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雲說禮儀傳統禮儀

雲說禮儀傳統禮儀

拜訪與應酬

三、敬老與尊師

? 敬老與尊師是中華民族值得引以為豪的傳統美德,尤其是有關敬老愛老的傳統,更是由來已久。

? 1.敬老

? 在我國的傳統社會裏,敬老和“孝”的觀念是緊密聯系在壹起的。人們敬老,首先就是尊敬自己的祖先、自己的父母,也就是對祖先亡靈的祭祀和對活著的父母以及祖輩的贍養和尊敬。在此基礎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再擴大到所有的老人,要求人們像尊敬自己家庭裏的老人那樣去尊敬社會上所有的老人。

關於老人在社會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以及敬老的禮儀,《禮記·曲禮上》有過明確的論述:“人生十年曰幼,學;二十曰弱,冠;三十曰壯,有室;四十曰強,而仕;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七十曰老,而傳;八十、九十曰耄;七年曰悼。悼與耄,雖有罪,不加刑焉。百年曰期,頤。”就是說,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成熟起來的。儒家認為,五十歲較為成熟,可以主政;六十歲可以指導別人;百歲以後則應該受到後輩的供養。

? 關於古代敬老養老的禮制,《禮記·王制》中有大記述,其中就說道:五十歲的人可以吃細糧;六十歲要有常備的肉食;七十歲要為他另外儲備壹份膳食;八十歲可以常吃時鮮貨;九十歲的人,飲食要常放在他的居室裏,外出時也隨時能得以供應。五十歲可以在家中扶杖;六十歲可以在鄉裏扶杖;七十歲可以在國內扶杖;八十歲則可以在朝廷上扶杖,對於九十歲的老人,天子想去請教也要親自去他家裏,並且要帶上禮物。八十歲的老人,家中可以有壹人不服徭役;九十歲的老人,全家不服徭役,以便好好照顧老人。路上與老人同行,年輕人要幫老人挑擔、提重物;士大夫階層的老人,出門要為他安排車馬;庶民中的老人,吃飯要有肴饌……

? 歷代帝王也都會做壹些敬老的表示。比如年老官上朝不必步行,可以在宮中乘車轎。年邁官員不辭退而總是讓其本人提出申請,皇帝則壹再挽留,最後恩準回鄉還得讓地方官員按期給其壹定數額的退休金。平時,也常常會給老人發放壹些糧食布帛,以改善老人的生活。漢代時,皇帝還舉行三老五更之禮,把官員中的耆老當作自己的長輩壹樣,讓他們坐上位,給他們夾菜、敬酒。

? 鄉飲酒禮。這種禮儀在《周禮·地官·鄉大夫》《儀禮·鄉飲酒禮》《禮記·鄉飲酒義》中早有詳細記載,可見周代已形成禮制。此後,歷代沿襲有所衍變,直至明清而不廢,可見其生命力之強盛。鄉飲酒禮的內容及其儀節,歷代有所不同,總的說來是為了在鄉裏社會中提倡壹種敬老尊老的風氣,倡導禮教,聯絡感情,減少摩擦,以求社會秩序的和諧發展。這種鄉飲酒禮壹般由地方官員主持,年舉行壹次或兩次。有時候還結合著選拔人才或是歡送鄉裏的人才赴京考試、上任等內容。被邀請赴宴的都是當地有聲望的名流,尤以老人為多,因為在傳統社會裏,往往只有老人才可能獲得很高的聲望。當年的鄉飲酒禮,六十歲以上的人才有資格坐著年輕人只能站在邊上侍候。為了表示尊老,老人面前的菜肴也不同,年紀越大,面前的菜肴盤數越多。凡此種種,無疑是對民眾的壹種示範,說明連地方官員都如此尊老,那麽在日常生活中每壹個人就更應該尊老了。

? 2尊師

? 在中國古代,很早就已經認識到了尊師的重要性。《尚書·泰誓》雲:“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把君與師相提並論。荀子則進壹步把“天地君親師”聯系在壹起他說:“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焉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荀子把尊師提到了國家興亡的高度去認識,不能不說是很有戰略眼光的。後代儒生大都遵循荀子的教誨,在家中供奉“天地君親師”的牌位,壹刻也不敢忘懷。這種風氣還蔓到了社會各階層,直至近現代,即使在窮鄉僻壤的百姓家中,也常會看到“天地親師”的牌位,可見這種觀念確實已經浸潤到了中華民族的傳統之中。“壹日為師,終身為父”的俗語同樣深入人心。民間稱老師,如果是旁人口中說出,稱“師傅”;如果是學生口中說出,則稱“師父”。他們還把老師的妻子稱為“師娘”或“師母”等。這都說明在傳統社會裏,人們確實是把自己的老師當成“父親”壹樣來尊敬的。人們普遍認識到:父母只是養育子女的身體;而要使孩子們具有壹定的知識經驗和道德修養,真正會“做人”,成長為壹個有用的人,得靠老師的栽培和教誨。正因為如此,鄉裏社會同樣有著尊師重教的好風氣。

? 歷來的尊師禮俗大致又可以分成拜師、侍師、敬師、報師、祭師這樣幾個方面。

? 古代學生入學要行拜師禮。值得壹提的是束脩禮和釋菜禮。孔子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悔焉。”古人相見,必執贄以為禮。束脩是贄禮中非常薄的壹種。脩,是幹肉,壹條幹肉為壹艇,十脡為壹束,束脩,也就是十條幹肉。學生帶了十條幹去送給孔子,孔子就收下了這個學生,並且認真地去教誨他。束脩禮壹直沿襲至明清,雖然後世送的禮物已不盡相同,但人們卻始把送給老師的酬勞稱為束脩。

? 釋菜禮有兩種說法。《禮記·月令》記載:仲春之月“命樂正習舞、釋菜”。《禮記正義·王制》記載:“春入學,舍采合舞。”舍采,即釋菜,似可理解為古代讀書人入學時以蘋、蘩這壹類的菜來祭祀先聖先師的典禮。《明會要·先師孔子》記載:“古者士見師以菜為贄。”說明學生入學時是拿著菜作為見面禮的。

? 在傳統社會裏,學生人學要向老師送禮的禮俗壹直沒有中斷過。直至民國年間,浙江湖州農村還有不少私塾,兒童入學時要身穿新衣,由家長提著燈籠陪同入學,他們還要隨帶壹塊紅氈毯、壹對紅燭備四份禮物:糯米圓子、粽子、酥糖、豬蹄,送給老師。老師又將壹部分禮物分給其他學生。學生家長點紅燭,讓學生在紅氈毯上下跪,行拜師禮。壹般正中懸掛孔子像,老師則立於壹側答禮。

? 侍師,是指學生在學習期間對老師的侍奉。在傳統社會裏,這種侍奉不僅僅指態度上的恭敬,甚至還進壹步發展到對老師生活起的照料。這在《管子·弟子職》中就有詳細規定。從老師起床盥洗開始,到吃飯,到夜晚入睡,學生都得在邊上恭恭敬敬地侍奉,“朝益暮習,小心翼翼”,這是今天的學生們所無法想象的。

? 敬師,則主要是指學生對老師的敬重。首先表現在稱呼上,稱“師父”,稱“恩師”,稱“再生父母”,都表達出學生的敬意。在行為規範上,也是如此。遇見老師,必得作揖行禮;老師提問,必得起立回答;向老師提問,要舉手;老師坐著時學生應該侍立壹旁;老師站著,學生就不可以坐;路上相遇,要趨行敬禮,要等老師走過之後再走;老師在場,學生不可以高談闊論,等等。當然,上述行為規範要做到也並不難,關鍵還在於學生要發自內心地敬師。

? 報師,是指學生離開老師之後,如果取得了什麽成就,或是遇到老師生日,或是逢年過節,仍要向老師匯報、送禮,表示不敢忘記老師的栽培之恩。

? 祭師,是指對老師亡靈的祭祀。這首先表現在對祖師的祭祀上,讀書人祭祀先先師,各行各業也分別祭祀各自的祖師爺。許多地方還家家戶戶設立“天地君親師”的牌位。這都在壹定程度上增強了人們的尊意識。此外,凡是老師去世,他的學生都得參加為老師舉行的壹系列喪葬禮儀。也就是說,學生確實是像對待自己的父母那樣去對待老師的,老師活著的時候要恭敬地侍奉他;老師死了,則要像祭祀父母壹樣地去祭祀他。歷史上有許多人都為老師守過孝。按照禮制要求,師生關系不是親屬關系,守孝時不必穿喪服,而只是在心中哀悼故稱為“心喪”。當年孔子逝世,他的弟子心喪三年,才各自離去。

? 尊師重教,無疑是傳統禮儀中閃爍著璀璨光芒的部分。

?

  • 上一篇:為什麽“裸體”藝術在國畫中少有,在油畫作品中卻很常見?
  • 下一篇:什麽是悲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