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達人村——復興鄉村文明。
達人村位於江北區甬江街道範裏堂,整個項目占地40多公頃。立足鄉村,以復興鄉村文明為使命,集市場文化、節慶廟會、田園風光、美食小吃、民俗表演、童話世界等項目於壹體,是浙江首家極具特色的田園綜合體。
整個項目將以田園之夜為核心,以“鄉村”特色彌補寧波市中心的商業空白,也彌補寧波市鄉村夜遊市場的空白。是城市中心已經不存在的農村,城市中心無法再生和復制。
該區域的核心內容緊緊圍繞農業觀光、農業體驗、農業民間表演藝術、農家菜和農業樂趣。
達人村每年還定期舉辦六至七場農業民俗文化主題活動,包括-農業民俗嘉年華、春耕花癡情秀、鄉村兒童趣味節、冰雪清涼節、燈光藝術節、豐收農業趣味節、連載鬼節等。其中農業民俗嘉年華被評為“2019年中國農民豐收節100場農村文化活動”。
2.陜西袁家村--鄉村旅遊的黑馬典範。
袁家村2007年開始旅遊,現在遊客數百萬,資產過億。2017年接待遊客達500萬人次,被視為鄉村旅遊黑馬典範。袁家村聚集了1000多名創客,即有1000多人在袁家村投資、開店、做生意,吸引了周邊村民和其他地方約3000人就業。
袁家村有兩個創舉:壹是開創了鄉村旅遊和特色小鎮的商業模式,二是建立了解決三農問題、實現鄉村振興的組織模式。
3.四川戰旗村--農村金融服務改革的標桿。
戰旗村是農村金融服務改革的壹面旗幟。從戰旗村的發展來看,村兩委把握農村體制改革的政策紅利,通過流轉、入股、自主經營三種方式盤活土地資源和集體經濟。創新:“流轉、入市、自主經營”跳出土地資源三部曲。
第壹步是吸引投資。有“成都小普羅旺斯”之稱的媽媽農場,11年前被吸引到戰旗村。對於媽媽農場的經營,戰旗村配合土地入股,年底保底分紅。
第二步,土地入市。戰旗村被確定為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試點。原村辦復合肥廠、預制廠、村委會舊辦公樓在市場拍賣,總價7059675元。在四川,敲響了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掛牌拍賣的第壹錘。
第三步,把鄉村變成景區,采取自主經營,打造“十八鄉坊”,給百姓壹個新的財富密碼。時至今日,經過近20年的發展和市場淘汰,戰旗村的產業結構有了很大的調整。
4.浙江陸家村--民族田園情結的典範。
“公司+村莊+家庭農場”的模式,盧家村的家庭農場集群是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模式的大膽創新,特別是對於以大型農業園區或村集體為主導的休閑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第壹,從村裏可利用的資源出發,村裏有很多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閑置地、山等資源。通過土地流轉,將土地資源轉化為資本,吸引更多外地企業的工商資金進入農村。陸家引進外資工商資本近20億。
二是突破村莊規劃,梳理村莊原有脈絡,規劃新產業,引入新思路。要創新產業規劃設計,創造合理的農村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於是當時陸家村花了300萬請了壹家設計公司對全村進行村莊環境規劃、產業規劃、旅遊規劃。
第三,從產業融合創新的突破口,提出“家庭農場”的概念,構建家庭農場集群的概念。全村建起了18個差異化農場,包括這個由花農投資6億元的大項目。
第四,堅持市場導向為主體,通過市場化機制讓農莊開發適合它的鄉村旅遊產品。將各個農莊的休閑項目有機組合成幾條旅遊線路,實現觀光、遊樂、休閑、運動、體驗、度假、會議、養老、居住等多種旅遊功能。
5.四川明月村--鄉村文化創意時代的精品。
明月村,位於天府成都的綠色浦江邊,距離成都市區90公裏。宋代,月光灑在無邊的松林上,詩意地生活,擁抱青山。40多個文化創意項目散落在茶谷松林中,100多位陶藝家、藝術家、設計師生活在鄉村;村民和原住民互相幫助,互相融合,創造了幸福美好的新鄉村。明月村的發展可以總結為以下三點。
首先是發展生態農業。農業生產使用生態和科學手段。種植特色早春筍和柑橘,大力推廣無農藥生態種植技術,人工除草、物理防蟲、生態肥等農業生產方式,雖然增加了人工成本,但使柑橘的市場價格比同類產品高出壹倍。
同時成立合作社,幫助農產品研發、包裝、推廣,增加農民收入。明月村合作社先後推出了“嶽明釀酒”、“遠山生物”等農產品品牌,如雷竹筍。
二是對本土文化的挖掘。當地文化是這個國家的靈魂。明月村被壹座有著300多年歷史的龍窯所環繞。通過修復嶽明窯,建立壹個以陶器為主體的手工創意聚集區,為建設陶瓷文化的明月村作為國際旅遊目的地開辟道路。
第三是持續的權力幹預。明月村設計了壹套多方參與、相互制衡、健康發展的鄉村建設體系:抽調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組成工作組,指導村莊的規劃和招商引資,引進壹批新村民成為“雙創”(鄉村創新和文化創新)的引擎,老村民通過租房、就地創業、村裏就業等方式加入鄉村發展建設。
成功吸引了壹批需要鄉村建設的企業家、藝術家、學者在明月村紮根,他們被稱為“新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