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總結
首先,從刀耕火種到鐵犁,牛耕的耕作方式不斷改進
1.原始農業采用刀耕火種模式。。
2.七八千年前,更羸的出現和廣泛使用,標誌著中國農業進入“耕田”或“石頭鋤地”階段。
3.商周時期,出現了少量青銅農具和中耕農具,掌握了開溝灌溉、除草培土、漚制綠肥和病蟲害防治等技術。農業生產得到了發展。
4.春秋時期出現了鐵制農具和牛耕,戰國時期開始普及。從此,鐵犁牛耕成為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耕作方式。
第二,土地制度的演變
1.原始社會:土地屬於氏族公社,公社成員集體耕種,平均消費。
2.奴隸社會(夏商周):土地屬於國家,實行井田制。
(1)發展過程:實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廢除(戰國)。
(2)解體及其原因:春秋時期鐵制農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產力的發展,井田制這種生產方式已經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出現很多私有字段;戰亂頻繁,勞動力減少;陸等人進行的稅改,促使土地逐漸由國有變為私有,逐漸形成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剝削方式,井田制逐漸瓦解。
3.封建社會的土地所有權:
(1)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形成。戰國時期,各諸侯國相繼進行變法運動。封建制度最終在各個國家建立起來。其中商鞅在秦的改革最為徹底,廢除了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確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2)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特點。
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國存在了兩千多年;封建地主依靠政治經濟特權吞並了大量農民的土地;廣大農民少地或無地,受封建地主和國家的剝削和壓迫,生活貧困。
(3)土地開墾制度(三國)
原因:東漢末年,曹操耕地養口糧。
做法:招浮耕地;在軍事活動頻繁的地區,允許士兵開荒。
作用:農墾制度是封建土地國有制度。屯田制度的實施,安置了大量流亡農民,使流民能夠耕種,有利於穩定社會秩序,緩和社會矛盾;保證了軍用食品的供應;它促進了北方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4)均田制(北魏至中唐)
目的:保證國家的稅收和徭役征收。
主要內容:北魏時期,國家分配其控制的土地,給農民壹定數量的土地;人們繳納壹定數量的稅,執行徭役和兵役。隋朝初唐,服齡推遲,連絲服都失傳了。
意義:中國古代比較完整和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保證國家的稅收和徭役的征收;北方農民生產生活相對穩定,開墾荒地數量不斷增加,有利於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保證農民生產時間,促進農業發展。
解體原因:土地兼並嚴重,賣地頻繁。
(5)明末土地高度集中,加劇了社會矛盾。明末農民起義提出了“均田免糧”的口號,表達了農民獲得土地的願望,表明封建土地制度成為農業生產發展的桎梏。
第三,小農經濟的艱難成長
1.小農經濟的形成條件:鐵犁牛耕的出現和逐漸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確立。
2.小農經濟的特點:中國封建社會農業生產的基本方式是以家庭為單位,農業與家庭手工業相結合的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
3.小農經濟發展的原因是:①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鐵制農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步普及;②農民擁有壹定的生產資料,如土地、農具、耕畜等。在不同程度上,對生產有熱情;(3)農民為了生存,努力改進耕作技術,盡可能提高單位面積產量;(4)歷代統治者采取重農抑商的政策,註重減輕農民負擔,扶植小農經濟。
4.阻礙小農經濟發展的原因有:①農戶經營規模小,生產條件差,缺乏必要的積累和儲備能力;(2)封建王朝統治集團腐朽,封建剝削嚴重;③抵禦天災人禍的能力弱。
5.小農經濟的地位(影響):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中國封建經濟中壹直占主導地位;它在很長壹段時間內促進了社會發展和經濟進步;自然經濟的牢固存在,是中國封建社會發展緩慢、長期延續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