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為什麽賜宴各對兒?

為什麽賜宴各對兒?

官場上總是有明爭暗鬥,有時候只是壹個差別待遇就能讓人上天入地,而計謀在這其中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

不得不說,乾隆總是在和珅的問題上犯糊塗,這也是放縱和珅成為壹代貪官的原因之壹。和珅的壞劉墉是了若指掌,他陽奉陰違、兩面三刀、八面玲瓏,外加兩面派的技術很高明,這樣的人爬得快也能受寵。

乾隆在相當長的壹段時間裏看不出和珅壹點毛病,為什麽呢?不是乾隆糊塗,而是他認準了喜歡和珅,所以就能包容很多。就算是和珅臉上有壹個麻子,乾隆都認為比壹般人好看。所以,就算是有時也看出點缺點來,也變著法給抹過去,認為那是小節問題,以至於根本看不出和砷的奸佞嘴臉,不了解他才是自己朝廷裏最大的蛀蟲。

慣於用花言巧語諂媚的人,這是對佞的解釋。壹個不忠於國家,不忠於君主,出賣國家,出賣民族利益的人才算得上奸佞!同時這種人必須是權臣而又有能力有才學,要能左右壹定政權的人物,所以達到這標準並不容易。

中國歷史上獲此“殊榮”的也沒有幾人。

乾隆寵信和砷,對自己國家社稷而言是壹大失誤,也是乾隆的壹大罪狀。

有壹次,乾隆在回宮的路上,壹直在想:這次通州之行,發現和珅、劉墉矛盾越來越大,面和心不和,這壹文壹武,壹滿壹漢,是朕的左膀右臂,要是這樣長久下去,要誤我的國家大事呀!嗯!我得給他們調解調解。

回到宮中馬上傳旨,在養心殿賜宴,為的是叫和珅、劉墉在壹塊吃頓飯,在吃飯的時候給他們說和說和。想得挺好,但這根本是不大可行的想法。

劉墉聽說賜宴就煩。為什麽呢?第壹不能坐著吃,得站著吃;第二禮節特別多,而且特別繁瑣,每吃壹口東西得謝壹回恩,還得行君臣大禮,也就是三拜九叩。

這時聽乾隆說:“二位愛卿!今日妳們與朕同桌進膳,不可拘束,免去壹切君臣禮節,就像在妳們府上吃飯壹樣,不要用各種禮儀把妳們拘束住。”

劉墉心說:這還差不多,要壹道菜謝壹回恩,磕九個頭,這頓飯吃不完,就傘都得倒出來!

這時只見小太監排著壹字長蛇陣,壹樣壹樣的往上端,川流不息,如同走馬燈壹般。壹會兒,壹丈多的大圓桌擺得滿滿的,壹***是360道菜肴及各種點心。這還有講究,這表示壹年360天。

那禦膳可講究了,而且不是壹般的講究。那真是煎、炒、烹、炸、溜、扒、燉、燒做法兒齊全;那真是絲炒、片溜、條扒、塊燉、圓炸、丁燴樣樣齊全。

味就更甭說啦,那真是成、甜、酥、軟、脆、麻、辣、嫩、鮮、香。

可能有人要問啦,這壹丈多的大圓桌,360樣菜,這玩藝怎麽吃呀?乾隆能伸著脖子,圍著桌子轉著吃嗎,不能吧,那玩藝不好看哪!要不就是,得擺萬歲爺的派頭兒,坐那兒用手壹指,我吃這個!太監用匙盛起來,萬歲!

您請張嘴吃啦。我吃這個,太監用筷子夾起來送到乾隆嘴邊兒,他壹張嘴吃啦!這是乾隆吃飯嗎?這是托兒所阿姨餵孩子哪!

其實他是這麽回事兒,是有個宮女,跪在圓桌旁邊兒,用手轉動這圓桌芯兒。這其中可是大有學問的,節奏的快慢十分重要。太慢乾隆要吃對面兒的菜,又吃不到,要是太快了,菜湯會灑的滿地都是。

這時就聽乾隆說:“朕這兒還有壹道特殊的菜,就是‘清蒸鰣魚’,不過不多,今天僅貢來三尾,壹尾奉獻太後,壹尾朕自己食用,另壹尾賜予妳二人分食之如何?”和珅壹聽這話很是高興。

在當時,鰣魚是非常珍貴的魚種。由於當時交通非常落後,既沒有汽車更沒飛機,公路也非常崎嶇,產於長江三角洲壹帶的鰣魚,運到京城就臭啦。

因為這種魚出水就死,還擱不住,它是壹天變色,二天變味兒,三天就爛。

這種魚味美絕倫,歷來是貢品,所以只能用快馬傳遞,20裏壹站,換馬前進,白天用旗,晚上用燈,用壹天壹夜運到皇宮。雖說用冰鎮著,但是百八十條,只能挑出二三條。物以稀為貴嗎!二位中堂,能壹人吃上半條,這是多大的榮耀畦!

就聽乾隆問題:“二位愛卿!妳們知道這鰣魚產自什麽地方呀?”

和砷趕緊搶著說:“魚嘛!當然是在水裏啦!”

氣得乾隆瞪了他壹眼,說:“廢話!當然產水裏啦!要產沙漠裏那是駱駝!”

劉墉這時說:“萬歲!鰣魚乃是海魚,春季到我國長江、珠江、錢塘江內產卵。此種魚背部綠色,腹部銀白色,眼周圍銀白色帶金光,鱗下有豐富的脂肪,肉鮮嫩,味醇美,那味道非常之好。啟奏萬歲,這樣的絕妙上品,賜子臣等食用,臣萬分感謝聖恩。不過臣只吃魚頭,魚身讓與和珅享用。”

“劉愛卿!妳為何爭吃魚頭哇?”

“萬歲!鰣魚頭可非同壹般哪!吃了能增長智力,長學問,為臣思路遲鈍,故而請嘗魚頭。”

乾隆心說:“妳虧心不虧心哪,妳羅鍋兒壹動就壹主意,妳還思路遲鈍哪!”

和珅壹聽吃鰣魚頭能長智力,長學問。嗯!這魚頭可不能叫劉墉吃了,本來他就比我腦筋快,學問高,又壹肚子壞水兒,再叫他吃了鰣魚頭,我就更鬥不過他啦!得啦!先下手為強,我夾過來吧!(動作可以誇張壹些)“吭哧”就是壹口“嗬!”把腮幫子玩壹窟窿!

這時候您再看劉墉,那魚吃的就剩尾巴啦!和珅這時才明白,他是上了劉墉的當啦!壹轉身就給乾隆跪下啦:“萬歲!劉墉謊稱吃鰣魚頭能長學問,奴才信以為真,誰知這鰣魚頭骨硬刺多,紮嘴劃腮,您看!這兒還流血哪!

魚的中段才是真正的美味佳肴,劉墉竟在萬歲爺您的面前,戲耍國家大臣,真乃十惡不赦!望主子您給奴才做主。”

乾隆心想:妳和珅也太沒出息了,爭個食還告狀。由於和珅會拍馬屁,乾隆還吃他那套,所以乾隆還真是偏向和珅,就問劉墉:“劉墉!妳為何謊言,吃鰣魚頭長學問哪?”

“萬歲!臣沒有說謊言,吃鰣魚頭就是長學問。”

“怎見得?”

“您瞧!和珅剛啃了壹口鰣魚頭,就知道魚頭沒有魚身子好吃啦,這不就是長了學問了嗎?”

和珅壹聽:噢!我就長這學問哪!

這會兒乾隆明白過來啦:別再問啦,再問劉墉指不定說出什麽來呢,我今天是給他們說和,不能再加深他們之間的矛盾,不能再叫劉墉說氣和珅的話啦。所以有意轉移話題,就說:“二位愛卿!可知七步詩否?”

七步詩大家都知道,是三國時魏國營丕為了爭王位,叫他弟弟曹植在七步之內作詩壹首,否則殺頭。

乾隆想用此來比喻滿漢兩位中堂,應當親如手足,搞好團結,不應當相互爭鬥,和砷正看著這壹桌子菜出神哪,饞得直咽唾沫。就這會兒乾隆問題:

“二位愛卿!可知七步詩否?”

沒聽清楚就回答: “哈哈……萬歲!奴才沒有七不吃,這桌子萊我都愛吃!”

乾隆心說:嘿!這都哪兒的事兒呀!

劉墉壹旁搭茬兒啦:“萬歲!為臣知道,七步詩是: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對!”乾隆進壹步扭轉話題,“二位愛卿!我有壹上聯,妳們誰能對上下聯?”

劉墉這人,您別瞧這麽大學問,又這麽大的官兒,他有個毛病,就是人來瘋。壹看和珅兩眼盯著這桌子菜,七步詩又沒答上來,他來勁啦,沒等乾隆把話說完,就說:“啊!萬歲!您盡管出上聯兒,我要是五步之內,對不上下聯兒,我這羅鍋兒兩字兒不要啦,怎麽樣?”

乾隆心說:行啦!這兩萬兩俸銀算免定啦!

這時殿外正下著大雨.風雨交加,電閃雷鳴,乾隆用手壹指窗外:“二位愛卿!聽著!‘五帝興兵,雷鼓雲旗,雨箭風刀天做客’妳們對吧!”

乾隆多有學問,這上聯兒出的太難啦,借著急風暴雨,雷電交加的情景,而且雷、電、雲、雨、閃全用上啦,下聯沒詞啦!和珅當然對不上下聯啦,劉墉這會兒站起來,向前走到第四步,再壹擡腿,乾隆高興得都站起來,剛要傳旨免去劉墉的兩萬兩俸銀,就聽劉墉說:“我對!‘龍王夜宴,月燭星燈,山肴海酒地為盆!’萬歲爺!四步半!”

“我知道!我識數。”

“哈哈!不到五步!”

這時就看乾隆拿起桌上的酒杯,說:“潤詩,潤筆,猶潤畫。”

劉墉還是走到四步半,搖著扇子,就這模樣兒,答道:“醉情,醉意,更醉人。”

您聽這副對子對得多好,詩情畫意,暗中寫景、寫情、寫人。上聯好,下聯更好,可和珅理解成是說這桌子菜啦,心說:這誰不會對呀!酒喝多了可不就醉了嘛!

這會兒義聽乾隆說:“再聽這上聯兒:‘坐壹帝要知人間百味。”’ 意思是身為壹代皂帝,要體察民情,要知道老百姓的喜、怒、哀、樂、甜、酸、苦、辣,這就是“坐壹帝要知人間百味”。

和珅壹聽有人間百味,這沒得說呀!這還是吃呀!就搶先壹步,嬉皮笑臉地說:“萬歲!我對:‘來二兩方解市井憂愁!’萬歲!您看我對得多好!才壹步!”

乾隆瞪了和珅壹眼,說:“妳給我壹邊兒待會兒去!無用的奴才,妳就知道吃呀!”

把和珅給罵糊塗啦!他哪明白乾隆的用意呀!乾隆的意思是:我當皇上的都知道老百姓的喜、怒、哀、樂,妳們當大臣的怎麽辦?更應當替百姓辦事,不能搞不好團結,要保大清帝國。劉墉心裏明白,但是他裝糊塗,忙說:

“萬歲!請恕臣無罪,我也想出壹上聯兒,請我主萬歲與和中堂答對。”

乾隆心想:“就憑我這學問,能對不上來嗎?再者說啦,今天主要是為他們倆人的和好。”就滿答應啦。就說:“好!妳出上聯吧!不過不能出俗氣的,絕對兒更好。”

劉墉盯了和珅壹眼,心說:妳不是先想著吃嗎!我今兒叫妳吃夠嘍!就說:“萬歲!聽了,‘水餃,醬雞,扒魚翅。”’ 乾隆壹聽,這是什麽亂七八糟的,怎麽除吃的沒別的!

和珅搶先說:“萬歲!這下聯不用您來對,奴才對這種對聯兒最拿手啦!

我對:‘餡餅,烤鴨,烹大蝦!’哈哈!”

乾隆說:“和珅、劉墉!兩位愛卿也不怕撐著!”

雖然只是皇帝賜席,但不難從中看出明爭暗鬥的痕跡。在壹個人得勢的時候,他的錯誤可以被縮小,當壹個人不得勢的時候,喝口水都可能會被冤枉。

這啟示我們:人與人的交往中,對形勢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斷。實力強弱,厲害遠近都要做到心知肚明。所謂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 上一篇:2019海南端午美食文化節5月25日開啟
  • 下一篇:五種常見的敘事方法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