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什麽算得上是情報啊

什麽算得上是情報啊

情報學 歷史,前途(zz)

情報學是研究情報的產生、傳遞、利用規律和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與手段,使情報流通過程、情報系統保持最佳效能狀態的壹門科學。它幫助人們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手段,提高情報產生、加工、貯存、流通、利用的效率。

情報學的概念源於歐美國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逐步形成的壹門新學科,至今仍在發展完善中。因此,它不像壹些基礎學科那樣,有著嚴格而且統壹的學科定義。“世界科學情報系統”的專家給情報學 下了這樣的定義:“情報學是壹門研究情報的性質和特點、影響情報流通的因素,以及有效查取和利用情報的加工技術和方法的科學,它是壹門新興的交叉學科。”

隨著人類社會向信息化社會的演進,情報學的社會重要性日益增加,其作用和研究成果被認為是信息化社會的強大支柱之壹。

情報科學家把情報學的社會重要性總結為:可使人們有效地傳播已積累的知識;不斷地使人們及時吸收並應用新知識;通過情報的貯存與檢索,喚起人們對知識的記憶;通過對情報知識的有效利用,強有力地推動人類社會、經濟文化和科學技術的進步。

情報學的歷史

不論是西方國家,還是中國,情報學的形成與發展是同它們的情報活動、情報工作的發展緊密相聯的。現代情報學理論與活動主要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是科學技術高度發展的產物。香農的“信息論”、維納的“控制論”、電子計算機的誕生分別為情報學奠定了理論和物質基礎。

萌芽與形成階段(40年代)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西方工業國家的科學技術發展,使情報學有了誕生的社會需求和基礎。以德國、英國、美國和蘇聯為主的壹些國家,積累了大量需要處理和利用的科技文獻資料和科研成果;西方國家對研究與開發的投入大大增加;計算機問世並被利用於文獻加工領域;新的學術思想活躍以及新的學科不斷誕生。這些因素都是情報學孕育與形成的強大力量。

情報學最初階段的理論基礎是美國和英國的科學家布什和布拉德福奠定的。前者於1945年發表了“誠若所思”壹文,首次提出了機械化檢索文獻縮微品的設想;後者於1948年發表了“文獻工作內容的改進和擴展”壹文,強調了蓬勃發展的文獻工作所面臨的必須革新的局面。二者的結合造就了文獻工作向情報學的轉移。這壹時期,情報學發展的最重要國際活動是1948年英國皇家學會召開了國際科學情報會議。

初期發展階段(50年代) 在這壹階段,情報學已初步形成了研究體系和內容:情報組織,情報貯存與檢索設備,機器翻譯和情報需求。美國人陶伯、莫爾斯、肯特等人相繼研究出單元詞索引、敘詞索引、組配索引、題內關鍵詞索引,以及定題情報服務的原理或裝置,給情報檢索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英國人布拉德福和維克裏於50年代前後分別對文獻分布理論、費爾桑對分類檢索理論、克萊弗登對檢索系統性能的評價問題分別作了研究。

1957年是這壹階段中具有轉折性意義的壹年。美國科學家柴瑞宣布在美國把各種各樣的交流研究與活動統壹於情報學。同年,在美國,情報手工檢索開始越來越多地轉為計算機檢索系統。情報學作為壹門新興的交叉學科的性質自此開始顯露出來。

中國情報學起步稍晚,始於20世紀50年代。1956年中國科學院建立了科學情報研究所,標誌著中國科技情報事業的開始。1957年出版了《科學情報工作》雜誌介紹國內外情報工作現狀與發展,引起學者們探討情報工作理論的興趣,是中國情報學研究的開端。1958年中國已開始出現情報述評和分析,在此基礎上,逐漸發展成為具有中國特點的情報研究工作,其成果具有綜合性、戰略性和及時性的特點。中國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還於1958年創辦了中國科技情報大學,後並入中國科技大學,設立了情報專業。

發展與壯大階段(60~70年代) 就國外先進工業化社會而言,情報學在這壹時期已成為壹門成熟的而且仍然在不斷發展的獨立學科。它的研究對象、內容、體系、研究方法和手段、系統與網絡實體、同其他學科和工程技術的交叉程度都變得更為廣泛、嚴格和復雜。

這壹階段,情報學的重點在於發展適用性情報技術,支持國家情報系統的建立,支持和加強專業化情報服務系統,解決情報用戶與情報系統之間相互作用和關系問題。例如1961年美國化學文摘社用電子計算機實現了“化學題錄”的自動編排;1964年建成了MEDLARS醫學文獻分析與檢索系統,並於1971年將該系統聯機化等等。它們在用戶與數據庫之間架設橋梁,促使聯機系統廣泛應用。

與此同時,在理論上也出現了相應的發展,如美國的加菲爾德發明引文索引並於1961年試編成了《科學引文索引》;普萊斯側重從歷史與社會學觀點來研究科學情報,於1961、1968年分別出版了《巴比佗以來的科學》與《小科學、大科學》兩書,為文獻計量化的發展作了奠基性工作,並提出了科學文獻指數增長定律與衡量科學文獻老化的普賴斯指數;索爾頓在美國康乃爾大學進行了用加權詞方法的自動標引方案試驗。上述研究與實踐標誌著情報學在60~70年代已進入了它的發展與壯大時期。

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高密度信息存儲技術的進壹步發展,情報學的研究範圍和深度大大拓寬和提高,情報學及其研究成果已被國際社會視為人類信息化社會的理論和物質基礎的壹部分。

情報學的性質與內容

情報學屬於壹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是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合成學科,它作為理解現代化通信與知識綜合化所必須的壹個領域而存在。

從科學技術發展史來看,邊緣交叉學科已經經歷了兩個階段。第壹階段是在自然科學各學科之間、技術科學各學科之間、自然科學與技術學科之間或理論科學與應用科學之間交叉;第二階段則是自然科學、技術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交叉,而情報學則是屬於第二階段的交叉產物。

因為情報科學的研究對象是“科學情報及其活動的各種規律”,追求的目標是“最佳的標引方案”、“最少的情報查找時間”、“最大的情報流通”,所以情報學的內容主要有十壹個方面,它們是:

情報的產生、內容、特點和結構;情報的傳播、交流和利用;情報的貯存和檢索;情報的標準與規範;情報系統和網絡;情報用戶和情報需求;情報的大容量存儲和高速傳遞;情報學與相關學科;現代化信息技術和手段在科學情報領域的應用;情報的經濟學與社會學;信息化社會。

另外,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曾於1979年對情報科學的內容進行了另壹種歸納,認為其內容主要有四方面:

情報的標準與計量。例如,情報系統的基本特性;情報的數量、復雜性、含義、利用和價值; 情報的計量和算法;標準實驗條件的定義和測試等。

情報的結構。研究課題包括情報搜集和存取系統的結構性質;形式和內容之間的關系(即語法學和語義學);語言結構和情報之間的關系;情報的統計理論以及情報模式如何通過數學計算的方法加以驗證和目動識別等。

情報傳遞。主要是研究人作為情報加工者的能力和限制條件。研究課題包括人的情報加工特性;人和情報系統、情報資源之間的相互關系;情報的表述。

情報經濟學。主要研究情報在經濟發展中發揮作用的過程。所研究的問題包括情報學概念在經濟結構中的應用,情報經濟模型等。

情報學可分為理論情報學,應用情報學以及情報工程技術三部分。理論情報學主要研究情報的產生、加工、傳遞與利用問題。中國將其歸納為情報源、流、用的研究模式。

由於其他學科在情報學中的交叉滲透,近來產生了壹些分支領域:如情報經濟、情報心理、情報術語、情報數學、情報控制、情報社會……等問題的研究,這些問題的研究解決將會使情報學的面貌壹新。

情報又可細分為政治情報、經濟情報、科技情報、軍事情報、社會情報等,但情報學主要關心它們的***性問題。理論情報學的觀點還很多。如約維茨的決策論觀點,葛勞斯的結構與功能觀點等等。

應用情報學主要研究情報工作與事業這樣壹些偏重實踐的問題,情報工作按流程可分作情報采集、加工報道、檢索、研究、服務等環節。研究這些環節中的規律性問題構成了應用情報學研究的微觀方面。

情報事業則是指壹個較大領域(如國家、地區、大的團體等)從事的社會情報活動,對它的研究構成了應用情報學研究的宏觀方面,並多涉及情報的基礎結構,如情報政策與規劃、情報機構、情報中心、情報學會、情報標準化、情報教育等問題的研究。它標誌著壹個國家的情報吸收能力,也是各級領導與管理人員關心的壹些問題。

情報工程技術主要包括情報技術、情報系統等方面。情報技術主要是指與情報工作有密切聯系的計算機技術、縮微技術、以及通信技術等。又可以按流程分為情報輸入技術、情報存儲技術、情報處理技術、情報輸出技術以及情報傳輸技術。情報技術相對於信息技術則偏重於應用層次。

由於人工智能的迅速發展、知識工程的運用、智能情報檢索、專家系統等給情報技術的發展帶來了更廣闊的前景。中國歷來較為重視情報工程技術,各個專業部委在這方面傾註心力較多,其成果較多反映在歷屆的計算機情報檢索及有關技術的研討會上。

情報學的研究方法

目前情報學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社會調查法。通過現場調查針對社會現象搜集數據,進行分析。這種方法又可分作直接方法與間接方法兩大類,前者主要是用現場觀察法,後者又分作訪問調查與調查表調查。

文獻計量統計方法。對以記錄形式進行交流的各個方面進行計量統計,從中找出變化規律,建立相應數學模型,從定性與定量分析中達到掌握過去與現在的變化脈絡,進而預測未來可能的變化。

數學分析法。現代數學的許多分支在情報學的研究中都在應用,如在情報檢索理論、情報傳遞的機制、情報采集方案的確定中,概率論、集合論、模糊數學、微分方程、運籌學等均在應用,甚至數論、圖論、泛函分析、變分法等,也可以應用。

系統分析與評價方法。對於情報系統各個側面與總體,可通過引進系統論等方法,進行分析與訐價、規劃與設計。由於系統論的研究方法眾多,對某壹具體研究對象來說,就需要比較不同的方法,從中選擇最佳方法,以期獲得最優的結果。

歷史的研究方法。進行歷史的研究壹般先鑒別壹個歷史問題,搜集有關史料,形成假說。然後進壹步嚴格搜集與組織史料,認真加以核實,進行分析,得出結論。歷史研究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情報學是如何形成的,促使我們了解過去的事件發生的原因、時間、地點與方式。

情報學的研究方法還很多,諸如德爾斐法、內容分析法、比較分析法、哲學研究法,多綜合加以運用,近來又出現空白點分析法、聚類映像法等。

情報學與相關學科的關系

情報學是在融會許多學科成果的基礎上逐漸發展起來的,因此我們稱它為壹門新興的、綜合性交叉學科。

信息科學是研究信息的壹門綜合性學科。信息科學的基礎是信息論,它只研究信息傳輸的***性,而不研究信息傳輸的特性,不涉及傳輸的知識內容、價值或語義等問題,而這些正是情報學研究的內容。

計算機科學與情報學有著密切的關系。電子計算機在情報活動中的廣泛應用,使情報的搜集、加工整理、存儲、檢索、傳輸、開發利用等工作及其手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它改變了圖書館和情報機構的傳統觀念和服務方式。

文獻學與圖書館學關系十分密切,文獻學或文獻工作是情報學的基礎之壹,因此圖書館學與情報學的關系也較密切。壹般來說,圖書館是以藏書、出納、閱覽等為工作重點,而情報中心則側重加工、報道、研究以至提供各類情報,要求揭示每篇文獻以至每個數據的內容;目錄學是圖書館學重要分支,而情報學則側重於文獻內容的文摘法、索引法與述評法的研究;藏書量是衡量圖書館規模的重要標誌,而情報中心則以文獻加工數量,對信息進行綜合分析的質量,以及情報的及時性和有效性作為衡量其工作之重要標誌。

在情報活動過程中運用先進技術手段,因此它與物理、機械、電工、電子等硬科學也有密切聯系。此外,情報學還與控制論、通信科學、語言學、語義學、心理學、社會經濟學等有著密切的關系。

情報學的發展方向

由於情報工作對促進人類社會和經濟的持續進步正在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和信息化社會的到來,情報學的發展前景將是廣闊的。

情報學是壹項涉及面非常廣泛的社會事業。隨著時間的推移,情報社會化的程度將日益提高,傳統情報系統的觀念也將發生大的變化,情報工作將向產業化方向逐漸發展。

情報是人類的壹種精神財富,不僅由每個有情報意識的人腦來承載,而且需要“世界大腦”來承載。為了使人們隨時都能方便的取得所需要的情報,就要在情報學的研究中註意運用新的技術手段。光盤、數字通信、光纖通信、人工智能系統等先進的理論與技術將獲巨大發展和應用。

情報學除了會在情報產生、加工、傳播等環節上繼續加深外,情報交流全過程的研究將會發展,情報利用問題將會突出出來。

隨著社會的向前發展,情報學的綜合化趨勢將更加明顯,會出現更多的分支。在文獻計量學的基礎上,情報計量學將會得到發展。信息產業在經濟中的突出位情報計量學將會得到發展。信息產業在經濟中的突出位置,將促使對情報經濟問題研究深化。

在研究方法上,情報學將從定性的研究過渡到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研究,並將借鑒與吸收其他學科的研究方法,加以改造,創造出更有特色的研究方法,從而給本學科註入新的活力。

隨著科學研究事業的發展,情報學有可能成為21世紀的重要學科之壹,它將緊緊地與高新技術結合在壹起,逐步形成更加充實的學科體系與研究規範,將揭示未來信息社會中人們情報恬動的規律性.以及情報信息在社會、經濟、文化中的巨大影響與作用。

  • 上一篇:中班《線描畫》美術教案
  • 下一篇:傳統車企的成敗案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