢竟能給我們緊張枯燥的生活帶來壹定的生活情趣,註入壹點活力。對於那些西方充滿浪漫情調,又符合我們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節日,比如母親節、父親節,我們應該大力提倡和推廣,不斷提高國民素質,加快社會文明進程!
第三,在崇尚西方節日,過好節日的同時,不要忘記弘揚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優秀節日文化傳統,不要在盲目崇拜中迷失自我。
中華民族是壹個歷史悠久的民族,中國人民是文明的、智慧的,中國文化是博大精深的,特別是許多傳統的節日文化,都富含著民族文化的精華:春節是中華民族慶祝和團聚的傳統節日,人們忙了壹年。新年伊始,他們走親訪友,互致祝福,回顧過去,展望來年,壹家人其樂融融。清明節,我們可以去踏青掃墓,緬懷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寄托對逝去親人的哀思;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而產生的。在這壹天,我們可以劃龍舟,吃粽子,壹舉兩得。為什麽不呢?中秋節是繼春節之後的又壹個家人團聚的節日。我們又可以壹家人團聚,賞菊,吃月餅,品酒,道別,孝敬長輩,關愛晚輩,其樂融融,在天之靈!.....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節日文化不僅展示了某個時間、某個地點的風土人情,更重要的是展示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勤勞善良、勇敢睿智等傳統美德,以及淳樸、純粹、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這些缺壹不可!隨著時代的發展,西風東漸,這些傳統文化逐漸被遺忘、衰落或消失。如果不及時繼承、發揚、挖掘、發展它們,那麽當它們徹底滅絕的那壹天到來的時候,我們中國人怎麽見祖先?同時,世界文化遺產的寶庫中也會有不可彌補的缺陷和遺憾!所以,每壹個有責任感、正義感和遠見卓識的華夏子孫,都必須站在歷史和世界的高度來認識這個問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既不崇洋媚外,也不固步自封。而是在適當吸收西方節日文化精髓的同時,不迷失自我。是中華傳統美德和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是兩朵並排開放、飄向世界的奇葩!
=================================================
大學生過“洋節”是為了什麽?
-
父親節、母親節、光棍節、萬聖節、感恩節、聖誕節、情人節等。,學校裏有壹波又壹波的“洋節”。大家都熱衷於“洋節”,卻對中國的傳統節日興趣不大。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壹,中國傳統節日最大的賣點似乎主要是吃。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春節還吃海鮮。以前生活水平不高,大家都盼著省點力氣,吃好,穿好。但是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雖然人們對學校食堂的食物抱怨很多,但菜肴仍然五花八門,很齊全。所以,有壹種天天過年的感覺。但在生活中,工作節奏加快,學習壓力增大,交往壓力增大。大家都特別希望在假期裏放松壹下自己的神經,發泄壹下被壓抑的情緒,所以都想找個機會讓大家聚壹聚,好好玩玩。“洋節”恰恰在壹定程度上迎合了這種需求,所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
其次,年輕人有激情,有活力,渴望新鮮事物和刺激的事物。“洋節”在學校有壹種特殊的味道。光棍節那天,大家聚在壹起,開著不大不小的玩笑。有的男光棍請女光棍吃飯,唱KTV,或者去避風塘通宵聊天,參加聚會跳舞,尋找人生的另壹半,讓人覺得新鮮刺激。萬聖節,大家都戴上可愛的面具,做著可能不敢做的事,說著可能不敢說的話,吃著美味的南瓜派。
第三,國外的壹些節日很有人情味。在父親節和母親節,我向生我們養我們的父母送上最溫暖的祝福和真摯的感情。給媽媽買壹條圍巾,壹束可愛的康乃馨;給我父親買壹個精致的打火機,給我的家人買壹張精致的桌布...禮輕情意重。
也許,大學生慶祝外國節日並不是壹件壞事,但關鍵是我們不應該只關註慶祝外國節日而忘記我們的傳統節日。我們應該增加傳統節日的文化活動和氣氛。
=================================================
如何看待“越洋節”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人突然對慶祝外國節日感興趣。國外的情人節、愚人節、浪漫情節、感恩節、母親節壹年比壹年紅火,而中國的傳統節日,如寒食節、元宵節、端午節、七夕、重陽節等,卻逐漸淡漠。「洋節」盛行,本土節日「冷」的原因是什麽?慶祝外國節日好嗎?媒體上眾說紛紜,筆者在此做簡要分析,歸納如下:
當今“洋節”盛行有其必然因素:壹是中國改革開放後,外來文化滲入其中,各國相互交融。這是自然現象;第二,全球經濟壹體化加速了外國文化對中國的影響。很多外國人在中國工作,過節日,這是人之常情。第三,媒體和商業炒作促使“洋節”持續升溫,背後主要是巨大的商業利潤;第四,我國人民生活富裕,追求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是必然的;第五,很多年輕人和大學生追求時尚,跟風。當外國節日來臨時,他們玩得很開心。而且國外的節日講究人性化,比較輕松浪漫,講究情調,比如情人節送玫瑰,聖薩利姆節送平安夜,容易被年輕人接受。
而我國的傳統節日普遍具有教育性,形式單調,有的還帶有封建色彩,同時又不被政府重視。各種原因造成“洋節忽冷忽熱”的局面。
其實中國人體驗洋人的節日,欣賞外國的文化,並沒有錯。國外不是有中國節嗎?我也對端午節和潑水節感興趣。所以說洋節崇洋媚外是不必要的。節日溫暖後,壹切都會消失。
但還是要提醒國人,凡事都有個限度,把壹切誇大炒作,真正搞成了洋節的天下,才是永恒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