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爾加河拉船
70年由莫斯科畫家米亞索耶多夫和皮羅夫創立,得到聖彼得堡畫家克拉姆斯·科伊等人的響應,全俄巡回藝術展協會成立。
該組織成立時,有15名畫家簽署了章程,其中包括皮羅夫、克拉姆斯科伊、米索耶多夫、希什金、蓋依等人。這個協會打破了當時美術展覽只在彼得堡和莫斯科舉辦的格局,不斷在外省展出,所以被稱為“巡回展覽派”。1871年6月,他們在聖彼得堡舉辦了第壹次畫展,之後在他們存在的53年裏,幾乎每年都在不同地區舉辦巡回展覽。
“流動畫家”主張面對現實,主張藝術要意識形態化,繪畫藝術要參與轉化:現實生活的鬥爭。他們的繪畫不僅揭露和諷刺了俄國統治階級,而且表現了城鄉貧民的悲慘生活,塑造了壹批為新生活而鬥爭的革命形象。
20世紀70-80年代,巡回展覽學校經歷了最繁榮的時期。傑出的畫家都加入了這個組織,俄羅斯繪畫史上的代表人物如列賓、蘇裏科夫、瓦斯涅佐夫、雅羅申科等都是這個組織的成員。巡回藝術展覽協會已經成為俄羅斯繪畫中的壹個重要機構,而學院藝術則完全退居到壹個非常次要的位置。
克拉姆斯·柯(Kramskoyhan,1837—1887)住在彼得堡。
未知女孩
外科學院受過嚴格的基礎訓練,具有舉壹反三的智慧。相信藝術應該為人民服務,作為壹個有見地的人物,他很快成為要求進步的年輕藝術家的領袖。在巡展協會的第二次展覽中,他展出了《沙漠中的耶穌》,反映了俄國知識分子的悲劇性追求。
《無名少女》展現了壹個典型的俄羅斯上層社會有思想的知識女性形象。坐在車廂裏,她似笑非笑的臉上隱藏著拒人於千裏之外的傲慢。她穿著壹件昂貴而優雅的時髦外套,戴著壹頂飾有羽毛的帽子,這是她地位的象征,也是她心理和個性的反映。遠處隱約可見的彼得堡亞歷山大歌劇院巨大建築的輪廓,似乎在告訴人們,她就是這座著名歌劇院的明星。但是,她的尊嚴和自尊也會讓人想起托爾斯泰名作《安娜·卡列寧》中的悲劇大師。
克拉姆斯科伊的肖像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他對托爾斯泰的刻畫表現了沙皇統治下知識分子的憂慮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對於油畫來說,沒有哲學的作品是蒼白的作品;沒有哲學,就像壹個沒有思想和靈魂的人。流浪畫派的現實主義大師,正義藝術家,他們的藝術形象並不局限於感性的形式,而是通過具體的、感性的形象(如線條、色彩、明暗等直接的、具體的、表面的形象)來再現深刻的理性內容,即繪畫中間接的、深刻的、本質的哲理,這壹點我們從上面看到的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
在創作上,巡回畫派的畫家遵循車爾尼雪夫斯基的美學思想,力求以純粹的油畫技巧和鮮明的繪畫語言真實地反映俄羅斯社會生活。他們的作品具有強烈的民主思想和傾向。由於其作品中現實與理想的巨大差異和激烈碰撞,繪畫巡回展覽成為19世紀後期俄羅斯文藝中批判現實主義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受人民的喜愛和支持。巡回畫派以其作品豐富而發人深省的思想內涵,傳播了革命的種子,深刻影響了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藝術發展。
目前西方現代主義和後現代主義片面張揚主觀性,排斥客觀性,必然會走入死胡同。對於我們這些中國現當代藝術的接受者和參與者來說,通過重新認識19世紀下半葉以巡回畫派為代表的現實主義藝術作品,從壹個有著深厚歷史文化積澱和現實主義傳統的國家來建構自己的審美價值觀,是極其迫切和必要的。[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