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眾經常吃的饅頭包子究竟起源於何時何地?目前飲食界眾說紛紜,莫衷壹是。這雖然不影響我們繼續吃下去,但總覺得吃的有點糊塗,還是讓我們壹起來弄個清楚吧!這樣我們下次再吃的時候才會覺得更有味。
原材料-面粉、面團
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米,也就不可能有飯。沒有面,也不可能有饅頭包子。我們先從歷史上看壹看面粉的產生。夏代,中國已經有小麥種植,商代以前中國的面食比較簡單,主要有將谷物蒸熟搗成粉狀的“糗”。
2200年前,先秦時發明了石磨,春秋戰國時有了旋轉磨,到了漢朝才在民間普及。西漢以前磨齒為凹坑形,東漢時出現了輻射狀,至西晉以後,磨齒大都成八區斜紋形,石磨從發明到成熟經歷了五百多年。到了晉代,才發明了將麩、面分離的“羅”。晉人《餅賦》載“重羅之面長飛雪白”《齊民要術》也有“絹羅之”“細絹篩”的記述。我們從中可知,面粉是從1700年前的晉代開始就有的。晉代以前的面粉是粗制的麩皮和面粉混合物。
面粉的發酵
11000年前,先民們就已經知道了釀酒,從考古文上看。龍山人時期就有“樽”“高腳杯”.可以證實,當時人們已經掌握了發酵技術。在周代的時候已經將發酵運用在餅食上了。魏晉南北朝時分為酸漿酵和酒酵兩種。周代已能根據需要對面團進行分類調制。當時已有了冷水面團、熱水面團、蜜水面團、油酥面團、發酵面團之分。到了元代除了傳統的酵汁、酒酵發之外,又開始采用了對堿酵子發面法。為提供優質的包子饅頭商業化的生產,侯氏制堿法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元代《飲膳正要》中有“征餅”的記載,便是采用對堿酵子發面法。近代隨著科學的發展廣泛使用了老面兌堿發酵法和酵母兌堿發酵法。使包子的營養更加豐富。
工具-蒸籠
早在六七千面前,先民們就發明了陶甄,不僅能蒸飯、蒸菜,還能蒸“餅”。另據晉人《餅賦》記載,用蒸籠蒸面時,要“火盛湯湧”,這樣就能蒸出鮮和的面點。這就說明晉代已有專門蒸面的蒸籠了。在清末的時候就出現了品種繁多竹木制品:木桶、飯甄、蒸籠等.....
包子的起源
我們現在再來看看現在稱為“包子”-古人稱為“饅頭”的食品來源於何處?
唐代“畢羅”是盛行於南北各地的著名小吃,(內有餡能蒸而食之和烤而食之)也有人說是波斯傳入的壹種饅頭(包子)。早在1500年前,南北朝時,畢羅就傳入中國,唐代,畢羅品種較多,有“櫻桃畢羅”“天花畢羅”“蟹黃畢羅”宋代有“太平畢羅”《太平聖惠方·食治》有面制包餡經爐烤的“豬肝畢羅”“羊腎畢羅”“羊肝畢羅”等。
從南北朝到清朝。畢羅在中國經歷了1100多年。最後消失,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畢羅是壹種帶餡的胡餅。最終,可能是外語說著不順口,漢語取代為燒餅,壹個真正的好產品,會逐步演變、適應社會而保留下來,淘汰的只是那些不順口的名字。
唐代稱為“面”的食品,並不是現在的面條。而是糕餅、饅頭之類。如《清異錄》中“玉尖面”是熊肉和鹿肉蒸制而成的。“婆羅門輕高面”也是“蒸籠”蒸的,多數的史學家以為可能是尼泊爾傳入的壹種發酵饅頭(包子)或蒸糕之類。
玉尖面,最早起源於隋代。是隋煬帝所喜愛的專用禦膳珍點之壹。後流傳到唐、宋時代。仍壹直為宮廷中的禦膳點心,專供皇帝享用。宋陶谷《清異錄·玉尖面》雲:“趙宗儒(唐代人)在翰林時聞使言:‘今日早饌玉尖面,用消熊、棧鹿為內餡,上甚嗜之’問其形制。蓋人間出尖饅頭也。
據此,我們可以判斷,包子最早是在隋代開始出現。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
現代包子的造型起源
《正字通》雲:“餡,凡米面食物,坎其中,實以雜味,餡而‘酸慊’這壹包餡面食,源於五代,盛行於宋”。《居家必用事類全集》還記載有酸慊的制法:“饅頭皮同,褶兒較粗,餡子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