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來自簡單而豐富的內心生活。
四十多歲的劉翰林身材瘦削,精力充沛。他現在的工作是幫朋友管理餐廳。年輕的時候他也向往外面的世界,但現在他更關註自己的內心世界。比起外界,他更關心如何做好壹日三餐。
下班後,他經常為家人和朋友做飯。做飯對他來說是壹種享受,也是對他內心的壹種呵護。想要做好,需要對食材的特性、應用、搭配有充分的了解。這是壹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慢慢積累。他很享受這個過程,享受做菜時那種篤定、從容、認真專註、從容自然的狀態。
除了烹飪,在業余時間,他還對藝術和親近自然感興趣,享受其中的樂趣和快樂。畫畫、寫作、喝茶、賞花、聽鋼琴、釀酒、遊泳、觀海賞月都是他的愛好。
他不追求物質享受,他追求的是內心世界的充實和富足。因為物質的標準是無止境的,壹旦陷入其中,就會活得很累。有壹個內心的生活會更愉快。如果過分依賴物質,就容易有怨言和委屈。
確實如此。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雖然他們有地位,有權力,有名利,有很多錢,但是他們並不快樂。他們沒有內在的生活。他們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追求世俗的成功上,認為世俗的成功意味著幸福,意味著實現人生的價值。
妳快樂與否,與外在物質無關。幸福是個體的主觀感受,來自內心,來自簡單而豐富的內心生活。如果壹個人只有外在的生活,而沒有內在的生活,那麽他充其量只能過著熱鬧或者忙碌的生活,從來沒有過充實的生活,從來沒有過真正的幸福,自然也就無法實現人生的價值。
頭腦需要與自然互動。
四十多歲的魏碧是壹名回到家鄉的攝影師。在他看來,接觸土地的幸福感遠遠大於生活在城市。生活在城市裏,不僅壓力大,而且毫無意義,就像陷入洪流,不斷消耗著自己;生活在家鄉就像生活在母親的子宮裏,讓人感覺很舒服。
奧地利著名精神病學家阿德勒曾說:“幸運的人用童年治愈壹生,不幸的人用壹生治愈童年。”誠然,童年對壹個人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韋碧坦言,自己能有今天,是因為父母樸實的言傳身教和童年時田地的滋養。
在農村長大的韋碧,從小就接觸土地,嗅、看、摸大自然,久而久之逐漸積累了豐富的感知和充沛的精力,這對他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很大的幫助。他的《孟茜》系列中的大部分材料來自農村,包括農村傳統或古老的器具,廢棄的日用品,地裏的植物和農作物,如打谷機、土坯房、水車、母親的舊鏡子、父母結婚時用過的舊床、祖先留下的方桌、母親做的棉鞋、鳥兒、湖景、沙灘、竹筍、蠶豆和紅薯。
他從骨子裏熱愛自己的家鄉,熱愛大自然,他可以壹輩子生活在壹片森林裏。因為在與自然的互動中,人的生命會得到滋養,內心世界會變得豐富、敏感、活躍,從中我們可以獲得由內而外的喜悅。大地、花草樹木、山川河流等自然的東西,帶給他的快感,比掙100萬、1000萬,開奔馳、寶馬還多。
故鄉的歌是清遠的壹支笛子,總是在有月亮的夜晚響起,深情地呼喚遊子歸家。華先生曾說,金城雖樂,不如回老家;天堂雖好,卻不是久留之地。家裏的月光是多麽明亮啊!,人家是老家的親戚。家鄉不僅是我們出生和成長的地方,也是我們安頓靈魂的港灣。如果說離家是生活的需要,那麽返鄉就是生活的需要。
佛教和修行幫助人超越自我。
山治·嘉措,24歲。在拉蔔楞寺學習的藏族僧人。他讀書、喝茶、玩耍、寫作、拍照、畫唐卡、學習、踢足球、野餐、煮火鍋、讀詩、聽音樂、曬太陽、種花、換燈、和野貓交朋友...他還發表各種心靈體驗,寫詩贊美家鄉、母親、上師、朋友和自然。
他出家是為了超越自我,獲得獨立於任何條件,或者說不限於這些的自由和自在。因為人活在世上,並不是完全獨立的。我們的生存依賴於任何條件,它們之間的關系並不固定。快樂、情緒、感受都是靠自己的身體,身體本身是不自由的。需要茶,需要睡眠,需要更多。這些都是條件,他們也不確定。
自我很被動。當我們過分依賴這些條件時,我們就容易迷失自我,被束縛和束縛,陷入困境,容易產生貪婪和欲望。壹旦我們的欲望得不到滿足,就會導致煩惱,痛苦,甚至仇恨等可怕的事情。
山治認為,佛教和修行可以幫助我們超越自我,使我們的心靈不受外界變化和外界影響的限制,同時為我們提供了壹種解決痛苦和煩惱的方法,壹種獲得精神自由和靈魂解放的方法。
人們習慣於按照慣性來安排自己的生活。用工作麻醉自己,用娛樂和物質消耗打發空閑時間,這是常事。他認為這樣會帶來非常不好的後果,就像住在火堆裏,在裏面打遊戲,以為是快樂和享受,卻不知道自己有危險。
佛教告訴我們什麽是痛苦,什麽是快樂,如何超越這些情緒;告訴我們要有同情心,避免造成傷害,當我們看到壹個生命受到傷害時,盡量讓它無害;為自己的內心做點什麽,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自己覺得有價值有意義的事情...
修行是壹個不斷學習,慢慢修行的過程,從而掌握佛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遵守很多戒律,比如克服對異性的渴望,不說廢話等等。這些戒律給人自由,使人不活在局限中,不受世俗習氣的限制,穿越輪回夢的海洋,坦然面對包括死亡在內的壹切無常,擺脫自我的執念,從迷茫和痛苦中解脫出來,從情緒的控制中解脫出來。
在顛沛流離中,保持簡單,堅持妳所熱愛的
葉明先生現年84歲,住在蘇州。受父親的影響,她十四歲開始學彈鋼琴,壹直到現在都沒有停止過。他能演奏二十多首樂曲,如《關山月》、《陽關三記》、《梅花三弄》、《龍香草》、《懷念故人》、《普安咒》、《四弦草》等。
古琴是傳遞人與人之間美好感情的載體,是個人尋求精神空間的載體,是壹種接近精神訓練的方式。葉老師熱愛鋼琴,學習也很努力。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學好它。葉老師年輕的時候,正值中國社會動蕩的時代,但無論什麽情況,無論在哪裏工作,她都會把琴帶在身邊,利用業余時間練習。現在每天彈鋼琴,壹直堅持教學。只要身體允許,她會壹直玩下去,教下去。她認為,古琴作為壹種傳統樂器,應該盡可能地宣傳、推廣和傳承。
古人說,彈琴的方法壹定要簡單,要靜。認為在秦樂的表達中,中和是比生硬、渾厚、公允、飄逸、豪放、清麗、真摯、凝練、古樸、古、怒、悲、陡、奇更高超的境界。沒有比中和更好的了。
在葉先生的琴聲中,有這樣壹種質樸和中性。什麽樣的心能讓妳發出聲音。葉先生性情淡泊淳樸,內心平和淡定,生活幹凈樸素,生活簡單自持。如今,84歲的他依然純潔幹凈,清新整潔,健談聰慧,帶著壹顆童心,為自己熱愛的事情盡心盡力。
劉向在《秦朔》中寫道:“擊鼓有七種情況:壹是澄清道德;二、感鬼神;第三,美的習俗;四、妙心考查;五音系統;六個字優雅;七善教。”古琴作為壹種高雅的中國傳統樂器,其表現力豐富而深刻,音色飄逸空靈,力度均衡,回味深刻,能營造出壹種“心寒骨冷,神往不朽”的意境,產生壹種“振奮心靈”的效果,可惜在現代社會已逐漸式微。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我們完全可以掌控自己的人生方向,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就像書中的四位壹樣。雖然他們的年齡、身份、經歷、生活都完全不同,但他們都在這個快樂或無奈的時代,做出了自己可選擇範圍內最好的決定,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過著自己喜歡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