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影視海報的理解:
拿我平時電影選片的偏好來說,宣傳海報的設計美感是否對我胃口,對於我來說是壹個決定我,是否選擇觀看的關鍵性因素。也就是說,我認為壹個好的海報應該有那種能讓觀眾產生想去觀影的強烈欲望。而設計海報的設計師最重要的是要通過自己對電影的深層把握並通過視覺手段去表現出影片背後的東西,如果他把握好了影片的調性,情節,又很巧妙地將它表達了出來,那我認為就是壹幅成功的海報。國際視覺設計大師霍爾戈馬蒂斯曾經這樣說:“壹幅好的招貼應該靠圖形語言說話,而不是靠文字來註解。”
最近幾年故宮文創潮流的興起,不知不覺拉近了我們與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文化的距離。我本人是比較喜歡這種傳統、質樸、素雅和有深厚文化底蘊的事物,所以在看到以下這些極具東方美學設計意味的影視海報,我都會停留下來多品味幾番~
印象最深的是這幅《妖貓傳》的海報,畫面初入眼眶,迎面撲來的就是壹股濃濃的手繪工筆畫氣息,用書法體呈現的“妖貓傳”三個大字在壹眾冷色調,充滿中華美學元素的背景下十分醒目,畫面構圖采用對稱布局,畫面上方的鳳凰半隱於藍色水霧中,表情微慍。畫面主體這只面容略微猙獰的似龍實則為貓的生物頭頂壹座古樓,藍色的牡丹花在兩旁映襯仿佛在暗示貓與牡丹所代表的的女性,以及女性因這棟古樓而坎坷的命運。
而綜藝節目《我們來了》的宣傳海報之壹所采用的這個畫面應該是旗袍上局部刺繡的壹個特寫,通過金線穿梭交織而成的這樣壹個精美典雅的衣物,我們仿佛能夠壹窺到女嘉賓們身著旗袍盡顯東方女性之美的曼妙身姿,不由讓人心生期待,想壹探究竟。
這幅《捉妖記》的海報,我當時是被驚艷到了的,首先整個畫面的氛圍就很寫意,凸顯了壹種水墨畫的縹緲意境,捉妖師手拿鞭子隨風揮舞,站在壹方山峰不懼面前碩大無比的飛魚,站的筆直的背影給我們留下壹個激烈戰鬥前的蓄勢待發,雙方似乎已經劍拔弩張,這樣壹個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畫面,讓人想不得不想壹睹戰鬥盛況。
《我在故宮修文物》的海報運用的是壹幅亟待修復的古畫,畫面正下方部分文物碎裂的痕跡清晰可見,有強迫癥的人肯定看不得這樣好的作品是損壞的狀態。我個人覺得,紀錄片中修復文物的工作者們對待文物就和醫生給病人做手術時的精細程度是壹樣的,文物的壹絲壹縷,壹分壹毫都要了如指掌並且修繕如新,恢復它們本來的面貌,使其復活,煥發生機,就好像撕裂狀態下的這幅畫是靜止的,而修復過後,畫中的竹林好像隨風搖動了起來,兩只仙鶴下壹步可能就會展翅迎風而飛了~
《白蛇·緣起》的國際版宣傳海報,似乎是糅合了國際化的視覺效果和中國傳統美學思維。整個畫面采用壹種留白的方式將意境很好地襯托出來,以及帶領我們將焦點轉移到白蛇眼中所現之景,壹滴即將滴落的淚水將眼眸中那種霧氣氤氳著的美好回憶世界烘托出壹種悲涼的氣氛,冰冷中卻有幾分柔情暖意繞心間,想來無需劇透,我就知道虐心。
前段時間大火的國漫巨作《哪咤之魔童降世》此時真的不得不說,這裏我選取的是壹張關於太乙真人的海報,就像大家當時從電影院出來吐槽的壹樣,這回登場亮相的太乙真人真的讓人耳目壹新,壹反大家印象中那種仙風道骨的神仙模樣,反倒是個騎著豬豬坐騎,嗜酒如命的憨仙人。整個海報是手繪風格的線條和色彩,太乙真人悠閑地躺在豬豬坐騎身上張大口作喝酒狀,肩膀上方堆滿各色水果和金銀珠寶文物,下方則是清壹色的金元寶,這樣的背景也襯托出人物的性格嗜好,右邊的綠色的蓮蓬仿佛是在暗喻哪咤。
因為小時候看港版《封神榜》裏,哪咤闖禍殺死龍王三太子之後,天兵天將下凡問罪,他為了不拖累父母和陳塘關的百姓,選擇了自盡。
在他死後,他的師父太乙真人用荷藕做他的骨骼,荷葉做他的肌肉,最終使哪咤起死回生。因為哪咤用蓮藕做身體復活的橋段令我至今記憶猶新,所以自那以後,我看見蓮藕或者蓮蓬都會情不自禁地想到哪咤。
哈哈,畢竟復活後的蓮藕哪咤,可渾身都是寶呢!不信妳看↓↓↓
海報設計有哪些傳統表現視覺傳達設計是壹種以“圖”作為信息載體的藝術,也是與傳播相結合的設計藝術形式。其中海報便是壹種非同尋常的充滿信息與傳達的交流載體,它往往可以不通過文字的閱讀或提示,讓人們壹目了然地快速識別圖形中所傳達的內容和含義。德國設計大師皮爾·門德爾認為:“海報不僅是為了引起人們的關註和理解,而且更是壹種美的語言,它映射出壹個國家的民族傳統與社會文化。”
然而,在全球化的影響下,中國現代視覺設計中充滿了受西方影響的視覺語言,“國際化”視覺符號的泛濫與“本土化”視覺語言“失語”現象非常突出。世界設計的大同之日就是它的末日到來之時。當設計失去了民族個性時,不僅達到“世界水平”的目標無法實現,實際上也正在邁向衰敗的道路。真正的“中國設計”應該是試圖去發現壹種既根植於我們民族的本土性又對整個當代設計語言有意義的東西。壹個好的海報應該是在尋找表現某種可以識別、分析、解讀我們的傳統藝術中滲透的我們民族的智慧、意境、精神的“中國特性”。我們要為“中國設計”尋覓正確的方向,也為國際海報藝術設計的豐富性提供來自把握們本土的智慧和想象力。
(壹)民族文化的傳承與海報設計
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是壹座蘊藏豐富的寶庫,對海報設計有著深刻的啟迪與借鑒作用。面對豐富的民族文化資源,我們可以多層次、多角度的進行再認識、再發掘。
1.從藝術手法方面借鑒。
中國五千年文明的發展,無論是宮廷美術還是民間美術,無論是文人畫還是宗教畫,經過歷代的畫家、藝人、工匠的創作實踐,積累了大量豐富多樣的藝術表現手法和表現形式。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到殷商時期的青銅,從戰國時期的器皿、帛畫到漢代的雕塑畫像石,從唐宋的繪畫到明清的瓷器,以及民間廣為流傳的剪紙、木版年畫、建築、紋飾、戲裝、面具等等,充分體現了或恢弘靈巧,或簡約或精致,或工整或粗放或熱烈或娟秀,或質樸或奢華等多種手法。無論是逸筆草草的國畫筆墨還是板刻結圓的裝飾圖案;無論是造型誇張的民間剪紙還是色彩強烈的木版年畫,這壹切無不為現在海報設計提供著豐富的表現形式和圖式語言。靳埭強為日本“自在”紙坊創作的壹種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海報,在紙紋上運用了傳統手造紙的毛邊,宣紙竹紋變化構成中國山水自然繪畫意境疏散的意象,表現了中國人文性情無束,悠然自得的生活態度,整幅海報制作結合中國傳統藝術表現手法,把作品風格淋漓盡致突顯。對於今天機械工具,電腦技術帶來的表現手法單調劃壹的理性傾向,傳統民族藝術表現手法對於現代手段與智靈手法的協調,發揮重要的平衡作用。
2.從圖像元素方面借鑒。
中華民族文化藝術在經過漫長的歷史凝煉後,逐步形成各具典型文化內涵的圖形和紋飾。他們包括人物、植物、動物、圖騰、幾何符號等形式在內的圖像,以及壹些流傳廣泛的典故、成語、傳說中的人物、景物,壹些約定俗成的事物及組合。如梅竹松歲寒三友象征堅貞的友誼,三羊開泰象征吉祥如意,蓮花與魚寓意“連年有余”,喜鵲與梅花寓意“喜上眉梢”等。這些鄉土味濃郁的圖像元素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正如張道壹先生指出的“民間藝術是壹種本元文化”,如果將這些富有民族形式特征的元素有機的組合到現代海報設計中,無疑會給單調枯燥的現代設計風格帶來壹股清新的空氣。
如韓秉華把冰裂紋(開片)結合漢字引用與“蘇州印象”海報作為創意概念。開片紋圖案窗格及“三點水”的筆法,組成“州”字的主體,並突出“姑蘇城外寒山寺”牌匾中的“蘇”字以展示蘇州。背景襯以山水影波光和壹葉小舟的照片,並以黑色和銀色印刷,展現了中國藝術古樸淡雅的詩般意境。
3.從思維方面借鑒
中國傳統文化中整體的、辨證的、因果循環的思維方式,強調事物各方面辨證統壹和相互間的聯系,其思維過程重綜合、重歸納。反映在自然觀上,強調“天人合壹”,“渾然天成”,“物我不分”和“因勢就成”。其思想發軔於先秦的道家,儒家以及禪宗理念,是原始樸質的混沌思維方法論的基本核心。中國特有的思維方式,為現代科學技術解開某些知識密碼提供了科學辨證的有力思想武器。現代科學的三大發現——量子力學,相對論和混沌論中所包含的概念和思維方法,與中國民族文化中所蘊含的註重整體、和諧、相對、轉化的傳統思想方式相當吻合。中國的繪畫理論和設計原理與這種思維方式有著密切的淵源關系,古代太極圖中的陰陽回轉,青銅器紋飾的抽象多義,國畫中大寫意虛實相生中無不透出這種思維方式的精髓。我們知道思維方式轉化到海報設計上,往往促成創意的產生,它是人所***知的潛意識中存在的思想意念。壹個好的思維意念的生成,能夠超越任何阻礙人類之間相互交流的因素,達到更高層次的彼此交流,它是使“中國海報設計”登向國際設計舞臺的不可或缺的條件之壹。我們的設計師在進行海報設計時,能夠把作品的創作思維糅合到中華民族傳統的自然觀、哲學、思維方式中,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產生。
(二)民族傳統文化與當代海報設計
中西文化的互動和雙贏,成為世界多元文化格局發展的必然趨勢。海報設計要根植於本土文化精華的土壤中,深入領悟傳統中的“中國特性”,汲取外來優秀的意識、方法、兼收並蓄,融會貫通,做到既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又不落後於國際潮流的設計理念與實踐體系。
1.對民族文化精髓的創造性轉化
對我國的民族文化,即要發掘出其中蘊藏的豐富資源,又要看到其中存在的不是和缺憾,在進行海報設計時,要活學活用。很多設計師還存有“借古人以自重”的傾向,認為套幾件古裝或搬出典故神話就是弘揚民族文化,設計就有了文化內涵,殊不知這恰恰是遠離文化的壹種流於表面的吸收,刻意模仿穿衣戴帽的行為表現。
那麽如何在海報設計中將民族性與時代性創造性相結合,是體現其本土文化設計的關鍵之壹。我們認為,首要的就是將中國文化傳統中視覺的符號和價值系統加以改造,使這些符號與價值系統變成有利與時代變遷的種子,根植於國人心中,使其保持文化的認同。因此,我們所要努力把握的不僅是形式與內容,更重要的是抓住中國傳統視覺符號所蘊含的精神方式與審美內涵,並自然地將它轉化到我們當代的海報設計之中,亦即將傳統文化符號轉化為現代視覺語言。例如余秉楠1995年創作的《海峽兩岸壹家親》是為臺灣印象海報會設計的“漢字”海報。作品選用了最古的篆字“家”,家是屋頂下的豬,壹個多麽美好的形象,多麽安定和幸福的家庭,它雖然經歷長期的形制更疊,繁衍出行,仍離不開造字的初衷,隱喻出海峽兩岸壹家親的主題。劉小康設計的《新北京,新奧運》,背景是北京故宮九龍壁中的壹條栩栩如生,威武動感,再加上壹個跑步人形及科技感的線條造型,重疊龍形和人形,把傳統文化,現代思維和運動精神結合起來,表達新時代北京的氣象,還有很多成功作品,陳幼堅1987年設計的《Hello香港》,李永銓1993年設計的《現代香港設計師八人展——八仙過海》海報等等,都是從視覺文化的角度來重新看待中國傳統視覺符號,深化了對中國傳統文化精髓的把握,這對於發現具有新時期民族特色的海報設計藝術具有啟發的意義。
2.“全球化”中的現代中國海報設計
在全球壹體化的今天,海報作為信息與觀念交流的載體,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壹個成功的海報設計應將不同地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的***通性意念,通過圖形文化方式表現出來,以求人們免去因文化、地域、語言、種族等,使人類交流產生阻礙的因素,通過視覺圖形而達到心靈之間的直接溝通。
真正理想的“現代海報設計”,應該更多是壹種融古通今,關懷人性的思考方式,是多種文化並存,是人與自然協調的“現代化”的體現,是莊子所暢想的“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壹”的人生境界。當然,對傳統的珍視,並不是壹味的沈溺與審美的情感體驗,我們所希冀的中國海報設計是在理性秩序下借西學之風,熔鑄古代傳統,培育擁護中國的文化生命的強大力量,而不是盲目裁切我們古代圖形中的優秀片段,憑空移植外來文化。“民族的才是國際的”,把海報設計穿上民族的盛裝,讓它在世界各種文化的擊撞中接受挑戰,汲取營養。
(三)結束語
面對“西方文化”的強勢入侵,我們的文化藝術也必然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與狼***舞”並不可怕,相反,每壹次異質文化與中國民族文化的交融,都將會帶來民族文化質的飛躍。面對設計全球化的浪潮,思想的貧瘠和信念的過失將成為每壹位海報設計師***同的勁敵。因此,在這片具有悠久燦爛文化史的土壤中,我們的海報設計師要“善學邯鄲,不失故步。中西結合,以中為主,源流結合。以源為主,形成民族個性,這樣我們的民族文化將得以不斷傳承,我們的海報設計藝術在本土化的土壤裏也必定大放異彩。
怎麽設計關於中國民俗文化的海報_傳統文化海報設計壹、文化的差異性與同壹性
文化不是壹個固化的概念,文化的形態繁復多變,各民族的文化也各具特色,並且隨著內外因的作用不斷產生變化,盡管如此,我們仍然可以從紛繁復雜的文化現象、文化形態入手,把握各民族、各時代文化間的聯系點和***同性。文化是***享的,是某個特定群體成員***享的理想、價值以及行為準則。然而文化也是可以習得的,人們與文化壹起成長,不同群體之間的文化也可以形成交集。我們總是強調現在處於全球壹體化的時代,各國各民族間的文化伴隨著這壹轉變也在相互影響、相互滲透,這種文化的交流最終落實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就像是,盡管中西方的宗教信仰存在差別,大部分中國人不懂得基督教的教義,這並不妨礙我們以聖誕節的名義過壹次節日;盡管西方人很可能不太清楚公歷與農歷的區別,這也不影響他們與遍布全球的華人華僑壹起,享受春節的喜慶氣氛。
二、海報設計中所體現的文化差異性與同壹性
海報也叫做“招貼”、“宣傳畫”,英文名為“poster”,意指張貼於紙板、墻、大木板或車輛上的印刷廣告,或以其他方式展示的印刷廣告,它是戶外廣告的主要形式,廣告的最古老形式之壹。也有人根據poster的詞根結構及掌故來剖釋招貼的詞義,認為poster是從“post”轉用而來,“post”詞義為柱子,故poster是指所有張貼於柱子上的告示。沒有壹本中文詞典對“海報”壹詞作過專門解釋,但據傳說我國清朝時期有洋人以海船載洋貨於我國沿海碼頭停泊,並將poster張貼於碼頭沿街各醒目處,以促銷其船貨,沿海市民稱這種poster為海報。依此而發展,以後凡是類似海報目的及其他有傳遞消息作用的張貼物都稱之為“海報”。
(壹)海報中的文化同壹現象
文化的傳遞是以符號為基礎的,比如語言文字就是其中最重要的符號,借助語言文字,文化得以代代傳遞,也能夠傳播到更廣闊的範圍中去。符號按照感官不同可分為聽覺符號、視覺符號與觸覺符號,語言屬於聽覺符號,而文字則屬於視覺符號,圖形圖像也是重要的視覺符號。海報具有畫面大、宣傳內容廣泛、藝術表現形式豐富以及遠距離視覺效果強烈等特點,是極好的文化傳播載體,也是平面設計作品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涵蓋內容豐富、主題表達明確、傳播途徑多樣、展示簡便、對於環境道具並沒有過多限制,所以廣為流傳。我們熟知的許多國際平面設計師都在這壹領域都有突出的代表作品。眾多國際性的平面設計比賽也是通過這壹表現形式來進行的。連續舉辦了七屆的國際大學生反對皮草海報設計大賽,要求參賽者需要用原創海報作品引導消費者思考皮草服裝的道德問題。欣賞最終獲獎的優秀設計作品時我們不難發現,不同國家的海報作品中往往會運用到相似的構想或者相似的圖形元素,也就是說不同國家、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教育背景、不同成長環境的大學生們,在立意和素材的選取上存在壹定程度上的相似。例如,2007年的第五屆比賽,大賽主題為:“”時尚的犧牲品。中國賽區獲獎作品中有三件出現了衣架這壹元素,美國和加拿大的獲獎作品中各有壹件是以衣架為創意元素的。這壹現象說明,在設計之初,中外學生選擇海報創作元素時,都不約而同地從時尚聯想到了衣架,並采用了或實物拍攝或手繪勾勒或異圖形構成等表現形式運用在自己的海報設計作品中。
在全球經濟聯系日益緊密的歷史進程中,各國人民間政治文化交流也愈加頻繁,在壹定程度上形成相互依賴的關系。作為壹名設計師,總是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得到最廣泛範圍地傳播,被更多人理解和接受,因此,常常會采用大部分人可以接受並理解的圖形元素。第二屆“東西”大學生國際海報雙年展中的金獎作品是壹幅名為“暖”的反戰海報,背景中央寫著戰爭的英文單詞“war”,旁邊是壹顆破碎的心,看起來猶如壹對小小的翅膀,翅膀上頂著壹個光環,如同血色天使壹般。畫面下方有壹排主題語:請不要讓這對翅膀飛走。整幅畫面色彩斑駁,讓人聯想到戰爭帶給人們的創傷,而在這壹片蕭索之中,這顆小小的紅心溫暖了觀者的心靈,讓人在沈重之中悟出些別樣的味道。英語不是我們的母語,卻是國際通用語言;大部分中國人並不篤信基督教,但是大多能夠識別天使的典型特征。因此,這幅作品能被國內外大部分觀者解讀。由此可見,盡管在不同的文化環境和教育背景下成長,國際間的交流卻日益密切,如今東西方的年青壹代在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甚至思維方式上有著逐漸趨同的態勢。這既是設計師們的機遇也是挑戰:壹方面,采用國際通用的視覺元素創作作品可以提高作品傳播的廣度,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多數觀者的理解與認同;另壹方面,僅僅利用文化同壹性設計海報,難免存在太多創意“撞車”的風險。因此,兩者間“度”的把握相當重要。
(二)海報中包含的文化差異使其各具特色
縱觀海報設計發展歷程,國際知名平面設計師們的海報作品大多含有和本國背景文化相關的、獨特而具有個性化特色的視覺語言,並逐漸將其發展轉化為強烈的個人風格,讓觀者壹看到海報畫面就能夠明白是設計者是誰。老壹輩日本著名設計師田中壹光為日本傳統戲劇———能劇所創作的壹系列海報流傳甚廣。能劇是日本民族戲劇的第壹個劇種,它是由從寺院神社節目助興表演中脫胎出來的“猿樂能”演變而來,在日本戲劇史上具有重要意義。能劇出場人物較少,以劇情的表演為中心,是壹種象征劇。扮演劇中人物的演員都戴假面具,這是能劇區別於其它戲劇的壹個重要特征,能劇就是從選擇面具開始的。田中壹光的能劇海報大部分都采用了面具作為主體圖形,在表現手法上,他用大面積的幾何色塊將原本復雜具象的面具與頭飾進行歸納,概括其主要特征,並采用高純度補色,營造出強烈的視覺沖擊力。除了利用幾何色塊塑造能劇面具來創作海報之外,還有壹部分能劇海報則是將文字甚至筆畫作為主要創作元素。這些文字往往是戲劇中某章回的內容,通過陣列的方式排布在畫面上;或者是將劇名的筆畫在不影響識別的基礎上進行拆分,分布在畫面中;有時還會用相應的色彩區分不同的劇目。
田中壹光在海報設計中采用了大量日本傳統形象和民族元素,而這些元素卻是通過相對較為現代的幾何形態表現出來;海報中補色的應用營造了壹個五彩斑斕的華麗能劇世界,又通過巧妙地劃分與間隔體現了層次地交疊,使得海報畫面形成了類似西方透視效果的空間感。這是傳統與現代、文化差異與同壹性的極好體現。也許有人會說,現如今距離田中壹光的全盛時期已經相隔甚遠,而能劇本身就是較為傳統的文化領域,難免在海報中會出現壹些獨有的民族文化符號。那麽,新銳伊朗設計師Me-hdiSaeedi則是另外壹個鮮活的例子。MehdiSaeedi的作品中總是包含著波斯文字和傳統人物形象等民族元素。比如他為三位伊朗女性藝術家油畫展所作的海報《三種伊朗人的面貌》,利用波斯文的大小以及書寫角度的變化組成三張相互聯系的女性側臉,完美契合了主題。他認為,波斯文與拉丁文字在結構上非常不同,拉丁文字處於兩條平行線之間,方塊字的結構更容易處理好平衡的問題。而波斯文字則比較機動,字母的組合更為隨意,設計師們可以用更加創新的方式進行設計,圖形化效果較拉丁文字更為明顯。他另壹幅海報作品《伊朗印象》是為伊朗攝影師作品展而作的:畫面主體圖形是壹名纏頭的伊朗傳統男子的形象,表現出濃郁的地方特色。作為壹名曾留學英、法兩地的設計師,MehdiSaeedi明白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波斯文的識別性有限,所以,他的作品中總會出現以英文標註的主題,並與原有的波斯文字有機結合,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努力將這兩種文字的特點結合起來”。MehdiSaeedi通過他成功的海報設計作品告訴我們,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往往能夠擦出意料之外的火花。
(三)中西方文化碰撞所產生的“化學效應”
香港著名設計師陳幼堅設計的海報設計作品,有許多充滿了濃郁的中國文化元素,而這種中國味兒,又通過簡潔易懂的現代設計手法表現出來。他本人對此謙虛地回應:“基本上我的東西都是很表面的。但是為什麽我弄得這麽好,因為我知道自己的文化用什麽形式來表達,好讓中國人和老外都覺得有味道。但並不代表我對中國文化了解多深,妳只要多問我壹句,我未必可給妳壹個更深入的答案。”而采用這樣不同文化融匯的設計理念來完成作品就是希望通過國際性活動“表達中國文化與品位,通過這種展現,將中國人的尊嚴在國際舞臺上拿回來”。觀其1990年在東京舉辦的“(東方匯合西方)”個展海報設計,畫面主體為壹個書寫於沙地上的篆體“東”字,細看可以發現,這個充滿傳統味道的東方文字筆畫結構卻被拆分為四個英文字母“EAST”,這正是英文中“東方”的意思。如果換壹個角度,將海報倒置,文字筆畫則又組成了“WEST”,變成“西方”的意思。他將英文單詞中的“東方”與“西方”巧妙融合在同壹個古老的中國文字中,既將此次個展“(東方匯合西方)”的主題涵蓋在內,又體現了東西方的交融匯聚。畫面整體為暖黃色調,砂礫中的字體刻畫體現了古老東方文化歷史的神秘與滄桑。
陳幼堅為“香港東西”之香港設計師七人展所設計的海報,也同樣充滿了不同文化碰撞而產生的靈感火花。淺色的畫面中心位置放著壹杯熱茶,那是壹只由寥寥幾筆毛筆筆觸勾勒出的典型中式瓷制茶杯,杯中卻泡著袋泡紅茶。紅黃兩色組成的標簽讓人聯想到有著“世界紅茶之王”美名的英國經典品牌———“立頓”,只不過標簽上的文字已經替換為此次展覽的主題內容。杯中的茶水冒著熱氣,這升騰的氣體由彩色線條組成,似乎意味著在東西方文化***同熏陶滲透下成長起來的香港設計師的設計作品必將通過此次展覽的呈現,在設計界大放異彩。海報色彩素凈,畫面主體突出,簡潔而不簡單,蘊含內容豐富而雋永。糅合東方文化傳統和西方設計美學並不只是香港設計師的“專利”,大陸設計師們同樣有感於東西合璧的獨特設計韻味,創作出許多優秀的海報設計作品。深圳平面設計師劉永清設計的壹組題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海報設計中,他巧妙地將中西方文字融合在了壹起。畫面中“百花齊放”與傳統花卉圖形結合,“百家爭鳴”四個字與孔子像結合在壹起,體現了這八個字的字面含義。兩幅海報乍壹看平平無奇,仔細回味時則發現主題文字另有乾坤———漢字的筆畫是由英文字母組成的,不同英文字體也使得中文字體呈現出類似宋體和黑體般不壹樣的字體效果。東西方文字通過設計師的處理,巧妙結合在壹起,在畫面中表現出出人意料的和諧視覺效果。
三、結語
文化是壹個寬泛而抽象的概念,它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又難以將其精準定義。在海報設計這壹領域,設計師們將其濃縮為視覺元素集中體現在畫面中,在設計創意與設計表現時既要考慮到最廣泛範圍內受眾的接受程度,又要保證作品的獨有的文化內涵和個性特色,適度把握文化差異性與同壹性之間的關系就變得尤為重要。這也是我國設計作品致力於走向國際化的同時又保有中國特色所需要長期研究課題之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