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0年代之前,流行“客家土樓”壹詞,隨後調查研究,發現土樓並非客家人獨有,閩南人的土樓比客家人土樓還要多。壹些學者的研究顯示,在客家人從中原遷移到福建之前,漳州的閩南人已經有土樓,土樓之根源在閩南漳州。把閩南土樓稱為客家土樓是不夠全面的,因此學界轉用福建土樓壹詞概括閩南土樓和客家土樓。中國國務院文物局立福建土樓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9年有關單位也是以福建土樓壹詞申報世遺的。不過最著名的土樓如振成樓,承啟樓,田螺坑土樓群的住戶是客家人。
2008年7月福建土樓46處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包括初溪土樓群、田螺坑土樓群、河坑土樓群、洪坑土樓群、高北土樓群、華安縣大地土樓群、衍香樓、振福樓、及懷遠樓、和貴樓。
歷史背景:以客家土樓為代表的該類型建築,興建高潮是在中國動亂與客家族群由中原向南方遷移之際。這些時期包含唐末黃巢之亂、南宋政權南移與明末清初。直至17世紀之後,不但讓客家人最後定居於中國東南沿海,也讓土樓分布地點以中國閩粵地區為大宗。出於抵禦山林野獸、強盜的需要,並體現儒家思想下大家族***同生活的理想,乃建造此種形式特殊的建築。
土樓的起源,可追溯到唐朝陳元光戍兵漳州,58姓落戶閩南。閩南許多圓形山頭,至今還遺留古代兵寨的遺跡。圓形的山頭自然不宜築方形山寨,因此山寨遺跡多呈圓形。這些圓形山寨便是圓土樓的原型。最初的圓形兵寨只有壹層,後來逐漸演變為民居,為了節省耕地,便向高發展,成為多層圓土樓。客家系由中原遷移到閩南,帶來中原的四合院形式,又因防衛需要,建立厚土墻,這便是最初最初是五鳳樓和方土樓的來源。由於圓形的土樓,可以用同樣長度的外墻,包圍著最大的公***庭院,在高層了望點的視野,比方樓寬闊,因此也被客家人紛紛采用。
1986年日本東京藝術大學教授茂木計壹郎帶領十多人的考察組來到福建考察,回國後出版專著[5]、舉辦展覽。他報告:“在布滿梯田的谷間,圓土墻的建築物,星星點點地散布在群山之間。如同自天而降的黑色飛碟壹樣,環形屋頂漂浮蕩漾在煙霧之中。”神秘的福建土樓於是為外界公眾所悉知。
1986年中國郵政發行了以土樓為圖案的“福建民居”特種郵票。
1999年美國蓋蒂保護所付所長 內維爾·阿格紐(Neville Agnew)到福建南靖考察福建土樓。他說:“這是我所見到的最漂亮的與周圍環境協調的民間建築”。
2002年1月31日,中國國務院文化遺產委員會向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申報,列入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後備名錄#1689 “福建土樓”。
2008年7月6日 中國“福建土樓”在加拿大魁北克城舉行的第32屆世界遺產大會上,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土樓的防衛系統:土樓的外墻底層多由花崗巖石塊和大粒河卵石磊成,以三合土粘連,厚度1米至2米,不怕敵人火攻;厚實的土墻,弓箭子彈不入,還可以抵擋炮彈。1934年政府軍包圍據守壹座土樓的農民起義軍,曾炮轟土樓,19發炮彈只在土樓外墻留下小坑[11]。石墻部分壹般向下深築2米,以防敵人挖地洞。外墻底部不開窗,十分嚴密。大門的門框由大塊花崗巖鑿成,大門用二三寸厚的木板制造,外包鐵甲。為防敵人火攻,大門頂部築有滅火水槽。土樓外墻最高層,四周設有射擊孔,土樓人家可以從射擊孔用火槍居高臨下射擊來犯的強盜或敵人。射擊孔外小內大,便於槍管左右上下移動。土樓的環形走廊,俗稱走馬廊,利於防衛隊和彈藥的調動。壹些土樓如二宜樓,沒有走馬廊,代之以緊靠外墻內壁的環形通道,作為戰時兵員彈藥調度。福建西南許多村落的土樓,更聚合成土樓群,形成聯防布局,易守難攻。土樓底層倉庫儲備糧食彈藥,可以維持幾個月。在緊急情況下,土樓內還有隱秘的地道,通往鄰近土樓或田野,便於居民撤退。
建造:土樓的營建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材料
就地取材,由紅壤(生土)摻上衫木、鵝卵石、石灰、細砂、竹片、糯米粉湯、紅糖、蛋清夯造而成。因此大型的土樓需要家境殷實的人家集數代人之力才能造成。
結構
壹樓為廚房,二樓貯藏糧食堆放農具,三樓臥室。
壹樓、二樓不向外開窗。三樓以上才對外開窗。
有的土樓在高處建有瞭望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