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人雲:“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壹個“分”字道出了晝夜、寒暑的界限。在養生方面,人體也要遵循自然規律,註意人體陰陽平衡。此時維持自身的陰陽平衡就變得尤為重要。
? 壹般而言,“節氣灸”只要使用得當,往往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防治效果。在這風和日麗、草長鶯飛、鳥語花香的陽春三月,順應節氣施行助陽祛寒的“節氣灸”,有的放矢,是壹個簡便又高效的方法。
? 那麽春分節氣該如何養生,該艾灸哪些穴位呢?
春分節氣養生保健要點:
? 中醫養生與大自然的季節變換密切相關,所以養生也要順應此時的節氣特點,要講求平衡,以"和"為本,為壹年健康打好基礎。春分養生,重在養肝,因為春季與五臟的肝相應。除了應遵從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大原則外,由於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註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因而春分養生,壹要平抑肝陽;二要健脾益氣;三要宣肺補腎。
壹、平抑肝陽,協調平衡
春分時節,艾灸養生需要註意陰陽平衡,艾灸風池穴可以配合驚蜇艾灸我們介紹的疏肝理氣、滋陰柔肝的肝經原穴——太沖,壹起按揉艾灸,壹陰壹陽,協調平衡。
風池穴。風,指穴內物質為天部的風氣。池,屯居水液之器也,指穴內物質富含水濕。風池名意指有經氣血在此化為陽熱風氣。因此,艾灸風池穴能夠調動陽熱之氣,從而起到壯陽益氣的效果。
定位:位於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簡便取穴方法:采用俯臥或坐位,枕骨之下,兩條大筋外緣陷窩中,相當於耳垂齊平。
艾灸:在春分節氣前後3天,采用溫灸法施灸。
1.艾灸前按壓太沖穴、風池穴壹分鐘;
2.點燃艾條,距穴位 2~3 cm處進行懸灸,使局部感覺溫熱;
3.每次 10~20分鐘,灸至皮膚紅暈為度,每天 1 次,***7次。
二、健脾益氣,補腎強筋
? 春分時節,晝夜平分,寒暑平分,此時身體更加敏感易激,所以我們尤其要註意脾胃方面的疾病。
腎俞,顧名思義是掌管著腎臟的穴位,為足太陽膀胱經穴,在體內對應著腎臟,是腎氣轉輸、輸註到背部表面的穴位,可益腎填精,強壯元陽。艾灸腎俞,還可加以搭配關元、中脘等穴調理脾胃。
定位:在背部,第二腰椎棘突下,脊柱旁開1.5寸。
簡便取穴方法:俯臥,神闕(肚臍)正對背部處旁開1.5寸。
艾灸:在春分節氣前後3天,采用溫灸法施灸。
1.點燃艾條,距穴位 2~3 cm處進行懸灸,使局部感覺溫熱;
2.每次 10~20分鐘,灸至皮膚紅暈為度,每天 1 次,*** 7 次。
三、止咳定喘,宣肺補腎
? 春分節氣忽冷忽熱,容易引發感冒,造成過敏性哮喘的反復發作。所以在春分之時,不僅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更要註意肺氣的調護。定喘穴在此時就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定喘穴屬於經外奇穴。「定」,指安定或平定。「喘」指咳喘、哮喘。在春分之時,以定喘穴為主,配合鞏固肺氣的風門、肺俞,以及提升陽氣的大椎、百會等穴位,能夠起到預防哮喘發作、止咳平喘的效果。
定位:在脊柱區,橫平第7頸椎棘突下,後正中線旁開0.5寸。
簡便取穴方法:坐位低頭時,在脊柱區,當頸部最高的突起處下,旁開0.5寸。
艾灸:在春分節氣前後3天,采用溫灸法施灸。
1.點燃艾條,距穴位 2~3 cm處進行懸灸,使局部感覺溫熱;
2.每次 10~20分鐘,灸至皮膚紅暈為度,每天 1 次,*** 7 次。
? 春分時節,楊柳青青、小麥拔節、油菜花香,此時陰消陽長是春分節氣的特征,我們更需要順應天時,調節自身的能量,以預防疾病的發生。結合養生的食療,以及穴位的艾灸、按揉、拔罐手法,更好地調節自身的陰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