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京劇裏武生的行頭具體都有什麽呢?

京劇裏武生的行頭具體都有什麽呢?

靠,中國戲曲服裝專用名稱,即甲衣。

程式性:是武將所通用的戎服。

款 式:圓領(用時圍“靠領”),緊袖口。靠身分前後兩片,長及足。後片腋下有兩個“燕窩”,作為與前片相連的紐帶。後腰兩側有兩根“摟帶”,回繞於前腰。前片中部略寬(稱“靠肚”)。雙腿外側各有壹塊遮護腿部的“靠腿”。周身滿繡表示甲片的圖案紋樣。“女靠”與之大致相同,唯靠肚稍小,腰下為彩色飄帶(用時圍雲肩,系襯裙)。

溯 源:“靠”源於清代將官之綿甲戎服。此種戎服,以錦料為面,綢料為裏,內襯絲棉。形制為上衣下裳(上部甲衣、下部圍裳),它不像古代鎧甲那樣以甲片為主,僅在前後心及肩部等處綴有金屬飾片,從總體看並無實戰護身作用,而更象是壹種禮儀用服,比起古代鎧甲來具有很大裝飾性。“靠”即是在此基礎上經過美化後形成的。

特 點:靠的服裝造型頗為奇特別致:上衣裳下裳相連,似“深衣形制”,具有長寬袍的莊重大方,但它衣分兩片,似衣非衣,似甲非甲。衣片雖有鎧甲紋樣,卻不緊貼身體,因而完全擺脫了生活中的原始形態。極度的誇張與變形,使這種“分離式”的服裝靜則賦予人物以威武氣概,動則便於誇張舞蹈動作。靠的造型鮮明地體現了京劇服裝“可舞性”這壹藝術特點。此外,在“靠”的使用上還具有壹個特點:在背部紮系附加物?“背壺”,內插四面三角形“靠旗”,其顏色與靠色相同,造型呈向外放射狀,這就形成服裝的向外延伸、擴展的感覺,從而更進壹步地襯托出武將形象的高大英武。此種服裝造型方法,在中外服飾史上是極為罕見的。

質 料:大緞。

紋 樣:主要紋樣為魚鱗形或丁字形,鱗甲的中部飾以團壽字,在甲紋四周飾以雙層裝飾花紋?“小邊”、“大邊”,分別為草龍、江牙連續圖案。靠肚上的紋樣也很重要,壹般說武生或武老生用“雙龍戲珠”或“獨龍”。武花臉角色,性格粗獷豪放,壹般用大虎頭。

色 彩:也分為上五色與下五色,用色規範和蟒的程式大致相同,如黑臉譜的用黑色靠,紅臉譜的用綠色靠,英俊武生、武小生用白色靠等。

刺 繡:甲紋平金繡,以其光澤度高表示金屬之燦爛。靠肚上的紋樣,或用絨繡或用平金繡再加部分絨繡,使紋樣的關鍵部位得以突出醒目。表示服孝中的白色靠,用平銀繡。

男式靠在使用時插靠旗,即表示人物全副武裝,已處於臨戰狀態,這叫“硬靠”(靠旗之生活依據,源於古代將官之令旗。當然,那種實用令旗較小,傳令時手執,騎馬行進時就插在後腰革帶上,作為傳令憑證。發展為“靠旗”後,已美化、誇張、加大成為臨戰武將的裝飾物了。壹般用四面靠旗,緞料,繡“單龍戲珠”)。靠的結構很復雜,全身***有繡片31塊,其中有3塊可移作它用。穿蟒或穿箭衣者圍靠領,象征武將;單用兩塊靠腿者,象征丟盔卸甲的敗將,具有符號意義。

“改良靠”為周信芳所創。原是專為演《獻地圖》之劉備時,為適應“內穿靠外襲官衣”的特殊要求而設計的:將靠改為上下兩部分,束腰使用(去掉靠肚),緊身合體。這實際上是又回到了“上衣下裳制”,更趨於歷史真實。“改良靠”後經不斷加工,遂成定式。靠腿分前後左右***四塊,軟帶上及肩部有半立體虎頭。甲片綴排穗(不紮靠旗)。這種服裝造型具有簡潔輕便的特點,當然,不及傳統靠的樣式威武,所以壹般用於普通將官,更多的是用於“番邦”將官(番將用時需加“狐尾”)。

西楚霸王項羽專用。黑色平金繡,最顯著特點是靠肚下端綴有黃“網子穗”。此乃近世霸王靠的形制,遠從金少山、近至袁世海均用此制。清代宮廷演劇,“霸王靠”繡象鼻,甲片為方形,那種古老形制已被淘汰。

  • 上一篇:為什麽剪紙通常用紅色?
  • 下一篇:有什麽軟件可以免費設計海報?海報制作用哪個軟件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