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很早就知道文化類型。古人將中原的中華農耕文化與周邊四個民族的遊牧文化或漁獵文化相比較。漢朝以後,他們把以入世精神為特征的本土儒家文化和以生於南亞精神為特征的佛教文化進行了比較。
近代如嚴復、李大釗,1893-1988,廣西桂林人,中國近代思想家,現代新儒家早期代表人物之壹,壹生堅持講真話,以1953年與毛澤東公開“鬥爭”而著稱,對建國後壹段時期進行的階級鬥爭不完全認同,65438+。
第壹種意見是根據地理環境區分文化類型,認為任何民族文化的產生、演變、豐富和發展都是在特定的地理環境和獨特的經濟社會土壤中完成的,因此大致可以分為山谷型、草原型、山地型和海洋型,而中國文化的主體屬於山谷型。
第二種意見根據觀念文化與某種生產方式的內在聯系對文化進行分類,將文化分為農業文化、工商業文化和遊牧文化,認為中華文化屬於農業文化類型。
第三種觀點考察了中國文化的形成和發展過程,認為儒、道、墨、法、佛構成了中國文化的主要內容和核心。在其形成時期,儒、墨、道、法並行,在其發展時期,儒、道、法、佛並行。雖然各種思想相輔相成,相互聯系,但儒家思想始終占主導地位。第四種觀點認為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的封建文化。名田制度是在秦漢軍職制度的基礎上,在地廣人稀的條件下制定的土地管理和土地使用制度。
1梁先生認為“文化也可以說是壹個民族的生活之道”,即“生活中解決問題的方法”,“人類的壹切生活都找不到這三種方法”:壹是“原初的方向:努力得到被要求的東西,盡量滿足他的要求”;第二,“遇到問題,我們不求解決,不求局勢的轉變,而是回頭看無憂無慮的局勢;他處理問題的方式只是他自己意願的調和”;第三,“當他遇到問題時,他只是簡單地取消問題或要求。此時的他,既不像第壹個方向上的形勢轉變,也不像第二個方向上的自身意義的改變,只是想從根本上取消問題”,而且他認為西方人是“走第壹個方向”,“中國文化是以自意、和諧、堅持為基礎的”,“走第二個方向”。
唐隆碩元年(661),慧能在黃梅謁見禪宗五祖。五祖讓隨從幹活,劈柴,徒步八個多月。當時洪仁年紀很大了,急於把衣服傳下去,命弟子們呈上。當時沈繡有雲:“我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我總是勤擦,不使灰塵。”五祖弘忍大滿禪師認為他沒有看到他的本性,也沒有把他的衣服傳下去。慧能背了壹首詩,寫在墻上:“菩提無樹,鏡非臺。什麽都沒有,那它在哪裏引起了灰塵?”洪仁見此情景,便把慧能叫到大殿告訴他金剛經的事,並交給他。
二、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
除了倫理政治文化的壹般特征外,中國傳統文化還具有以下顯著特征:
1,統壹性和連續性
作為世界上最早的漢字之壹,雖然漢字的產生比美索不達米亞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的聖跡文字稍晚,但楔形文字和聖跡文字都已經從歷史中消失了。只有漢字,在經歷了四千年的漫長歷史之後,依然有著強大的生命力,並且在今天依然被我們所用,並將長期使用。
以往的研究者大多將漢字與兩河流域的古埃及聖書文字和楔形文字壹起視為表意文字。但是,表意文字並不能完全概括漢字的所有屬性。這是因為占漢字80%以上的形聲字是表意文字。比如“婚”“嫁”這兩個字是表意部分,右邊的“昏”“因”這兩個字是表意部分。更重要的是,漢語中還有壹些詞,它們的符號並沒有特別記錄,而是借用了壹個同音或相近音的詞作為它。比如用本義為胡子的“兒”字來記錄漢語中讀音相同的連詞“兒”。在這種情況下,漢字完全是表音文字。所以,在20世紀50年代之後,
今年上半年,國內有學者提出,漢字的性質應該是表意和音韻相結合的語標。
東漢學者許慎提出的“六書”說,是最早從科學角度系統分析漢字結構的理論。許慎在《說文解字序》中系統地闡述了“六書”的規定,指出“李周八歲入小學,保師教國先用六書,壹說指物;第二,象形文字;三聲;第四,知道;第五,轉讓票據;六個字借。”後人在闡述“六書”學說時,常以許慎為“六書”之名。形聲字是最具造詞能力的壹種造字方法。《說文解字》收集的近萬字中,超過80%。在現代漢字中,形聲字的比例已經超過90%。
漢字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代黃帝的歷史學家伏羲和倉頡創造的所謂文字傳說,反映了中國文字的悠久歷史。根據考古發現,與漢字起源有關的材料有:壹是原始社會晚期仰韶、良渚、馬家窯、龍山文化的描繪痕跡;壹個是原始社會晚期山東大汶口文化的象形符號。古代文獻學家過去認為,大汶口遺址(約公元前
3000-2500年前)出土陶器的雕刻圖像,應該是比較成熟的刻在龜甲骨上的銘文。甲骨文是指壹種刻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出土於河南安陽小屯村殷墟。最早由光緒二十五年(1899)國子監祭酒王發現並收藏。經當時學者孫詒讓、羅振玉、王國維考證,確定它是殷代的壹件樂器,記載了殷代的許多事跡,是研究殷代歷史的珍貴資料。據不完全統計,安陽小屯村出土的甲骨有20多萬片。
拿破侖曾對過去的“中國”說:“不要喚醒沈睡的巨人”。英國打敗拿破侖,隨即發動鴉片戰爭,復興了中國。
東亞由中國、日本、韓國和越南組成,人口眾多。這些民族的活力、勤勞、勇敢、聰明,不亞於世界上任何壹個民族。?就中國人民而言,幾千年來,億萬人民在政治和文化上比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都更成功地團結在壹起。他們表現出這種政治和文化的統壹能力,並有著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
世界統壹是避免人類集體自殺的方法。在這壹點上,培養了兩千年獨特思維方式的中華民族,現在是各民族中準備最充分的。
從兩千年維持統壹的歷史經驗來看,中國有資格成為實現統壹世界的新主軸。([英]阿諾德·湯因比,[日]池田代表作《展望》21世紀,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5 11 10月版,291-295。)
“未來很可能不是西歐國家,也不是西化國家,而是中國。恐怕可以說,肩負著不僅給半個世界,而且給全世界帶來政治統壹與和平的命運的是中國”(同上,第289頁)。
以上是英國著名歷史學家、英國皇家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倫敦大學國際關系史教授阿諾德·湯因比和日本宗教界、文化界著名人物、社會活動家池田大作在討論人類社會和當代世界問題時的壹些言論。
中國文化具有不斷統壹和壹元論的特點。中華文化在其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以中華文化為中心,中國各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的統壹體,不受外來影響而獨立發展,在空間和時間上具有很大的連續性。具體表現如下:
(1)政治統壹
廣川儒生董仲舒以深厚的儒家修養作出回應,提出“天人三策”,並以《春秋公羊學》為基礎系統闡述了天人感應學說。他在《獻德三策》中說:“春秋為大壹統,天地常學,古今之誼也。今天,老師有不同的方法,人們有不同的理論,百家爭鳴有不同的含義。不能統壹的是上面,變化的數量是可以控制的。
從商周開始,中原地區的農業經濟逐漸占據主流,農業文化與其他文化相互同化融合,從而促進了人們重視世俗人事的實用理性精神。所以從西周開始,以人為本的宗教意識開始取代以神為主的宗教意識,所以《禮記》說“殷人敬神,領民拜神,先鬼後禮。”“周人敬禮而猶施,鬼敬神而遠之。”孔子也說:“不能服人,怎能服鬼?”“不知道生,怎麽會知道死!”雖然歷史上也有過神和宗教,但都是在壹定條件和範圍內的信仰。神權壹旦超過君權,就會被無情地消滅。所以中國文化關註的是人的是非,追求的是人應該遵循的倫理規範和道德法則,很少關註來世。所以在古代文明的早期,也就是沒有經歷過神權國家,進入中世紀之後,也沒有像歐洲那樣的基督教神權統治。(2)尊君重民的民本思想
殷周時期,中國出現了民本思想。周公提出了“尊德護民”的思想,孔子提出了重民富民的思想,孟子提出了重民輕君的思想,老子也有“無常,以民為心”的傾向。《華嚴經》“若使眾生樂,則使壹切如來樂”。
《左傳》通過人物的言行表現出來的進步思想是可圈可點的。首先是民本思想,比如衛民、追王,這種思想太多了,不能提倡。師曠說道,“還是* * *妳很真實。?丈夫,上帝的主,人民的希望。如果民主受困,神靈缺乏崇拜,百姓絕望,國家無主,會放心使用嗎?會發生什麽?”他補充道:“上帝非常愛人民!是不是讓壹個人淩駕於人民之上,從而(縱向)追隨她的淫蕩,拋棄天地之性?不會的。”(項十四年),表面上看,他似乎沒有擺脫天道鬼神的觀念,實際上他是根據人民的利益來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的。這就好比他的《石頭記言論》(趙八年),都是以此為借口,給統治者敲響警鐘。但明對女婿說:“人如子,不仁者如鳥追鷹角。”項二十五年,對陳懷公說:“聞國之興,視民如傷,是我之福;視人民為糞土而死,也是災難。”(哀悼的第壹年)
3.多關註群體,少關註個人。
中國社會最大的特點是以家庭為導向。家庭不僅是人壹生的避難所,也是人格成長的母體胎兒。在中國的倫理道德中,血緣關系不僅是壹種基本的人際關系,也是其他壹切關系的前提。個人首先是家庭成員,然後才是社會公民。在處理個人與家庭的關系時,他們往往把家庭看得比個人更重要,特別註重家庭成員之間的倫理關系,註重個人的責任和義務,即把對家庭的愛進壹步延伸到對國家的忠誠。當妳兩者都做不到的時候,忠誠是最重要的,也就是所謂的“孝子門口求忠臣”,在家盡孝,在外盡忠。
(2)宗法集體主義原則
(3)追求社會價值
中國的傳統文化往往把人看作是與畜、獸相對立的整體“階級”,認為人是社會性動物,所以把個人價值歸於社會價值,以社會來標記個人,強調人的社會義務和責任,強調人對社會的服從。所以強調推己及人,強調個人對社會的奉獻和犧牲。
4伊尹的“天道尷尬,人生常毀”(《鹹有德》),後來的周統治者也得出“天道不可信,吾道唯和,王德言”(《君宣》)。荀子,“天道常在,不生由堯,不死由桀”,“想壹想大天,是物與獸所造;從天上贊美它,用它來控制命運。”
正如史書所言,“民為國之本,此為國之本”,“天理智而民智”,“天理見民而聽民”,“天理順民所欲”。
6荀子《王制九章》說:“水火有氣而無生,植物有氣而無知,動物有知而無義,人有氣而有生,有知而有義,故為天下最貴。力不似牛,行不似馬,牛馬並用。為什麽?都說人可以群,其實不能群。人怎麽分組?分鐘;為什麽能做到,是義;所以正義是分的,和則更強,多則強,強則勝於物。故宮博物院能住人嗎?所以,生活不能沒有群體。壹個群體不分裂,就會掙紮。如果它掙紮,就會混亂。亂了就走了。如果它離開了,它就會變得虛弱。如果它很弱,它就不會贏。君善群,君正,則萬物宜,六畜長,群生。”
4.中國傳統哲學強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不是自然,它關註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和道德義務的履行,而不是把外部的自然作為壹個客觀的認知對象來研究。
5.中華民族崇老尊古的價值觀念,以古代“黃金時代”為價值取向,以恪守宗法倫理為最高人格理想,以宗法社會傳統為價值評價標準。人們總是回望過去尋找社會理想,在恢復“三代”之禮之前向王之道學習,把上古三代氏族社會的生活圖景作為最高的社會追求和理想境界。所以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都是法王前強調自己的理論,並借法王前宣揚自己的政治理想。所以,不僅《禮記》、《李雲》中的“大同”理想是對孔子之前社會的回憶,孟子也說:“天下有三物:第壹是最高的榮譽,第壹是牙齒,第壹是德性。”而且先秦諸子中,其他儒家人物也叫堯舜,道家的話壹定叫黃帝,墨家的話壹定叫大禹,農民的話壹定叫神農。不僅如此,即使到了秦漢以後,《呂氏春秋》中“公平天下”的社會理想,仍然始於“先賢君治天下”的時代。
6.《列子·黃帝篇》中虛構的“華胥氏之國”,據說也是黃帝睡覺做夢的地方。阮籍還把自然主義的理想送進了“開天辟地,萬物康健”的廣闊天地,鮑敬言提出的“無君無臣”的理想甚至被置於“師古之境”。
7.艱難的留學之路1901庚子賠款後,美國用賠款幫助中國留學。直到現在,中國人還是把留學當成壹件可恥可怕的事情。第壹批留學生計劃招收120人,但報名的很少,只好作為政治事項分配到各地。即便如此,也很難招到學生,只好在東南沿海等壹些相對開放的地區招生,最後從香港招了壹些學生才勉強完成任務。之所以這樣,是因為人們害怕出國留學。相傳留學生出國後要剝皮,然後換成狗皮展覽。中國第壹條鐵路——京張鐵路的工程師詹天佑,在鄰居謝答應把女兒嫁給上帝保佑的情況下,才答應兒子出國。
因此,在很長壹段時間裏,中國只有元而沒有外交部,六部中的“李”部處理與鄰國的關系。直到明朝,仍有“四夷閣”,負責外交翻譯等事務。盡管如此,還是很難滿足需求。清朝簽訂《尼布甲尼撒條約》的時候,請了兩個傳教士翻譯。“五口通商大臣”是清朝五口通商之後才設立的,並不是專職的。兩廣總督兼任,後兩江總督兼任,北俄關系由伊犁將軍和黑龍江將軍兼任。第二次鴉片戰爭後,鹹豐帝仍拒絕英法在北京設公使館。最後不得已,他只好按照俄國的方式設立“留學生博物館”,指示各國外長“不得每年出行”。1860年,洋人入侵北京後,鹹豐帝逃往熱河,恭親王呼籲設立“宰相外辦”處理“洋務”,但鹹豐帝仍建議設立“宰相外辦”,但仍是臨時機構,以軍政大臣為其長官,南北洋大臣與之並存,辦公場所較其他六部簡單,直至義和團運動後。
林則徐作為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第壹人,仍然相信英國人是彎不了腿的,所以中國士兵只要每人拿壹根竹竿,就能打敗英國人。楊芳認為英國人使用的炮艇是“巫術”,主張“以邪制邪”,於是綁上竹筏,放上各種汙穢,尤其是婦女用品,以求破敵。魏源的《海國圖冊》和徐繼畬的《瀛寰略》雖然是最早介紹四方情況的書籍,但卻被人們詬病為“揚洋氣,損中華聲威”。他們“師夷長技以制夷”的主張,至今仍被稱為“洋人”,仍有人批評他們“變洋人為夏”。
義和團把傳教士叫做“大男孩”,把中國的“信徒”叫做“二男孩”,把用洋貨的人叫做“三男孩”,甚至“十男孩”。他們以為通過練拳可以刀槍不入,慈禧太後居然信以為真。
總的來說,春秋時期很多民族與中國融合,比如東夷;其他的則迅速成長,與楚國等在民族融合的基礎上獨霸壹方的華夏國相抗衡。從這壹時期民族鬥爭的總趨勢來看,北帝和楚對中國的影響最大。北入侵中原,楚延伸至中原,構成了春秋時期華夏諸侯國在中原的兩股強大的對立勢力。所以《春秋楊公傳》記載“南夷與北狄,中國之誼,生生不息”。春秋時期是中國第壹次各民族大融合時期,各民族的融合是以華夏民族為主體,以大國為中心實現的。經過春秋時期二百四十多年的發展,中華民族進入戰國時期。此後,中國的民族及其相互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他們有的強大,有的滅絕,有的與其他民族融合,有的沿用舊名,有的采用新名。但是,不管怎麽變,各民族還是生活在中國,相互依存,遷徙,逐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