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渾源形意太極門掌門人馬保國參加民間大賽,30秒內被打倒三次”的新聞登上各大網站頭條和熱搜。直到今天,馬先生在意識清醒後,仍然堅持“功夫應該已經停了,本來可以把對方打個鼻青臉腫的”。
想到了大賽視頻中的壹個細節:馬老師第壹次倒地後爬起來,用手指著對手說的話。可能因為錄音的原因沒聽清楚他說的什麽,但是從馬老師賽後說的話來看,當時大部分也是說了“妳幹嘛這麽用力”或者“妳沒按套路走”之類的話。
這讓我想起魯迅先生聽別人說孔乙己偷書時對他的描述:
馬老師當然是太極拳裏的武學大師,但是從來沒有人說他是格鬥大師。武術不同於格鬥。要知道亞運會的武術項目只是表演賽,不是比賽。所以武術和格鬥壹樣,字面上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意思。武術可以說停,可以有各種套路和規則,但格鬥只有壹個規則,就是擊倒對手。
所以,不管妳是“偷”還是“偷”,不管妳是黑貓還是白貓,不管妳出什麽招,都要真打。如果高手們還講究套路和規矩,對不起。為了您的健康和名譽,請遠離爭鬥。
(2)
其實不光是武術高手,觀眾也要給武術壹個正確的定位,這需要和實戰區分開來。
很多人借此事件再次批評武術,是因為很多人,包括觀眾和武術界人士,都沒能給武術壹個正確的定位。
就像UFC格鬥不同於MMA壹樣,八角籠裏囂張的“嘴炮哥”不也給了梅威瑟在擂臺上壹頓胖揍嗎?
看起來都是拳腳功夫,但是專業不壹樣,差別很大。就像醫生不是萬能的,妳能讓看心臟病的醫生治皮膚病嗎?
馬老師曾說自己打敗過MMA冠軍。不知道有多少水分,但是如果把壹個MMA冠軍囚禁在傳統武術套路和規則的牢籠裏,馬老師真的未必打不過他。
老話說,隔行如隔山。
不同的行業,把它們放在壹起進行壹場比賽是不合適的。
(3)
當然,我不是說武術只是觀賞性的。
武術招式其實是壹種變相的“組合拳”。都說中國武術博大精深,門派繁多。其實根據自己對武術的理解,發明了很多不同的“組合拳”。
這些“組合拳”有用嗎?
我覺得有用,但是要建立在壹定的基礎上。
金庸曾有壹句名言:“天下武功無敵,唯快不破。以力取勝者必降,以力取勝者累死。”
意思是:世界上任何武術都有自己的缺點,再好的防守也有破解的方法。只要意識、進攻、防守、反應的速度遠高於對方,必然輕松!
這句話揭示了武術的壹個核心要素,那就是速度。
當然,我覺得這裏還需要補充壹點,就是實力。
其實速度和力量並不是相互獨立的,基本上是相輔相成的。除了少數極端的例子,大部分人速度都很快,力量也不會弱。因為,無論速度還是力量,其實都必須建立在過硬的身體素質之上——這也是武術的“組合拳”能夠發揮作用的基礎。
如果沒有良好的身體素質來保證,就沒有爆發力,更談不上速度和力量。沒有體能,再好的招式,招式都是慢的——打不到人,沒有力量——打不到人。
換句話說,壹個強壯、快速、強大的格鬥小白,在實戰中使用王八拳,也能打敗脆弱的武林高手。
更何況如今的馬老師年近七旬,能有多大的速度和力氣可想而知。
所以,不僅僅是中國武術,還有格鬥中的組合拳。慢了就成了作秀。
此外,炫耀性表演遊戲並不是武術獨有的。可以看看WWE(World?摔跤?娛樂)摔跤比賽,也必須賞心悅目。
我的意思是,如果妳想拿武術和其他格鬥比,妳得找兩個身體素質差不多的人。像拳擊、摔跤等正規格鬥比賽,都有重量等級。找壹個重量級冠軍和壹個羽量級摔跤手打壹場,說拳擊比摔跤差,是不合適的。同理,也不宜找壹個老弱病殘或“白切雞”與肌肉男競爭。指望壹個70歲的老人能像UFC選手壹樣激烈地戰鬥,是壹種幻想,也是壹種強烈的意誌。
中國的武術人,還有其他搏擊流派的人,都想在搏擊場上揚名立萬,先鍛煉身體素質吧。這裏說的身體素質,需要的是禁欲主義,而不是養生。
當然,大叔大媽練武強身健體是好的,吹牛打架就不好了。
(4)
馬老師覺得自己會玩,有點自吹自擂。這其實很常見。誰不吹噓壹些牛?
但是吹牛吹了半天,周圍的人也都同意,長此以往,馬老師可能真的覺得自己能打了。所以,不光是吹牛,妳真的要在行動上和別人鬥,這壹鬥就露餡了。
馬先生被KO的視頻中還有壹個細節:馬先生倒地昏迷時,周圍有很多人。在第壹時間——真的是第壹時間,它應該已經做好準備,等著馬先生倒地。
這個細節反映了壹個問題。其實周圍的人很多,或者說大部分人都知道馬老師肯定會被KO,但是想必在比賽之前,很少有人哄他。
壹大群人在等著看馬老師出醜,賽後嘲笑他是跳梁小醜,可這戲不是妳開的嗎?
這場景和皇帝的新裝多麽相似。
我父親認識壹個大學校長,不是中文專業,但是喜歡寫詩。雖然它的水平沒有韓復渠的《明胡夫》和《泰山賦》那麽可笑,但也好不了多少。但他自己卻陶醉其中,每次有新作就發朋友圈。因為地位高,很多人喜歡,有的還會留言“好詩”。長此以往,他自信心爆棚,自費印了壹本詩集發給大家,依然收到好評。但我覺得背後肯定有人沒心沒肺。
《皇帝的新裝》看似荒誕,卻真實地發生在我們身邊。
誰都知道皇帝沒有新衣服,只有他相信自己穿的是新衣服,面對批評,他會指著對方反駁:“老子的衣服好看!”"
2017年,壹部名為《假上尉》的電影上映,講述了壹個德國逃兵,不滿20歲的威利·希律(Willy Herod)在德國戰敗前夕,穿上上尉軍官制服,變身為希律上尉的故事。從壹開始,他就因為穿上隊長的制服而感受到了尊重和被需要,他欣然接受了這個新身份,這種感覺越來越強烈,無法自拔。從死亡中逃脫出來的受驚的小鳥,變成了權力無法解脫的惡魔,甚至屠殺了數百名俘虜,並以“抵抗不斷擴大的失敗主義,繼續為德國而戰”為借口為自己開脫。
這個故事就像《皇帝的新裝》壹樣荒誕,讓人不禁好奇壹個騙子怎麽可以如此肆無忌憚。
但實際上,電影是根據真實故事改編的,“假船長”威利·希律是真實存在的。
也許,就像“很多人的話毀了骨頭”,對別人說多了詆毀就會變成“真”,對自己說多了謊言就會信以為真。因此,皇帝們會穿上“新衣服”,堂而皇之地走到街上。
(5)
關於馬老師的對抗,我在隨後的報道中了解到,起初馬老師的對手是壹位年齡相仿的武術高手,但他因故臨時退賽,換了對手,才把馬老師推到這種尷尬的境地——師傅太大意了!
我想,在之前與馬先生的打鬥中,馬先生在最後壹刻果斷報警,避免了危險。或許馬先生還有點自知之明。
不過,考慮到他的說辭,我還是懷疑他是否知道自己是裸體的。
也許只有他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