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保險法》第十六條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滿十五年的,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個人,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累計繳費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繳費至滿十五年,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也可以轉入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或者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按照國務院規定享受相應的養老保險待遇。
法律主觀:什麽是養老金雙軌制?為什麽養老金雙軌制壹直飽受爭議?養老金的改革迫在眉睫,那麽關於養老金雙軌制您又了解多少呢?如果您想更清楚的了解現階段養老金制度問題,那麽本文關於養老金雙軌制的解釋介紹對您了解養老金政策能起到壹定的作用,小編祝您閱讀愉快!養老金雙軌制概念我國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退休養老金和企業人員退休養老金,實行兩種截然不同的制度。具體講表現為三個不同:壹是統籌的辦法不壹樣即企業人員是單位和職工本人按壹定標準繳納,機關事業單位的則由財政統壹籌資;二是支付的渠道不壹樣即企業人員由自籌賬戶上支付,而機關事業單位則由財政統壹支付;三是享受的標準不壹樣,即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金標準遠遠高於企業退休人員,差距大概是300%~500%。機關工作人員的退休收入替代率,已經遠遠超過80%,據網上披露的資料,高達92%-107%。但是,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來,由於種種原因,企業的養老金替代率卻呈現逐漸走低的趨勢,從改革初期的60%多降低至40%左右的低水平。顯然,養老金替代率降低至40%左右,已經嚴重低於正常水平,說明企業的養老保險改革出現了嚴重問題。多年來,這種替代率超低的現象壹再向我們發出種種警示。首先,40%替代率警示我們,職工退休後養老金收入不到在職時工資額的壹半,生活水平出現大幅下降。從全國範圍看,它意味著退休人員收入水平大幅低於在職人員的工資收入水平。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2010年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37147元,月均3096元。而2010年全國企業養老金月平均水平僅為1300元。據此計算出的2010年全國企業養老金平均替代率僅為42%。我國勞動收入占比連續20多年下降,本來在職時工資就很低,退休後養老金替代率又大幅降低至40%,可以想見他們的生活保障水平太低了。其次,養老金40%替代率,養老金收入僅有人均1500元,警示我們企退職工的人均總收入已經遠低於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成為城鎮中的低收入群體。據新人社函〔2011〕204號文件公布,2010年年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為19109元。而據人社部宣布,2010年經過六次連調,企業養老金月人均1300元,年人均15600元。二者相比較,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19109元,比企退職工年人均總收入15600元高出3509元,超出22.5%。這就是說,企退人員平均年收入已經遠低於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僅相當於後者的81.6%。表明企退職工已成為城鎮中的低收入群體,淪為貧困壹族。第三,40%養老金替代率警示我們,我國的養老保障水平已經遠遠低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有關資料顯示,國際勞工組織《社會保障最低標準公約》目前規定,養老金的最低替代率為55%。78%的國家已超過60%,低於40%的只有海地(33%)壹個國家,替代率在40%的也僅有6個國家。這說明我國養老金替代率不僅已經遠低於《社會保障最低標準公約》規定的55%的最低替代率,對照我國人均高達28%的世界最高繳費率,不難發現實際替代率水平已居於世界160多個國家排名的末位。第四,與我國的高繳費率對照,40%替代率警示我們,養老金水平竟然只達到按繳費水平應達到的替代率水平的壹半。我國的繳費率畸高,列世界180多個國家之首。按規定職工個人繳費8%,單位繳費20%,合計繳費率達28%。三比壹的供養比(三人繳費供壹人退休費用),三人的28%合計,繳費率達到84%。根據繳費率和供養比,合理的養老金替代率應該達到84%,而實際只有40%左右,說明替代率僅有合理的替代率的壹半。這是壹種極不公平極為反常的現象。第五,對照改革前企業退休費替代率的水平,40%的替代率警示我們,養老保險改革以來,企業退休人員的養老保障水平出現了明顯下降。改革前企業實行現收現付的制度,職工不繳費,工作滿三十年退休時可以拿到退休前工資的90%,保證了他們退休後生活水平得到了較好的保障。然而養老改革後,繳費負擔加重,替代率反而由改革前的90%大幅下降至40%左右,退休後的生活水平出現大幅下降。很明顯,這是有違養老制度改革的初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