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中國古建築油漆彩繪原來是為了防止木構件的潮濕、腐爛、蟲蛀,隨著時代的變遷,逐漸突出其裝飾效果。宋代以後,油漆彩畫逐漸成為宮殿建築不可缺少的裝飾藝術。清代的彩畫主要彩繪在檐內外各種木制構件上,其中以“枋”尤為突出,現在所沿用的主要是清代的官式油漆彩畫工藝做法。現代的仿古建築中,油漆彩畫已成為中國古建築的標誌性特點之壹。古建築油漆彩畫中的地仗,就相當於現代的刮膩子層,它是處於基層與油膜層之間,由多層灰料層類紮麻層或布層組合而成的壹種非常堅固的灰殼層體。是開始油漆彩繪的首道工序,也是直接影響油漆彩繪粘結質量、色彩質量、整體藝術效果最為關鍵的壹道工序。
2地仗的分類2施工工藝
本文中以壹布五灰(壹麻五灰)為例進行工藝說明,壹布五灰(壹麻五灰)多用於柱子、檁、墊、枋、抱框、榻板、板墻等。木制構件:斬砍→撕縫→楦縫下竹釘→汁漿→捉縫灰→掃蕩灰→糊布→磨布(磨麻)→壓布灰(壓麻灰)→中灰→細灰→磨細鉆生。混凝土構件:表面處理/修補→刷界面劑→掃蕩灰→使麻(糊布)→磨布(磨麻)→壓布灰(壓麻灰)→中灰→細灰→磨細鉆生。
3操作工藝
3.1木制構件
1)斬砍。確保木材與膩子結合牢固,采用鐵橈子將汙垢處理幹凈,稱為斬砍見木。砍:用斧子將木構件砍出印跡,先上面後下面,先左邊後右邊,首先陰角後邊的大面,用力不宜過大砍壹遍,痕跡與木紋形成30°~45°的角度,痕跡的深度2mm,間距1.5cm。撓:鐵撓將砍完的木構件撓壹遍,在不傷其木骨的情況下,輕撓並順木紋,撓掉翹起的木骨即可,稱為“砍凈撓白”。清理:用掃帚清理幹凈散落的木骨,並將室內外地面上的雜物清理幹凈。2)撕縫。用鏟刀將木構件變形造成的裂縫順著木紋去掉縫兩側硬棱,並把裂縫劈成V字形狀。裂縫大於2mm就處理,小於2mm就不必處理。3)楦縫下竹釘。先上面後下面,先左邊後右邊,全面的檢查壹遍構件,確保構件的缺損處、棱處、活節子處、糟朽處,采用楔形木條釘牢,並用竹釘,竹釘間距15mm,由裂縫的兩端向中間部分處理。楦翼角:由正身椽的根部至老角梁,確定尺寸彈出斜線,砍制長短、寬窄適宜的木條或木枋,貼緊望板,下面與櫞子平齊,前面斜不越線,楦實釘牢,幾個翼角楦得基本壹致。4)汁漿。將血料放入容器中攪拌破碎,加入油滿用木棒攪拌均勻,並加適量水調制。調漿時,將血料、油滿混合在壹起調制均勻,逐步加適量水調制均勻,不能壹次加足水進行調制,否則調不均勻。油漿材料配合比(容積比)油滿∶血料∶水=1∶20∶20。手持把桶或油桶,用護刷蘸漿,順其木紋先上後下,先秧角後大面塗刷於木件上。大面積施工用噴漿機也可,但須過羅。5)捉縫灰。油漿幹後,用笤帚將表面打掃幹凈,以捉縫灰用鐵板向縫內橫向擠灰,使縫內油灰飽滿,切忌蒙頭灰(也就是縫隙外有灰,縫隙內沒有灰),將縫隙內擠滿灰後,用鐵板尖插入縫隙中,反復進行處理,使得縫隙中的灰有實有滿,最後刮凈剩余的灰,處理時順著木縫,稱為“橫擠順刮”。當木構件有破損的、缺棱掉角的,用鐵板襯平補齊,處理完後的灰,不超出木構件表面。6)掃蕩灰。俗稱為粗灰、通灰。在捉縫灰上面操作,是使麻(布)的基礎。用膩子抹壹道非常薄的膩子,然後再滿刮壹遍膩子,用木板刮平找圓,再用工具將陰角、小面、接頭等地方找平找齊。由三個人進行操作,壹個人進行抹灰,壹個人過板子,壹個人在後邊進行處理收尾,等抹灰幹後,磨去表面的飛邊毛刺及浮沈並清理幹凈。7)使麻。稱為披麻,用麻貼在掃蕩灰上面。a.刷開頭漿:將油漿材料配合比為血料∶油滿=1.2∶1,調制好的油漿塗刷在膩子表面,由麻的厚度來確定開頭漿的厚度,但是不能太厚,麻壓實後能夠浸透麻為標準。b.粘麻:刷完漿後立即進行粘麻,麻要求橫於木紋粘貼,也就是說麻絲與木紋方向應垂直,使麻起到抗拉作用。貼麻的厚度要均勻。c.砸麻:先粗砸再細砸,用木壓子先砸秧後砸大面,邊砸邊調整麻的厚度,漏地補麻,修理周邊,順麻擠漿,軋麻的人員要根據工作量的多少來確定。d.潲生:就是將麻面上刷壹道1∶1.2~1.5∶4~7的油漿料,將未砸透的幹麻進行“潲生”,不能過量。潲生時由1人~2人進行操作。e.水砸:用釘子將麻絲翻起弄虛,檢查幹麻包裹的情況,並重新砸實砸牢砸平。“水砸”也應從陽角開始處理。f.整理:砸完後要進行檢查,如有多余的漿要擠出,存在幹麻要補漿砸實,露底處要補麻,重新砸壹遍麻,並檢查修麻的厚度、均勻、密實等情況。隨時註意上道工序存在的問題並及時修正。8)磨麻。由壹個人操作即可,要等到麻砸幹透後,用磨頭(金剛石、人造磨石、石片、缸瓦片等)橫於麻絲來回滿磨,磨頭以寸磨為好,往返間距不能過大。磨完後將麻面清理幹凈,確保與下壹道的壓麻灰粘結實。等到2h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壹布五灰工藝時,本道工序為糊布和磨布。糊布可以分為以下幾道工序:開漿:同使麻的油漿相同,用護刷將油漿塗刷於掃蕩灰上,塗抹均勻即可,不宜過厚。使布:用麻布、豆包布、玻璃絲布等材料,根據使用部位、面積用刀裁剪,不能用手撕,以免不平整有毛邊。兩手持布的上部兩角平鋪於油漿上,把布擺平整粘牢。軋布:壹手摁布,壹手持麻壓子軋,先粗軋後細軋。布貼實後再輕輕擠漿,以免布變形和位移。整理:用麻壓子後尾或秧角板檢查角和布的周邊,擠凈油漿,修理大面,對布不平整和打褶處進行調理,使布粘牢。磨布:布基本幹燥後,用磨頭先秧角後大面輕輕磨壹遍,不出絨也可,切勿將布絲磨斷,達不到使布的效果,磨後打掃幹凈,晾曬2d~3d後再進行下道工序。9)壓麻灰。壓麻灰是壹麻五灰地仗的第三道灰層,在磨面上進行,壹般磨麻後間隔1d~2d進行。調配亞麻灰:將血料去掉表皮硬皮,置桶內用灰粑攪碎,加入油滿調均,再加入籽灰、中灰,抄底攪拌均勻即可。清掃過水布:用濕布進行抽打,並用清掃工具清除麻面上灰塵、散落的麻絨。抹灰:附灰的長度可以根據板子的大小1板~2板長均可。柱子橫向分段進行,先裹柱頭再裹柱身,下端橫向圍裹,將灰造實後附灰。如柱子較粗,壹側造灰後即刻附灰,再做另壹側。如工作量大,過板者的技術較高,過板速度較快,可兩人操作。過板:工藝壹般為:首先粗過,然後細過。a.粗過時用工具(板子)調整灰並進行反復試驗。b.細過要根據灰的薄厚程度,來調整角度,用力要適當,順著麻絲橫向推並豎向裹,壹氣呵成。遇到陽角時,在陽角處稍作停頓,並上、下、左、右輕輕的錯動幾次,並推出、拉出,使陽角直順,板口余灰刮於桶內,擦凈板口繼續過板。要求壓麻灰厚度2mm。撿灰:手持工具(鐵板、灰碗),撿板子接頭處的余灰,不平整的地方要補灰找平整,板子沒有抹到的地方,用鐵板處理代過。隨時清理落地灰。紮線:要等灰略幹的時候,再進行紮線,寬度要稍小於細灰、中灰線條的寬度,壹定做到幹凈利落。10)中灰。中灰為壹麻五灰的第四道灰,在壓麻灰後進行,是細灰前的壹層過渡層,以解決粗灰與細灰之間籽粒大小懸殊的問題,所以中灰層不宜過厚,能將灰料填補於壓麻灰灰籽粒之間即可。磨壓麻灰:用磨頭(金剛石、人造磨石、石片、缸瓦片等)先將陽角處理後再處理大面,將亞麻灰滴滿磨壹遍,清除表面浮籽和余灰。磨頭處理不到的地方,由鐵板處理。清掃幹凈後,用過水布。調制中灰:壹般要把血料表皮的硬皮去掉,放入桶內用工具攪拌,隨後加入油滿調拌均勻,再加入中灰調拌均勻。抹灰:施工中,不再用皮子、板子撿灰,只用鐵板用力刮壹薄層“刻骨灰”即可。對於已軋線的部位,仍要用中灰套紮壹層。同時,要求鐵板的搭接處要與以前的壓麻灰和將要進行的細灰搭接處錯開。11)細灰。細灰是壹麻五灰工藝的最後壹層灰,是決定地仗整體灰殼的平整、細膩和準確程度的壹項工作,粗灰、中灰無法做準確的楞角、細部都由細灰解決,這就要求細灰幹後便於修磨,並具有壹定的厚度,壹般掌握在1.5mm~2mm之間。a.磨中灰:使用瓦片打磨出直口,再中灰滿磨壹遍後,陰角處磨頭處理不到的地方,使用鐵板處理,清理表面浮粒並打掃幹凈。b.汁水漿:為了確保中灰與細灰之間粘結牢固,壹定要用刷沾清水,塗刷中灰,水用量不宜多。c.配制細灰:首先將血料去掉硬皮後放入桶中,用工具攪拌。加入壹定量的清水行濃後入光油調制均勻,順後再加細灰調制均勻。調配好料要用厚濕布覆蓋以備用。d.找細灰:有壹個人操作即可,手持灰碗,使用鐵板從碗口邊正、反刮取細灰。正刮反抹,反刮正抹置邊角、秧角、棱線、柁頭、椽頭等處,將灰粘牢貼實,順其邊緣鏟凈余灰。灰的寬度4cm~6cm,厚度2mm左右。灰基本幹燥後進行下道工序。e.紮線:細灰工藝比較細致,對原紮線部位要進行套紮。先左後右,先上後下進行。框線從左下開始,至右下交圈操作。抹灰者用小皮子把灰抹在線口上,先造實後附灰。紮線者用紮子將灰調理均勻,先試紮後,再把紮子刷洗幹凈。雙手持紮子的兩側均勻用力,推拉均可壹氣呵成。撿灰者緊跟其後,迅速找補余缺,撿凈余灰,將線角調理直順。為了使紮出的線條直順,在紮線部位的壹側使用較為合適的尺板,紮子緊跟尺板紮線。灰線基本幹燥後再進行下壹道工序。f.溜細灰:在找過的細灰空隙內添灰,2人、3人組檔均可,視工作量和木件大小而定。2人組檔,1人用皮子在前面抹灰,造實後附灰,1人在後用鐵板過灰並撿灰。3人組檔,抹灰、過板、撿灰各1人。壹般用鐵板過灰,面積較大用板子過灰。12)磨細鉆生。磨細灰應當選用細砂輪石,並輔以1號~1.5號砂紙或砂布,同時還要備有鏟刀,以隨時修整線角。先用鏟刀、鐵板清理柱子根部、陽角處,將其落地灰、附灰清理幹凈。要先磨陽角,再後磨大面,隨後處理線口。開始壹定要粗磨,再進行細磨。磨頭的平面置細灰上,上下,左右往返連磨帶蹭,磨距要短,輕輕磨去硬皮後磨距再適當加長。高低不平會有手感,低處發滑,高處發澀,從磨過的痕跡也能看出平整度。高處局部重點揉磨,用尺板橫豎搭尺檢查。就低磨高借平。磨圓木件時橫磨豎順。最後用200號砂紙細磨壹遍,經檢查合格後方能鉆生。鉆生:將磨好的細灰上搓上生桐油,先上邊後下邊,先陽角後大面兩側,用絲頭時,要在掌心中輕柔的滾動,要搓到位搓均勻,搓至灰皮不再吃油為止,使用油刷刷生油也可以。1h~2h後擦凈浮油,待生油幹燥後再進行下道工序。
3.2混凝土構件
1)處理混凝土表面缺陷使用電動工具處理混凝土構件不平整的地方以及表面硬棱處,清除構件表面的脫模劑等雜物,使得混凝土構件表面形成微細的毛面,使地仗更好地粘結。2)運用“界面劑”通刷構件面壹遍,用以作為汁漿。3)掃蕩灰及以上各層做法與木制構件相同。
4質量要求
1)砸砍時必須使用專用的工具,處理時不應傷到木構件。2)撕縫時坡度要合理,小縫可以不撕縫。3)楦縫時用的材料要與木構件材料壹致,竹釘要用幹竹、老竹。4)汁漿所使用的材料要合格,油漿采用合適的濃度。5)捉縫灰時縫大的地方放適當的材料,壹定要保證縫內灰實。6)掃蕩灰的厚度應控制在2mm~3mm,灰與灰之間應當粘結牢固。7)使麻所用材料應合格,灰的厚度控制在1mm~2mm。8)磨麻時應等到八九成幹時再進行。磨時不要傷到麻筋,2h~3h後再進行下道工序。9)壓麻灰厚度控制在1mm~2mm,所用材料要合格。10)中灰厚度控制在1mm~2mm,所用材料合格,灰的厚度要薄,灰與灰之間應粘結牢固。11)細灰厚度控制在2mm~3mm,所用材料合格,不應出現缺棱掉角現象。12)磨細鉆生時選用的磨頭要合適,磨距不宜過長。13)攢磨膩子時厚度要薄,不宜過厚,不要傷到地仗。14)成品保護:要做好各工作面的保護,防止交叉汙染。對成品要做到防雨、風、日曬的有效措施。
5結語
中國古建築油漆彩畫是中國古建築上特有的壹種裝飾藝術,其施工工藝規制、圖案多樣、內容豐富。地仗是結構層與裝飾層間的結合層,其施工工藝層次分明、工序復雜、節點細膩,是保證中國古建築藝術特征的基礎性、決定性施工工序。將現代施工材料與傳統施工工藝相結合,讓中國古建築傳統施工技術得以更好的繼承與發展。
更多關於工程/服務/采購類的標書代寫制作,提升中標率,您可以點擊底部官網客服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