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到底是什麽?
1882年,布裏克斯發現人體表面存在溫點和冷點,被譽為體感生理學的開創者。其實早在2000年前,我們的祖先就知道人類皮膚上有很多特殊的感覺點。成書於公元前五世紀至公元前壹世紀的著名醫學經典《黃帝內經》已經指出“氣穴有不同的名稱”,記載了160個穴位名稱。晉代皇甫謐編著了我國著名的針灸著作《針灸甲乙經》,論述了人體340個穴位的名稱、別名、位置和主治。宋代王重新定義腧穴,糾正錯誤,撰寫了《銅仁腧穴針灸圖譜》,開創性地研究鑄造了兩部針灸銅仁,用於針灸教學和考試。它們栩栩如生的形狀和精確的雕刻令人驚嘆。可見,很早以前,中國古代醫學家就懂得根據腧穴治病,並在長期的實踐中形成了完整的腧穴理論體系。
《類經·四海之人》載:“輸、肥、於皆通。”所以,腧穴又叫失穴、俞穴,也叫穴、穴或經。根據中醫基礎理論,人體穴位主要有三個作用,既是經絡之氣註入體表的地方,也是疾病反映在體表的地方,是進行針灸、推拿、氣功等療法的地方。穴位有“快按”和“快驅邪”的神奇功效。然而,穴位的本質是什麽?真的是人體的特殊結構嗎?很長壹段時間,人們對此都有所猜測,也無法達成壹致。
中醫講究的穴位本質是什麽?有人討論穴位的電特性,發現皮膚上某些地方存在電導率特別高的“好傳導點”,其位置與穴位的位置壹致。但後來發現,全身穴位的總面積只有體表的萬分之四,但阻力部位卻多得多。後來,人們用最弱的電流刺激肌肉,凡是能使肌肉產生最大收縮效果的地方,就稱為運動點。通過對比發現,運動點和穴位的分布幾乎相同。但是移動點的機制是什麽還不是很清楚。有人研究過穴位與神經的關系,發現幾乎所有的穴位都與神經有關。某個穴位和某個器官的神經往往屬於同壹個脊髓段。在胚胎發育過程中,皮膚和神經是同源的,神經中樞內有各種皮膚區域和器官的投影點。而相反的觀點認為,非穴位區也有神經分布,兩者在組織學上沒有區別。還發現,穴位與血管、淋巴管關系密切,穴位處的皮膚溫度高於其他地方,可能正是因為這壹系列復雜的關系,形成了穴位的奧秘。
很多人從穴位的電特性來探究穴位的本質。1950年,日本中谷用12伏直流電通過人的皮膚,發現皮膚上有壹些導電性特別高的“好傳導點”,它們的位置與穴位的位置重合。此後不久,法國著名針灸師聶伯雅特在助手的協助下,通過測量皮膚電阻證實了這壹現象,並確定穴位電阻僅為其周圍皮膚電阻的壹半。對屍體的測量也得出了同樣的結果。50年代末,我國學者對穴位電生理的研究也基本肯定了穴位具有低電阻、高電位的特點。但據推測,全身穴位的總面積只占體表的萬分之四,但體表電阻的部位很多,遠不限於穴位。而且,吃飯、睡覺、運動等生理活動,時序、季節、溫度等外界環境的變化,細寸的精神狀態,都會影響皮膚電阻值。難怪上海高血壓研究所的研究人員感嘆,用這種方法確定穴位相當困難。法國人德拉福耶用這種方法測量穴位花了5年時間,結果與中國的穴位大相徑庭,不得不戛然而止。
有人把古代的穴位理論和現代醫學理論進行對比分析,試圖用新的理論和概念來解釋。例如,當電流刺激皮膚時,受刺激的肌肉會收縮。體表受最弱電流刺激而產生最大肌肉收縮的部位稱為運動點。美國學者林大晉提出,運動穴位的分布與傳統穴位幾乎相同。日本的兵頭正義和美國的弗羅斯特等人把穴位和觸發點做比較。觸發點被認為是身體肌肉組織中的壹個局部交叉點,具有深層組織敏感、結節和放射痛的特點。雖然其機制尚不明確,但壹般認為是由於疼痛或其他原因引起的肌肉痙攣、內分泌失調或肌肉緊張所致。針刺穴位時,由於組織間的相互摩擦和金屬針與組織電介質的相互作用,局部組織內的肌肉纖維和神經纖維會受到損傷。另外,兩者的分布也差不多。因此,他們認為穴位的某些特征與觸發點非常相似。有些人甚至認為它們只是同義詞。也有報道稱,穴位與差穴、皮膚活動點密切相關。這些多途徑的研究從側面反映了腧穴的特點,對於探索腧穴的奧秘無疑具有壹定的參考價值。
還有人著眼於穴位的形態結構,希望壹舉揭開穴位的奧秘。上海第壹醫學院的專家解剖觀察了屍體上的324個穴位,發現99.6%的穴位與神經有關。他們進壹步發現,經絡穴位和相關器官的神經分布往往屬於同壹脊髓段,表裏經絡穴位也屬於同壹脊髓段。日本學者森秀太郎證明,全身大約有100個穴位,深入神經束。穴位還與感覺神經節細胞外周突末端的感受器有關,如肌梭、神經腱梭、觸覺小體、環狀小體等。從遺傳學的角度來看,表皮和神經組織是同源的。神經中樞內有皮膚區域和內臟器官的投影點。因此,穴位與胚胎形態可能存在相關性。但也有研究得出了相反的結論:神經纖維在穴位和非穴位組織中都有分布,兩者在組織學上沒有明顯區別。至於穴位和非穴位下的神經組織有什麽區別,現在還不清楚。也有報道稱,穴位與血管、淋巴管關系密切。通過使用紅外熱成像,Kazuo Nishijo觀察到胸部和腹部穴位的皮膚溫度比周圍皮膚的溫度高0.5到1℃,他認為這是由於穴位下血管的存在。根據解剖資料,很多穴位確實覆蓋著皮下靜脈或深層血管。
穴位研究者認為,人體穴位是與神經系統、血管、淋巴管、肌肉等組織密切相關的復雜而全面的結構和功能。至於穴位的具體結構或者說其本質是什麽?科學家們還是各持己見,眾說紛紜,卻沒有明確的答案。
人體穴位常識
穴位是指神經末梢稍密或神經幹通過的地方。腧穴的學名是腧穴,別名有:氣袋、氣腑、結、會、骨虛、脈氣、穴位。
單穴約52個,雙穴300個,奇穴50個,720個。共有108個關鍵點,其中72個點點擊時壹般不致命,其余36個點為致命點,俗稱‘死穴’。
死穴分為軟麻、眩暈、輕重四個點,都有九個點。加起來就是36個致命點。在生死搏鬥中用作‘殺手鐧’。
這些歌曲是:
百惠倒在地上,
如果妳不回家,
章門被擊中,
十個人和九個人死了,
太陽和啞門,
我註定要死,
脊椎骨折但沒有骨折,
我死得很匆忙。'
壹、頭頸部的關鍵點(***9)
1,百會穴
位置:頭部中心線與兩耳尖連線的交點處。
經絡:督脈,手腳三陽與督脈交匯,被擊中腦部,昏了過去。
2.申廷
位置:頭部前方進入發際線五分之壹處。
經絡:是足太陽督脈、督脈、膀胱經的交匯點。被撞後頭暈腦脹。
3.寺廟
位置:在眉梢和外眼角之間向後大約壹英寸的凹陷處。
經絡:奇怪的點,被點後頭暈眼花耳鳴。
4.耳道點
位置:耳屏上切跡前,口腔凹陷。
經絡:手少陽三焦經。被擊中後,耳鳴眩暈倒在地上。
5.景明穴
位置:眼角上方0.1寸。
經絡:足太陽膀胱經。它是太陽、足陽明、陽喬奇和陰喬奇五脈的交匯。被撞後頭暈倒地。
6、人性化的觀點
位置:溝在上側(溝下緣上方2/3)。
經絡:屬於督脈,是手腳陽明與督脈的交匯。被撞後頭暈。
7.啞門穴
位置:頂部後正中線上,第壹、二頸椎棘突間的凹陷處(後發際線凹陷處)
經絡:是督脈、督脈、陽經的交匯點。被擊中後沖擊延髓中樞,失聲,頭暈,倒地不省人事。
8.風池穴
位置:取穴在枕骨粗隆和乳突之間,斜方肌和胸鎖乳突肌之間。
經絡:足少陽的膽經是手足少陽與陰維的會通。被撞後撞到了延髓中央,暈了。
9.任瑩角
位置:喉結旁1.5英寸。
經絡:足陽明胃經,氣滯血瘀,摸後頭暈。
二、胸腹要點(***14)
1,鐘山角
位置:前中線,兩乳頭之間。
經絡:任脈指足太陰、少陰,手太陽、少陽;任脈之會。氣會打心包收穴。被擊中後,內氣彌漫,心慌,神誌不清。
2.九尾穴
位置:臍上七寸,劍突下半寸。
經絡:任脈是任脈的絡穴。被擊中後沖擊腹壁、肝膽的動脈、靜脈,震動心臟,淤血而死。
3.朱克點
位置:身體前正中線上,臍上六寸。
經絡:任脈,心臟的募穴。被擊中後,擊中了肝膽和心臟,死亡。
4.神闕穴
位置:位於臍窩中央。
經絡:任脈。被擊中後,沖擊肋間神經,震動腸、膀胱,傷氣,導致身體衰竭。
5.氣海穴
位置:位於體前中線,臍下1.5寸。
經絡:任脈。撞擊後會沖擊腹壁、動靜脈、肋間隙,破血破瘀,造成身體衰竭。
6.關元穴
位置:位於臍下三英寸。
經絡:任脈,陰三之會,任脈,小腸中穴位的集合。擊打後沖擊腹壁下動、靜脈和肋間神經使腸道振動,造成氣滯血瘀。
7.中極穴
位置:體前中線,臍下4寸。
經絡:任脈,三陰之會,任脈,膀胱經穴位集合。被擊中後沖擊腹壁的動脈、靜脈、神經,震動結腸B,傷氣。
8.曲谷穴
位置:下腹恥骨聯合上緣以上凹陷處。
經絡:任脈,除足厥陰、任脈肝經外。被撞後,周天琦受傷,氣滯血瘀。
9.鷹窗點
位置:胸骨正中線上第三肋間俞堂穴旁開四寸。
經絡:足陽明胃經。被擊中後,沖擊肋間神經、胸神經、動脈、靜脈,使心臟振動,停止供血而休克。
10,乳中穴
位置:乳頭中央。
經絡:足陽明胃經。撞擊後,肋間神經和動脈受到撞擊,充血並破壞了氣。
11,乳根穴
位置:乳頭中心正下方。
經絡:足陽明胃經,心在左側。撞上後會沖擊心臟,容易休克死亡。
12,祁門穴
位置:位於乳房下兩根肋骨之間為第六根肋骨。
經絡:屬於肝經,是肝臟的收錢之穴。足太陰、厥陰與印偉之會。撞擊後沖擊肝脾,震動膈肌?⑵?起飛?哎?
13,章門點
位置:腋窩中線處,第壹浮肋前端,屈肘合腋時正好在肘尖處。
經絡:足厥陰肝經,為足太陰與厥陰之會,陰與衛之會,為征肝之穴。擊打後沖擊肝臟或脾臟,破壞橫膈膜,淤血傷氣。
14,上曲點
位置:位於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碭山。
經絡:足少陰腎經是足少陰和脈象的交匯點。被擊中後沖擊肋神經和腹動脈,振腸,傷氣淤血。
三、背部腰骶部要點(***8)
1,舒菲角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1.5寸。
經絡:足太陽膀胱經。擊打後沖擊第三肋動脈、靜脈、神經,振動心肺,破壞氣機。
2.厥陰俞穴
位置:第四胸椎棘突下1.5寸。
經絡:屬於足太陽膀胱經。撞上後會沖擊心肺,破氣,容易死亡。
3.心俞穴
位置:位於第五胸椎棘突處,側開1.5寸。
經絡: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心臟,破血傷氣。
4.腎俞穴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旁1.5寸。
經絡:足太陽膀胱經。被撞後會沖擊腎臟,損傷元氣,容易截癱。
5.命門穴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和第三腰椎棘突之間。
經絡:督脈。撞上後會沖擊脊椎破壞器,容易截癱。
6.枳實穴
位置:第二腰椎棘突旁三寸(命門旁三寸)
經絡:足太陽膀胱經。被擊中後,沖擊腰部動脈、靜脈、神經,震動腎臟,損傷內氣。
7.氣海穴
位置:1.5寸在第三腰椎和側門處。
經絡:足太陽膀胱經。擊中後沖擊腎臟,淤血破氣。
8.尾點
位置:位於尾骨和肛門之間。
經絡:督脈,督脈的絡穴,不要取任脈。命中後,周天棋被擋,丹田之氣不升。
四、上下肢的要點(***5)
1,肩井穴
位置:大椎穴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最高處。
經絡:足少陽膽經是手少陽、足少陽、足陽明、陽衛脈的交匯。被撞後,身體麻木了。
2.太原點
位置:手掌和手腕橫紋屈肌側的凹陷部分。
經絡:手太陰肺經。肺之本穴,百脈之會。被擊中後,陰停止脈搏,造成內傷的氣。
3.足三裏穴
位置:膝外側下三寸,脛骨外側約壹橫指。
經絡:足陽明胃經,足陽明脈入其中。被撞後下肢麻木無效。
4.三陰交穴
位置:內踝尖上方三英寸,脛骨後緣。
經絡:足太陽脾經是足太陰、厥陰、少陰之會。撞後下肢麻木,失序,傷丹田之氣。
5.湧泉穴
位置:腳掌前三分之壹處,足趾屈曲時有凹陷。
經絡:足少陰腎經。命中後傷害丹田真氣,真氣無法上升,破輕功。
總之,以上36個關鍵點,被擊中後都是有生命危險的,只是最初受傷時可能感覺不是很大,但後果是嚴重的,被擊中點的人不可小覷。
附:
奇經八脈與十二經脈走向
武俠小說裏經常有奇經八脈的說法,那麽奇經八脈到底是什麽呢?
其實奇經八脈只是人體經絡走向的壹個範疇。
所謂經絡,是指已經存在的垂直運行的神經主幹靜脈。所謂側支,是指神經在其中橫向運行的網絡系統的小分支。經絡如無盡之環,內外相通,內屬臟腑,外接四肢。分十二經脈後,絡脈不可數。
人體主要有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
十二經脈方向包括:
1,手三陰經:從胸部沿手臂內側至手部。
2、手三陽經:從手沿臂?
3.足部陰三經絡:沿著腿內側從足部到腹部。
4.足三陽經:從腹部沿腿外側至足部。
奇經八脈包括任、督、沖、帶、陰橋、陽橋、印偉、陽萎。
暈點11
1.腦胡穴:位於百會穴後四寸五分。
2.龜門穴(又名惠檜):位於百會穴前三寸的中央。
3.上行穴(又稱神堂穴):入發壹寸。
4.丁謙穴:百會穴前壹寸五分。
5.後頂穴(又稱定門穴):位於百會穴後壹寸五分。
6.風府穴(又稱天星):頸後枕骨下兩筋之間。
7.頭位穴:位於額角,發際線角的尖端。
8.耳後穴:位於耳後靜脈。
9.啞門穴:位於風府穴正中央壹寸以下。
10.田童點:它位於前方最高點後五分鐘,外側壹英寸處。
11.於震穴:腦虎穴旁壹寸三穴。
禁用點103
1.心經穴(又稱鴿尾):胸部劍突骨下緣。
2.對門穴(又稱“不準”):巨闕穴旁開六寸。
3.門點:即男方面向門點左,女方面向門點右。
4.荊門穴(又名舒鳴):第十二肋間。
5.武定穴(又名舒天):平臍正中三寸。
6.伯勞穴(又名陶道):第壹胸椎棘突下。
7.史飛穴(又稱舒菲):第三胸椎棘突下側開壹寸五穴。
8.膽經穴:平第四肋間,兩乳頭中間。
9.對心穴(又稱指陽):第七胸椎棘突下。
10.風門穴:第二胸椎棘突下。
11.環跳穴:股骨大轉子的後上部,大轉子與顱骨骨折孔連線的內三分之二處。
12.護膝點:膝蓋骨。
13.膝眼點:髕骨尖兩側凹陷處。
14.劉著穴(又稱交心穴):脛骨內側緣內側。
15.足住穴:足面高骨如豆。
16.開腔:即兩耳。
17.喬氏腔:也就是耳朵後面的牙根。
18.左耳穴位:即左耳頂點。
19.右耳穴:即右耳頂點。
20.眼角:眼睛的尖端。
21.大中穴:鼻中。
22.任重穴:也就是鼻溝中間。
23.行車梁點:鼻梁。
24.咽腔:兩個鼻孔。
25.下頜點:即唇。
26.咽喉穴:咽喉。
27.江泰穴:也就是喉嚨周圍。
28.舌咽穴:舌上咽腔。
29.銅鼓穴:位於下風處。
30.精靈洞:就是兩只手放在嘴裏。
31.曲池穴:屈肘時肘橈側橫紋末端。
32.中脘穴:肚臍上方壹寸。
33.劉公穴(又稱肚臍。神闕):肚臍。
34.關琦穴(也稱為瓣膜):左乳房下的第二個手指。
35.血手穴(也稱為管雪):右乳房的下第二指。
36.杭幫穴:血手穴的下壹個穴位。
37.腹角穴:位於下腹部骨盆弦外側。
38.龔銘穴:位於管雪穴之下,氣海穴之右。
39.背心點:背部的中心點。
40.腰眼穴:第四胸椎棘突下側三寸八分。
41.分門穴:肛門。
42.重陽穴:腳背最高點,動脈旁邊。
43.血囊穴:右側十二肋下緣。
44.氣囊點:小腹左側。
45.景平穴:即臍左腹角腕下。
46.脊柱中的穴位:即第十壹節胸椎棘突下。脊柱的中點。
47.山根穴:鼻梁上方。
48.對怪點:在豐福和啞門之間的後項。
49.分氣穴:臍下三分之壹略偏左。
50.血海門穴:右側十二肋下三橫指。
51.膈穴:左十二肋下緣。
52.七舍穴:鎖骨內側上緣。
53.空化:即氣體流出點向右。
54.轉喉穴:即氣舍穴向左。
55.血庫穴:右鎖骨下第八穴。
56.氣血膠囊穴:左肋下。
57.督脈穴:枕骨正中。
58.正額穴:前額正中。
59.後海穴:腎俞穴壹寸八分以下。
60.朱珠點:眉毛的內端陷住了。
61.正氣穴:左胸壹寸三分。
62.上血海乳穴:右乳壹寸三分。
63.氣血兩海穴:左右乳下壹寸三穴。
64.下血海穴:右乳壹寸四穴。
65.火肺穴:中脘與監利之間的中點,向下壹寸三分。
66.番督穴:火肺穴向左壹寸三分。
67.泰山穴:離梭骨四寸。
68.天突穴:胸骨柄上緣凹陷。
69.勞宮穴:第二、三掌骨之間。
70.神門穴:尺腕關節的水平頭。
71.手三裏穴:曲池穴下二寸。
72.頰車穴:在下頜前咬肌處。
73.鄭智點:尺腕上方五英寸。
74.下關穴:顴弓切跡與下頜關節之間的凹陷處。
75.足三裏穴:小腿鼻尖以下三寸,脛骨外側粗隆凹陷。
76.小腿鼻點:屈膝,踝關節韌帶外側凹陷。
77.肩井穴:肩膀的高度在大椎和肩峰之間。
78.日月穴:第九肋下緣。
79.石豐穴:大腿外側膝蓋上七寸處。
80.陽陵泉穴:腓骨頭前下方。
81.衛中穴(又稱穴面):膝腘中動脈外。
82.承山穴:委中穴和跟腱之間。
83.昆侖穴:外側踝關節與跟腱連線的中點。
84.雪海點:彎曲膝蓋,脛骨上緣兩英寸。
85.大淩穴(又稱腕穴):掌後骨下,夾兩筋。
86.尾宮上穴:即尾宮上壹穴。
87.合定穴:位於膝蓋骨上緣中間壹寸處。
88.外踝穴:外踝最高點。
89.內踝穴:內踝最高點。
90.膀胱經:膀胱經。
91.淚穴穴:(又名睛明):眼角外壹穴。
92.溫溫穴(又名聽宮):耳珠,大如紅豆。
93.中伏:第壹肋間外側靠近骨骺處。
94.絕骨穴(又稱懸鐘):踝外側上方三寸。
95.舒歌:第七胸椎的下棘突被打開壹英寸五分鐘。
96.大禹:第壹胸椎棘突下側壹寸五分。
97.太原:腕關節上橫紋,橈動脈外。
98.顧然點:舟骨結節下方的凹陷。
99.曲谷穴:臍下五寸。
100.大肚穴:節後足趾內側。
101.博虎穴:第三胸椎開於棘突下三寸。
102.天窗點:頸側。胸針乳突肌後緣。
103.薊門穴:大腿內側,雪海穴上方六英寸處。
致命的36分
1.眉心穴(也叫唐寅):位於眉毛之間。
2.額頭前的點:位於眉心。
3.太陽穴:眉毛外壹寸,即眉毛和外眼角後壹寸。
4.枕骨穴(又稱腦戶):位於枕骨粗隆上方。
5.厥陰穴(又稱頭橋陰):位於腦後兩側,乳突後白與骨之間。
6.蓋華穴:胸骨柄與胸骨體結合處的中點,即天突穴下二寸處。
7.黑虎陶昕穴(又稱監利):位於肚臍上方三寸中間。
8.巨闕穴:臍上六寸,即九尾穴下壹寸。
9.氣海穴(又稱丹田穴):肚臍下壹寸五分。
10.關元穴:肚臍下三寸。
11.濕點:位於臍上方壹英寸處。
12.中極穴:臍下四寸。
13.左硬創穴:左胸壹寸六穴。
14.右硬闖穴:右乳上壹寸六穴。
15.左乳根穴:左乳直下,相當於第五肋間。
16.右乳根穴:右乳直下,相當於第五肋間。
17.左奇門穴:左乳下兩根肋骨,相當於七八根肋骨。
18.右奇門穴:右乳下兩根肋骨,相當於七八根肋骨。
19.左幽門穴:巨闕穴向左開五穴。
20.右幽門穴:巨闕穴右側開五穴。
21.左上曲穴(又稱左書):肚臍的中間和左五分之壹處。
22.右上曲穴(又稱右壹俞):肚臍右側五穴。
23.左掌門穴:左腋中線第十壹肋端下緣。
24.右章門穴:右腋中線第十壹肋端下。
25.左腹結穴(又稱左臍勞):肚臍左側四寸,下壹寸三分。
26.右腹結穴(又稱右七傷穴):肚臍右側四寸,再往下壹寸三分。
27.左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壹寸五分。
28.右腎俞穴:第二腰椎棘突下壹寸五分。
29.命門穴:第二腰椎棘突下正中。
30.左支石穴(也稱唐智穴):位於命門穴左側三寸處。
31.氣海俞穴:第三腰椎棘突下側開壹寸五分。
32.河口穴(又稱龔偉穴):位於尾骨宮小腿末端。
33.海底穴(又稱銀輝穴):位於前陰和肛門之間。
34.湧泉穴:位於第二、三趾跖骨關節後方,足部蜷曲時為凹陷處。
35.右直穴:位於命門穴右側三寸處。
36.蓄血穴:位於後腦勺右玉枕穴下五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