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語言敏感期(2個月到8歲)
語言學習和掌握是心理發展中最困難和最復雜的任務。然而,處於敏感期的兒童能夠比成人更熟練地完成這項高難度的語言學習工作。蒙臺梭利認為,兒童語言的敏感期是從出生後2個月到8歲。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對人的聲音感興趣,在感受聲音的基礎上,對單詞和語言的復雜結構感興趣,然後有意識地吸收。在這個敏感時期,孩子已經經歷了牙牙學語、說單詞、兩個以上單詞組成句子、然後模仿更復雜的句子結構、然後學習新的語法形式和說話等階段。
當寶寶開始看著大人的口型,發出聲學言語時,他的語言敏感期就開始了。學習壹門語言對成年人來說很難,但孩子卻能輕松學會母語,正是因為孩子能輕松學會母語,正是因為孩子有天生的語言敏感度。所以,如果孩子2歲左右還說話慢,就要帶孩子去醫院檢查是否有先天性障礙。
(2)感覺敏感期(0-6歲)
感官的敏感期是從出生到6歲,2歲半左右達到高峰,非常明顯。2歲的孩子對細微的物體非常註意,比如大人註意不到的小昆蟲,壹幅畫背景上的小東西。這種對細節的關註,不僅讓孩子選擇性地關註周圍環境的變化,還會引發孩子的相關活動,從而讓孩子的感官更加敏銳。蒙臺梭利認為,兒童在敏感期可以很容易地學習幾何形狀,分辨顏色、方向、聲音和字母形狀,為將來更高層次的智力發展奠定基礎。
從出生開始,孩子就會借助聽覺、視覺、味覺和觸覺來熟悉環境,理解事物。3歲以前,孩子通過潛意識吸收周圍的事物;3~6歲能通過感官分析更具體地判斷環境中的事物。因此,蒙臺梭利設計了許多感官教具,如聽覺管、觸覺長凳等,讓孩子們的感官更加敏銳,引導他們產生自己的智力。
蒙特梭利強調,家長也可以在家裏準備各種感官教具,或者隨機引導孩子運用五官,感受生活中周圍的事物,盡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
(3)秩序的敏感期(2-4歲)
蒙臺梭利認為,兒童的天性是敏感的。在兒童的發展過程中,秩序的敏感期對兒童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最早出現在2歲左右,持續兩年左右,3歲左右最明顯。“秩序是生活的需要,當它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真正的幸福。”“在孩子生命的某個時刻,幸福意味著在正確的地方找到東西。”蒙臺梭利指出,兒童有兩種秩序感:壹種是外在的,這種秩序感從屬於兒童對自身與周圍環境關系的感知;另壹種是內在的,這種秩序感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身體的不同部位以及它們的相對位置。孩子如果發現物品的擺放破壞了原有的秩序,就會變得焦躁不安,發脾氣。為了適應兒童對秩序的敏感期,蒙臺梭利要求兒童家中的每壹件物品都要有固定的位置,還規定了物品應用時的規則、方法和具體的動作程序。
孩子需要壹個有序的環境,幫助他認識事物,熟悉環境。壹旦他熟悉的環境消失,他會不知所措。在蒙臺梭利的觀察中,他發現兒童會因為不能適應環境而害怕、哭泣甚至發脾氣,所以確定“對秩序的需求”是兒童極其明顯的敏感性。兒童的秩序敏感往往表現在對秩序、生活習慣、財物的要求上。蒙特梭利認為,如果成年人未能提供壹個有序的環境,兒童將“沒有基礎來建立他們對各種關系的感知”。當孩子從環境中逐漸建立起壹種內在的秩序時,也只能逐漸建立起來,這是父母無法忽視的。
(4)細節敏感期(0-4歲)
蒙臺梭利認為,從出生後的第二年開始,孩子就開始對大人沒有註意到的小物件感興趣,比如無足輕重的小事。兒童對我們不註意的事物的專註程度,可以作為兒童精神生活的證據。孩子的心理人格和我們成年人完全不同,這是本質上的區別,而不僅僅是程度上的區別。蒙臺梭利指出:“壹個全神貫註於細節的孩子,必須以壹種約定的輕蔑程度對待我們,因為他不懂心理合成,而我們通常都懂。”結果她壹定把我們當成壹個有些無能的人,壹個不能正確理解的人。站在孩子的角度,我們是很不準確的。"
(5)運動的敏感期(0 ~4歲)
從出生到4歲這段時間,孩子喜歡活動,動作逐漸完善,為以後的智力發展打下基礎。“如果在此期間能夠完全精通某項運動,不僅有助於身體和精神的正常發展,甚至會影響人格的形成。”另壹方面,如果這個時期沒有運動,就會導致孩子對運動缺乏信心,動作不協調,精神不滿足。起初,孩子們喜歡爬行,後來他們喜歡走路。後來他們喜歡頻繁抓東西。四歲時,他們喜歡閉著眼睛觸摸物體,用手和身體做各種復雜的動作。
2歲的孩子已經會走路了,這是最活潑好動的時期。家長要充分讓孩子鍛煉,讓孩子身體動作正確、熟練,幫助孩子左右腦均衡發展。除了大肌肉的訓練,蒙臺梭利更強調小肌肉的訓練,也就是手眼協調的精細運動教育,因為這樣不僅可以培養孩子良好的運動習慣,也有助於他們的智力發展。
學習領悟:《文言文學習指南》第七章156頁,熊春錦先生指出“不遵循生命醫學生理的教育,是盲目的教育,甚至是有害的教育。根據現代科學對腦生理學的研究,人類發現其他動物大多出生時接近成熟,只有人類在後天意識系統尚未發育完全的情況下,才及時離開母體。讓孩子充分利用先天的智慧,在沒有任何後天意識障礙的情況下,先認識‘相’的世界,在後天的認知教育中,把孩子後天意識的發展留給父母。”
“人之所以能被稱為‘萬物之靈’,是因為人類具有這種不同於其他動物的生理本能。這是自然之道給予人類的天賜良機,可以同時開發和應用智慧。”這種奇特的生理現象往往被人類忽視,忽視了回宇與智力同步教育的天職和責任,甚至導致智力損傷和智力殘缺的畸形發展。人類真的對自己了解太少,太自信了。
“壹位瑞士動物學家曾說過,人類嬰兒出生時,由於大腦發育尚未成熟,眼睛無法立即睜開觀看外物,不會爬行,不會行走,與其他動物壹起出生時會站立、行走甚至奔跑,眼睛能看見。可以說是天壤之別。人類嬰兒要想在出生時像猩猩壹樣自由活動,需要懷孕21個月以上。讓我們來看看。為什麽會這樣?
人類嬰兒壹出生,自然大道就給人類的發展留下了三個極其寶貴的空間和時間——即先天智慧和後天智慧的生理完善,智力控制的自控模式的建立。
在兒童運動方面,西方教育家蒙臺梭利簡單地看到了兒童對運動的熱愛可以為未來的智力和個性發展奠定基礎。德智體理論不僅關註兒童智力的發展,而且關註兒童穩定智力的發展和智力與智慧的同步發展。因為德智體教育“是對傳統道德文化的闡釋,是在實踐中弘揚道德文化的指導方案”(《國學道德經典概論》第八章,233頁)。西方教育法的誕生相對短暫,而中國傳統教育理論和道家醫學理論卻經受了漫長歷史時間的考驗。今天,它將再次發光,書寫人類教育史上的新篇章。
(6)寫作和閱讀的敏感期(3.5歲~5歲)
蒙臺梭利認為,寫作和閱讀的最佳年齡是3歲半到5歲。這壹時期,孩子開始對幾何圖形和立體圖形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出現了“寫字爆炸”現象,即孩子喜歡寫字畫畫,很快就對數數和比較大小產生了興趣。在閱讀中,引起孩子興趣的是人物的形狀和不同人物的不同聲調,書寫和閱讀能力同步發展。這壹時期對孩子進行寫作和閱讀的訓練意義重大。
雖然孩子的寫作和閱讀能力發展較晚,但如果在語言、感官、肢體動作等敏感時期對孩子進行充分的學習,那麽孩子的寫作和閱讀能力自然就會產生。這時,家長可以選擇多種閱讀材料,布置書香的家居環境,讓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成為壹個有知識的人。
(7)工作敏感期(3-7歲)
蒙臺梭利的教育思想中有壹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工作。她認為,兒童的工作是壹種“無意識的工作”,兒童必須通過工作來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孩子工作的敏感期是3到7歲。這段時間,孩子們就像壹個“工作狂”,以驚人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她舉了個例子。壹個男生早上開始做乘法,壹直持續到中午。午飯後,他第壹個跑進教室,拿出上午的作業資料,壹直工作到放學。蒙臺梭利不僅把工作的敏感期作為壹個獨立的敏感期,而且認為工作是兒童獲得各種發展的基礎。
(8)生活規範和社交禮儀的敏感期(2.5-4歲)
兩歲半到四歲是形成“正確生活標準”的最佳時期。孩子不僅在意外界的感受和印象,也開始關註自己的行為。例如,孩子們仔細而靈巧地學習開關窗戶、優雅的用餐、吵鬧的方法、走路的姿勢、舉止和動作等生活規則,並對此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另外,這個時期是孩子開始萌發社會意識、交朋友、組織團體、學會待人接物等禮儀的敏感時期。
(9)文化敏感期(6-9歲)
蒙臺梭利指出,兒童對文化學習的興趣始於3歲,但在6 ~8歲時,有強烈的探索事物的需求。因此,在這個時期,“兒童的心靈就像壹片沃土,隨時準備接受大量的文化播種。”成年人此時可以提供豐富的文化信息,立足本土文化,延伸到關愛世界。
對處於敏感期的孩子進行教育,可以及時挖掘他們的潛能,對他們未來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