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從藝術表現的角度評價油畫《開國大典》。

從藝術表現的角度評價油畫《開國大典》。

1953年董創作的油畫《開國大典》壹經出版,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反響,被藝術界譽為新中國當代藝術史上具有革命歷史題材的標誌性作品。此作品由中國革命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的前身之壹)於1952創作。為了完成創作任務,董查閱了大量的照片和影視資料,並廣泛征求了藝術界的意見。他以飽滿的創作熱情,在短時間內完成了這部劃時代的現實主義傑作。作品以精湛的藝術語言,生動地展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偉大歷史時刻,也在油畫藝術民族化的探索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壹個

油畫起源於歐洲,明朝萬歷年間由西方傳教士傳入中國。但由於占主導地位的封建正統文化的制約,除了在朝廷和東南沿海的少數城市,並沒有廣泛傳播。20世紀初,隨著社會的變遷,國內壹些美術院校開設了油畫專業,許多畫家留學歸來,使得油畫逐漸在中國傳播開來。在吸收和消化這種外來藝術語言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表達中國的現實生活,出於壹種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許多藝術家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逐漸開始探索和研究油畫的民族化,試圖不斷掌握擅長寫實的油畫技法,同時將其融入民族血脈,使之不斷豐富和發展,進而形成自己的民族風格。董是最早涉足這壹領域的藝術家之壹。

董(1914—1973)浙江紹興人,是當時著名的和瓷器收藏家。董受家庭影響,從小就受到良好傳統文化的熏陶。年輕時先後就讀於蘇州美術學院、上海美術學院、國立杭州藝術學院等院校。師從林風眠、顏、劉海粟、常書鴻等名家,接受嚴格訓練,奠定了紮實的中西繪畫功底。抗日戰爭爆發後,董隨杭藝專轉戰黔滇,後赴西北從事研究和創作。其間,他充分領略了民族民間文化的藝術魅力,特別是在1942任敦煌藝術研究所研究員的三年間,通過大量臨摹,從氣勢雄渾、色彩豐富的敦煌壁畫中汲取了豐富的營養。這期間的苗族姑娘的趕場(1942)、雲南的托馬夫的生活(1943)、戈壁的駝影(1946)、哈薩克族牧羊姑娘(1946)、中央美術。正是由於對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長期積累、深入了解和豐富的創作實踐,為他後來成功創作油畫《開國大典》做了必要的準備。

作品有氣勢的第壹要素是構圖。為了充分展現開國大典的盛況,把領袖和人民有機地結合起來,董在創作構圖上做了精心安排。因為在實際的建築格局中,天安門廣場和正陽門都是垂直於北京中軸線的,而根據作品的觀看角度,如果嚴格使用焦點透視,人們只能看到主要人物的背面,畫面的空間會受到很大的限制。所以作者借鑒國畫中的多點透視,巧妙地解決了構圖問題。圖中的天安門廣場和正陽門並不在壹條縱軸上平行,而是略微向東南傾斜。但正是這種角度的變化,擴大了畫面的空間,既方便了天安門門上景物和人物的表現,又增強了天安門門與廣場的距離感和整個畫面的縱深感,還解決了畫面構圖中人物的平衡問題。

為了更好地表現領袖人物,董還大膽處理了畫中人物與建築的關系,即讓出了城樓上的壹根柱子,讓整個畫面有豁然開朗的感覺。作品中,毛主席魁梧的身軀位於中央,其他領導人和各界代表在畫面左側,與袁晶廣場歡呼的人群相呼應。整個畫面既突出又完整;不受西洋畫透視法的束縛,又符合視覺穩定感和真實感。既完整地展現了開國大典的盛況,又充分反映了作者藝術創作的大局。後來著名建築師梁思成看到作品說:“拆壹根柱子是建築上的壹大失誤,但在繪畫藝術上卻是壹大成功。”

藝術源於生活,但不是簡單的模仿和復制生活,而是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經過提煉和加工,達到更高的境界——藝術的真實。藝術不同於科學。雖然藝術和科學都註重對客觀形象的研究,但科學側重於客觀形象的壹般規律,而藝術則試圖反映客觀形象的特殊規律。其特殊性在於,藝術家不僅要用眼睛觀察,更要用心去感受,即所謂“師外教,師中國”,將師法自然與主觀感受有機地結合起來,是國畫的顯著特點。

開國大典是全中國人民的節日,董在作品的造型和色彩處理上充分把握了民族的欣賞習慣和審美情趣。

國畫往往有壹種裝飾風格,不要求對物象的自然主義描繪,而要求在造型上的精細和選擇,而且必須生動傳神。在人物的處理上,《開國大典》著眼於形象的本質特征,加強了對形象中重要環節的描寫,簡化了壹些與人物精神、性格無關的外貌細節,避免了形象描寫的繁瑣感。圖中,毛澤東莊嚴地宣讀了中央人民政府的文告。他高大魁梧的身軀,堅定有力的雙手和眉宇間透露著政治家的氣魄和詩人的氣質,給人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其他主要人物,如朱德的豪爽性格、劉少奇的深邃眼光、周恩來的睿智風度、宋慶齡的端莊儀容、郭沫若的儒雅風度等,也都得到了深刻的刻畫。正因為作者以描繪精神的形式將中國畫融入油畫技法,因此,既充分展示了領袖的偉大風範,又突出了不同人物的個性特征。

善於描繪自然界細致的光色變化是油畫色彩的特點,但如何運用要看內容表達的需要。中國人喜歡明亮、溫暖的顏色,這與開國大典的主題是壹致的。因此,董對油畫色彩的處理,並不局限於西方繪畫中顏料的復雜變化,而是大膽借鑒了中國繪畫中具有裝飾風格的色彩:即在寫實的基礎上,對復雜的色彩進行分類總結,弱化隨光線和環境變化的條件色,突出對象的本色(固有色)。畫面以紅、藍、金為基調,通過挺拔的紅柱子、端莊的紅燈籠、奢華的紫地毯、金流蘇、菊花、藍天、白雲等各種鮮明的色彩對比,尋求整幅畫色調的和諧統壹。

《開國大典》的色彩不僅註重大色塊的對比,也註重細節的描寫。比如,畫家在畫地毯時,先用衛生紙將顏料中的油吸掉,然後巧妙的在顏料中加入鋸末和沙粒,獲得毛茸茸的質感,與旁邊直立發亮的柱子形成對比;在粉刷漢白玉欄桿時,加入了淺棕色、金卡其色等顏色,增加了保暖效果,使其與周圍的顏色融為壹體,並帶有沈重感和滄桑感,象征著古老的中華文明,襯托出她獲得的新生。

為了達到畫面的整體和諧,加強裝飾風格的效果,作者還簡化了光源和明暗的處理,如弱化畫面中大塊的投影和明顯的陰影,適當控制物體體量的結構,以不變的類型代替變化的光線為重點,通過抓住各種物體的主要特征來表現它們的本質特征。尤其是在人物刻畫上,雖然簡潔,卻非常清晰;它不僅簡單,而且有生動的藝術效果;在畫面的色彩關系上,達到了遠看驚心動魄,近看無窮神秘的藝術境界。

《開國大典》的突出成就有:作者將民族審美觀念融入西方油畫技法,完美地展現了壹幅幅具有鮮明民族風格的宏大而非凡的歷史場景:瑰麗的色彩營造出吉祥莊嚴的節日氣氛;純凈明亮的色彩,充滿濃郁的民族風情;簡潔生動的文字,展現了中國人嶄新的精神面貌;壯麗的畫面體現了民族自豪感和大國風範。

《開國大典》的成功不僅僅是作者自己的努力。當壹個民族經過長期艱苦的鬥爭最終獲得獨立和自由時,它必然會產生壹種精神和文化需求,以表達她對解放和美好未來的英雄情懷。開國大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所以可以說是時代的產物,也必然會引起廣大人民群眾的強烈罵聲。正如毛澤東在中南海1953看到這幅畫後的評價:“中國是個大國,我們的畫都是國際上拍的,別人比不上我們,因為我們有獨特的民族形式。”

  • 上一篇:中班“五彩繽紛的煙花”教案
  • 下一篇:妳聽過最厲害的廣告語(順口溜)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