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線醫療
在線醫療能顛覆傳統醫療的運營模式,提高患者就診便捷度和效率,在剛興起不久,便受到以BAT為首,眾多資本的追捧。在政府積極推動“互聯網+”浪潮的情況下,在線醫療作為“互聯網+醫療”的產物,也獲得了較多優惠政策,政策環境良好。
近兩年政府出臺了較多相關政策,為在線醫療的發展提供了政策指導。當前在線醫療行業PC端覆蓋範圍更廣,但是移動APP的用戶粘性更高,掛號問診類APP呈現“壹超多強”格局。從整個就醫流程來看,用戶增值收入主要來自在線問診和院外康復來個環節,且收費服務均為“壹對壹的醫生咨詢服務”。
2、醫藥電商
中國醫藥電商當前仍處於成長期,隨著政府對於處方藥銷售監管政策的松動,醫藥電商有望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000億元,在廣闊市場前景及政策放寬的刺激下,大量資本湧入醫藥電商領域,投資熱度逐漸升溫。
醫藥需求量大、網售處方藥政策放寬、資本投資熱情高、互聯網技術發展是驅動醫藥電商行業迅速發展的主要動力,傳統醫藥流通鏈痛點多決定了醫藥電商未來發展潛力。B2B、B2C是當前主流的商業模式,醫藥O2O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所以對於實力較強的企業而言,可以通過全渠道經營提升市場競爭力。
3、基因測序
基因測序下遊應用市場廣泛,潛在市場空間巨大,作為壹個典型的技術密集型行業,基因測序的行業平均盈利水平較高,核心技術掌握在產業鏈上遊企業手中,因而在整個產業中占據主要優勢。國內基因測序起步較晚,隨著精準醫療概念的興起,基因測序作為其入口深受投資者青睞,近年來發展提速,但目前仍處在發展初期階段,商業模式比較單壹。
在眾多利好因素的***同驅動下,我國基因測序產業近年來發展較為迅速,作為全球最大的人口國,基因測序在中國的發展具有巨大想象空間,無創產前檢測發展前景最受矚目。但整個行業的技術壁壘較高,國內企業由於缺乏核心技術,上遊設備及耗材市場基本上被國外巨頭壟斷,國內企業在上遊尋求發展的難度比較大,數據分析是目前行業發展的瓶頸環節,也是未來國內企業搶奪主動權的主要突破口。
4、養老產業
根據全國老齡辦數據,2020年全國60歲老年人口將達2.48億,老齡化水平為17%。從2015年到2020年間,隨著經濟發展、國人養老觀念的改變,老年人消費水平也將有所提高,以GDP增速作為老年人均年消費金額增長率計算,假設未來五年GDP復合增長率為6.5%,那麽到2020年,則每位老人每年消費金額約為1.37萬元,養老產業市場規模達3.4萬億元。
民間資本進入養老事業可以在方式上有所創新,壹些有條件的生產保健品的藥廠可以延伸其產業鏈,投資建設養老機構,推廣其保健產品的銷售,實現“雙贏”;另外壹些工作量不飽和的民營醫院也可以合理利用閑置資源為養老事業服務。而且,民營養老機構實行產業化以後,可以在不同城市連鎖經營,壹方面能夠迎合了消費者追求新鮮感的 旅遊 式休閑養老的需求,另壹方面可以填補了國辦養老機構在這方面的空白。
5、 健康 管理
食物安全、慢病高發、空氣汙染等各種要素而引發的憂慮,以及富裕人群對 健康 生活需求的提高,給 健康 管理的發展提供了機遇。我國 健康 管理市場潛在規劃大約600億元,而現階段僅完成了30億左右,超過500萬市場空缺有待填補, 健康 管理產業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健康 管理正處於市場培育階段,市場認知度低,壹些 健康 管理理念還不能被公眾普遍接受,行業總體來說盈利水平較低,但 健康 體檢等細分領域盈利狀況較佳。隨著人們對 健康 管理認識的不斷深入,將翹起壹塊巨大的市場。
6、商業醫保
商業醫保是朝陽產業,醫療信息化水平提高,市場規模達到千億級別,預計未來十年有望達1.8萬億元。商業醫保受到政府的政策支持,證監會大力倡導商業 健康 保險的發展,未來大病醫療保險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未來,中國醫保可能從全民基本醫保走向“基本醫療保險為主,商業醫保為輔”的模式,商業 健康 險將迎來爆發性增長。由於大病保險被政府定性為保本微利,未來 健康 保險公司介入的動力在於借龐大的客戶資源和政府支持二次開發“ 健康 管理產業鏈”,從 健康 管理的大蛋糕分利。保險公司對醫保體系的參與程度將越來越高。
7、醫療美容
隨著我國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對美容日益重視,近年醫療美容呈現快速發展趨勢,基本保持15%以上的增速,市場前景良好,在大 健康 行業中十分凸顯。
當前醫療美容機構的市場集中度尚不高,鮮有品牌影響力較大的機構出現,投資者可以發力品牌連鎖發展,率先在市場中打響品牌名氣,進行專業化發展,例如韓國醫療美容行業分工明確,醫生只精研自己最擅長的某個項目,所以顯得實力更強,投資者可以借鑒韓國醫療美容的分工模式,引入先進設備,提高醫療技術,吸引高端醫療美容人才,打造以 健康 為目標的醫療美容集合體,成為顧客的終生美麗管家。
8、 養生 旅遊
中國已步入老齡化 社會 ,中國現有老齡人口已超過2億,且每年以近800萬的速度增加,到2050年,中國老齡人口將達到總人口的三分之壹,而老齡人口更傾向於 養生 旅遊 。此外當前國家鼓勵 旅遊 多元化發展,而 養生 旅遊 是 旅遊 的壹個重要細分行業。
投資者應註意 養生 旅遊 不同於壹般 旅遊 ,必須進行 養生 活動與 養生 項目的***同開發,而且是以生態為手段的 養生 開發,如在觀光遊樂中開展 養生 活動、項目等。 養生 旅遊 需要因地制宜創新發展模式,加強 旅遊 區域合作,實施 養生 旅遊 集群化發展,推進區域 旅遊 整體優化。此外,在 養生 項目中結合 旅遊 區的 養生 文化脈絡和民俗特色能提高品味和檔次,從而有利於推出有鮮明主題、合理配置的項目,形成質量較高的文化觀賞產品、自然觀景產品等。
內容源自“ 解碼大 健康 產業 ”
—— 遵道 循法 行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