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書法簡介

書法簡介

書法簡介

 文字的書寫藝術。特指以毛筆表現漢字的藝術。它是中國文字在書法家審美觀的長期運用和發展形成的特有藝術。書法既有語言文字所具有的實用價值,也具有其欣賞性的藝術價值。它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之壹,公元前後流行到日本等國,至今不衰。

 表現手段

 表現手段書法成為壹門藝術,與通常寫字有壹定的區別,書法必須具備用筆﹑結構﹑章法﹑墨法等藝術表現手段。

 用筆

 毛筆是書法的最主要工具。中國毛筆起源很早,在原始社會時就有有彈性的毛筆,人們能自如地在陶器上畫出粗細不同﹑流暢美觀的各種線條。用毛筆來書寫文字,逐漸演變成書法用筆的藝術技巧,從而構成書法藝術的要素。書法的用筆,主要包括筆法﹑筆力﹑筆勢﹑筆意等藝術技巧。①筆法,指用筆的方法。用筆的方法有:起筆﹑收筆﹑圓筆﹑方筆﹑中鋒﹑側鋒﹑露鋒﹑藏鋒﹑提按﹑轉折等。②筆力,指筆畫的內在力量。無論是剛健或柔軟的筆畫線條,在用筆中要表現出有壹種內在的力量感。③筆勢,指用筆時所形成的氣勢。筆勢有筆斷而氣勢不斷,點畫形狀雖各不相同,但其勢則渾然壹體。④筆意,即筆畫線條所表現的感情﹑意趣等。這種意趣往往是作者的感情在書法中的流露和表現。

 結構

 漢字是由各種不同的筆畫構成的,筆畫如何組合才能美觀,產生結構的藝術技巧。結構又稱結字﹑結體或間架。書法的結構往往就文字的結構規律和作者的審美情趣做合適的藝術安排。這些藝術規律有疏密﹑虛實﹑欹側﹑勻稱﹑和揩﹑聚散﹑呼應等。書法的結構是根據這些規律和技巧表現文字的形式美,給觀者以豐富的美感﹑情趣,借以引起無窮的意境和趣味。書法藝術的結構,很早就引起書法的研究和探索,隋代僧智果的《心成頌》和傳為唐代歐陽詢的《結體三十六法》,都是研究書法藝術結構的著名著作。

 章法

 字與字﹑行與行之間的整體關系和安排。這種安排除了疏密﹑均衡等關系外,壹幅書法還必須字字上下顧盼﹑左右相映,行行相互聯系﹑氣脈連貫,使之成為壹個既完美和諧又有變化的整體。特別是草書和行書,它常增加筆畫的牽絲﹑引帶,彼此呼應,使整幅書法作品具有壹種音樂般的韻律以及節奏感。

 墨法

 書法的用具除筆外,還有墨和紙。筆﹑墨﹑紙三者相互產生變化不同的效果,因此墨法也常為書法家所重視。用墨的方法有:濃墨﹑淡墨﹑幹墨﹑渴墨﹑濕墨﹑枯墨﹑漲墨等。淡墨,古人作書多不采用,明董其昌愛用淡墨,及到近代便大量采用,並在壹字之中,濃淡互用,筆畫之間,彼此滲透產生豐富的意趣。

 書體

 書體書法字體主要有篆﹑隸﹑草﹑楷﹑行等,這些字書壹直為古今書法家所采用。各種字體的形成,彼此有不可分割的關系,但又有各自的體貌和特點,因此書寫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篆書

 篆書通常包括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戰國篆書和秦代小篆。①甲骨文,又稱蔔辭,是殷商時代刻(壹般是先書寫後刻成)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甲骨文已出現書法藝術的要素,如整齊美觀的觀念。它的筆畫組合勻稱,結構活潑而富於變化,行與行之間勻整美觀,可見它是經過書﹑刻者的精心組合和安排。甲骨文已出現不同的藝術風格,其書法有的秀麗,有的雄渾;筆畫有的粗獷,有的纖細,這標誌著甲骨文的書寫鐫刻已上升到藝術階段。②金文,又稱鐘鼎文,是鑄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金文起源於商代,盛行於周代,其文字是在甲骨文的基礎上演變來的。金文比甲骨文更趨規範化,形體也較甲骨文方正整齊,筆畫的分布更求均勻對稱,用筆技巧也要豐富多樣。商末周初用筆比較方折,到西周中晚期,線條漸趨圓渾,變化也更為豐富,如出現帶有波磔的筆畫和不露鋒芒﹑含蓄飽滿的玉箸線條。章法謹嚴精到富有韻致。書法風格有的厚重凝練,有的質樸端莊,有的遒麗秀勁,反映了金文的書法藝術比甲骨文要進了壹步。③戰國篆書,也稱六國文字。戰國時期,由於諸侯割據,文字產生了地域性的差別,加以書法應用的範圍也比商周時期擴大,因此書法藝術也呈現豐富多彩的局面。戰國時期遺留至今天的文字,除銅器銘文外,有簡牘書﹑帛書﹑載書﹑石刻﹑陶文﹑璽文等。這時也出現新體字,如有濃重裝飾趣味的鳥篆﹑粗頭細尾的蝌蚪文。其中載書(盟書)﹑繒書(帛書),以及寫在竹木簡牘上的篆書,使我們可以窺見當時書法墨跡的真面目,是研究古代書法藝術的重要資料。這時期的篆書雖有地區的差別和風格,但還沒有超出兩周金文的範圍。最能代表這時書法藝術的水平的是石鼓文,書法體勢方整,雍容大度,筆畫圓活,氣質雄渾古樸,是石刻篆書的代表作品。④小篆,是秦始皇統壹中國後,經過整理規範後推行全國的文字。小篆是在大篆(籀文)基礎上發展形成,字體比籀文要簡化。小篆結體圓長,筆畫粗細勻稱,藏頭護尾,不露鋒芒,線條圓潤,非常美觀。作品相傳為秦李斯所書的《泰山刻石》﹑《瑯■臺刻石》為代表。小篆自漢代以後雖失去通行價值, 但仍為歷代書法家所喜歡書寫。歷代著名小篆書家有秦李斯,唐李陽冰﹑袁滋,宋徐鉉﹑明李東陽,清王澍﹑鄧石如﹑孫星衍﹑桂馥﹑趙之謙﹑楊沂孫﹑吳昌碩等。

 隸書

 又名佐書﹑史書,產生於戰國,盛行於漢代。隸書打破篆書曲屈圓轉的形體結構,為使平直的筆畫便於書寫,隸書變小篆的縱勢為橫勢,形體寬扁,左右舒展,筆畫講求波磔,橫畫具有蠶頭燕尾的形狀,是壹種具有濃重裝飾趣味的字體。隸書藝術以兩漢成就為最高,漢代隸書遺存至今的有碑刻和簡牘書。漢碑隸書,體勢﹑風格變化多端。其結構有的方正工整,有的疏朗寬博,有的中緊開張。其用筆有方有圓。其風格有的端莊秀麗,有的雍容典雅,有的雄強渾厚,有的樸拙天真。其著名碑刻保留到今天有百余種之多。簡牘隸書,用筆多直率隨意,不假修飾,有壹種自然﹑活潑的意趣。魏晉以後隸書被楷書所取代,隸書則用於匾額和部分碑石,但隸書書家代不乏人。唐代著名隸書書家有史惟則﹑韓擇木﹑李隆基﹑徐浩等。唐代隸書註重形式,筆畫圓潤肥重,風格趨向華麗,缺少骨力和意趣。清代是隸書藝術興盛時期,隸書書家多直接取法漢碑,能突破唐隸的藩籬而新開蹊徑。著名書家有鄭■﹑金農﹑黃易﹑桂馥﹑鄧石如﹑伊秉綬﹑陳鴻壽﹑何紹基﹑吳讓之﹑趙之謙﹑俞樾等。

 楷書

 又稱正書﹑真書。楷書在漢代已見雛形,它是隸書的變體。魏晉南北朝是楷書的發展時期,唐代是楷書登峰造極階段。楷書形體方正,其筆畫有嚴格的法度,點畫﹑鉤戈﹑撇捺構成長短正斜﹑俯仰照應,比篆隸更富於多姿多變。南北朝碑刻是現存楷書的寶庫,北朝碑刻特別是魏碑書法,魄力雄強,氣象渾穆,體態多變,康有為譽為有“十美”。他認為:魏碑無不佳者,雖窮鄉兒女造像,而骨血峻宕,構字亦緊密非常。魏碑約分三類,即碑碣﹑造像銘記及墓誌,其中以書法著稱的不在少數。如《嵩高靈廟碑》﹑《龍門二十品》﹑《張猛龍碑》﹑《鄭羲碑》﹑《石門銘》等,著名的墓誌則更多。南朝碑刻雖不如北朝豐富,其中少數碑刻書法不亞於魏碑,如《爨龍顏碑》﹑《瘞鶴銘》﹑《蕭■碑》等,都為世所著稱。歷代著名楷書書法家曹魏有鐘繇,東晉有王羲之﹑王獻之。唐代亦是楷書鼎盛時期,書法家輩出,初唐虞世南﹑歐陽詢﹑褚遂良﹑薛稷稱為初唐四大家。中唐有顏真卿,其書法在初唐成就的基礎上開創新書體,結體以拙為巧,風格雍容大度﹑寬博雄偉,稱為顏體。唐代後期有柳公權,書法學顏真卿,瘦硬挺拔,結體遒媚,自成壹家,世稱為“顏筋柳骨”,他們的書法對後代影響很大。宋代著名書法家有蔡襄﹑蘇軾﹑黃庭堅﹑米芾,他們的楷書都曾受過顏真卿的影響。元代楷書大家有趙孟俯,他用筆圓轉秀勁,風神妍媚,壹變宋代書法風尚,後世稱它為趙體。

 草書

 草書起源很早,文字的簡率﹑潦草的書寫在篆書時代就已出現,但形成草書這種獨立的書體是在漢代。草書經過時代的發展,可分為章草﹑今草和狂草3個階段。①章草,是筆畫帶有隸書波磔的草書。章草產生於隸書盛行的漢代,這是因為章草是由隸書簡率的寫法演化而成。關於章草的含義歷代有各種不同說法,至今還沒有統壹的意見。章草結體簡約,壹字之中筆畫有牽引連接,橫畫和捺筆保持隸的波磔,但字字獨立不相連接,章法取直行縱勢。歷代著名章草書法家,漢代有張芝﹑史遊﹑杜操,西晉有索靖﹑陸機。陸機書法作品,傳世有墨跡《平復帖》。章草刻帖著名的有三國吳皇象的《急就章》,西晉索靖的《月儀帖》﹑《出師頌》等。近代出土漢晉簡牘書中亦有部分為章草書。②今草,又稱小草。今草是楷書產生後,在章草的基礎上,采用楷書的體勢﹑筆意發展形成的。今草刪除章草書的波磔,加強用筆的使轉變化形成快速的寫法。今草上下字的筆勢往往牽連引帶,偏旁相互假借,筆勢連綿不斷,所以今草比章草更為流便婉轉而富有韻律感。今草經過魏晉時期的發展,到東晉達到成熟。東晉王獻之在他父親王羲之的草書基礎上,用筆更為放縱,上下引帶更加強烈,創造了今草的新風格,從此今草壹直流傳到今天。王羲之的草書以《十七帖》為代表,王獻之的草書有《鴨頭丸帖》墨跡傳世。③狂草,又稱大草。狂草是比今草更為狂放的草書,開始於唐代。狂草用筆連綿不斷,大起大落如風馳電掣,壹氣呵成,狂草著名書家為唐代張旭和懷素。傳世懷素的《自敘帖》為狂草的典型作品。

 行書

 亦稱行押書,是介乎楷書和草書之間的壹種書寫簡易﹑流暢的書體。行書產生於漢代,發展成熟於三國兩晉南北朝,行書的發展成熟與楷書的發展有密切的關系。唐張懷■在《書斷》中說:行書,即正書之小訛,務從簡易,相間流行,故謂之行書。說明行書和楷書的關系。行書的結體有的近於楷書,有的近於草書;近於楷書成分多的稱為行楷,近於草書成分多的稱為行草。行書的點畫常常強調遊絲引帶,而筆鋒使轉遒麗明快,活潑自然,好像行雲流水壹般,給人有壹種輕松自如美的享受。行書經過東晉王羲之﹑王獻之父子的革新,變魏晉淳樸的書風為妍美流便的新風格,使行書達到非常完美的境界。王羲之的行書最能表現雄逸流動的特色,他的行書代表作品有《蘭亭序》。王獻之的行書筆跡流懌,風格婉轉妍媚,富有姿致。唐代行書大家有李邕,用筆沈厚,體勢欹側,風格雄渾遒麗,代表作品有《嶽麓寺碑》和《李思訓碑》。宋代四大家蔡襄﹑蘇軾﹑黃庭堅﹑米芾都擅長行書,他們的行書往往流露自己感情和意趣,形成宋代尚意書風。元代趙孟也是行書大家,他用筆圓暢遒麗,風格溫潤爾雅。明代行書以董其昌為突出,他的行書章法疏朗,風格淡雅秀逸。書法是書法家文化修養﹑個性﹑思想感情的體現,它通過特有的藝術手段,給人以藝術美的享受。

  • 上一篇:中外藝術欣賞教案設計
  • 下一篇:媒體傳播效果的指標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