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和技術創新
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是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也是產業結構變化的驅動力。科技發展是影響產業結構變動的最重要因素,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技術革命催生了新的產業。
技術革命、技術創新和技術擴散都影響著產業結構的升級,尤其是技術革命往往導致壹些新的產業部門的誕生。總的來說,人類社會經歷了四次技術革命。第壹次技術革命以紡織機械的發明和蒸汽機的廣泛使用為標誌。機器工業取代了以手工勞動為基礎的工廠手工業,推動了人類社會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的轉變,生產力有了質的突破。紡織業的興起,交通工具(輪船和火車)的飛躍,鋼鐵和機械工業的興起,都是第壹次技術革命的結果。在農業方面,人們開始用蒸汽泵大量灌溉農田,並用它來推動石磨對農產品的加工,農業生產機械化開始起步。人類的能源結構從木材變成了煤炭,工業動力從人力、水力、風力發展到了蒸汽動力。第二次技術革命開始於19的70年代,其主要標誌是電的廣泛使用,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使生產力再次躍升。在內燃機技術的基礎上,建立了汽車工業和航空工業;電力工業(發電、輸電、配電系統)的興起和“弱電”行業的出現(“弱電”技術的出現相應產生了電信、廣電等行業。).第二次技術革命時期,工業生產進壹步集中化,壟斷企業不斷湧現,企業內部管理出現“泰勒制”,形成生產線等等。第三次技術革命始於20世紀50年代,以原子能的利用、電子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高分子合成技術和空間技術為標誌。原子能技術的出現,帶動了大量生產和應用原子能的行業的興起,包括機械設備、材料、燃料等與原子能相關的行業。聚合物合成技術帶動了塑料、橡膠、纖維和合成材料工業的發展。眾所周知,電子計算機技術的出現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人類有了以電子計算機為代表的全新的生產手段,大大節省了人的體力,在壹定程度上替代了人的腦力,使人們可以用計算機代替各種復雜的腦力勞動。這是壹個革命性的變化,大大提高了勞動生產率。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和計算機的廣泛應用,社會管理和企業管理的信息系統已經普遍建立,信息產業逐漸成為主導產業。顯然,這場技術革命帶來了產業結構的進壹步調整和升級。第四次技術革命起源於20世紀80年代,通常也被稱為新技術革命,以生物工程技術、信息網絡技術、軟件技術和新材料技術(如納米技術)為主要標誌。這場新技術革命仍在進行中,對其具體內容仍有不同看法。在過去的20年中,高新技術的出現和高新技術產業的興起對產業結構的升級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並為知識經濟的興起和發展提供了技術基礎。特別值得註意的是,以生命科學為基礎的信息網絡技術、生物技術和基因技術將在各行業發展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技術革命推動了產業從動力密集型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的轉變。第壹次技術革命中的紡織業基本上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而第二次技術革命中發展起來的汽車、化工、鋼鐵等產業集群具有資本密集型的特征。第三次、第四次技術革命中誕生的新興產業,如計算機產業、航空航天產業等,屬於知識技術密集型或資本密集型產業。新技術革命不僅促成了不同時期主導產業的變化,也改變了產業在產業結構中的地位,促進了勞動力就業結構的調整。
技術創新推動產業發展
科學技術要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就必須從知識形態轉化為物質形態,從潛在生產力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而這種轉化是在技術創新環節中實現的。技術創新是壹個不間斷的過程。從動態的角度來看,技術創新過程是由科學研究形成新發明、新產品開發、試制生產、試制營銷等環節組成的。技術創新是產業成長和發展的動力。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發展的例子數不勝數。就農業而言,現代農業的科技含量和傳統農業不可同日而語。現代農業科學技術在形成自己完整體系的同時,許多其他門類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技術科學和經濟科學也在不斷地向農業科學滲透和交融,從而形成許多新的交叉點,拓寬了農業生產領域,促進了現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自然資源稟賦
自然資源是社會生產過程所依賴的外部自然條件。壹個國家的自然資源稟賦(包括地理位置、土地狀況、礦產資源總量及分布、水資源、氣候等。)對壹個國家的產業結構和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經濟首先在寒冷地區和沿海地區發展起來。現在很多發達國家都有優越的自然資源,證明了自然資源的重要性。自然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壹個國家農業的發展。地下資源的狀況直接影響到采礦業和燃料電力業的結構。石油輸出國組織(石油輸出國組織)成員國和澳、新、韓等國的產業結構在產業結構轉型過程中確實受益於其國內的自然資源稟賦。但自然資源稟賦絕不是決定性因素,自然資源條件好的國家,經濟發展差異可能很大。因此,擁有自然資源往往不被壹些經濟學家視為壹個國家工業化發展和結構轉型的道路,如日本、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別是日本這個自然資源稀缺的國家,30年間躋身世界經濟強國之列。20世紀初,阿根廷成為高收入國家之壹,生活水平遠高於當時的意大利,尤其是二戰後。雖然阿根廷擁有世界上最多產的土地和大量的礦產,但阿根廷近年來的危機導致經濟衰退,從壹個側面說明擁有大量的自然資源並不能保證可持續發展。自然資源對產業結構的影響是相對的。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許多過去難以開采的資源將得到開發,天然原料將得到綜合利用和替代。國際貿易可以彌補國內資源的不足,緩解自然資源對壹個國家或地區產業結構的制約。從縱向發展過程來看,對於大多數國家來說,自然資源稟賦作為工業化發展和經濟增長的初始條件或前提,在壹國產業結構轉型過程的不同階段具有不同的作用和影響。越是早期和中期,其影響和作用可能越大。當初級產品生產的比較優勢被制造業取代,從而完成從起飛和起步階段向中等階段的過渡時,其作用和影響將趨於降低。
需求結構
需求是消費者在壹定時期內願意並能夠以各種價格購買的壹定數量的商品或勞務或勞務。需求是購買欲望和購買能力的統壹,缺任何壹個都不能成為需求。總需求是壹個經濟體中各部門在壹定時期內願意支出的總額,包括消費者、企業和政府支出的總和,也可分為消費、投資、政府購買和凈出口(出口減去進口)。在凱爾斯之前,經濟學家相信“供給創造需求”的薩伊定理,但20世紀30年代大危機的現實徹底否定了薩伊定理,經濟學發生了壹場以需求為中心的凱恩斯革命。人們對總需求和需求結構對壹國經濟增長、供給結構和產業結構影響的認識進壹步加深。從影響產業結構變動的角度來看,個人消費結構的變動、中間需求與最終需求的比重、消費與投資的比重、投資結構、凈出口等因素都對產業發展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值得指出的是,在短缺經濟和過剩經濟條件下,需求結構對產業結構和供給結構的影響是明顯不同的;居民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決定了消費規模和消費結構水平,決定了是否會出現排浪消費,進而影響產業結構。
人口規模和結構
人口規模既有數量上的規定,也有質量上的規定。人口是指壹個國家在某壹時間點的總人口,質量是指在既定的總人口中的不同構成。在給定的自然資源、資本和可用技術條件下,壹定時期內經濟增長的速度或國民產出的增加取決於可用勞動力。勞動力的增加來源於人口自然增長、勞動參與率的提高(尤其是女性勞動參與率的提高)、移民和工作時間的延長。經濟發展初期,人口增長較快,勞動力在經濟中的作用主要表現為勞動力的增加。在工業化初期推動產業結構轉型的初始階段,發達國家壹度受到勞動力供給不足的制約。經濟發展到壹定階段後,勞動力素質(勞動者的身體素質和文化素質)起主要作用,勞動力素質的提高主要來源於人力資本投資。在現實經濟生活中,產業結構的變化或者某個地區的興衰都會迫使勞動力流動,從而產生摩擦性事業。壹方面,衰退行業勞動力需求減少會造成大量失業(充分就業並不意味著勞動年齡人口中每個人都有工作,壹般認為自然失業率是充分就業時的失業率)。另壹方面,由於缺乏合格的勞動力,壹些新興行業存在職位空缺。
國際貿易
國際貿易是開放條件下影響產業結構變動的外部因素,其對產業結構的影響主要通過國際比較優勢機制來實現。壹般來說,各國之間產品生產相對優勢的變化,隨著時間的推移,會導致進出口結構的變化,進而導致國內產業結構、消費結構和貿易結構的變化。國際貿易的發展和經濟全球化的推進促進了產業的國際轉移。在封閉經濟中,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並不伴隨著國外產業的轉移,而是在壹個國家內部從發達地區向欠發達地區轉移。國際產業轉移是開放經濟的產物,是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的必然結果。
其他因素
除上述因素外,壹個國家的資本積累、國際投資規模(包括國內資本流出和外資流入)、經濟體制(計劃經濟或市場經濟、計劃指令工業發展模式和市場競爭工業結構發展模式)、產業政策、歷史條件、戰爭與和平環境等。,會不同程度地影響壹個國家的產業結構。
總之,上述所有影響產業結構的決定和因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這些因素可能相互促進、相互制約,甚至相互矛盾,綜合影響和決定現有的產業結構及其變化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