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區位於攀枝花市南部,東與會理縣接壤,南與雲南省永仁縣接壤,西與華坪縣接壤,北與鹽邊縣接壤。
2017年,仁和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0.4億元,同比增長7.6%,其中第壹產業增加值654.38+0.08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654.38+0.84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5.5億元。
到2018年,仁和區總面積1727.07平方公裏,轄8鎮6鄉1街道,總人口27萬。
仁和區是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試點縣(區)。
基本介紹中文名:仁和區外文名:仁和區行政區類別:市轄區轄區:四川省攀枝花市下屬轄區:仁和鎮、前進鎮、布德鎮等8鎮6鄉1街道* * *駐地:攀枝花大道南段1446號。電話區號:0812(+86)郵政編碼:617000地理位置:川西南面積:1727.07平方公裏人口:常住人口:26.35萬(2012)氣候條件:南亞熱帶氣候著名景點:大黑山森林公園、寶興山旅遊區等機場:攀枝花堡子營機場火車站:攀枝花站車牌代碼:川D行政代碼 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教育、文化、科技、衛生、交通、名優特產、特色小吃、風景名勝、組織沿革、區界等都是秦漢時期中央設立的郡所管轄。 晉代隋唐五代十國至宋代,除中央建立的州縣治理外,長期被南詔、大理等地方政府瓜分。仁和區建元朝,下轄雲南李希、百興、北盛。明代屬四川會川衛、鹽井衛,雲南耀州、北嵊州。清代仍橫跨川滇兩省,分屬四川寧遠府和雲南楚雄州管轄的縣。民國時期廢棄的州、府,分屬四川省會理、鹽邊縣,雲南省大姚縣(後從永仁縣分出)和花化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疆域仍橫跨兩省四縣;會理縣第八區(紅格);鹽邊縣第五區(同德)、第六區(武本);永仁縣第三區(大田)和第四區(仁和);華坪縣山陽區。1965 65438+2月31、雲南、四川兩省四縣的43個公社被劃分為大河、大田、錦江、玉泉四個行政區。1973年2月,四個行政區組建為三個縣級市轄區:東區、西區、郊區。1981 8月7日,郊區更名為仁和區。行政區劃至2018,仁和區轄8鎮6鄉1街道。鄉級行政單位有:大河中路街道、仁和鎮、同德鎮、大田鎮、坪地鎮、福田鎮、金江鎮、前進鎮、布德鎮、宗發鄉、太平鄉、五本鄉、中壩鄉、阿拉彜族鄉、大龍潭彜族鄉。地理環境位置仁和區位於攀西裂谷,川滇交界處。地理坐標為北緯26° 06 '-26° 47 ',東經101° 24 '-101° 56 '。東與會理縣接壤,南與雲南省永仁縣接壤,西與雲南省華坪縣接壤,北與鹽邊縣接壤。面積1,727.07平方公裏,其中耕地9451,000平方米。仁和區地質地貌地理位置圖地質仁和區位於康滇南北向構造帶中段西側,出露地層較為完整,元古界、古生代和中生代最為發育,新生代極少,零星分布。其中中生代沈積巖分布在武本、保定山、寶泉營地區。晉寧期至燕山期,花崗巖漿侵入,形成不同時期的花崗巖體,主要分布在仁和區的攀枝花、巴斯青、紅格、白石巖、撒連等地。仁和區地形總體上由西北向東南傾斜,以山地為主,坪地鄉石莊(海拔937米)是攀枝花市海拔最低的地方。氣候仁和區屬於從南亞熱帶到北溫帶的多種氣候類型,被稱為“以南亞熱帶為基帶的立體氣候”。小氣候復雜多樣,立體氣候明顯。全區分為三個垂直氣候帶:海拔1500米以下山谷為幹熱河谷氣候,海拔1500米至2200米為暖濕低中山氣候,2200米以上中山頂部為冷濕中山氣候。氣溫日變化大,年變化小,年平均氣溫20.3℃。年降雨量約850毫米,四季不分明,幹濕季分明。日照時間長(全年2300-2700小時),太陽輻射強(578-628 kJ/cm2),蒸發旺盛。壹般最熱的月份出現在5月,最冷月出現在65438+2月或65438+10月。壹般雨季為6月上旬至10,旱季為110至次年5月,無霜期300天以上。水系仁和區的河流屬於長江水系,河流主要有金沙江和寧河。金沙江從仁和區太平鄉幹青溝口進入攀枝花市,向東向南流向坪地鄉石莊,離開市區。安寧河在仁和區、米易縣、鹽邊縣交界口(彎灘下2.5公裏)匯入雅礱江。自然資源礦產資源截至2012,仁和區共發現20多種礦產,主要有鐵、鈦、鋇、銅、鉛、鋅、鎳、錫、金、鉑、鈀、鈹、黃鐵礦、花崗巖、大理石石灰巖、粘土、石墨、磷、蛭石、煤、硯石等。共有63個礦床,屬於17大中型礦床。生物資源截至2012,仁和區共有野生動物近百種。主要有獼猴、穿山甲、麝、紅腹山雞、水獺、貓頭鷹、鷹、松鼠、兔子、野豬、黃蜜月、黃鸝、喜鵲、鷓鴣、野鴨、翠鳥、畫眉等。有野生植物130科,372屬,546種。主要有蘇鐵、紫椴、銀杏、梓、肉桂、杜仲、天麻、厚樸、何首烏、續斷、黃芩、白花蛇舌草、牛膝、紫草皮、蘆筍等。(數據來源於攀枝花愛心網等網站,選取仁和區分布的物種進行匯總。)截止2012年末,仁和區戶籍人口22.63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3.28萬人。常住人口26.35萬人。2012年出生人口2021,死亡人口1107,人口自然增長率4.11‰。到2012年,仁和區共有彜族、傈僳族、傣族、回族、苗族、白族、土家族、苗族、壯族、納西族、滿族、藏族、蒙古族、瑤族、布依族、侗族、土族、朝鮮族、維吾爾族、水族等28個少數民族。經濟概要2017年,仁和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50.4億元,同比增長7.6%,其中:第壹產業增加值108億元,同比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1841億元,同比增長7.6%;第三產業增加值55.5億元,同比增長8.3%。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74億元,同比增長21.6%。農業總產值6543.8+0.89億元,同比增長4.654.38+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6億元,同比增長1.7%。區級固定資產投資6543.8+03.9億元,增長654.38+09%。區級壹般公共預算收入6.46億元,同比增長5.2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338元,同比增長8.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32元,同比增長9.3%。單位國內生產總值綜合能耗預計達到市定目標。2017年,第壹產業實現仁和區烤煙種植16700畝,收購煙葉41300噸;實施省財政現代農業發展項目專項資金試點,建設8萬畝糧食生產基地、5萬畝蔬菜基地、16萬畝水果基地、10標準化養殖場。農田、果園、農房、水利設施等“9.19”災後恢復重建基本完成。12仁和區水稻種植重點河流實行縣級河長制管理。節水型社會渠系工程100個,高效節水面積0.81.000畝,新增堤防6.8公裏。梨樹灣水庫被列入國家“十三五”中型水庫建設規劃。糧食總產量6.6萬噸,同比增長0.5%;蔬菜總產量26.4萬噸,同比增長4.6%;肉類總產量654.38+0.8萬噸,同比增長2.3%;農業總產值6543.8+0.89億元,同比增長4.654.38+0%。2017年,仁和區實現工業總產值483億元,增長21.2%。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474億元,同比增長21.6%。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78.5億元,同比增長13.3%;釩鈦園區工業總產值達267.3億元,同比增長22.7%;鋼城(集團)人和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8.2億元,同比增長93.9%。全區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7.3%,其中地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8.6%;釩鈦園區工業增加值增長7.1%。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8%。全區技術改造投資42.564億元。全區工業投資449645億元。民營經濟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8.32%。民間投資占全社會投資的40.3%。改造拆除13蒸噸以下燃煤鍋爐。開展地條鋼集中整治20次,下達整改通知書15份。實施年度三大工業項目:年產65438+萬噸石墨資源的中高碳石墨生產線;潤盈齒輪20萬套/年汽車變速箱生產線;中國重汽攀枝花重型礦用車生產線。2017年,仁和區服務業增加值55.45億元,增長8.3%,入庫企業12家。完成現代服務業投資項目21個,總投資約10387萬元,其中總投資超過20億元的項目1個;6543.8億元至20億元的項目有1個;5個項目,總投資5億元,總投資6543.8+0億元。成功申報四川省現代傳統商貿流通轉型升級重點示範區,獲得省商務廳500萬元資金支持。2017年,成功舉辦了仁和廟會、普達燈節、五本桃花節等節慶活動,吸引了20多萬人參與,實現經濟收入1750多萬元,接待遊客408萬人次,同比增長21.16%,實現旅遊總收入48億元,同比增長16同時組織區內企業參加“川貨全國巡展長春站”、“川貨2018川貨新春歡樂新年北京站”、2017中國西部博覽會進出口展等16大型活動。仁和展商總成交額約3800萬元,其中現場成交額約300萬元,達成意向協議。社會事業教育2017年,仁和區有義務教育學校23所(其中小學14所,初中7所,省級示範高中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村教學點38個。現有獨立幼兒園30所(其中:公辦幼兒園1所,企業辦幼兒園1所,民辦幼兒園28所),鄉鎮中心學校附屬幼兒園13所,村小學教學點學前班26個。2017年,仁和區宗發鄉中心校文化推進區圖書館總分控、區文化館建設,完成了中國索昆館、區政府服務中心、武警攀枝花市支隊壹中隊、武警攀枝花森林大隊等4個館外閱讀點建設,配備圖書8600冊,電子借閱機2臺。創作了優秀的文化作品,創作了《唱仁》的歌詞和歌曲。向社會征集了《仁姑娘》《請來美麗的仁》等歌詞10首。創作了《走在山水之間》、《龍興甘露》等膾炙人口的舞蹈,當時只有陶是平凡的。完成旅遊劇《看見沙拉》8個節目的創作、編曲、排練、服裝制作。舉辦了“樂在此,仁在此”等系列文化活動,舉辦了索克巖文化藝術節、“四面墨跡”、元旦春節等文化活動44項,其中大型活動7項,小型活動37項。組織書法藝術展兩次,展出作品300余件。組織區級媒體,聯合市文藝創作評審辦公室采訪仁和區十個省級貧困村第壹書記,深挖故事,遴選典型,在仁和區電視臺推出“第壹書記扶貧”大型系列專題報道,創作同名小品、快板舞。2017年,仁和區獲得省、市項目支持的科技項目12項,其中省項目3項,市項目9項,篩選包裝省市科技應用項目22項。全年申請專利254件,其中發明專利101件。新增專利實施項目20個,新增產值51萬元。市級科技成果登記15項。衛生2017年,仁和區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241個,醫療衛生機構床位668張,每千人擁有床位2.5張。衛生技術人員941人,每千人衛生技術人員3.57人。2017年,仁和區實施在建改善提升項目7個,已完成2個,裏程26.6公裏,投資41.9萬元。中壩至阿拉公路改善升級工程壹期已完成混凝土路面6.5公裏,投資600萬元,二期已完成施工圖設計。完成茶關路後段6.3公裏,投資390萬元;完成布德至格裏坪鎮13.8km改善提升工程,投資900萬元。沿江路(大田至大龍潭段)改造工程,投資400萬元;茶關路(S214至鄉政府段)完善,開始施工圖設計;太平-福田改善升級工程(金沙電站水庫周邊交通工程)太平段已完成投資19萬元。2016至2017共10項(2017計劃6項),完成7項,裏程44.7公裏,投資930萬元。安保工程* * *完成縣鄉公路安保工程建設35.47公裏,投資900萬元。南站站樞紐、站內環線、站內排洪設施工程已完成並移交土地。火車南站周邊項目(總園路、總樂路、迎賓大道)征地拆遷協議已全部簽訂。名特產品索奎石是中國著名的硯臺之壹,主要產於仁和區。1909,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2011 7月12,正式成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中壩草莓中壩草莓是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主產於中壩鄉。中壩草莓果形好,色澤好,抗病性強,畝產高,采收期長。大田裏的石榴石榴主要產於大田鎮,皮大粒細如珍珠。1993,獲北京全國農業博覽會金獎。攀枝花芒果攀枝花芒果主要產於攀枝花市仁和區、鹽邊縣、米易縣,具有纖維少、味甜、質地細膩的特點。2009年,“攀枝花”牌商標成功申請國際註冊,獲得GAP認證和歐洲市場準入證書。特色小吃平地坪坡彜族料理平地坪坡彜族料理由高漢山菜、生態土豬、黑山羊制成。代表菜主要有彜家九碗、烤全羊、脫脫肉等。仁和區的中壩牛肉宴是回族的傳統菜肴,屬於清真牛肉系列。代表菜主要有牛肉宴、三八湯、牛肉火鍋等。布德扒雞布德扒雞以土雞為原料,生長期約半年。制作過程如下:宰殺、清洗、切塊,放入熱鍋中,加入白酒、精鹽、草果、八角、大蒜、幹辣椒、醬油等調料。,然後用猛火煮,再用文火慢慢煮。景區大黑山森林公園是省級森林公園,由林海、石林、龍洞、蛇神崖、觀音崖、桃花源、烏拉王國、朱德之叛英雄雷雲飛原址等50多個景點組成。攀西峽谷保定生態旅遊區保定生態旅遊區位於仁和區太平鄉,距仁和30公裏,距市中心36公裏。是壹個擁有森林自然景觀,與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的自然風景區。寶興山生態旅遊區寶興山生態旅遊區有壹系列瀑布,包括怪獸洞、蟒蛇洞、銀洞等洞穴。共有觀音寺、如來寺、雷祖寺、龍王寺、太陽寺、土祖寺、山寺等七座寺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