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歷史沿革
關於二人臺的形成時間和地點,有兩種說法:壹說清光緒年間(1875-1908)於內蒙古西部土默特旗壹帶,在蒙漢民歌和曲藝絲弦坐腔的基礎上,吸收民間社火中的漢族舞蹈,創造了壹醜壹旦,載歌載舞的表演形式,取名“蒙古曲”;壹說它是由清朝鹹豐、同治年間(1851-1874)曲藝打坐腔結合秧歌中“踢股子”等舞蹈動作,發展而成。之後,由山西逃荒的難民傳到內蒙古西部,又吸收了蒙古族歌曲而進壹步成長起來。二人臺最初只是農民在勞動余暇自我娛樂的壹種化裝表演形式。清末民初,內蒙古土默特地區開始出現了職業班社,壹般每班五至七人,劇目逐漸豐富,表演日益提高,開始由表演唱向代言體民間小戲發展。抗日戰爭時期,在內蒙古與河北張家口地區交界的商都等地也出現了東路二人臺的職業班社,有的班子多達十幾人。初步有了行當之分,除凈、末角外,又發展了其他行當。表演方式已突破了“抹帽戲”形式,由多人飾演不同角色同臺演出。同時有少數劇目還加進了武打。音樂、唱腔也有所創新。過去多是專曲專用,壹曲到底。後來則根據劇情,配以多種曲調。有的唱腔向板腔體式發展。東路二人臺在建國前沒有女演員,西路二人臺,則早在職業班社出現前,就有土默特在旗老藝人榮雙羊和他的兒媳計子玉,嶽石匠的女兒梅女子以及丁喜才夫婦同臺演出過。直至1946年,計子玉收女徒班玉蓮,才成為二人臺第壹代職業女藝人。
建國後,二人臺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先後在內蒙古自治區,山西的河曲、陽高、大同,河北的張北、沽源、尚義、康保以及陜西的榆林、府谷等建立了二人臺專業演出團體和培養二人臺演員藝術學校。僅內蒙古西部就有專業劇團五個,以演二人臺小戲為主的烏蘭牧騎二十六個,此外各地還有許多業余劇團。
二.藝術特點
早期二人臺的表演形式比較單壹,角色只有壹醜壹旦,服裝也很簡陋,道具只有手帕、折扇、霸王鞭。樂器伴奏只有笛子、四胡、揚琴、四塊瓦(或梆子)。所唱的多是五更,四季,十二月壹類的小曲,如《紅雲》、《十段錦》、《十對花》等。舞蹈的身段也和秧歌大同小異。多以第三人稱進行演唱,情節簡單,少有鮮明的人物形象。
民國以後,隨著二人臺的向外傳播,在演出中,藝人們對二人臺進行了改革和創新,特別是從民歌中汲取素材,並加以改編,如《走西口》原來是以第二人稱對唱的形式演出,改編後成為以第壹人稱進行表演,加進了情節和人物的小戲。隨著二人臺演出內容的豐富,它的音樂、表演和服飾也有所創新。在音樂唱腔方面,由原來的專曲專用,壹曲到底,發展為多曲聯用;唱腔也出現了亮調、慢板、流水板、捏字板等簡單的板式變化。在表演方面,根據劇目內容的不同,形成了載歌載舞的“火爆曲子”(又稱“帶鞭戲”)和重唱工、做工的“硬碼戲”。二人臺的舞蹈程式有“大圓場”、“大半月兒”、“套月兒”、“風旋門”、“裏外羅城”、“藥葫蘆”、“搬門”、“天地牌子”、“大十字”、“蜂兒撲瓜”等。此外,旦角還有壹種叫作“打閃”的舞蹈動作,即右腳別於左腿上,兩臂畫壹弧形,身子稍斜下蹲。系在秧歌舞步基礎上,吸收戲曲旦角“臥魚”身段而創造,為其他劇種所罕見。舊時二人臺演出有壹套習慣,壹般先由醜角上場說“呱嘴”(又稱說“千克”),“呱嘴”都是第三人稱的現成段子,由演唱者自由選取。然後通過問答的方式(稱“叫門對子”)把旦角叫上場接演正戲。正戲的表演有兩種類型。壹種是載歌載舞的表演唱,俗稱“火爆曲子”或“帶鞭戲”,如《打金錢》等,以抒情性的歌舞取勝。起舞時,折扇二人***同,霸王鞭系醜角專用,有時舞雙鞭,分上、中、下三路套數,舞姿猶如蛟龍盤柱,上下翻飛。手絹系旦角專用。建國初期,二人臺曾吸收二人轉耍手絹的傳統技巧,將手絹改為八角型,並發展為各種“出手”。不論哪種歌舞,都由慢轉快,形成高潮後嘎然而止。另壹種是以唱為主的情節戲,俗稱“硬碼戲”。其中也有壹些采取跳進跳出方式表演,如《走西口》、《下山》、《小放牛》、《打秋千》等。這類戲表演比較接近生活,但也有壹些虛擬、誇張的動作。如旦角的摸鬢、走碎步、開門、關門;醜角的出場亮相等。唱詞、數板、完場詩、道白中的“串話”,都講究合轍押韻,因完全用當地方言,故與普通話的聲韻不同。分為中東、衣齊、江陽、灰堆、尤求、波梭、川板、言前、姚條、發華、出入(入聲字)和小字(小人辰兒、小言前兒)十二道轍。語言通俗易懂,形象生動,常用比興手法,形成的曲調、唱腔、別有風味。在服飾方面,由於藝人經濟條件稍有寬裕,添置了壹些質地較好的行頭。盡管二人臺藝術上有了很大發展,但作為壹個劇種,還有待進壹步完善,以提高它的藝術表現力。
三.表現形式
1.音樂
二人臺的音樂是以當地山曲民歌“社火玩藝”中的的殃歌小調和道情戲中的部分樂曲基礎,又吸收了內蒙民間小曲以及陜北民歌中的壹些曲調的特征而成,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二人臺的音樂分腔和牌曲兩部分。唱腔多承用民歌曲調,有些經過各種速度的變化處理,已走向板式化。牌曲部分,基本是民歌基礎上的器樂化。此外還吸收、借鑒了古牌曲、民間吹奏樂等,使其越來越豐富。演奏和伴奏時,主要有揚琴、笛子、四胡、二胡、四塊瓦等樂器。音樂具有優美、清新、秀麗、明朗等特點。
2.表演
二人臺分硬碼戲、帶鞭戲與對唱三大類。硬碼戲註重唱、念、做,要求表演者有較好的嗓音條件;帶鞭戲註重舞蹈表演;對唱由二人交替演唱。
3.唱腔
二人臺的唱腔,基本上是專劇專曲,壹曲壹調。根據劇情變化,演唱時用慢、中、快的三拍式速度。二人臺的傳統音樂唱腔比較豐富,多數是在壹些民歌小調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最基本的曲調有“爬山調”和“爛席片”,此外,還吸收了其他民歌的曲子和其他劇種的壹些曲牌,以豐富其表現力。其音樂形式,基本上屬於民歌結構,因而作為戲劇音樂還是很不成熟的。為了演唱方便,表演通常只有兩人,即壹生壹旦,或壹醜壹旦,有時壹人可以交替飾演幾個角色,俗稱“摸帽戲”。隨著二人臺的不斷改革和發展,有的開始嘗試由多個演員表演陣容較大的梆子戲劇目,取得較好的效果。
4.樂器
二人臺主樂器有“三大件”——枚、四胡、洋琴。藝人稱“枚為骨,四胡為肉,洋琴為衣著,”“三大件”互相配合,互相填補,各抒所長,成為協調,統壹豐滿華麗的音樂。之外,後來在“三大件”之外還增加了二胡,中胡,琵琶、笙、阮、大提琴、等管弦樂器等,音樂的表現力更加豐富多彩。
5.道具
二人臺的服裝、化妝仿效晉劇。道具簡單,主要有扇子、手絹、霸王鞭等。二人臺在表演上既有草原遼闊粗獷的風格,又有北方憨直奔放的品味,深受蒙漢兩族人民喜愛。
三.發展現狀
二人臺流行地多在黃河中遊兩岸及長城內外的農區,因地域偏僻,交通不便,給挖掘、整理、保護工作帶來許多困難。隨著老藝人的相繼離世,許多曲目、劇目瀕臨失傳,急需搶救、保護。
在新的歷史時期,由於經濟條件的不斷提高,人們的精神需求不斷提升,過去的不少劇目內容、曲目、表演藝術已不能適應物質文明建設需要,職業二人臺劇團面臨新老演員交替之際,壹種無為困惑的潛在意識影響著二人臺。時代要求二人臺改革創新與時具進,在新壹代的文藝工作者的***同努力下使二人臺這朵文藝百花園中的奇菀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大潮中再放異彩。
更多內蒙古相關文化:內蒙古傳統習俗文化知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