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雲南民族政策對經濟的影響

雲南民族政策對經濟的影響

壹、研究的目的和意義“雲南少數民族地區傳統文化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研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和理論意義。如何充分考慮少數民族地區資源環境的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從而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是壹個迫切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我國各少數民族的發展地位不同,這是由於內部體制結構、外部社會交往和自然條件的差異。總的來說,傳統的生產方式難以擔負起民族地區發展的重任,單壹的工業化道路也難以解決資金和技術嚴重短缺的民族地區的經濟增長問題。雲南豐富的文化資源是實現民族地區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重要支撐點,雲南省民族旅遊發展取得了非常重要的成就。有必要對民族旅遊進行理論思考,認識雲南特色文化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意義。考察雲南省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路徑和意義,了解未來發展中需要註意的問題,具有理論和現實意義。發展民族地區文化產業也是維護民族文化多樣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之壹。課題組按原計劃完成了發表三篇論文和壹份研究報告的任務,對研究計劃提出的三個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cssci為《民族旅遊的政治經濟學分析》、《文化差異與文化產業》、《鄉村文化產業發展之路》,發表了與這三個問題密切相關的學術論文三篇:(1)《民族旅遊的政治經濟學分析》作者:馬乃偉。(2)《雲南十八怪與民族文化產品開發》,載《文化遺產》2009年第3期;作者:孫心如。(3)《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路徑與意義——以雲南省為例》,發表於《西南邊疆民族研究》第六輯(cssci源刊)。作者:馬太偉,孫美珍,李得件。二、研究成果的主要內容和重要觀點或建議:本課題認為,近年來雲南省民族地區鄉村文化產業的快速發展與雲南省旅遊業的快速發展密切相關。基於此,有必要對民族旅遊進行理論分析,以真正理解雲南民族地區的鄉村文化產業。《民族旅遊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壹文認為,追求自由的旅遊與現代社會建構的強調控制和營利的旅遊之間的沖突是民族旅遊的根本矛盾,現代旅遊對民族文化符號的重新編碼是民族文化變遷的直接原因。民族文化產品進入主流文化消費體系的意義在於,通過傳播,不同文化之間在壹定程度上實現了文化價值的相互認同。改變現實傳播活動中非理性的可能途徑是,文化業主通過實踐提高參與旅遊的能力,參與傳播制度的修訂和制定。《雲南十八怪與民族文化產品的開發》壹文圍繞“雲南十八怪”這壹獨特的文化現象和民族文化產品的開發進行了深入思考,認為“雲南十八怪”是長期以來外國人貶低雲南本土文化的形象表達。近二十年來,“雲南十八怪”以商品符號的形式出現在市場上,“雲南十八怪”的文化內涵隨著歷史的變遷而變化。從“雲南十八怪”的文化符號效應從轟動到平淡的變化中可以發現,本土文化可能通過積極參與經濟全球化時代而獲得進入主流社會和主流經濟活動的機會。但是,這些地方文化和以這些文化為核心價值的民族文化產品要想改變其邊緣地位,就必須努力使這些地方文化逐漸成為主流社會經濟活動中的結構性元素。《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路徑和意義——以雲南省為例》壹文從大量的田野調查材料入手,得出了對雲南省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的路徑和意義的如下認識:經過20多年的探索,雲南省農村文化產業現已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在依托旅遊業發展和開拓市場的過程中,雲南鄉村文化產業化逐步探索出以下路徑:將生活用品轉化為民族手工藝品;民族歌舞轉化為民族歌舞表演藝術;獨特的民俗風情和優美的自然景觀相結合進行開發;傳統民族藝術品轉化為文化產品;傳統民居的開發與利用。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不僅促進了當地的經濟增長,提高了村民參與市場經濟的能力,還改善了社區的組織結構。農村文化產業在新農村建設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雲南民族地區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研究報告在大量實地調查的基礎上,由點到面,介紹了雲南民族地區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現狀。認為雲南民族地區農村文化產業近年來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不少成績。迄今為止,雲南民族地區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與雲南省旅遊業的發展密切相關,或者說旅遊業的發展帶動了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這是對這個問題的壹個基本認識。其次,雲南民族地區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探索了多種農村文化產業發展路徑。經過20年村民自發參與、政府倡導、多方參與的農村文化產業發展歷程,農村文化產業探索出了壹條多元化的發展道路:將日常生活用品轉化為民族工藝產品。雲南少數民族的許多生活用品,因其強烈的民族審美和文化特征,逐漸被審美功能所取代,開始在現代市場條件下轉化為旅遊工藝品;在農村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將民族歌舞轉化為民族歌舞表演藝術;利用獨特的民族民俗,依托優美的自然景觀,發展鄉村旅遊;進壹步挖掘整理傳統民族藝術,引導這些藝術品走向市場,是壹些地區發展農村文化產業的途徑。利用傳統文化古鎮民居發展文化旅遊,也是雲南鄉村文化產業發展的壹大特色。第三,在農村工業發達的地區,增加農民收入,增加農民就業渠道,培養本地人才;第四,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調整了農村產業結構;第五,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改善了有形和無形基礎設施的建設。雖然雲南民族地區農村文化產業發展呈現出令人鼓舞的態勢,但農村文化產業發展仍存在投入不足、基礎薄弱、規模小、單槍匹馬、人才不足、管理經驗缺乏、精品少、後勁不足等諸多問題。基於這種認識,本文對雲南民族地區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對策提出了幾點建議:壹是立足民族文化資源,進壹步挖掘農村文化產業的發展潛力;二是進壹步明確農村文化產業的定位;第三,加強農村人才培養,為農村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持久動力;第四,充分了解市場規律,整合文化資源、社會資源等要素;第五,通過政府獎勵的方式打造農村文化產品品牌;第六,延伸產業鏈,鏈接產業資源,形成產業集群;第七,通過“政府引導、企業投入、村民參與、市場化運作”的方式,發展農村文化產業有了更多的動力源。本課題的研究從理論上對民族旅遊和民族文化產業進行了深入思考,也研究了民族傳統文化在現實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並對雲南省農村文化產業發展現狀進行了調查研究。研究基本提出了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的對策和建議。這壹成果對於拓展文化產業研究領域具有壹定的理論價值。雲南省有著豐富的民族傳統文化,這些傳統文化以多種方式在經濟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對這些問題的深入分析需要大量的實地考察。這也意味著更多的資金和更多的人力資源是不可或缺的。這些進壹步的研究只能在將來完成。
  • 上一篇:?家居風水知識的總結與分析
  • 下一篇:京劇的形成和歷史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