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從古至今衣食住行的變化

從古至今衣食住行的變化

西風東漸與晚清城市社會生活方式的西化——以近代中國人衣食住行的變遷為例

[摘要]在中國近代史上,中國人在接受西方先進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社會生活方式也呈現出西化傾向。通過分析近代中國人民衣食住行的變遷,可以深刻理解晚清城市社會生活方式的西化現象及其規律。[

關鍵詞:社會生活方式;衣食住行;西化;

鴉片戰爭後,中國被迫打開國門,開始被納入。

進入資本主義世界體系。

由於中西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中西文化交流形成了西學東漸的局面。在這個過程中,“隨著通商口岸的開放”,作為西方文化附屬物的西方人的社會生活方式逐漸傳入中國,中國人開始接受這些“新生活方式”),從而在中國形成了“西化東漸”的現象,晚清中國城市人的社會生活方式開始西化。

當然,西方人的生活方式並不完全等同於高級。但作為在現代工業文明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資本主義生活方式,它在本質和內涵上比在農業社會文明和封建專制基礎上形成的社會生活方式要先進得多,因為“西方現代民俗作為現代化的伴生物,比中國傳統習俗更能適應現代社會”)。盡管西方社會生活方式在進入中國的過程中遇到了許多挫折和障礙,但中國人的社會生活方式不可避免地開始了西化的進程。

衣食住行是反映壹個民族或國家社會生活方式最直接的窗口。中國人生活方式的西化就是從這裏開始的。

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服飾被視為禮儀的防衛,其變化往往與正朔的變化聯系在壹起,可見其重要性。

起初,中國人認為短衣服和窄袖子“太不舒服”。然而,曾經崇尚寬袍大袖的中國人很快就意識到了西式服裝的簡單、靈活和方便。

中國最早接受西式服裝的,是廣東沿海和開放口岸的壹些經常與外國人有業務往來的買辦和商人,他們最先模仿外國人的著裝。

直到19的90年代,只有少數獵奇者和洋務買辦穿著西式服裝,這些人被大眾視為漢奸。但到了90年代中期,情況完全不同了。此時,隨著西方民主思想的深入和西方生活方式在中國的認同,國內剪辮子換衣服的呼聲越來越高。有人改穿西裝提出:“把西方人看得黑白分明,舉止粗魯的人,會覺得文明。”在戊戌變法中,康有為主張“效法歐美風俗”,也主張改服,並將服附於中國古代的服裝制度:“夫服不成文,但服制嚴重,首領白,衣長落後,為孔子三制之壹;大冠如簸箕,是漢代士人的遺風。皮洞窟是楚靈王做的,短衣服是齊歡的衣服。)資產階級革命派把換上西裝當成靈丹妙藥,可以“激發工匠精神,善於外交,能強兵,強有力”。這雖然體現了“全盤西化的盲目J向”,但也說明當時人們對西式服裝有壹定的認同。20世紀初,西式服裝開始廣泛傳播。

好吧,不僅壹些大城市的學生制服越來越西化,就連壹些偏遠地區也不例外。光緒二十九年(1903),廣西梧州中學學生被允許“穿洋服祭孔孟”。

近代女性服飾的西化早於男性。鴉片戰爭前後流行於江南各省,進口女裝以蕾絲、絲線為主,俗稱“魔鬼欄桿”,女裝西化開始。1859壹個剛到香港的英國人桑-411“我看到很多中國姑娘腳上穿著歐洲鞋,頭上戴著鮮艷的曼徹斯特頭巾,斜折成手帕形狀,底部打了壹個結,兩個角整齊地向兩邊伸出”。所以他很驚訝地認為,他們的歐洲化是相當引人註目的,建議。更有史料說:“海洋世界的女人喜歡衣著樸素,衣服露胸露臂,褲子沒到膝蓋,襪子長,鞋子高,形態介於中國人和外國人之間。在歐化的上海人那裏,他們視之為時尚,卻突然跳入守舊派,這不是妖也是希望。N[$]( P248)這些時髦的淑女主要是妓女,她們不落俗套的勇氣使她們成為引領近代中國女性時尚潮流的先鋒。到了65438+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上海開始流行展示人體美的女性時裝,北京也出現了“赤胸露臂,青衣短袖,雲高懸,底掛皮鞋”的年輕女學生[9 ]( P30)。而且,當時不僅百姓如此,就連戒備森嚴的皇宮裏的女人也穿上了西式服裝。據記載,光緒二十九年(1903),清政府駐法公使耿離任回國,帶著妻子和兩個女兒身著西式服裝前往頤和園受慈禧太後召見,兩個女兒成為慈禧太後的欽差大臣。每當遇到外事,他們總是穿著洋裝,陪著她到處跑。可見當時人們對西式服裝的接受程度已經大大提高,以至於連死忠的慈禧也能接受。

隨著時間的推移,不僅西服作為外套越來越受到城市居民的歡迎,洋氣的襯衫、毛衣、褲子、紗襪、膠鞋、皮鞋也越來越被國人接受,人們服飾的西化程度不斷提高。

由於西方生活方式的影響,中國人的飲食習慣在近代也表現出西化的傾向。

鴉片戰爭後,中國被迫開埠,外國侵略者根據不平等條約在通商口岸建立租界。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國僑民湧入租界,西餐開始進入中國。起初,西餐廳在中國被稱為粉絲餐廳。粉絲餐廳最早出現在廣東,隨著65438-2009年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在六七十年代國際化程度的加深,這些城市出現了壹些粉絲餐廳。

最初,凡菜餐廳主要為居住在中國的外國人服務。上海的粉絲餐廳最早集中在外國人聚居的虹口路和徐家匯。在北京,《北京條約》規定西方國家的使領館都集中在董敏地區,所以飯菜館也主要集中在這裏。有些餐廳甚至請大使館的廚師來做飯。

在飲食習慣和風格方面,中國和西方有明顯的差異。中餐喜歡把雞、鴨、魚、肉、蔬菜壹起煮,這在某種程度上似乎反映了東方人重視綜合思維,而西餐把各種蔬菜、肉類分開煮,這是西方人重視理性分析的體現。在飲食方式上,西方人采用分餐制,而中國采用合餐制,這也是由於中國人傳統的家庭觀念。

另壹方面,中西方人在飲食構成上各有優勢。正如蘇文在《黃帝內經》中所說,中國人的傳統飲食習慣是“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餡”。千百年來,除了西北畜牧業發達的少數民族,中國絕大多數人的飲食都保持著這種結構。另壹方面,西方人主要以面包、肉和牛奶為主食。

由於中西方飲食習慣的差異,西餐最初在中國受到冷遇。來自文同博物館的翻譯張得壹第壹次品嘗西餐是在她第壹次登上從天津開往上海的外籍輪船時。但他認為:“蓋英國大米與中國截然不同,非素食口味,難以下咽,甜、辣、苦。牛羊肉都切成大塊,熟的黑焦,活的腥硬。雞鴨不煮烤,魚蝦又辣又酸,壹聞就吐。”以至於同船的人壹聽到開飯鈴就“吐了好多”。可見,當時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吃西餐無異於“食鳥毛飲血”。與此同時,仍有壹些中國人渴望帶著新鮮感品嘗西餐。但是,社會主流還是有排斥西餐的。

直到19的七八十年代,這種情況才有所改變。這是因為隨著中西交流的日益增多,中國人對西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所以對西餐有了全新的認識。認為“西方人飲食最細致,往往註重健康”,壹些西餐廳也出現了“中國人也吃”的現象。這本書是1876寫的。可以看出,在那個時候或者之前,中國人紛紛去西餐廳。後來甚至發展到“壹個穿著裙子的少年,經常為氣味爭論,津津樂道。”當然,這裏有很多尋求好奇心的行為。到了19的90年代,“對時代充滿好奇的中國人”的西餐出現了“壹個穿著裙子,挺著大肚子的少年,大家經常帶著她的至親,爭搶洋味”的局面。因為“人各有菜,菜各有色”和“用餐方式非常文明,以至於當時的很多文人都成了番番館的常客。孫寶軒對上海四路的壹品襄樊飯莊情有獨鐘,甚至在那裏招待過康有為。隨著人們崇洋媚外心理的加強,在最後壹家餐廳用餐成了中上階層講排場的壹種方式。”光宣傳之交,滿清貴族學習時尚,爭相到六國飯店“常飯店、長安飯店都是西式正餐”,連光緒的老師翁同創也準備了“西洋飯店的洋菜...外國人指摩洛哥,壹切都是洋氣”招待俄羅斯使節時。可見,去餐廳吃西餐,此時已經成為官場的壹種時尚。當時不僅是官場,就連下層民眾也對西餐情有獨鐘。壹些外地人抓住了這些人的心理,開了簡單的粉絲餐廳。比如上海四馬路胡家寨有壹家日式粉絲餐廳,每位客人只要五毛錢,咖啡水果都有,但是質量真的很難恭維。盡管如此,這樣的小餐館仍然很擁擠。

隨著西餐越來越受歡迎,壹些帶有西方風味的食物也進入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事實上,西餐很早就進入了中國。從65438年到0853年,英國商人在上海開設的老德姬藥房開始生產冰淇淋、汽水等西式食品,主要面向在上海的西方人。鹹豐八年(1858),壹個英國人埃文在上海創辦了埃文饅頭店,開始生產面包和糖果。五年後,他在上海開辦了埃文洋行,生產啤酒。從那以後,咖啡、奶茶、香檳、冰棍、冰淇淋、餅幹、蛋糕、罐頭、葡萄酒、白蘭地相繼傳入中國。西方人於是在中國開設了許多工廠來生產這些產品。

最初,這些食品的消費群體主要面向西方人。然而,隨著西方生活方式的逐漸接受,這些食物的食用便利性和美味的優勢很快就顯現出來了。正因為如此,西餐在中國獲得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在中國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歡,成為人們就餐和招待客人的最佳選擇。在壹些文士家裏,他們甚至用“西方名酒”招待朋友。隨著西餐在中國的普及,西餐生產商越來越多,主要是中國人。最終,中國人的飲食形式出現了中西合璧的局面。

在寢室樓裏,中國人受西方人的影響更大。在中國古代,傳統的建築結構壹般是木、泥墻,主體框架全是木結構,這是中國建築的壹大特色,在世界建築史上占有壹席之地。但是木結構的缺點也很明顯,容易起火,承重能力差,不適合高層發展。起初,中國人對洋式建築的理解只是“彜族人善於管理房屋,重樓重疊,多達三層樓,繡有寬大的綠窗,狀如金玉”。鴉片戰爭後,中國被迫開埠,西方人四處奔波的同時,也把西式建築帶到了中國。原來的西式建築,只能說是精神上的。因為這些建築的設計者大多是外國商人或傳教士,而建造者只是當地沒有建房經驗的泥水匠。中國最早出現的房屋壹般都是磚木結構,周圍有拱廊。這種模式最初是從歐洲傳入印度等東南亞國家的,所以被稱為“殖民”

類型”。隨著租界裏的西方人越來越多,西式建築也日益增多。以至於上海的英租界“到處都是華麗的房子”。這些建築是根據主人的愛好設計的。它的形式有些是模仿希臘的廟宇,有些是模仿意大利的宮殿。到了19的五六十年代,上海甚至出現了專門設計西式建築的工廠,當地的泥瓦匠分為造中式房屋的“本地幫”和造洋房的“紅幫”。到了1866,上海的“宜昌”也是“八窗五色玻璃,鐵條鉛瓦,玉扇銅環”的巍峨建築。

隨著租界內西式建築的日益增多,其華麗美觀的外觀和大方實用的特點得到中國人的認可。西式房屋不僅節省土地,而且門窗多,采光通風好。“各種光線和濕度都適合衛生”。當然也不排除壹部分人純粹的崇洋媚外。於是,在通商口岸,壹些中國人開始模仿西式建築。在天津,西式小樓開始取代北方的四合院,成為當地居室建築的新潮流;在青島,“城裏的房子大多是歐式建築”22((人社生活))。由於西式建築的引入,中國人的傳統居住建築也出現了新的變化。以上海為例。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上海逐漸形成了花園洋房(獨立式住宅)、公寓式住宅、弄堂式住宅和簡易棚屋四種類型的住宅”。

起初由於租界實行中外分治政策,所有西式房屋都由外人居住,但這種局面在孝道會起義後被破壞。1854年,租界當局修改土地條例,允許中國人進入租界。70年代,進入租界的中國富商增多,他們開始住洋房。起初,他們的房子完全按照外星人居住國家的建築風格建造,是純粹的西式建築。但隨著進入租界的江浙富人的增多,為了迎合中國人的生活習慣,房屋建造者在建造房屋的過程中吸收了中國傳統建築的壹些特點,從而形成了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更適合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同時也加強了中國人對西式建築的認同感。

然而,畢竟只有少數富人能擁有房子。大多數中國人只是普通人。上海成為租界後,人口劇增,土地壓力增大。為了緩解這壹矛盾,規範租界的市容規劃,租界當局制定了規章制度,使中國人在設計租界內的住宅建築時有章可循。在上述因素的影響下,19年60年代末70年代初,上海租界內產生了壹座中西合璧的磚木結構兩層石庫門式民居建築。從建築布局和風格上看,這種石庫門民居“既吸收了壹些江南民居的特點,又具有西方城市民居的特點”,比如“在門和百葉窗、欄桿、樓梯等部位,采用了西方的建築技術。石庫門民居既符合占地少、設計合理、經久耐用、美觀大方的原則,又適合普通百姓的消費水平。因此,這種建築模式很快在上海流行起來,甚至以每年數萬的速度遞增,成為上海最受歡迎的住宅建築。隨後,漢口、南京、福州、天津、青島等地出現了石庫門風格。

萊恩住宅區。

當然,這壹時期的建築材料已經改變了過去中國傳統的木結構,而是以磚木混合結構為主。到65438年底+20世紀初,西方的磚石和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風格開始傳入中國,並逐漸成為城市建築的主要建築風格。

隨著外國人的進入,中國人在城市的交通方式也出現了西化的趨勢。

中國古代城鎮沒有汽車,轎子是傳統的交通工具。但是,轎子不方便,沒有速度,而且價格昂貴。雖然是上海開埠後從江北獨輪車引進的,但不願意作為人們的代步工具。

當西方人來到中國時,他們把他們習慣的交通工具——馬車——帶到了中國。雖然馬紮爾尼曾在乾隆時期向乾隆贈送過兩輛四輪雙馬車,但只是作為“萬邦”的貢品陳列在圓明園。作為真正的交通工具,進入中國的馬車最早出現在1855的上海。隨後,香港、廣州、天津等西方人聚集的地方也出現了西式馬車。馬車作為壹種便捷的交通工具,很快引起了中國人的濃厚興趣,中國人紛紛效仿。城市中馬車的數量逐漸增加,壹些富裕的中國人開始乘坐馬車。馬車“有兩輪、四輪、壹馬兩馬,其結構任意,宜雨宜晴,各有千秋。”50年代末,上海出現了“路”這個名字,但也是出自壹輛馬車。到19年60年代末70年代初,壹些通商口岸出現了馬車制造和出租車行業,這說明馬車乘坐已經成為當時的壹項主要業務。

壹種時尚。

對中國人影響最大的另壹種交通工具是人力車。人力車又稱東洋車,是從日本傳入的,但發明者是美國傳教士喬納森·哥特(Jonathan Gotr1e),所以也可以說是西方的產物。1874年,法國人米拉向上海租界申請從日本進口300輛人力車。由於方便實用,很受人們歡迎。所以它很快在壹些大城市流行起來,壹些人模仿它,制作它

人力車的數量大大增加了。人力車也成為城市中有地位的人的主要交通工具。

後來自行車傳入中國,成為壹種新的交通工具。但是自行車很難普及,因為壹開始不安全,不好控制。最早進入中國的自行車,現在已經不能檢驗了。但1876記載了壹段雲:“汽車前後輪嵌有坐墊。前輪兩側是鐵踏面和鐵軌。如果用的時候坐在裏面,兩腳蹬,像蒼蠅壹樣跑。雙手扶著橫桿使手臂撐起,像挑沙袋,走在繩子上,才不會掉下來。跟馬車壹樣快,但是要練兩三個月才能完善。不過這種款式的自行車還是木質的,性能並不好。而且由於國內道路顛簸,沒有平整的道路,這種自行車很難普及。後來直到鏈條和充氣輪胎的發明才解決了自行車的安全問題。但由於自身原因,自行車始於清末。

並沒有成為主流的交通工具。

更現代的交通工具是電車。香港是中國最早開通有軌電車的地方。1899年,北京開通了城南馬家堡至永定門的有軌電車。這條線* * *長9.4公裏。由於清政府的迷信,火車是不允許通過首都的。相反,它是應外國使節的要求修建的,以解決馬家堡和京津鐵路終點站北京之間的客運問題。但是,電車作為城市的交通工具,就像火車運送郊區火車乘客壹樣,難免會受到冷落。1906,天津開通5條有軌電車線路。1908年3月5日淩晨5點半,上海第壹輛有軌電車開通。

城市中有軌電車的運行給人們的生活和觀念帶來了顯著的變化。人們很快接受了這個新事物。“有軌電車走了以後,出行方便,票價也特別低。國內的歡迎...座位都坐滿了,擦肩而過,連遊客重要的事情都沒有。為人信用所知,未來的發展更為人所知。”有軌電車的開通給中國人帶來了現代交通秩序的概念。同時,電車公司還規定了車內衛生和使用文明語言的規則。也有助於扭轉中國人不註意公共衛生的壞習慣。

之後,汽車進入中國,成為中國人的另壹種交通工具。第壹批進入中國的汽車出現在上海。1901年,壹個叫李恩的匈牙利人帶了兩輛車到上海給租界裏的外國人。但是“沒用”。1902,上海外地人白博士開始用車。“才剛剛開始好轉。”

隨著汽車在全世界的推廣,中國人對汽車作為交通工具的功能有了新的認識。10月23日,察哈爾杜通成勛上書朝廷,邀請他開辦壹家汽車公司。同年春天,商人吳請求政府批準在北京開設壹個汽車市場。雖然官方以“史靜地面街道狹窄,道路尚未完工”為由拒絕,但仍認為“車開得很快,到那裏很方便”。可見汽車代替步行的功能已經被人們認可,只是因為道路的限制。在上海等道路暢通的地方,到1911年,汽車至少有幾百輛。“可以看出,此時的中國人已經接受了先進的生活方式,並日益融入日常生活。

鴉片戰爭後,在中西文化的大碰撞中,中國雖然在被侵略的角色中被迫打開了大門,被動地吸收了西方文明,但不可否認的是,“人類的整個經濟、政治、精神生活在資本主義制度下變得越來越國際化”。因此,可以說,無論這種吸收是被迫的還是自願的,都是中國拋棄封建社會腐朽落後的生活方式,接受世界公認的國際時尚,開始融入現代文明社會潮流的過程中的壹個方面,雖然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有沖突。

城市中國——城市史研究的學術網絡

地址:/newscu/article . PHP/1281

  • 上一篇:什麽是純文學?通俗文學有什麽區別?
  • 下一篇:以閱讀為主題作文題目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