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傳統物流和現代物流的具體區別是什麽?

傳統物流和現代物流的具體區別是什麽?

現代物流是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進程而產生和發展的。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貿易範圍的擴大,其功能也在不斷擴大,服務領域也在不斷延伸。因此,現代物流的發展呈現出集成化、網絡化、智能化、專業化、社會化和國際化的趨勢。因為這些趨勢大多也出現在很多其他行業的發展軌跡上,而且前人在這些方面也有很多著作,本文就不贅述了。

現代物流業存在於國民經濟體系中,但有著不同於其他行業的獨特產業特征。它是壹個復合產業,依附於其他產業,具有明顯的外部性等。這些產業特征必然使得物流業的發展具有獨特性和個性化的趨勢。隨著產業環境、服務對象和產業本身的發展變化,現代物流正呈現出許多新的發展趨勢。

壹、產業布局:新物流中心將隨著產業轉移蓬勃發展。

現代物流,壹種先進的管理模式,首先從經濟發達地區發展起來。在這些地區,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和分工的細化,要求物質在生產、流通和消費之間更加順暢地流動。在需求的引導下,現代物流逐漸發展成熟,壹些大型物流中心在這些地區逐漸形成。

但產業的集聚也使得這些地區的土地、原材料、勞動力等生產成本不斷上升,資源約束日益突出。因此,大量的產業,尤其是原材料和勞動力大量投入的制造業,開始從這些地區遷出,而承接這些產業的地區,基本上都是擁有大量廉價原材料和勞動力的相對不發達的經濟體。

這些以制造業為主的轉移產業,產生的物流量巨大,對物流服務的需求旺盛。因此,產業轉移必然導致物流中心轉移。海運是國際物流最重要的載體。20世紀90年代以前,世界大型港口主要集中在歐洲和北美,但近年來,亞洲港口以驚人的速度增長。現在,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裝箱港口和遠洋班輪航線都集中在亞太地區,這些港口大多是具有綜合物流功能的第三代港口。這些區域以港口為核心,融合其他運輸方式,拓展各種物流服務功能,成為新興的國際物流中心;這些物流中心通過國際航線的延伸和信息的交匯,構建了全球物流網絡。

因為國際產業轉移發生在國家之間,從發達國家轉移的產業首先在發展中國家區位條件相對較好、物流環境相對完善的地區落戶,而這些地區會因為承接轉移的產業而加快經濟發展,當地的產業也會因為外來資金和技術的註入而快速增長。因此,發展中國家經濟發達地區的產業達到飽和的時間壹般比發達國家要短,這也加速了二次產業轉移的進程,即從發展中國家經濟發達地區向相對落後地區轉移。隨著產業的二次轉移,新的物流中心將在承接產業二次轉移的地區崛起。

二、產業分工:物流業從橫向分工向縱向分工轉變。

物流業是在運輸、倉儲、包裝、加工等諸多傳統產業融合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復合型產業。所以過去物流行業內部分工壹般是橫向的,也就是按照職能來劃分,物流供應商也是傳統的職能單壹的物流企業,比如運輸企業、倉儲企業、配送企業、裝卸公司等。然而,隨著現代物流理念的發展,壹種集各種物流服務功能於壹體的現代物流服務模式應運而生,並逐漸取代了傳統物流服務模式的主體地位。物流服務主體也從運輸、倉儲等功能單壹的傳統物流企業,發展到運輸、倉儲、配送、加工等多種服務功能的綜合性物流企業。物流行業橫向分工的邊界已經越來越模糊。

同時,物流需求的時空跨度越來越大,促進了物流網絡和物流服務範圍的不斷擴大,而“門到門”、“JIT”等物流服務理念的出現,要求物流服務的專業化水平和操作精準度不斷提高。在這種情況下,很少有物流供應商能夠建立全球物流網絡,同時在所有網點建立各種功能的物流服務企業。再加上各國物流市場準入條件的限制,物流企業很難獨立建立垂直業務鏈。因此,物流業只能依靠垂直分工來整合和完善整個體系,形成國際物流、區域物流、國內物流乃至區域物流的垂直層級結構。如今,許多跨國物流集團都與本土物流企業建立了垂直和縱向分工關系。這些大集團布局了全球物流網絡,但在很多物流節點上,卻采用或部分采用向當地物流企業購買服務的方式開展物流活動。這種垂直的產業分工,既降低了大集團開拓新市場的門檻和風險,又充分利用了當地資源,擴大了小企業的生存空間,是雙贏之舉,也有利於物流業的健康發展。

三、運營模式:物流管理與設施“軟”、“硬”分離

最原始的物流形式是企業自有物流,即生產銷售企業擁有運輸工具、倉庫、裝卸機械等物流設施和設備,而這些設施壹般只為企業服務。隨著物流業的發展,出現了企業間的共同配送,隨之而來的是第三方物流,物流開始社會化,物流服務者和服務對象逐漸分離。但是,由於所有的第三方物流企業都擁有壹定數量的物流硬件設施和設備,物流行業現階段仍然保持著硬件設施和軟件管理壹體化的狀態。

現代物流的進壹步發展產生了第四方和第五方物流,即專門提供物流解決方案和培訓物流人才的企業或機構。雖然這些劃分方式在學術界仍有爭議,但需要註意的是,不依賴於物流硬件設施或設備的物流服務商或參與者已經開始在行業中出現,其市場份額也在逐漸擴大。這類物流服務商並不擁有物流設施,但會為所服務的企業制定完整的物流計劃,然後利用社會物流資源實現計劃。壹些第三方物流企業也在向這個方向發展。他們在保持甚至縮減自身物流設施設備規模的同時,整合社會物流資源為自己服務,即變“擁有”物流硬件為“控制”物流硬件。

物流行業“軟”管理和設計與“硬”設施設備的分離,使產業分工更加明確,提高了服務的專業化和服務水平,加快了市場開拓和產業升級。物流行業的這種新的發展趨勢在未來會更加明顯。

第四,產業驅動力:物流的經濟效益和社會環境效益趨於-to

傳統的物流業發展模式將物流視為壹個相對獨立的系統,使得物流具有明顯的外部成本和收益。傳統發展模式下,物流業只需要為資源占用和能源消耗付出極低的代價,對環境汙染的補償非常有限甚至沒有必要,這就造成了物流業的外部成本;而物流企業通過采用先進的技術手段、設施設備來提高物流效率和服務質量,既節約了資源,又保護了環境。企業增加內部成本投入,但受益的是後勤服務對象和全體社會成員。如果物流企業處於無序競爭狀態,不能得到合理的補償和回報,就會產生外部效益。物流業的成本和收益獨立於社會和環境系統,而企業是逐利的,必然以犧牲社會利益為代價追求自身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但是,現代物流理念已經意識到,物流行業是壹個弱獨立的行業,它不能獨立創造價值,而是要依靠其他行業來創造附加值。物流服務的提供者和接受者之間的關系已經從競爭關系轉變為合作關系,成為同壹個利益主體,因此物流服務提供者必須充分考慮服務對象的需求和利益。此外,現代物流始終追求系統整體效益的最大化,而這個系統並不局限於由各種功能組成的內部系統,而是涉及到由物流所連接的整個供應鏈系統及其社會和自然環境系統。隨著“綠色物流”理念在全球的推廣,高消耗、高汙染的傳統物流業發展模式將受到限制或付出高昂代價。同時,“服務更好”而非“價格更低”的物流企業將在市場中獲得更有利的競爭地位和更合理的回報,物流業的外部成本和收益將逐步內部化。現代物流理念的演進促進了產業發展方式的轉變,產業回報和社會環境效益將在利益壹致的基礎上促進現代物流業的健康、快速、可持續發展。

  • 上一篇:什麽是受眾心理?
  • 下一篇:黨參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黨參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何時食用。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