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缺血性中風病情多變,癥狀復雜。缺血性中風的基本病機是陰陽失調。
1,概述
缺血性中風往往起病突然,病情多變,進展迅速,其癥狀和體征也復雜多樣。它具有高發病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和高死亡率的致病特點,對人們的健康危害極大,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目前,隨著人們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平均壽命不斷提高,我國已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缺血性腦卒中在我國的發病率逐年上升。
目前社會上對缺血性中風的西醫治療多采用溶栓、抗凝、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腦循環、保護腦神經等方法,其目的無非是在改善循環、清除氧自由基、營養神經等方面下功夫,但對缺血性中風高致殘率、高復發率的特點療效並不十分理想。近年來,運用扶陽學派思想治療缺血性中風取得了良好的臨床療效。
2.理論探索
扶陽派的學術思想來源於經典醫書《黃帝內經》中的“重陽思想”,在張仲景的《傷寒論》中有所體現。陰陽的運動變化是天地之間最基本的運動形式,構成了生命的本源,也是治病救人的根本。
仲景是集中醫理、法、方、藥於壹體的集大成者。他的著作《傷寒論》也被稱為方藥之祖,許多方藥都強調保護楊琪的重要性。《傷寒論》只有113個方劑,其中用幹姜的有24個,用附子的有34個,用桂枝的有43個,體現了重陽為治的思想。阜陽學派最基本的觀點是“陽主陰從”的觀點。
二是扶陽原則,即“陽病者,扶陽抑陰;若病在陰,則用陽換陰。“火屬陽,以火立極,就是以陽立極。人的生命之本在於以陽為根本,治療立法的基礎也在於用陽消內陰邪,這壹點對人體尤為重要。
中醫認為,中風的基本病機為陰陽失調、氣血失調、直擊大腦,與七情內傷、飲食不當、體脂過多、痰濁有關,常見病有風、火、痰、瘀、氣、虛。急性期癥狀以實證為主,後期癥狀多為虛實夾雜。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胡月強等扶陽醫生發現,陽虛在缺血性中風的發病機制中具有重要意義。
基於“陽主陰從”的觀念和“內陽外陰”的陰陽本體結構,認為陽虛是缺血性中風的根本,即“陽虛為本”的觀點,並進壹步提出中風應作為二級治療,即先清上焦陽明,使陽熱有出路;其次是健運脾胃,使中樞轉;然後主會溫下焦元陽,保證中風能治好。
3.臨床治療
基於扶陽的理念,運用溫陽助陽法治療缺血性中風,在臨床診療中有很多應用。采用扶陽方聯合阿司匹林治療腦梗死患者,發現其能顯著降低hs-CRP水平,改善神經功能缺損癥狀。
腦梗塞患者多因氣虛、脾腎兩虛、痰瘀阻絡所致。因此,運用扶陽健脾補腎、溫經通絡的方法治療急性腦梗死患者,以達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其臨床療效顯著。采用益氣扶陽法治療缺血性中風患者,發現能明顯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臨床死亡率。針灸扶陽扶正法治療缺血性中風患者也證明了其臨床療效確切。
二、歷代對中風病名稱的認識過程,不同年代對該病的不同看法需要了解。
中醫對中風病名的認識經歷了壹個漫長而漫長的歷史過程。漢代以前,在先秦百家爭鳴的時代,各種學術思想競相綻放。但就醫生而言,從現有的文獻記載中可以發現,當時的醫學界對中風並沒有系統的認識,也沒有中風的命名概念,但有相關的癥狀描述和類似中風的相關記載。
1,從先秦到唐宋對中風病因病機的認識
《黃帝內經》《蘇文峰論》中有雲:“風為百病之因,至其變則為百病之因”,其文章《蘇文古空論》也說:“風為百病之因”。風邪作為人體的第壹致病因素,性質多變,致病形式多樣,所以早期很多醫家都會
《蘇文峰論》中說:“風傷人,或因虛熱,或因熱...或因燥,或因風”;以上文章認為,偏燥偏風等中風癥狀是由於外感邪風入中,或生於體內,或生於營衛,或入於臟腑所致。同時,正氣不足,臟腑虛弱,臟腑功能不良,營衛氣血代謝不足也是重要因素,導致人體外守能力下降,外守不穩,邪氣獨存。
張仲景在繼承前人觀點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外感風邪”的觀點,進而將其推向壹個制高點,即提出“內虛邪在中”的觀點,仲景認為中風是由於正氣虧損,臟腑功能衰退,血管經絡空虛,衛表不穩,風邪乘虛而入,導致本病。
這壹觀點明確了外感風邪的侵襲對中風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對後世醫家影響很大。同時,仲景根據中風的嚴重程度,將其分為經絡、臟腑、腑臟等不同類型,進壹步加深了人們對該病的認識,開啟了人們對中風分類和分級的研究。
2.金元時期對中風病因病機的認識。
金元時期,隨著社會的進壹步發展和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中風病的認識進壹步加深,與唐宋以前相比,外感風的觀點開始逐漸減少,而內感風的觀點開始被壹些醫家提出,開始從不同層面對內感風的觀點進行爭論,學術現場爭鳴,其中有劉、、、四位代表。
劉是“寒門”的代表人物,他主張“六氣能化火”。在其學術思想的指導下,提出中風實為“五情化火”、“極熱生風”的觀點,開創了中風風邪學說,向中風病因病機的研究和發展邁出了重要壹步。
河間認為中風的發生以熱為基礎,風為標。說到底,說風邪的還是要說熱邪。六氣皆可化為火,火為熱。熱的時候會導致風,風沖到大腦和經絡,導致疾病。同時五誌過於偏激,情緒失控,心火很旺,腎水不足。
腎水不能助心火,心火不能克制,心火還會導致中風偏癱。脾胃是人體後天之本,是氣血生化之源。脾胃受傷,氣血生化之源就會虧虛,臟腑受損,正氣不足,就會使各種致病雜質在體內積聚,堵塞血管。如果持續時間長,就會中風。
3.清代對中風病因病機的認識。
明清時期,邪風學術思想進壹步發展,人們在繼承前人觀點的基礎上深化了內風學說,其中湧現出壹大批優秀的醫家。荊嶽說:非風為病,也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中風。其癥狀多為突然昏厥、意識不清。
其病因是由於內傷、氣血不足、臟腑功能衰退所致,而非外感風邪,這顯然拋棄了中風外感風學說的觀點。同時期的另壹位醫家李仲子在總結了自己長期的臨床經驗後,將中風中的臟腑分為閉證和離證,進壹步明確和細化了中風的疾病分類,為後人進壹步研究中風提供了幫助。
肝是將軍之官,臟而已。其體為陰而用陽,肝藏血。肝由肝的陰血滋養。如果陰血不足,陰陽失衡,肝陽亢盛。但肝腎同源,精血交替,肝血由腎之陰精滋養。肝血虧虛,腎陰也虧,水不含木,但火移野,虛火上火,更易導致陽亢生風,以致中風。
清代王清任認為中風是氣虛血瘀所致。我們知道“氣為血帥”,血管中血液的正常運行需要氣的推動和固攝。但由於元氣、正氣不足,氣的推動功能必然下降,氣虛不能維持血液的正常運行,血液循環緩慢無力,久則血瘀。瘀血停滯,血管不通,靜脈空虛,人體器官、皮膚、經絡等功能紊亂,最後中風。
結論:中風為中國古代四大疑難病之首。歷代醫家在認識中風病因病機的過程中,根據自己長期臨床對該病的認識和前人的經驗,對中風的病理機制提出了各種學說。唐宋以前中風病因主要以“外風”論,唐宋以後多持“內風”論。至今普遍認為是虛、火、風、痰、血、氣合在壹起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