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是教師和學生相互傳遞信息的工具、媒介或設備。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學方法經歷了口頭語言、文字和書籍、印刷教材、電子視聽設備和多媒體網絡技術五個階段。現代教學方法是相對於傳統教學方法而言的。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指壹本教材,壹支粉筆,壹塊黑板,幾張歷史掛圖等等。現代教學手段是指各種電化教育設備和教材,即幻燈機、投影儀、錄音機、錄像機、電視機、電影機、VCD機、DVD機、電腦等。,它們被搬進教室,在各種學科中用作直觀教具。因為使用聲、光、電等現代科學技術輔助教學,所以又叫“電化教學”。
相關建議:
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應用
科學、合理地選擇和有效地運用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在現代教學理論的指導下,熟練地把握各種教學方法的特點,綜合考慮各種教學方法的各種要素,合理地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並優化其組合。
壹,選擇教學方法的基本依據
(1)根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方法。
不同領域或不同層次教學目標的有效實現依賴於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技巧。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可操作性目標來選擇和確定具體的教學方法。
(二)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不同學科的知識內容和學習要求不同;不同階段、不同單元、不同課時的內容和要求也不壹致,這就要求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多樣化、靈活化。
(三)根據學生的實際特點選擇教學方法。
學生的實際特點直接制約著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選擇,這就要求教師科學準確地研究分析學生的上述特點,有針對性地選擇和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
根據教師自身素質選擇教學方法。
任何教學方法只有適應教師的素養條件,並能被教師充分理解和掌握,才能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有效發揮其功能和作用。因此,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優勢,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教學方法,揚長避短。
(5)根據教學環境條件選擇教學方法。
教師在選擇教學方法時,應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充分利用教學環境條件的功能和作用。
二,教學方法的運用
教師選擇教學方法的目的是為了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有效地使用它們。
首先,教師要根據教學實際,對所選擇的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和綜合運用。
其次,無論選擇或采用哪種教學方法,都要把啟發式教學思想作為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指導思想。
此外,在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充分重視學生的參與。
三、教學方法的分類:
教學方法的分類是將各種教學方法按照壹定的規則或標準歸類到壹個內在相關的系統中。
國外學者教學方法的分類模型
1,巴班斯基的教學方法分類
基於對人類活動的理解,認為教學活動包括三個組成部分,即知識和信息活動的組織、個人活動的調節和活動過程的隨機檢查。把教學分成三類。
第壹類:“組織和自組織學習活動的方法”。
第二類:“激發學習、形成學習動機的方法”。
第三類:“檢查和自檢教學效果的方法”。
2.拉斯卡教學方法的分類
分類的依據是新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即刺激-反應聯結理論。
(教學方法-學習激勵-預期學習結果)
根據其在實現預期學習結果中的作用,學習激勵可以分為四種類型:A、B、C和D,並相應地可以分為四種基本或普通的教學方法。
第壹種方法:呈現法。
第二種方法:實用方法。
第三種方法:發現法。
第四種方法:強化法。
3.韋斯頓和格蘭頓的教學方法分類。
根據師生交流的媒介和手段,教學方法分為四類:
以教師為中心的方法主要包括講授、提問和論證。
互動方式,包括課堂討論、小組討論、同伴教學、小組設計等;
個別化方法,如程序教學、單元教學、自主設計、計算機教學等;
實踐方法包括現場和臨床教學、實驗室學習、角色扮演、模擬和遊戲、練習等方法。
幼兒園教育和教學手段:
1啟發式教學
啟發式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習過程的客觀規律,最大限度地調動兒童思維和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法具有以下特點:
註意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參與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讓孩子愉快地參與活動。
註意調動孩子的心智活動,給孩子提供壹個自我探索、自我思考、自我表現的機會。
註重建立民主和諧的師生關系,師生雙方相互尊重、信任、合作、相互促進。
2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幼兒創設壹個具體、生動、形象的學習情境,通過適當的方式將幼兒完全帶入這壹情境,使幼兒在具體情境的不斷啟發下進行有效的學習。
運用情境教學法應註意以下問題:
讓孩子身臨其境,在情境中觀察、感知、操作、體驗,在特定情境的感染下產生喜或悲、愛或恨、喜或怒等情緒。
創設的模擬情境在形式上要新穎,新穎的刺激容易吸引幼兒的註意力,激發其求知欲;內容上要實用,創設的情境要能有效實現目標,不要招搖。
在運用情境教學法時,教師要根據孩子的需要進行啟發和總結,從而幫助孩子總結和提煉自己的感性經驗。要給孩子在情境中充分表達、表達、交流的機會,讓他們成為活動的主體。
3活動操作法
活動操作法是指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提供素材,引導幼兒在操作素材的活動中充分運用手、腦、嘴,從而獲得經驗的方法。
4 .暗示教學法
暗示教學法是運用心理學、生理學和精神病學的相關知識和規律,精心設計教學環境,通過暗示、聯想和想象、智力活動、體力活動、習題和音樂的綜合應用,巧妙地運用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激發個體心理潛能,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學習的方法。
運用暗示教學法時,要註意暗示目的的明確,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選擇適當的暗示手段。創造壹個良好的暗示環境,讓孩子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進行無意識的無記憶活動。暗示的內容壹定要具體,讓孩子無意識的心理活動產生教師預期的效果。把握暗示的時機,使兒童無意識的心理活動有利於向有意識的心理活動轉化。在教學中註意教師的行為、觀念、態度、教學方法、教學環境對孩子的潛移默化的暗示,發揮其積極影響,消除其消極影響。
5發現方法
發現法是指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概念和原理時,只給學生壹些事實和問題,讓學生主動思考,自主探索,自己發現和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壹種方法。
改革教學手段和方法;
隨著當今社會知識信息的激增和“減負提質”工作的深入開展,教學手段和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進入了教育領域,發展迅速。計算機在教育中的應用,帶來了教學方式、教學方法、教材的理念和形式、課堂教學結構,乃至教學思想和理論的變革。教育手段現代化的有效性是教師探索課堂教育方法和手段的方向。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實現高密度、大容量教學,多媒體的應用勢在必行。
壹,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必要性
傳統的數學教學方式非常單調,黑板上有粉筆,偶爾有壹些模型。因為學科本身的特點,不像其他學科那樣生動具體。學習容易讓人感到枯燥,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多媒體技術的普及無疑給數學教學改革帶來了活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能激發學生興趣的變化的學習情境,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引導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和途徑去思考、研究和解決問題,實現教學方法的改革,徹底改變教師“專職灌水”的教學模式。此外,我們利用計算機將現實生活與數學教學內容有機融合,使學生的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多彩,更具時代感,更貼近生活和現代科技,使教材“活”起來,促使學生理解、熱愛和應用數學,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新課程標準》也指出:“現代信息技術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願意並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現實的、探索性的數學活動中去。"
二,現代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1.巧設情景,激發學生求知欲望。
對於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習的動力之壹。多媒體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比如在初三幾何“圓心角、圓弧、弦與弦中心距的關系”的介紹中,我用了壹組動畫:滾動的汽車輪胎、旋轉的水車、快速旋轉的風車展示現實生活場景來說明圓的中心對稱性和唯壹的旋轉不變性,然後用這個性質推導出這節課的內容。巧妙地將背景知識引入新課程,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2.再現過程,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的有效途徑之壹是再現數學知識的發現過程,讓學生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猜測結論,發現定理和結論,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比如在“三角形內角和”的教學中,我先用幾何畫板畫出任意ABC,然後測量每個內角的度數,求它們的和;學生發現他們的和是180,然後讓他們隨意拖動其中壹個頂點,使ABC的形狀或位置發生變化。學生發現,雖然每個內角的大小發生了變化,但它們的和仍然是180,把剛才的數據列成表格,以便進壹步比較,發現規律。所以學生可以猜測任意三角形的內角之和是180。最後,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知識證明自己的猜測是否正確。同樣,用幾何畫板使三角形的兩個內角和另壹個角形成壹個直角。通過演示,再次展示發現和證明定理的過程,可以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
3.化靜態為動態,突破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計算機能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動態展示,強化學生的直觀印象,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無法克服的重點、難點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平面圖形中的平移、折疊、旋轉等位置變化,多媒體可以發揮其獨特的優勢,如拋物線的平移和旋轉,學生壹目了然地演示出來,還有圓之間的位置關系的相互移動,以及每種位置關系下兩圓的中心距d與半徑r、r的定量關系,通過CAI演示,學生容易接受和理解。
總之,恰當地選擇信息技術應用於數學課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適時適度地使用多媒體,發揮其最大效應,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有效地培養創造性人才,符合現代教育的需要。信息技術不僅給數學教學帶來了先進的手段和提高的效率,而且改變了教與學的方式,實現了學生主體地位的確立和主體作用的發揮。既拓展了學習空間,又打開了學習思維的閘門。它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接觸計算機網絡的機會,還使他們掌握了學科學習的工具,增強了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