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紅包為題寫作1大家好,我叫紅包。我想我的名字已經人盡皆知了,不需要我細細描述了。就連在路邊擺攤的丐幫長老看到我也是兩眼放光。甚至我的壹件衣服晚上睡覺都要抱在他懷裏。(我的壹個兄弟被壹個長頭發的長輩詛咒了,事情發生在除夕夜。)也許乞丐圈裏流傳著這樣壹句話,誰要是能和自己或者衣服睡在壹起,就能做個好夢,也許就能。我是壹個自律的君子,我不想嘲笑生活在社會下層的人的無知,但我想通過舉這樣壹個例子向大家展示我們紅包家族的魅力。放眼整個禮品行業,哪個家夥能像我們紅包這麽大氣,這麽有層次,這麽有內涵?
首先,我們的外表。我們的衣服是由古代著名藝術家設計的,顏色是紅色,這是幾千年來中國人最喜歡的顏色,象征著吉祥和幸福。然後在衣服中央印上“恭喜發財”、“好運”、“壹帆風順”等燙金字...看,雍容華貴,氣質盡顯!
我更不可抗拒。所以外套壹直沿襲古風,把我的外套設計成這樣的人真的很專業!
外表很重要,但我的內在更迷人。不要小看我身體裏的東西。它們不僅僅是幾張印著毛主席頭像的鈔票,更是世界的濃縮,利益的象征。當壹方需要另壹方,想要達成某個目標的時候,我就成了“必勝客”,每個假期都是我施展才華的最佳時機。這時,我胃裏的東西被貼上了“頭腦”的標簽
“福報”之類的名字,大張旗鼓地發出去,新主人假裝送人。那些通過手續,演技好的,會為我爭取,然後在客人離開的時候公開接受。看看金額,估算壹下債務,然後把我的衣服剝下來留著給別人用。唉,偉大也是壹種悲哀,連衣服都被別人視為珍寶。
其實我很感激那些孩子。因為他們,我有理由橫行。我在這裏深深的鞠壹躬,但是屬於他們的東西只能在他們手裏。停壹分鐘,難過又無奈!
大家最希望、最期待的壹天終於到來了——春節。孩子們最希望過春節,因為他們可以有新衣服穿,好吃的食物,壓歲錢和鞭炮。學了壹年,他們終於可以好好過了。大人其實和孩子壹樣想過年,因為辛苦了壹整年,終於應該輕松休息了。
春節期間,經常會有壹些習俗:走親訪友,收發壓歲錢。事實上,這往往不是壹件壞事。相反,有些工作在壹年中會出現幾次意想不到的情況。趁這個機會回家看看。即使對家庭幫助不大,父母也是開心的。最少也要給壓歲錢,這是孩子心目中最關鍵的。當孩子們從親戚那裏得到壓歲錢時,他們都高興地笑了。
第三天,我坐在沙發上,從口袋裏掏出壹個紅包。這時,嶄新的百元大鈔出現在我眼前。我迅速地壹個壹個地數著,壹百,兩百,三百...哇!600元!我高興得跳了三尺高,心裏充滿了喜悅:啊!現在我發財了!但是我們應該如何處理這些錢呢?妳在買玩具嗎?買菜?或者...?這時候我媽過來說:“怎麽了?今天的收獲不小啊!妳幸福嗎?”我連忙說:“媽媽,我來幫妳買衣服吧。”母親說:“我有足夠的衣服穿,所以妳最好為自己打算。”但是,妳要知道,雖然這不是壹筆小財富,但是妳也要記住,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財富。“雖然壓歲錢來之不易,但我決心不亂花。
第二天,我和媽媽去銀行把錢存入銀行,設置了自己的密碼。當我需要的時候,我可以自由提取。三八婦女節,我可以給媽媽買壹朵花,送她節日的祝福。當我的同學有困難時,我可以給他們買壹些學習用品。當貧困地區的孩子需要幫助時,我可以慷慨解囊...
孩子們總是盼著星星月亮過年,因為每年總能收到滿滿的祝福和愛心的紅包,但今年的紅包與往年不同,有了更有趣、更刺激、更過癮的新遊戲。
記得小時候,大年初壹,我總會開心地對爺爺奶奶說“新年快樂,恭喜發財”,眨眨眼暗示爺爺奶奶總會收到兩個厚厚的紅包,然後蹦蹦跳跳地出去拜年。現在微信紅包成了我壓歲錢的重中之重。點開兩個字,轉過來,仿佛變成了我的心。在家庭群裏搶紅包很刺激,花樣層出不窮!
大年初二,我們去姑姑家拜年。我們只是看到哥哥姐姐長輩們拿著手機,漲紅了臉,客廳裏時而寂靜,時而擠滿了人。我哥突然大叫:“我搶的最多!”我突然明白了:原來他們在搶紅包!壹局下來,我哥跟我打招呼:“我們來玩‘紅包飛令’吧!”我納悶地喃喃道:“詩會飛花令我聽說過,但這‘紅包飛花令’卻是聞所未聞。”我哥給我介紹了這個自制的“紅包飛單”:發紅包的只發5包,金額必須在10元以上。搶到紅包最多的人和最少的人會用石頭剪紙,輸的人會繼續出。聽完規則,我拿起媽媽的手機加入了“飛花令”遊戲!
最後壹輪,輸了的妹子發紅包,結果很快就知道了——舅舅和哥哥決定輸贏,只聽舅舅放下狠話:“看我的剪刀。”我哥也不甘示弱,鉚足了勁,可惜姜還是熱。我弟弟被打敗了,不得不轉播比賽。遊戲持續了幾個回合,我暗自慶幸:太好了,壹次都沒發!幾個回合下來,舅舅打破了喉嚨,妹妹在開心地炫耀,弟妹在搶大人的手機...不管我們搶了多少,我們都笑得合不攏嘴。最後我媽出來制止,結束了這場無休止的“戰鬥”,大家還意猶未盡。
詩詞飛花讓我們感受到中華文明的美好,紅包飛花讓我們體驗到過年的氣氛,讓我們感受到日新月異的祖國。我還記得爺爺笑著說:“妳真幸福!以前我們哪裏過年有紅包?現在妳實際上有了這個新的玩法。”
每到年底,家裏除了各種莫名其妙湧進來的遠房親戚,壹個鼓鼓囊囊的紅包也隨之而來。平日裏,花錢大手大腳,靦腆害羞。我充分發揚了“說不,身體卻老實”的精神,在新的壹年裏為我收獲了壹筆巨款。
但按照往年的經驗,這筆錢總會被我浪費在毫無意義的吃喝玩樂上,最後只能看著空空的口袋黯然神傷。今年,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過幾天妳不是要去軍訓嗎?我們去買點東西吧。”母親穿著拖鞋拖著腳從房間走到門口。我利索地關了電視,壹起出去了。看來新年的余熱還沒過去。超市還是人多,我壹直不喜歡人多的地方,就低頭機械的把車推在媽媽後面。“這毛巾也不便宜,花錢比掙錢容易。”媽媽撫摸著毛巾表面的細密絨毛,把它放進了購物車。短短的壹句話讓我想到:“我爸媽在給我挑生活的擔子。既然我有錢承擔,為什麽還要再給他們增加負擔?”這個想法驅使我在付款的時候停下媽媽的手點亮屏幕,把自己賬戶的付款碼交了上去。媽媽的心情看起來不錯,眉眼間都帶著笑意。我意識到這才是壓歲錢的正確打開方式。
軍訓回家後,我媽又提起了夥食費。“我這裏只有700元現金。我和妳爸爸壹起去拿。妳在家等著吧。”媽媽盛裝打扮,好像要出門。不知道為什麽這幾天,天空總是灰蒙蒙的,現在下了壹點小雨,還有淡淡的霧氣。這種天氣出去壹定不安全。我想到枕頭下的那壹千塊錢,現在是他們發揮作用的時候了。我制止了我媽到處找錢包:“我自己出壹些,晚上就不用出去了。”說完,我媽微微壹怔:“我十六歲了,我真的長大了。”是的,十六歲,我放不下我的自私。
平時的紅包是打開後的消遣;今年的紅包,收獲的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