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始於立春,止於嚴寒,既是歷代政府頒布的時間準則,也是指導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的指南針。2016 165438+10月30日,二十四節氣正式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孩子對周圍的世界充滿好奇,有壹種與生俱來的探索和學習的需求。二十四節氣活動的核心是激發孩子探究的興趣,體驗探究的過程,激發孩子的學習本能,幫助他們聯系中國文化和歷史。
《指南》中指出,在學前教育過程中,要不斷融入中國傳統文化,培養孩子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情感。因此,我們挖掘“二十四節氣”的教育價值,將其運用到幼兒園的傳統文化教育中,豐富了幼兒的體驗,提高了幼兒學習傳統文化的主動性,促進了幼兒學習的全面發展。
二、現階段二十四節氣在我園應用的實踐路徑
順應兒童生活,將二十四節氣按照年齡梯度整合為三年綜合系統課程,支持兒童在積極互動中感受文化魅力,傳承文化精髓。
(壹)層層分解,立體推進——探究二十四節氣的教育目標和內容。
圍繞“科學規範、健康成長、開啟幸福人生”的理念,秉承“明德啟智、禮敬博愛”的園訓,以二十四節氣活動“啟迪智慧、浸潤文化”的課程體系為教育目標,培養“健康、快樂、好奇、文明、禮貌、感恩、友善的中華兒女”,具體活動目標體現“認知、能力、情感”。
根據二十四節氣的季節變化,結合學前教育的特點和實際,運用科學的兒童觀和教育觀,選擇二十四節氣文化,選取適合我園兒童發展的二十四節氣教育內容,構建二十四節氣課程內容,分為“春耕”、“夏蟬鳴”四個板塊, 《秋韻曲》和《冬日暖陽》開展主題教育活動,使內容、教育、主題與近期兒童有機結合。
課程內容廣泛,以“二十四節氣”為望遠鏡,從孩子的視角探索世界:植物與植物生命周期、天氣與季節、太陽、地球與月亮、身體與健康、細菌與衛生、溫度、生態與環境、水循環、農業與食品等。以遊戲為基本活動,將二十四節氣的教育滲透到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中,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孩子們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來獲得經驗。
(二)隨處可玩,常做——創設課程環境。
營造節氣美感和氛圍,讓孩子在節氣環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讓孩子在感受和體驗節氣的過程中獲得快樂,有利於孩子更好地理解傳統文化的精髓和內涵。比如利用節氣活動中的美術作品進行班級和走廊環境布置,教師繪制24節氣圖片進行走廊裝飾,營造節氣文化氛圍。
(三)由淺入深,由近及遠——優化課程建設的內涵
1.壹天的活動融入了24個節氣。
根據孩子的學習特點和學習能力,將節氣充分融入壹日教育中,激發孩子學習節氣的興趣和熱情。比如利用早上的時間給孩子開壹個“壹對壹”的小主播廣播臺,預約壹個孩子在節氣當天進行與之相關的“小廣播”;在食譜中加入與二十四節氣相關的餐食,孩子會在用餐過程中了解二十四節氣的飲食習俗。
2.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引導孩子去體驗、去感受、去表達。
根據年齡特點分為大、中、小班,開展與二十四節氣相關的教育活動,支持孩子在直接參與、體驗和操作中內化對節氣的理解。小班小朋友主要了解二十四節氣的氣候特點,品嘗傳統美食活動,體驗傳統民俗遊戲。比如品嘗節氣時令水果時,在長夏舉行“打蛋”遊戲。中班的孩子們在體驗的基礎上,開展藝術設計、食品制作、種植體驗活動。比如谷雨季節是牡丹開花的時候,是欣賞牡丹的好時機,帶領孩子欣賞牡丹花,開展藝術活動;清明節期間開展生活體驗室活動,做青年團。大班幼兒經過調查、參觀、探索,開展創作和表演活動,欣賞有關節氣的古詩詞。比如欣賞有關春分節氣的諺語或古詩,在天篷季節開展社會實踐調查活動,在社區調查天篷的習俗和節氣特點,用簡單的符號或繪畫記錄下來。三個年級會以孩子體驗後對自己身心感受的表達為目標內容。在日常教育和活動中滲透節氣文化,有助於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得到節氣文化和節氣內涵的熏陶,從而促進孩子的全面發展。
3.傳統節日中的節氣文化
挖掘傳統節日節氣文化,在幼兒園教育中滲透二十四節氣的教育內容,以二十四節氣為核心內容,以中國傳統節日為主要出發點,從各個方面向幼兒滲透二十四節氣知識,提高幼兒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理解。
春天,清明節既是節氣,也是節日。孩子們不僅通過欣賞古詩《清明節》了解清明節與清明節的關系,還通過放風箏、蕩秋千、蹴鞠比賽等體育活動,蠶花晚會、美麗梧桐樹等科技活動,以及包青團、清明冷食等健康活動。
夏季以“芒種”節氣為切入點,結合端午節傳統節日“當端午節遇上芒種”,開展各種社會活動和藝術活動。開展生活體驗室活動包粽子,開展體驗性節日活動插艾葉、編彩繩等。,感受端午節的魅力;結合氣候特點,與孩子們壹起收割小麥,利用稭稈開展創意藝術活動,加深了孩子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節日的了解,也讓孩子們潛移默化地感受到傳統節氣文化。
(D) * * *家庭教育,三教聯動——拓寬陽光教育途徑。
有效培養幼兒傳統文化核心素養,還需要發揮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的重要價值,形成三育聯動,提高家長對傳統文化教育的認識,並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實現幼兒園教育、家庭、社區的優勢互補。利用周邊環境中有利的教育資源,豐富節氣教育內容,拓寬節氣教育途徑。比如邀請“農業專家”(爺爺奶奶)進課堂;谷雨、小滿、芒種時,邀請當地花農和小朋友壹起開展種植活動。挖掘和利用家長的資源,拓展孩子的學習時間、空間和材料。
(E)雙向選擇,尊重差異----探索可觀察的評價方法。
教師、兒童和家長都是課程評價的主體。評價主體之間的雙向選擇、溝通協調,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尊重個體差異,促進每個孩子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
1.評價的主觀維度
多樣的評價形式可以使評價更加科學合理。除了師幼互動的評價形式外,還應動員家長參與二十四節氣活動的評價,同時在活動過程中及時收集孩子之間的評價,使活動評價的形式更加多樣,對孩子在活動過程中得到的益處和達到的效果進行價值判斷。
2.評價的內容維度
根據每個節氣、每個年齡段的活動目標,制定了以幼兒興趣、感受力、探索能力、探究能力為維度的評價方案,並在學期末組織骨幹教師對評價結果進行分析,關註幼兒在活動中的動態發展,指導活動方案的設計和完善。
三。未來工作設想
傳統文化核心素養的培養不是壹蹴而就的。作為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學習和反思,提高踐行傳統文化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堅持“兒童視角”,在實踐中,將培養指標與園本課程相結合,將教育手段與現代教學手段相結合,開發趣味性、吸引力強的“STEM”課程,豐富傳統文化教育策略,優化課程體系建設,讓弘揚傳統文化的種子在孩子身上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