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哪裏可以找到西方現代文學流派的詳細介紹?

哪裏可以找到西方現代文學流派的詳細介紹?

朋友,關於西方現代文學流派的詳細信息如下:

壹、西方現代文學流派的概念、階段和特征

歐美現代派文學(又譯現代主義)是19年底到20世紀在歐美出現的眾多文學流派的總稱。現代主義有強烈的反傳統傾向。它大膽探索,力求創新,表現出強烈的挑戰意識和開拓精神。

現代主義以二戰為背景,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前期主要流派有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後期的象征主義、表現主義、意識流小說。後期的主義流派有存在主義文學、荒誕派戲劇、新小說、黑色幽默、魔幻現實主義等。有人把後來的文學稱為“後現代主義”。

現代主義文學的背景和條件;

1和兩次世界大戰加深了西方人的危機意識,蘇聯革命和建設中的失誤和曲折使西方知識分子陷入更深的困惑。

2.科技的進步加速了人的異化。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系進壹步趨向對立。

3.嚴酷的社會現實助長了非理性主義和叔本華“關懷與理論”的蔓延;尼采的“自我膨脹”的超人;柏格森略顯神秘的人生哲學;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國薩特的存在主義對現代主義文學的產生和發展產生了影響。

現代主義文學的特征;

1.在創作主題上,著重表現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人與物的對立,以及現代人的自我探索與思考。

2.在表現方式上,用“表象”代替“再現”,強調內心生活和心理真實的藝術表現,更多使用顛倒時空順序的象征、隱喻和自我聯想;關註當下復雜多變的情緒和印象,挖掘意識的深層潛在世界;善於運用怪誕、荒誕、反理性的邏輯描述方法。

二,現代主義的主要流派

1,未來主義:20世紀出現最早,反叛精神最強的文藝流派。十年,來去匆匆。它的特點是“否定壹切”。否定國家機器,否定傳統文化,主張徹底拋棄藝術遺產和傳統文化,贊美機械和城市亂象,贊美“速度之美”和“力量之美”,主張打破理性的形式規範,用自由奔放的語句隨意進行藝術創作。創始人是<意大利>;馬裏內蒂的主要成就是詩歌,代表作品有阿波利奈爾的《葡萄酒集》和馬雅可夫斯基的《穿褲子的雲》。

2.超現實主義:起源於法國,具有鮮明的開拓精神,1916的達達主義“摧毀壹切”“清除壹切”給了它強大的靈感。1924年《超現實主義宣言》的發表標誌著運動的正式開始,該運動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在法國達到高潮,在40、50年代擴大為世界現象,於1969年結束。它強調表達超現實主義和超理性的無意識世界和夢幻世界。他們超越現實世界的束縛,重視直覺,認為潛意識和夢是最真實的。提倡無意識寫作,不需要任何主題。“自動書寫法”和“夢境記錄法”應用廣泛。作品光怪陸離,誇張晦澀,神秘莫測。對後來的荒誕、黑色幽默、魔幻現實主義都有影響。代表人物有布萊頓(1869-196 6)、阿拉貢(1897-1983)、艾呂雅(1895-1952)等。

3.後期象征主義:是19末期象征主義的延續和發展,在20世紀20年代達到了又壹個高潮。我們主張通過直覺把握內在的真理,尋找思想的“客觀對應物”,把抽象的觀念以感性的形式體現出來,用形象和符號隱含人生的哲理。比象征主義更廣闊的視野和更深刻的思考。它主張通過暗示、意象、隱喻、自由聯想等藝術手法表達人復雜微妙的主觀感受,追求半明半暗、撲朔迷離、神秘莫測的藝術效果。英國艾略特(1888-1965)的《荒原》是其代表作。此外,還有瓦列裏的《海邊的墓地》(1871-1945),裏爾克的(1875-1926),梅特林克的戲劇《青鳥》,俄國和葉賽寧的布洛克的《十二》。

4.表現主義:繪畫起源於20世紀初的德國,後來擴展到音樂、文學等領域。它的理論綱領是“藝術是表達,不是復制”。要求突破事物的表面,展現事物的內在本質;突破對人類行為的描述,揭示其內在靈魂;突破對暫時現象的描述,展現永恒的品質和真實。在藝術方法上,由於強調永恒,人物往往是某種* * * *的抽象或象征;因為強調寫內心活動、直覺和夢境,所以經常使用內心獨白、夢境和潛臺詞;情節離奇突兀,文筆誇張扭曲變形荒誕,突出主觀感受,追求強烈的藝術效果。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卡夫卡(1883-1924)的《城堡與變形記》,美國奧尼爾(1888-1953)的《毛猿》,捷克科幻作家卡佩克(1890)。

5.意識流:以無意識活動為文藝表現對象,暗示不同層次的心理活動,強調人的意識的矛盾性和復雜性。在作品中,情節淡化,作者不介入,人物直接表達內心活動,作品按照人物意識的流動而不是情節進行結構,打破了時間順序的敘事模式。隨著人物意識的流動,通過自由聯想表達主題,不受時間限制地組織情節。過去、現在、未來相互顛倒、相互滲透、相互重疊,主體結構為網狀。代表作和作品有愛爾蘭喬伊斯(1882-1941)的《尤利西斯》、法國普魯斯特(1871-1922)的《逝去歲月的回憶》、美國福克納(1922)。

6.存在主義文學:20世紀30年代產生於法國,在歐美日益流行。它認為世界是荒謬的,人生是痛苦的。壹方面,揭露資本主義世界的荒謬和醜惡;另壹方面,它表現了人們不幸和毀滅的命運及其孤獨、絕望和恐懼的思想和情感,同時也鼓勵人們與沈重的現實壓力作鬥爭。在藝術上保持更多的傳統風格,在思想上探索哲學深度。代表作家和作品有薩特的《惡心》(1905-1980)和加繆的《局外人》(1913-1960)。

7.荒誕派戲劇:興起於20世紀50年代的法國。在思想上,他繼承了存在主義的荒誕觀念,在藝術上吸收了超現實主義。世界和人生的荒謬以荒誕劇的形式表現出來:生命的無意義,人的異化,人與世界的分離,人與人的異化。刻意采用與傳統戲劇相反的手法,營造出強烈的荒誕效果。有著模糊的背景,象征的,道德的,誇張的,不合邏輯的場景,抽象概括的人物,非理性的,無意義的語言。代表作家作品有:尤尼斯(1912-)的《禿頭少女與椅子》、貝克特(1906-)的《等待戈多》、俄羅斯的阿達莫夫(1908-1970)。美國阿爾比(1928-)的《動物園的故事》,法國讓·希娜(1910-1986)的《陽臺》等。

8.新小說派:20世紀50年代興起於法國。《懷疑時代》中“懷疑精神”的產物。反對傳統現實主義小說的藝術模式。認為小說應該主要描寫事物的世界,揭示人的潛意識活動,通過平凡瑣碎的日常生活表達“潛在的真實”。無意義、無情節和非人化是新小說派的三個基本論點。文體創新。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娜塔莉·薩羅特的《無名氏的肖像》(1902-)、艾倫·羅布-格裏爾的《橡皮擦》(1922-)、米歇爾·布托爾斯的《米蘭巷》(1926-)、克勞德·西蒙(1926-)。

9.黑色幽默:60年代興起於美國。黑色——陰郁、悲觀、寒冷、苦澀。認為世界是壹片荒地,歷史是壹團亂麻,個人無法改變自己的生存狀態,無法掌控自己的命運。在這種情況下,既沒有充滿自信的莊嚴悲壯精神,也沒有敢於藐視對手的光明喜劇精神,只能是“苦惱者的微笑”。黑色幽默不僅是嘲諷他人,也是自嘲。喜劇不僅用來應對醜陋和畸形,也用來應對痛苦和不幸。代表作家和作品有海勒(1923-)、馮內古特(1922-)、巴斯(1930-)、品欽(1937)的《第二十二條軍規》。

10,魔幻現實主義:拉美小說創作的主流始於20世紀40年代,在60、70年代達到高潮。它植根於民族文化傳統,也吸收了歐美現代主義的表現手法。“化現實為幻想而不失真實”,在對現實生活的敘述和描寫中,引入了大量超越自然的因素。劇情中經常出現奇跡、幻覺、夢境甚至鬼影,時序關系被打亂。這些場景往往是象征性的,具有鮮明的民族和地域色彩。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哥倫比亞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1928-),墨西哥魯弗的《佩德羅·帕拉莫》(1918-),阿斯圖裏亞斯(1899-1974)。

未來主義

壹.定義:

未來主義又稱未來主義,是20世紀最早也是最叛逆的文學流派。十年來去匆匆,以“否定壹切”為基本特征。否定國家機器,否定傳統文化,主張徹底拋棄藝術遺產和傳統文化,贊美機械和城市混亂,贊美“速度之美”和力量,主張打破理性的形式規範,用自由不羈的語句隨意進行藝術創作。

創始人是意大利人馬裏內蒂,主要成就是詩歌。代表作家和作品有阿波利奈爾的《葡萄酒集》和馬雅可夫斯基的《穿褲子的雲》。

二、發展過程

創始人:意大利詩人、劇作家和編輯——馬裏內蒂。

意大利是未來主義的發源地和中心。數量最多,聲勢最大,覆蓋面最廣。它從文學開始,然後蔓延到戲劇、繪畫、音樂、電影、雕塑、舞蹈等領域。

1909-2-20,馬裏內蒂在法國《費加羅報》上發表了《未來主義宣言》,宣告了未來主義的誕生。次年,他發表了《未來主義文學宣言》,進壹步闡述了未來主義的理論主張和文學創作原則。

在馬裏內蒂的倡導和推動下,未來主義很快從文學擴展到藝術,出現了《未來主義畫家宣言》、《未來主義戲劇宣言》等重要理論文獻。而且這個運動很快從意大利傳到歐洲其他國家,成為壹個全歐洲的文藝運動。法國著名詩人阿波利奈爾在1913年發表了《未來主義的反傳統》,提出了“立體未來主義”的理論。俄羅斯馬雅可夫斯基在1912發表了《為了社會利益的壹記耳光》,創立了三維未來主義。

到20世紀20年代中期,逐漸消失。

第三,未來主義精神

革命性的。反叛是正當的。

未來主義認為,大規模機器生產、科學技術、交通和通訊的迅速發展,從根本上改變了客觀世界的面貌和社會生活的內容。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得速度因素的作用越來越突出。現代大都市、機器文明、速度和競爭構成了時代的主要特征。

外部社會的變化必然導致人們精神世界的徹底改變。傳統文學只限於描寫外在的、沒有生命的現實,已經僵化了。只有未來派文學才是充滿生命力的,因為它以探索未知為己任。他們自稱面向未來,屬於未來,所以被稱為未來主義者。

根據未來主義,壹切新的都是好的,壹切舊的都是壞的。於是他們把人類的文化遺產和現有文化當成絆腳石和靶子,聲稱要摧毀所有的圖書館和科學院。

理論上,未來主義是極其混亂的。體現了小資產階級的革命情緒、無政府主義和虛無主義。它既歌頌工業和科技的新成就,又發出反理性和盲目的鼓噪。

在團隊上,他們也是魚龍混雜,政治傾向、世界觀、藝術觀各不相同。他們都從未來派的節目中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因此分為以意大利為代表的右翼,以法國為代表的中間翼,以俄羅斯為代表的左翼。

第四,重要作家和作品

1,菲利普·托馬佐·馬裏內蒂(1876-1944):

出生於埃及壹個富裕的意大利家庭,父親是著名律師,母親是抒情詩人。馬裏內蒂從小深受法國文化的影響,曾在巴黎留學。他廣泛接觸法國現代派文學藝術,尤其是象征主義作品,並深受影響。1893回到意大利後繼續深造,1899畢業於意大利熱那亞大學法律系。《詩歌》雜誌創刊於1905,發表和介紹頹廢派和法國象征派詩歌,在國際文壇上影響很大。從1906開始,他創立了未來主義,發表了許多宣言,提出了壹系列主張。1913年,他創辦了壹份未來主義刊物《Leceba》,並前往俄羅斯宣傳未來主義。1914年出版《未來主義與法西斯主義》,公然與法西斯主義合作。從1919開始,積極參加法西斯黨的活動,成為墨索裏尼的幫兇。墨索裏尼上臺後,被任命為科學院院士和意大利作家協會主席。1942年還隨意大利侵略者入侵蘇聯,1944年病逝。

無政府主義的歌者馬裏內蒂宣稱“要把意大利從梵蒂岡、君主制、婚姻和議會的枷鎖中解放出來”,要徹底消滅壹切國家機器。

馬裏內蒂是機器和技術的歌手。他認為機器是創造未來的動力,機器的美比女人的笑容更吸引人。物質文明崇拜。

馬裏內蒂是超人哲學的倡導者。他稱贊“力量”、“勇氣”、“冒險”、“拳頭”、“戰爭”。在他看來,暴力和戰爭就像科學技術壹樣,是摧毀舊傳統、建設新未來的最有效手段。尼采的哲學。

——迎合法西斯思想。

代表作:短劇他們來了。參見未來主義,125頁。前所未有的奇劇。根據馬裏內蒂的未來主義戲劇宣言,以前的戲劇都是迂腐、冗長、靜態的心理分析劇,早已失去了生命力。而是要在極其有限的時間、空間和情節中,表現出“從潛意識中挖掘出來的壹切,不可預知的力量,純粹的抽象和純粹的想象,無論它們多麽違背真理、古怪和反戲劇。”而這部劇充分體現了未來主義的革命性。

a極短,全劇只有四行。沒有對話,也沒有沖突。

b強調動量。

c利用了“錯覺”的作用。

2.紀堯姆·阿波利奈爾(1880-1918):

私生子,母親是波蘭貴婦,父親是意大利軍官。他出生在羅馬,隨母親在摩洛哥長大。1899,開始定居巴黎。這位朋友總結道:私生子,波蘭冒險家和在法國的外國人的骨肉,不僅造成了阿波利奈爾奇特的性格和氣質,也造成了他藝術的獨特性..在中學時,他才華出眾,顯示了他對文學的熱情和天才。但是經濟狀況剝奪了他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沒文憑,沒錢,窮,只好邊工作邊寫詩。他當過銀行職員、家庭教師、小報編輯、炮兵和流浪漢,艱苦的生活奠定了他成為激進藝術家的基礎。在巴黎,我遇到了著名的立體派畫家畢加索,並成為了親密的朋友。他還與壹些先鋒派作家有著密切的關系。他不斷寫文章宣傳現代主義詩歌和立體派繪畫,並接受了馬裏內蒂的思想。他壹生追求愛情,並為之寫下了大量愛情詩,如龍薩、繆斯壹般激烈,可惜總是失戀。比如1901,他去德國當家庭教師,曾經瘋狂愛上壹個英國女老師,寫了很多情詩。在1912-1914期間,他再次失去了女朋友,孤獨的生活著。他以非常新穎大膽的方式寫了很多詩,後來被收入《酒鬼酒集》。他在結婚後僅僅十個月就去世了,享年38歲。死後出版的《意識的形象》是另壹部傑作。

阿波利奈爾的社會主義成就是詩歌。他的抒情詩多以相對自由的民歌形式寫成,非常樸實,具有強烈的抒情色彩和自然和諧的音樂性,熱情、憂郁、悲涼、清新,發揚了法國愛情詩的傳統。比如米拉波橋,未來主義P202。

阿波利奈爾對未來主義的主要貢獻在於他對詩歌藝術的創新,比如加強詩歌本身的節奏和頓挫感,而不是標點符號。寫“對話詩”,模擬雜亂的對話,強調音效。寫象形詩,嘗試詩畫結合。發展馬拉美的臺階詩等等。他典型的“立體詩”是用詩歌來畫圖案,把詩歌和裝飾藝術結合起來。

如:被殺死的和平鴿。未來主義。超現實主義。

3.弗拉基米爾·米洛維奇·馬雅可夫斯基(Mayakovsky,1893-1930)是俄羅斯立體未來主義的代表人物,是蘇聯早期最傑出、最有才華的革命詩人。

出生於格魯吉亞壹個林業官員的低層家庭,1905年俄國爆發第壹次民主革命,12歲的馬雅可夫斯基參加了學校罷工遊行。“這就是革命,這就是我心目中的詩歌和革命的結合。”1906年父親病逝後,全家搬到了莫斯科。在讀中學時,馬雅可夫斯基幫助他的姐姐為手工藝品商店“繪畫和烙畫”。同時,他接觸了壹些布爾什維克大學生,閱讀了大量革命書籍,接觸了社會主義者,並於1908年初加入了俄羅斯社會民主勞動黨。此後,他從事革命宣傳,三次被捕入獄,在獄中閱讀了大量文學作品,同時嘗試寫詩。1911年進入繪畫與雕塑建築學院,結識了壹批未來主義詩人和畫家。

馬雅可夫斯基的創作道路分為三個時期。第壹期:1912-1917,這是他的未來派時期。俄羅斯未來主義蔑視壹切舊傳統,批判現代象征主義,蔑視古典詩歌,宣稱將普希金、陀思妥耶夫斯基、托爾斯泰等人從現代的船上扔進水裏。他們還宣布要“把詞從意義中解放出來”,破壞語法規範,發明新詞。鼓吹個人主義和虛無主義。為了抵制而抵制,為了創新而創新。

1912年,他與伯柳克等人壹起發表了《未來主義宣言》,出版了俄國未來主義的第壹本詩集《為社會利益的壹記耳光》。封面用的是粗糙的麻袋布,藝術上不落俗套,思想傾向上無政府主義。

1915年,馬雅可夫斯基發表了著名的長詩《褲子裏的雲》,副標題是“四樂章組成的音樂”。用詩人自己的話說,這四個樂章就是“四聲吶喊”:“打倒妳的愛情”、“打倒妳的藝術”、“打倒妳的制度”、“打倒妳的宗教”。藝術方面:非詩意,幻覺。原題為《第十三使徒》的馬雅可夫斯基對審查官說,“如果妳願意,我將是最溫柔的人,不是人,而是穿褲子的雲。”所以這個話題本身就對當局有抵觸情緒。

因為對未來主義和“拉普”(俄羅斯無產階級作家協會)的排斥,以及愛情受挫,於1930年4月自殺,時年36歲。

夜,未來主義。

五、未來主義的藝術特征

1.盡壹切努力把文學變成現代生活的“動態”,表達“運動感”,調動壹切藝術手段,描繪運動中事物的形態,如疾馳的汽車、飛機、摩托車的歌聲、跳躍的城市。在誇張變形的力量中,表達了大自然的生命和事物的動態、節奏。但粗獷、扭曲的筆法又具有低俗、怪誕的特點。

2.借助“幻覺”反映現代生活。物體的潛意識、跳躍性、靈性和通感。利用絕對自由的類比,可以把握不同事物的相似特征,表達主觀感受,如將礦工描述為“給地球腸胃做手術的外科醫生”。

3.更新語言。徹底否定語法規範,廢除標點符號,發明新詞,引入新詞。添加新單詞。

超現實主義

壹.概念

它是第壹次世界大戰後在法國興起的對資本主義傳統文化思想在文學、藝術等領域的反叛運動。強調表達超現實主義和超理性的無意識世界和夢境世界。他們超越現實世界的束縛,重視直覺,認為潛意識和夢是最真實的。提倡無意識寫作,廣泛使用“自動寫作法”和“夢境記錄法”他的作品怪誕、誇張、晦澀、神秘,影響了後來的荒誕、黑色幽默、魔幻現實主義。

從1919,布萊頓和蘇波合作的作品《磁場》,到1969,讓·休斯特正式宣布解散超現實主義團體,* * *半個世紀。

規模上,從壹個只有十幾個人的巴黎團體,發展成為橫跨歐、美、亞、非四大洲的國際運動。

從影響來說,它不僅在小說、詩歌、戲劇中發揮作用,而且對雕塑、繪畫、建築、電影都有很大影響,延續至今。

名字的由來:阿波利奈爾在1917出版的劇本《泰雷西亞的乳房》的序言中說:“當人們試圖模仿行走時,他們創造的輪子不像腿。這樣,人們就不自覺地創造了超現實主義。”在阿波利奈爾看來,所謂的超現實主義,應該只是從現實中獲得靈感,沒必要去做類似的模仿。布萊頓為了紀念他的精神導師阿波利奈爾,在《超現實主義宣言》中提出了這個名字。

根據布萊頓自己的解釋:

“超現實主義:陽性名詞:壹種純粹自發的精神病學現象,壹種主張用這種方法以口頭、書面或任何其他形式表達思想的真實活動。思想的事實記錄不應該被理性所檢查,也不應該被任何美學或倫理的考慮所滲透。

哲學背景:超現實主義基於對超現實主義的信仰;這種現實是迄今為止被忽視的壹些聯想的形式。同時也是壹種對夢想的無窮力量的信仰,對可以不顧利益轉移的觀念變化的信仰。它傾向於最終摧毀所有其他的精神結構,代之以解決生活中的主要問題。”(《第壹個超現實主義宣言》)

二、文學淵源

1,英國哥特式小說可追溯到18世紀

超現實主義者認為哥特小說的主人公通過想象中的事物獲得了生活的本質,表達了徹底擺脫人的道德、心理甚至肉體限制的願望。他們的潛意識裏表現出壹種他們無法解釋為什麽的力量,這種力量試圖對抗壓抑他們的“超我”。總之,他們用“魔鬼-情欲-潛意識”的解放觀念來對抗“上帝-靈性-意識”的壓抑觀念。

2.它也可以追溯到愛倫·坡的怪誕故事:

他鄙視現實生活的反映,只追求效果和氛圍,用快感原則代替真實原則。

3、妳也可以把法國作家薩德當成神:

他的壹生是壹部活的哥特小說:反教會的態度,政治烏托邦的觀點,對欲望力量的贊美,在享樂中追求絕對,對傳統價值觀及其體現的蔑視,以及作為幻想家的天賦。布萊頓稱薩德、弗洛伊德、傅立葉為“欲望的三大解放者”。

4、德國浪漫主義詩人也為他們打開了大門:

布萊頓承認,超現實主義可以被視為浪漫主義的尾巴,“但這是壹條非常扣人心弦的尾巴”。荷爾德林和諾瓦利斯真的存在於夢、愛和詩歌中,想象力可以通過夢和愛得到最自由、最廣泛、最有創造性的發展。

5.他們直接受到幾個法國詩人的影響:波德萊爾,蘭博,(內爾瓦爾,勞埃特蒙特)和阿波利奈爾。

波德萊爾:藝術家只屬於他自己。神奇的東西隱藏在看似平庸的日常生活中,詩人或藝術家的任務就是通過自己的經歷看到這些神奇的東西並展示出來。

蘭博:強調“同情”和詩歌的暗示性。詩歌的力量不在於抒情或雄辯,而在於它喚起的想象力和聯想。用符號和隱喻表達妳的內心和潛意識。“我想成為壹名詩人。我決心成為壹名靈媒。這就是通過各種感官的混亂來把握未知。我是別人。”

Nerval: (1808-1855),1855的小說Aurelia或夢幻人生,《夢是第二人生》。

lautreamont:(1846-1870),1869年寫的馬爾多羅之歌,1918年壹下子抓了三個人:布萊頓,蘇波,阿拉貢。在潛意識寫作中,詩人應該以精神生活而不是日常生活為表現對象。

阿波利奈爾:用輪子行走。

第三,哲學基礎

黑格爾的辯證統壹觀將生活與夢想、現實與超現實主義統壹起來。

柏格森的生命沖動理論和意識延伸理論。

弗洛伊德關於夢、直覺和潛意識的理論。布萊頓和阿拉貢都是學醫的,布也遇到了弗洛伊德。

——再加上科學的飛速發展和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催化劑。參見魏、晁、莫著P98頁。

第四,發展過程

1,達達主義的準備期(1919-1924);

達達主義:出現於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的現代主義文學和藝術流派,也被稱為早期超現實主義。領頭的是法國詩人斯特裏登·紮拉。

是從繪畫領域開始的。1913年,杜尚把壹個自行車座倒放在凳子上。被視為達達主義的先驅。蒙娜麗莎。

1916年,許多知識分子拒絕進入“血腥的屠宰場”,在瑞士避難。德國作家鮑爾在蘇黎世組織了壹個“伏爾泰客棧”俱樂部。2月8日,羅馬尼亞人紮拉將壹把裁紙刀插入壹本德法詞典,然後在刀尖所指的頁面上隨意用“達達”作為體裁的標題,意為“馬”。把它作為文藝活動的旗幟是沒有意義的,它只是反映了他們的世界觀:壹切都是偶然的,不可知的,也就是沒有意義的,沒有意義的。

紮拉的宣言將達達定義為“自由:達達,達達,達達,壹聲痛苦的抽搐的呼喊,所有對立、矛盾、怪誕、不合邏輯的東西交織在壹起,這就是生活”。“讓每個人都喊壹聲:有壹項具有破壞性和消極性的偉大工作要做。清了它,掃了它。”-虛無主義和無政府主義。達達精神——摧毀壹切,否定壹切,甚至達達自己。

法國:布萊頓、蘇博、阿拉貢被稱為“三劍客”。2009年3月,壹本名為《文學》的雜誌在巴黎出版。給文學起名是壹種諷刺,其目的是反對壹切文學傳統。同年開始接觸達達主義。1920年,查拉來到巴黎組建法國達達主義團體,三人都加入了。1922,宣布“達達被拋棄”。

2.首次申報期間(1924-1929):

1924布萊頓發表了第壹份超現實主義宣言。以布萊頓為首,阿拉貢、艾呂雅、蘇波形成了壹個龐大的潮流。不像達達,他們有理論,有目標,有成功的作品。

同年,在巴黎格雷內爾街15號成立了常設機構——超現實主義研究室,提出以生活本身為原料,歡迎壹切追求創新,與現實生活不和諧的人。

同年,機關報《超現實主義革命》雜誌創刊,被上流社會視為“世界上最無恥的雜誌”。出版十年。

傳單和小冊子《壹具死屍》,諷刺最近去世的方濟各:“與方濟各相伴的是人類的壹些奴性。讓我們慶祝將欺騙、傳統主義、愛國主義、機會主義、懷疑主義、現實主義和懦弱作為節日埋葬的那壹天。”

逐漸轉向法國* * *產黨,如阿拉貢,內部分裂。

3.鼎盛時期(1929-1941):

1929 12,布萊頓第二部超現實主義宣言《凈化超現實主義》。阿拉貢事件,阿拉貢參加了1930年蘇聯召開的第二次國際革命作家代表大會,但未能捍衛超現實主義路線,導致與布萊頓決裂。

參加西班牙內戰。

組織十多個國際超現實主義展覽。

大量作品問世。

被二戰打斷。

4.戰後時期(1946-1969):

1947年,布萊頓在巴黎召集了壹次國際超現實主義會議。

  • 上一篇:什麽是美式風格?美式風格的設計說明有哪些?
  • 下一篇:以足球比賽為題寫壹篇作文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