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地球上的人,善於生

地球上的人,善於生

人性善惡問題是中國傳統哲學的重要命題,幾千年來官司不斷。《三字經》的前四句說:“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學遠。”其中前兩句出自孟子論滕文公:“孟子性善,言必稱堯舜。”什麽是“開始”?意思是“開始”。做衣服,首先要把布料剪成幾塊有壹定形狀的,然後把這些塊縫在壹起,形成衣服。俗稱“裁縫”,就是就這兩個基本的服裝工藝而言。切須用刀,故“楚”字由“衣”改為“刀”,以示其始。所以“生命的開始”指的是人出生的時候。什麽是性?這是妳與生俱來的。這就是“性”的本義。在古籍中,“性”有時也作為“命”作為證明。“性相近,學遠”出自《論語·陽貨》:“子曰:‘性相近,學遠。’“學”是後天環境的影響。無論他的父母是什麽民族,什麽種族,無論他們的父母是窮是富,是好是壞,他們與生俱來的“性”就像壹條素白的絲綢,沒有顏色,沒有善惡的痕跡。——這就是“性相似”的含義;但人出生後,環境影響不同,性質也相應變化。比如素絲和白絲沾了各種顏料,差別越來越大,有善惡之分。——這就是“Xi香園”的含義。出自《性雖相似,學卻遠》可見,其實孔子很明確的把性和習慣分開了:性是自然,後天是習慣。但是壹直都有關於性的討論,並不是性習慣的區分。至於把習慣混進性裏,善惡本性的爭論由此而生。

人與生俱來有兩樣東西,壹個是身體外貌,壹個是情感欲望,壹個是精神。性來自於“心”,所以特別精神。後人談論爭論人性,特別是在精神方面。精神包含的範圍很廣:壹是知識和智力,二是情感,三是意誌,四是素質和興趣,五是脾氣和性格。知識智能就真與假而言;情感是就情緒而言的;意誌是關於抵制外界誘惑所體現出來的差異;道德興趣是人們對外界誘惑的態度和社會對人們言行的道德評價;脾氣和性格,就只是浮躁和溫柔而言。很明顯,知識、智慧、情感、意誌、脾氣都說不上是善是惡。所以,人性的“性”不是指整個精神,而只是指人的道德利益。

古代哲學家對“性”的看法有五種:孟子的性善論、荀子的性惡論、東子的性三品論、揚子的善惡混生論、高姿的無善惡論。總的來說,“三品”說是主流,以宋理學的興起和性善說為主流。

孟子主張性善,認為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所以特別註重修身養性,以仁義自持。孟子性善論的缺陷在於,它無法回答這樣壹個問題:既然人性本善,那麽人性中的惡從何而來?如果是因為社會環境中的惡,那麽社會環境中的惡從何而來?社會不是由許多個體組成的嗎?既然“人人皆可為堯舜”,也就是說每個人的人性都是善的,社會上怎麽會有惡呢?而且,如果人性本善,就不容易由善轉惡。為什麽人容易由惡變善?

荀子認為人性本惡,所以特別強調用禮儀和制度來約束和規範人的行為。通過他的弟子李斯,他改變了主意,成為壹個法家。性惡論也有與性善論類似的問題:人性本惡,誰願為善?誰知道好?善良從何而來?

楊雄認為:“人性也是善惡交織的。修善則為善人,修惡則為惡人”(《法眼修身》)。楊雄的“善惡混合論”可以回答善惡從何而來的問題,比“性善”、“性惡”更經得起壹些推敲。但這種觀點仍然無法回答更進壹步的追問:新生嬰兒哭鬧、吃奶、排便這些外在可見的表現是善還是惡?如果沒有善惡之分,但是寶寶心裏有善惡,怎麽知道寶寶沒有表現出來的善惡思想呢?

董仲舒認為“善如米,性如谷。”五谷雖產米,五谷非米。雖然性好,但是性不好。.....以飯為飯,以性為善。這都是聖人升天後的進步,不可能因為不做作,簡單就有性。“他把人分為三種:聖人、互相爭鬥的人和中國人。認為“聖人之性不可名,鬥之性不可名。“有名望的人是有天性的人。.....性是逐漸被教會的,然後就可以好了。”他對“性”的定義是“無需等待,與生俱來。”

實際上,董仲舒並沒有創造三品說,而是繼承了歷史上曾經流行的觀點。比如《老子》把人分為上士、軍士、下士三等,《莊子》把人分為至尊、神人、聖人三等。在《論語》中,孔子曾說“唯上智,下愚不動”(《陽貨》),並說“生而有知者,上也;學而知之者,其次;因此,學習它,其次;困而不學,下壹個就是人民。”(《論語·季氏》)。《漢書·古今人物表八》解釋孔子的話:“傳曰:如堯、舜、禹、姬、顏,為其所好,而鯀、欒欲為惡,則為其所懲。能為善,不為惡,就是智慧。桀、周、龍鳳、畢甘想用它行善,便懲罰它,庾信、崇侯用它作惡。兼容惡,不兼容善,叫傻。齊桓公、管仲之相為主導,而豎貂之輔則為混亂。能善,能惡,叫做中間人。”

董仲舒先把人分為三類,然後再討論大部分人的人性。這個想法比概括每個人的人性要好。三品學說把人分為上中下三等。其中上品“聖人”,“可善,不可惡”,下品“人”,“可惡,不可善”,所以後天環境對他們沒有影響。董仲舒甚至把人性進壹步限定為“中人”的“人性”,這是他的不足。

區分了三品之後,董仲舒開始討論“中人”的人性。但他在這裏似乎不自覺地跑題了:人性的善惡問題已經轉化為“性”與“善”的關系。的確,人性與善惡不是壹回事,但沒有人認為“性”就是“善”或“惡”。

董仲舒關於“性善如米,性如糧”的論述,其實與性善論或者說善惡混論是壹致的。雖然大米不是谷物,但它是通過加工谷物並去除莖葉中的谷殼而獲得的。也就是說,善存在於人性之中,並不是從外部添加的。壹般糧食有糧食,可以加工得到大米;普通人的本性中有善,都是可以通過教育得到的。這不是“中國人都能想堯舜”嘛!董仲舒沒有說五谷的莖葉糠是惡的,但他沒有反對的意思。如果把稭稈的糠皮比作惡,那麽大米的加工就是壹個除惡存善的過程。這符合楊雄的“人性本善本惡”。壹以貫之的說,培養了善,就是好人,培養了惡,就是惡人。

《孟子》中記載了高姿關於人性的觀點。高姿認為人性中沒有善惡之分。壹個人是善是惡,取決於後天的影響。由於上述四種人性理論都經不起推敲,高姿的觀點很可能是正確的。而這種觀點無疑非常容易被現代人認同。我同意這種說法。然而,高姿關於人性沒有善惡的觀點似乎是針對所有人的。這是不符合實際社會現象的。生活在正常的環境裏,都是受教育的影響。有些人表現出善良,但有些人卻作惡多端。生活在惡劣的社會環境中,教育的影響是惡劣的,但有些人卻能“出淤泥而不染”。這種現象說明,雖然高姿關於性無善惡的理論比其他四種理論更經得起推敲,但如果把任何人的人性都壹概而論,那也是有缺陷的。

古人雖然對人性的善惡持有不同的看法,但在重視後天教育上是壹致的。不管人性如何,人要善良,就要用好的東西去教育,去影響。而教育必須從人小的時候開始。

在我看來,要解決人性善惡的問題,必須解決三個問題:壹是區分和習慣;第二,要搞清楚什麽是善惡;第三,不搞壹刀切,要看到人性的個體差異。

“性”是先天的東西,而且是先天的;“Xi”是在先天“性”的基礎上形成的,並受到後天社會環境的影響。先天的東西沒有善惡之分,先天的人性不能用後天形成的善惡來評價。壹般來說,人性其實就是“習慣”。從這個意義上說,人性的善惡其實是壹個偽命題。準確的命題應該是:“人學善惡”。

所謂善惡,就是好的道德評價。道德是人類社會交往中形成的行為規則和行為評價標準。什麽是善?什麽是邪惡?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文化體系下有不同的道德標準。對於壹個具體的問題,在不同的文化體系中,對善惡的評價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比如被很多假洋鬼子奉為民主典範的西方國家,其實只是中國傳統文化道德評價體系中的惡魔。哥倫布、麥哲倫這樣的強盜,被西方人和被西方文化奴役的中國人奉為英雄,而下西洋的鄭和,沒有掠奪和殖民,完全有能力做壹個強盜,至今仍被號稱精英的中國人嘲諷和批判。英法等西方國家大肆販賣奴隸和傾銷鴉片,對別國進行武力殺戮、掠奪和殖民。至今沒有壹個西方人認罪,但假洋鬼子竟然還大贊其功德!當時英法等西方國家的流氓、強盜、冒險家入侵美洲大陸,高喊自由、平等、博愛的口號,對印第安人等土著進行欺騙、掠奪,甚至種族滅絕式的排斥、屠殺,最終占領巢穴,建立了美國、加拿大等國家。妳見過把這些口號喊得更響的現代西方人(包括美國人)懺悔嗎?!妳見過假洋鬼子譴責的嗎?!美國白人每年都會慶祝所謂的“感恩節”,但他們感謝的不是幫助接納他們的印第安人,而是他們所謂的“上帝”!為什麽?因為西方文化體系下的道德標準和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下的道德標準不壹樣。歷史上的遊牧民族,如匈奴人,以搶奪他人財物為榮,道德評價標準也與中國傳統文化體系下的人相悖。可見我認為的是好的,也許別人認為是惡的。我覺得是惡,別人不覺得是。

其實善惡的評價標準取決於對待人的欲望的態度:適度克制欲望,不泛濫就是善;放縱自己的欲望,不擇手段的滿足欲望,就是惡。“生之初”的欲望只是壹種生存本能,不可能有意識地超過“度”,所以沒有善惡之分。

關於人性善惡論,我覺得首先要看到個體人性的差異。從內容上看,人性就像壹條素絹,空洞無物,沒有善惡。善惡受後天影響。但從被影響的傾向或可能性來說,每個人都不壹樣。有些人很容易染上邪惡的色彩。有些人很容易染上好顏色。其實這種對善惡影響的接受程度是因人而異的,很難劃分為三種或三種以上。但還是可以分成三類。對於極少數人來說,他們的本性決定了他們不能沾染惡色卻容易沾染善色。這就是“賢者或智者”。同樣,對於極少數人來說,他們的本性決定了他們不能受善的影響,容易受惡的影響,這就是“惡人或愚人”。子曰:“唯上智下愚不動。”完全正確。對於絕大多數人(中國人)來說,他們對善惡的沾染有壹定程度的接受,所以他們的善惡基本上取決於後天的影響。當然,“中國人”對善惡沾染的接受程度不同。這樣就可以解釋人性無善惡論難以回答的問題。

每個人都有欲望,人的欲望天生貪得無厭,沒有上限。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欲望能夠得到完全的滿足,容易放縱欲望,走向邪惡。向善發展,意味著必須適度克制欲望,當然難度更大;只要放縱欲望,就很容易發展成惡。比如,人的壹生就像壹條河,上遊有善,下遊有惡。求善如逆水行舟。妳必須努力向上劃槳,稍有松懈,就會被水帶向下遊。如果妳放棄向上劃槳,任船漂流,妳會很容易很快墮落。

最後,我的基本觀點可以概括如下:

第壹,人性本無善惡,但有善惡;

第二,極少數人本性善惡,後天對其影響不大;

第三,對於絕大多數說話人來說,其習慣的善惡取決於後天生活環境的影響,他們往往容易產生惡的傾向。

  • 上一篇:乒乓球專業的發球、橫拍、直拍怎麽練?
  • 下一篇:黃梅戲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