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建築材料、不同的社會功用,使得中國與西方的古典建築有了不同的“藝術語言”。
不同的語言,表達著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築,承載著不同的文化,體現著不同的信念。西方的石制建築壹般是縱向發展,直指上蒼的。這樣壹來,能否將高密度的石制屋頂擎入雲霄,便成為建築藝術的關鍵所在,而執行這壹任務的柱子也便成了關鍵中的關鍵。所以,西方建築的“基本詞匯”是柱子,即那些垂直向上、頂天立地的石頭。如果說柱子是西方建築藝術的“基本詞匯”,那麽屋頂則是其“主要句式”。屋頂的不同,導致了其風格類型上的差異,如希臘式、羅馬式、拜占廷式、格特式、巴洛克式等等。
與西方的石制建築不同,中國古代的木制建築以鬥拱為“基本詞匯”。所謂鬥拱,是將屋檐托起的交疊的曲木,它可以將縱向的力量向橫向拓展,從而構造出多種多樣的飛檐。同西方建築的屋頂壹樣,作為中國古代建築的“主要句式”,飛檐也有許多類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不同的形式制造出不同的藝術效果,或輕靈,或樸實,或威嚴。不僅亭、臺、樓、閣都要用飛檐來標明自己的身份,表達自己的情感,而且飛檐的高低、長短往往會成為建築設計的難點和要點。正所謂“增之壹分則太長,減之壹分則太短”,飛檐的設計必須恰到好處才能顯得輕靈而不輕佻,樸實而不機械,威嚴而不呆板。
還有就是中國人對建築的態度是以新為貴,而外國人則對古老建築充滿尊崇與敬意
還有就是西方建築充滿著宗教神秘主義的情緒,而中國的建築則是儒家文化的反映。。
另外這裏有壹篇比較系統的, 或許更清晰壹些。
不過大體說起來也就是這麽幾點,下面的要概括壹些。
陳安國:中外城市建築文化對比
中西建築形式上的差別,是文化差別的表現,它反映了物質和自然環境的差別,社會結構形態的差別,人的思維方法的差別以及審美境界的差別。
1. 建築材料的不同,體現了中西方物質文化、哲學理念的差異。從建築材料來看,在現代建築未產生之前,世界上所有已經發展成熟的建築體系中,包括屬於東方建築的印度建築在內,基本上,都是以磚石為主要建築材料來營造的,屬於磚石結構系統。諸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希臘的神廟,古羅馬的鬥獸場、輸水道,中世紀歐洲的教堂……無壹不是用石材築成,無壹不是這部“石頭史書”中留下的歷史見證。唯有我國古典建築(包括鄰近的日本、朝鮮等地區)是以木材來做房屋的主要構架,屬於木結構系統,因而被譽為“木頭的史書”。中西方的建築對於材料的選擇,除由於自然因素不同外,更重要的是由不同文化,不同理念導致的結果,是不同心性在建築中的普遍反映。西方以狩獵方式為主的原始經濟,造就出重物的原始心態。從西方人對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強調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夠戰勝壹切。中國以原始農業為主的經濟方式,造就了原始文明中重選擇,重采集,重儲存的活動方式。由此衍生發展起來的中國傳統哲學,所宣揚的是“天人合壹”的宇宙觀。“天人合壹”是對人與自然關系的揭示,自然與人乃息息相通的整體,人是自然界的壹個環節,中國人將木材選作基本建材,正是重視了它與生命之親和關系,重視了它的性狀與人生關系的結果。
2. 建築空間的布局不同,反映了中西方制度文化、性格特征的區別。從建築的空間布局來看,中國建築是封閉的群體的空間格局,在地面平面鋪開。中國無論何種建築,從住宅到宮殿,幾乎都是壹個格局,類似於“四合院”模式。中國建築的美又是壹種“集體”的美。例如;北京明清宮殿,明十三陵,曲阜孔廟即是以重重院落相套而構成規模巨大的建築群,各種建築前後左右有主有賓合乎規律地排列著,體現了中國古代社會結構形態的內向性特征,宗法思想和禮教制度。與中國相反,西方建築是開放的單體的空間格局向高空發展。以相近年代建造、擴建的北京故宮和巴黎盧浮宮比較,前者是由數以千計的單個房屋組成的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建築群體,圍繞軸線形成壹系列院落,平面鋪展異常龐大;後者則采用“體量”的向上擴展和垂直疊加,由巨大而富於變化的形體,形成巍然聳立、雄偉壯觀的整體。而且,從古希臘古羅馬的城邦開始,就廣泛地使用柱廊、門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間來包圍建築,以突出建築的實體形象。這與西方人很早就經常通過海上往來互相交往及社會內部實行奴隸民主制有關。古希臘的外向型性格和科學民主的精神不僅影響了古羅馬,還影響了整個西方世界。同時,如果說中國建築占據著地面,那麽西方建築就占領著空間,譬如羅馬可裏西姆大鬥獸場高為48米,“萬神殿”高43.5米,中世紀的聖索菲亞大教堂,其中央大廳穹窿頂離地達60米。文藝復興建築中最輝煌的作品聖彼得大教堂,高137米。這莊嚴雄的建築物固然反映西方人崇拜神靈的狂熱,更多是利用了先進的科學技術成就給人壹種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
3. 建築的發展不同,表現了中西方對革新態度的差別。從建築發展過程看,中國建築是保守的。據文獻資料可知,中國的建築形式和所用的材料3000年不變。與中國不同,西方建築經常求變,其結構和材料演變得比較急劇。從希臘雅典衛城上出現的第壹批神廟起到今天已經2500余年了,期間整個歐洲古代的建築形態不斷演進、躍變著。從古希臘古典柱式到古羅馬的拱券、穹窿頂技術,從哥特建築的尖券,十字拱和飛扶壁技術到歐洲文藝復興時代的羅馬聖彼得大教堂,無論從形象、比例、裝飾和空間布局,都發生了很大變化。這反映了西方人,敢於獨辟蹊徑,勇於創新的精神。
4. 建築價值的不同,顯現中西方審美觀念的異殊。從建築的價值來看,中國的建築著眼於信息,西方的建築著眼於實物體。中國古代建築的結構,不靠計算,不靠定量分析,不用形式邏輯的方法構思,而是靠師傅帶徒弟方式,言傳手教,靠實踐,靠經驗。我們對於古代建築,尤其是唐以前的建築的認識,多從文獻資料上得到信息。歷代帝王陵寢和民居皆按風水之說和五行相生相克原理經營。為求得與天地和自然萬物和諧,以趨吉避兇,招財納福,在借山水之勢力,聚落建築座靠大山,面對平川。這種“仰觀天文,俯察地理”是中國特有的壹種文化。古代希臘的畢達哥拉斯、歐幾裏得首創的幾何美學和數學邏輯,亞裏士多德奠基的“整壹”和“秩序”的理性主義“和諧美論”,對整個西方文明的結構帶來了決定性的影響,壹切科學和藝術,它們的道路都被這種理念確定了命運。翻開西方的建築史,不難發現,西方建築美的構形意識其實就是幾何形體;雅典帕提隆神廟的外形“控制線”為兩個正方形;從羅馬萬神廟的穹頂到地面,恰好可以嵌進壹個直徑43.3米的圓球;米蘭大教堂的“控制線”是壹個正三角形,巴黎凱旋門的立面是壹個正方形,其中央拱門和“控制線”則是兩個整圓。甚至於象園林綠化、花草樹木之類的自然物,經過人工剪修,刻意雕飾,也都呈獻出整齊有序的幾何圖案,它以其超脫自然,駕馭自然的“人工美”,同中國園林那種“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自然情調,形成鮮明的對照。早在2000年前古羅馬奧古斯都時期的建築理論家維特魯威就在他的著名《建築十書》中提出了“適用、堅固、美觀”這壹經典性的建築三要素觀點,被後人奉為圭臬,世代相傳。17世紀初建築師亨利·伍登提出優秀建築物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堅固、實用和歡愉。”西方人把“堅固”和“實用”作為評價優秀建築物的第壹和第二原則。因而當中國古老的建築物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被毀壞或“煙消雲散”的時候,西方古希臘、古羅馬、古埃及的建築依然完好地保存著,用實物體形象演繹著自己的文化。通過對中西方建築的比較可見出中西方在觀念文化上,制度文化,物質文化上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